第2121章 你投降,就讓你女兒做老子的皇後

字數:7669   加入書籤

A+A-


    朱大人看完那幾個字之後,沒有認同感,反而被激起怒火,吹胡子瞪眼,鼻孔冷哼,就連他的坐騎也變得躁動不安,馬蹄一陣亂動。
    洪水亮看看城樓上的旗幟和唐風年,又轉頭看看朱大人,悄悄冷笑。
    與之相反的是——後麵那些小兵大多數都有所感觸。之前,他們聽信朱大人的討伐檄文,以為真正造反的人是知府唐風年,因為朱大人把唐風年描述成十惡不赦的貪官汙吏、亂臣賊子。
    此時此刻,大多數小兵幡然醒悟,發現真相——唐知府忠君愛國,保家衛國,那麽是誰在造反?
    答案呼之欲出。
    小兵們不約而同,盯著朱大人頭盔上豎起的那一撮紅毛,然後麵麵相覷,竊竊私語。
    有些小兵內心抗拒,暗忖:朱大人造反,如果我們聽從朱大人的號令,去攻打城門,就會被他拖下水,也變成亂臣賊子,這怎麽行?
    這一仗還未正式開打,朱大人這邊已經軍心不穩,暗流湧動。不過,他自以為高高在上,認為武力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力能夠鎮壓人心,所以暫時並未察覺到底層小兵已經軍心渙散。
    忽然,他右手握劍柄,拔出寶劍,劍刃與劍鞘的摩擦聲刺耳無比。
    然後,他把鋒利的劍高高舉起,劍刃在陽光下反射刺眼的光,他大聲發出號令:“攻城!”
    緊接著,一個兵舉起牛角,吹響進攻的號角。
    然而,後麵那些小兵們卻毫無戰鬥的衝動,他們麵麵相覷,動作懶懶散散,不情不願地裝裝攻打的樣子,實際上是出工不出力,本來有十分力氣,此刻隻使出三分,心裏正在謀劃如何逃跑,如何脫離朱大人的魔爪?
    人心,隔著肚皮,是最難以估量的。
    城樓上的官差並不知道對方的小兵不想打,官差們眼看對方人多,嚇得手腳發抖,但為了自保,又礙於唐知府在旁邊監督,不得不拿著弓箭,對城外的士兵放箭。
    城外的小兵們隻顧著躲避那些飛來的箭,不想拚命。
    朱大人眼看自己這邊的兵打仗軟綿綿,不禁眉頭緊皺,皺成一個川字,又高舉寶劍,大聲呼喊:“都給老子向前衝!”
    “誰敢後退,老子就斬了誰!”
    那些不想造反的小兵們苦不堪言,被逼無奈,隻能向前跑。他們的頭頂上,有箭矢不停地飛來,這個戰場顯得亂糟糟。
    唐風年親自向朱大人的兵馬射箭,擔心敵人攻勢太猛,畢竟再堅固的盾也害怕鋒利的矛,大同府的城牆、城門雖然又高又厚,但並非堅不可摧。
    不過,他眼神好,很快就發現那些攻城小兵的異常。
    那些小兵沒有喊打喊殺,反而愁眉苦臉,有的人甚至在哭泣。
    唐風年大吃一驚,他雖然以前沒親自上過戰場,但在田州時,曾帶領官差抓過土匪,土匪那凶神惡煞的嗜血表情讓他印象深刻,與眼下的情景截然不同。
    於是,他趕緊與白捕頭秘密商量:“老白,你看,那些小兵是不是不對勁?”
    白捕頭神情激動,點頭,喉結滾動兩下,說:“大人,我早就發現了,他們似乎不想打。”
    唐風年忽然心生一計,舉起右手,大聲吩咐:“停止射箭!”
    城樓上的官差們表情茫然,但十分聽話,當即照辦。
    城外的小兵們發現頭頂上的箭矢不亂飛了,都鬆一口氣,暗忖:小命暫時保住了。
    可是,後方的朱大人又高舉寶劍,張開大嘴,扯著嗓門,大聲催促:“進攻!攻破城門!”
    “活捉唐風年!”
    “誰敢後退,殺無赦!”
    小兵們進退兩難,猶猶豫豫,既不退後,也不進攻。
    唐風年和白捕頭飛快地對視一眼,白捕頭內心狂喜,暗忖:太好了,這些兵不想攻城。
    唐風年眉眼冷靜,暗忖:可以策反!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他當機立斷,對著城外大聲喊話:“我們是同胞,不能手足相殘!”
    “不想造反的人,就趕緊跑,離開這裏,遠離反賊。”
    聽完這話,城外的士兵們真的開始逃跑。
    不一會兒,朱大人和洪水亮都傻眼了,因為手下的士兵跑了一大半。
    朱大人氣得破口大罵,唾沫橫飛:“這些逃兵,懦夫!”
    “唐風年,你這個妖孽,休想妖言惑眾!”
    “老子是順應天命,自立為王,不是造反!”
    “如果你歸順老子,老子就饒你不死!還會賞賜你高官厚祿!甚至可以讓你女兒做老子的皇後!”
    “你打開城門,老子大人不計小人過!”
    唐風年怒極反笑,絲毫不害怕對方的威脅,也不為對方的利誘而心動,暗忖:你的千軍萬馬已經跑了一大半,可見你不得人心,失道者寡助。
    聽完“讓你女兒當皇後”那句話之後,巧寶最生氣,舉起城哥兒送她的小火銃,瞄準自以為是的朱大人,“砰”一聲響,小火銃的口子冒煙。
    她早就知道,這小火銃比弓箭射得更遠,殺傷力更大。
    然而,朱大人自以為自己遠離城樓,處在安全範圍之內,所以沒有提防這種遠射的情況。
    緊接著,他突然用左手捂住右邊胳膊,然後直接從馬背上栽倒在地。
    旁邊的洪水亮嚇一跳,連忙下馬去查看,然後把受傷流血的朱大人往後拖走,聲嘶力竭地大喊:“保護大王!”
    “快撤!撤!”
    馬蹄聲再次揚起漫天塵埃,烏煙瘴氣。
    逃跑,總是很快很快。
    等城門外的敵人撤幹淨之後,城樓上的眾人都鬆一口氣,有些官差甚至喜極而泣,畢竟是頭一次經曆這種戰亂,本以為凶多吉少,沒想到自己贏了。
    更沒想到,敵人擁有千軍萬馬,最後卻落荒而逃。
    唐風年看向立功的巧寶,眉眼含笑,瑞鳳眼裏暗含星光,問:“怕不怕?”
    巧寶果斷搖頭,神情有點懊惱,說:“爹爹,我本來想射他腦袋,可是射偏了,射到胳膊上去了。”
    唐風年哈哈大笑,帶她離開城樓,一邊走,一邊說悄悄話:“把這個特殊武器藏好,別炫耀。”
    巧寶點頭,把小火銃藏衣袖裏,同時,還在糾結,問:“為什麽射不準?”
    “平時,我射箭總能射中靶子。”
    唐風年說:“因為這個武器和箭不一樣,而且人會亂動,靶子不會動。”
    “剛才能把朱大人射下馬,已經算走運了,很了不起。”
    他對小閨女豎起大拇指。
    巧寶看到大拇指,瞬間得意,眉開眼笑,走路時忍不住兔子跳,問:“爹爹,我算不算女將軍?”
    唐風年憋不住笑意,說:“你已經有女將軍的膽識,但沒有女將軍的名分,所以不能自稱女將軍。”
    “不過,可以自稱勇士。”
    巧寶一聽這話,大眼睛顯得格外明亮,咧嘴笑,露出可愛的兔牙。
    唐風年伸出手,拍一下她的後背,說:“咱們回官府去挑選勇士。”
    那些想要當勇士的人,已經在官府門口排隊,隊伍如同一條長龍。
    唐風年大步流星地走過去,官袍帶風,光明正大地向眾人宣布剛才反賊落荒而逃的好消息。
    排成長龍的眾人歡呼雀躍。
    好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如同長著翅膀,飛到城內每個人的耳朵裏,滿城沸騰,歡天喜地。
    石師爺撫摸胡須,哈哈大笑,懸著的心總算落下。
    小法海也高興,激動地拍打大腿,仿佛自己也親自參與了大勝仗。
    “太好了!唐大人太厲害了!”
    這時,一名錦衣衛過來告知:“法海公公,剛才我們在朱府院子裏挖出四個宣旨太監的屍體,身上有嚴重傷痕,估計生前遭受過嚴刑拷打,請您親自去辨認一下。”
    小法海的笑容戛然而止,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陰差陽錯,逃過一劫。如果不是因為跑來趙家與唐風年敘舊,自己恐怕已經變成死鬼。
    他心裏一陣後怕,臉色慘白,忽然打個哆嗦,不寒而栗。
    石師爺善解人意,說:“法海公公,老夫陪你一起去辨認。”
    小法海呆呆地點頭,跟錦衣衛前去朱府。
    那四個太監是昨夜被嚴刑拷打折磨死的,個個死不瞑目,傷痕累累,慘不忍睹。
    見到熟悉的麵孔,小法海眼睛變得通紅,落淚,哽咽道:“沒錯,是他們。”
    “能否盡快下葬?我為他們購買棺材。”
    將心比心,如果自己以這個模樣死去,一定不想再被別人看來看去,太慘了,沒麵子。
    夜九走過來,表情冷冷的,斬釘截鐵地說:“不行,不能下葬,必須讓仵作驗屍。”
    “還要從朱府的仆人中審出目擊者,搞清楚四個太監是怎麽死的,被誰殺死?”
    “冤有頭,債有主。如果不搞清楚,咱們無法向京城那邊交代。”
    他之所以不高興,並非因為這四個太監死得慘,而是因為唐風年在城樓那邊搞出來的好消息。
    作為錦衣衛內部的小頭目之一,夜九內心十分驕傲,不甘心被唐風年蓋過風頭,不甘心被那心慈手軟的文官襯托成小嘍囉。
    此時,石師爺讚同夜九的安排,歎氣,說:“冤有頭,債有主,有冤報冤,有仇報仇,死者泉下有知,才能放心去投胎轉世。”
    “請法海公公節哀。”
    小法海哭得稀裏嘩啦,不停地用衣袖抹眼淚。其實,他現在不是為同伴的死亡而哭,而是為自己的僥幸、大難不死而哭。
    夜九看向石師爺,陰陽怪氣地說:“請石師爺代為轉達唐知府,恭喜他誤打誤撞,立下戰功。”
    “沒想到,大同總兵帶著千軍萬馬造反,卻不堪一擊。”
    “大同總兵連文官都不如,幸好及時暴露問題,避免長城外的敵人趁虛而入。”
    石師爺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憂慮,等四個太監的屍體被仵作抬走之後,他一邊撫摸胡須,一邊說:“根據情報,朱大人的屬下之中,有人跟長城外的敵人勾結。”
    “如今朱大人造反,外敵會不會已經得知消息?如果他們趁機狼狽為奸,後果不堪設想。”
    夜九冷冷地說:“石師爺和唐知府守住城門即可,不必多慮,朝廷那邊自有安排。”
    石師爺歎氣,不再囉嗦,伸手攙扶小法海,離開朱府。
    走到朱府門口時,他撞見被百姓強行押送過來的洪夫子。
    洪夫子懷裏抱著哇哇大哭的璞璞,母子倆都受到驚嚇。
    一看見石師爺,洪夫子如同看見救星,連忙大聲喊:“石師爺,石師爺,求您救救我們孤兒寡母!”
    石師爺停住腳步,皺眉頭,問:“怎麽回事?”
    那幾個抓捕洪夫子的男男女女連忙邀功:“這女子是洪水亮的親閨女,洪水亮造反,她閨女也是反賊。”
    “聽說,抓一個反賊,錦衣衛就賞賜五兩銀子,這裏有一大一小,兩個反賊!”
    璞璞還是個奶娃娃,膽子小,哭得撕心裂肺,根本無法反駁。
    洪夫子心如刀割,對石師爺下跪磕頭,說:“請您救救璞璞,他還是個孩子,孩子最幹淨,不是什麽反賊。”
    她很後悔,後悔之前一念之差,沒早點去趙家找唐娘子求救。
    時光倒流到她被前婆婆趕出大門時,嫁妝都被丟到地上,一片狼藉。當時,方老夫人還不解氣,伸手指著洪夫子的鼻子罵,對圍觀群眾大聲宣揚:“她是反賊洪水亮的閨女,我家把她休了,從此一刀兩斷。”
    “她娘家幹壞事,別連累我家!請各位鄉親父老做個見證!”
    當時,那些圍觀群眾議論紛紛,特別激動,有些不懷好意的人起哄,說要押反賊的女兒去見官。
    鬧得亂哄哄時,有些人渾水摸魚,搶走洪夫子的嫁妝,逃之夭夭。
    等到此時此刻,洪夫子母子倆被押送到朱府大門口時,身邊隻剩下一個忠心耿耿的小丫鬟抱著唯一一個包袱,哭哭啼啼,其它嫁妝都不見了。
    洪夫子沒有心思再去心疼嫁妝,眼下隻想保命,把石師爺當成救命的浮木。
    石師爺歎氣,直接從錢袋裏掏出五兩銀子,遞給那幾個押送洪夫子的男女。
    拿到銀子之後,那些人滿意地走了,一路上說說笑笑,商量著該怎麽分錢。
    洪夫子看見希望,連忙再次向石師爺磕頭,眼淚無聲地落到地上。
    她被親爹洪水亮連累,此時卑微到了塵埃裏。
    石師爺於心不忍,伸手扶她起來,說:“哄哄孩子,隨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