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2章 如同得到靈丹妙藥
字數:7739 加入書籤
嶽縣,秋高氣爽,風和日麗。
趁著朝陽溫和,乖寶抱著立哥兒,在庭院裏走一走,曬曬太陽。
立哥兒把小手搭在乖寶的肩膀上,眸子炯炯有神,好奇地看樹枝。
恰好有幾片黃葉子在風中飄落,打著轉轉。
立哥兒看見了,哈哈兩聲,咧嘴笑。
王玉娥走過來,用手絹給他擦嘴角那亮晶晶的口水,笑道“你可真會找樂子,今天隻笑,不哭,好不好?”
看見立哥兒笑的時候,王玉娥就覺得心情敞亮。一看見他哭,王玉娥就愁,所以巴不得他時時刻刻笑哈哈。
乖寶說“奶奶,你抱一會兒,我去書房寫信。”
王玉娥把立哥兒接到懷抱裏,調整成舒服的姿勢,問“給誰寫信呢?”
“給巧寶和你娘親的信不是昨天剛送出去嗎?要是天天寫,送信的人恐怕不夠用。”
乖寶捏一捏立哥兒的小胖手,說“咱們嶽縣最不缺的就是人,哪裏會不夠用?”
“我今天是想給京城的丹丹寫回信,她麵臨定親的煩惱。”
王玉娥想一下,眉眼一動,說“既然是送信去京城,順便幫我給妞妞、蘇家、石夫人,還有郭夫人寫幾封信。”
她認得一些字,但寫字不行,很多字不會寫,所以讓乖寶代筆。
乖寶爽快答應,兩大一小去書房。
王玉娥順便說些閑話“聽說霍大人貶官了,霍家老夫人本來要請戲班子賀壽,一聽到這壞消息,直接閉門謝客了。”
“這話是俏兒告訴我的。郭夫人是霍大人的嶽母,想必她也煩惱得很。”
“乖寶,我給她寫信,該怎麽說,才不至於戳中人家的痛處?”
立哥兒自娛自樂,用小胖手玩王玉娥的耳垂。王玉娥覺得耳朵癢,但盡量寵著他。
乖寶鋪開宣紙,說“盡量別提官場的事,想必郭家人會思鄉,您就說說嶽縣今年大豐收,果子也甜。”
“再順便送幾樣土特產,收信的人肯定高興。”
王玉娥表情遲疑,道“這麽一大張紙,就寫這麽兩句話嗎?未免太冷清。”
“所以我就不愛寫信,如果用嘴巴說,半天都說不完。”
乖寶溢出笑聲,說“當然還要寫別的話,比如寫天倫之樂的趣事,再寫些祝福。”
王玉娥信任她,爽快地說“行,反正我不知道該怎麽寫,你看著辦。”
“記得把你爺爺的名字也添上。”
立哥兒在書房玩膩了,突然假哭兩聲。
王玉娥跟他心有靈犀,連忙抱他走出去,到處走一走。
乖寶抓著毛筆,忙忙碌碌。
比如,在給黃丹丹的信上,她說“姻緣,大概就是尋找與自己同舟共濟的人。”
“所以,一定要知根知底,切不可盲目嫁人。”
“如果盲目,萬一遇到一個心狠手辣的貨色,那就不是同舟共濟,而變成謀財害命了。”
“當然,也不必過度恐懼,比如我小姨和小姨父,阿青舅舅和小舅母,妞妞表姐和表姐夫……他們的姻緣都很成功。”
“不光是那些親友,單說我自己,也覺得一段好姻緣是甜蜜的。等明年回京述職時,我再與你詳說。”
“我家立哥兒也向丹姨姨問好。”
……
乖寶寫信就像廚子做菜一樣,等王玉娥抱著立哥兒在庭院裏逛夠了,再走回來時,乖寶已經寫完七八封信,還念給王玉娥聽。
立哥兒好奇,伸小胖手去抓信紙。王玉娥怕他亂撕紙,連忙後退一步,讓他的小短手抓不到,順便滿意地笑道“這樣寫,就挺好。”
“你爺爺也天天提回京述職的事,巴不得早點回京城去。”
“他還說,等一家團聚了,非要同宣宣、風年和巧寶一起住半年不可。”
乖寶把信紙折疊,裝進信封,笑道“到時候再說。”
“如果爹爹和居逸的官職都不變動,一家人還是要相隔甚遠。”
王玉娥噘嘴,嘟囔“有時候,做官比不上經商的人自由。”
“你看付青,想去哪就去哪,想搬家就搬家。”
這時,李居逸派人回來傳話,說中午不回來吃飯。
這種情況少見,王玉娥問“居逸忙啥呢?”
乖寶早就一清二楚,說“他帶工匠去考察水道,利用水力,在合適的地方多修一些磨坊。”
“學我爹爹在大同府那邊的經驗,如此一來,碾米、磨藥粉、磨豆子、磨香料,都更輕鬆。”
“聽說還能用水力帶動器械,弄蠶絲,或者弄木漿,事半功倍。”
王玉娥琢磨片刻,感覺雲裏霧裏,順便幫立哥兒整理肚皮上的衣衫,說“聽起來很好,可惜我不懂這些,不曉得難不難?”
乖寶手上沾了點墨汁,起身去架子上的盆裏洗手,微笑道“外行看起來難,但內行有門道,就不難。”
“如今,妹妹也變成內行了,她在信上說,帶書院的女弟子們利用水的力量,改良器械,跟另一個書院的男弟子打擂台賽,我爹爹出擂台賽的彩頭,妹妹和女弟子們贏了彩頭,可風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王玉娥笑道“不知是不是吹牛?”
雖然半信半疑,但她臉上變得十分有光彩,笑眯眯。
如果乖寶寫這樣一封信,王玉娥肯定不懷疑乖寶吹牛,但小孫女巧寶從小爭強好勝,有些與眾不同。比如,以前巧寶跟歐陽家的城哥兒、盟哥兒比武比輸了,但反而昂首挺胸,說自己贏了,絕不認輸。
立哥兒向乖寶伸手要抱抱。
乖寶料想小家夥是餓了,於是抱他去內室喂養。
她笑得眉眼彎彎,心想孩子長得可真快,從小不點變成大娃娃了,越來越重,抱起來有點累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能跑能跳。
— —
黃丹丹收到乖寶的回信之後,看一遍,又看一遍,如同得到靈丹妙藥,心想好姻緣是甜蜜的,是同舟共濟,是風雨中互相扶持,而壞姻緣就是謀財害命……好姻緣就是乖寶爹娘那樣的,是蘇爺爺和蘇奶奶這樣的,而壞姻緣……我也了解,就是我爹娘那樣的……
她思緒萬千,陷入沉思。
她鼓起勇氣,自言自語“如果學郭二姨,打一輩子女光棍,也不見得比那些成親的人更快活。”
“相比郭二姨,我更羨慕乖寶,從小就羨慕她……”
她把乖寶的親筆信貼到心口,似乎能從中獲取更多勇氣。
等到夜裏,躺進被窩裏時,她對親娘說悄悄話,特意提起乖寶寫來的信。
蠟燭已經吹滅,叢琳在黑暗中微笑道“讓宣宣給你做媒,就好了,她眼光比我強幾萬倍。”
黃丹丹翻個身,麵朝叢琳,側躺著,小聲說“娘親,要不……你寫信去問問吧?”
她心裏有一小團溫暖的火苗,充滿希冀,以前的恐懼明顯變少。
相比單純天真的閨女,叢琳有更多顧慮,從微笑變成皺眉頭的模樣,暗忖等到孩子議親時,如果對方聽說我和丹丹她爹和離、鬧翻臉的情況,會怎麽想?會不會輕視我們?哎!
上次,她兒子黃文成親,請她去參加喜宴,她覺得尷尬,左右為難。黃文就說“爹這些年沒有娶續弦,您又沒有改嫁,何不重歸於好,仍舊做一家人?如此一來,既一家團圓,又避免別人笑話。”
這些年,叢琳雖然沒跟兒子黃文一塊兒過日子,但常常給黃文塞零花錢,還給他買好吃的。
但當時一聽兒子說出那種話,叢琳就忍不住流淚,心想我自認為對阿文好,不虧欠他,但他還是一心向著他爹,跟我不是一條心,比不上丹丹心疼我。以前我在黃家過什麽樣的憋屈日子,後來離了黃家,又過這樣舒心的日子……我怎麽可能再走回頭路?除非豬油蒙了心,昏了頭!
她鐵了心,含著淚,對黃文說“和離就是和離,我為什麽還要回去受苦?”
“如今你長大了,要娶妻,我希望你好好對新娘子,不要欺負人家。”
“明天你再來這裏一趟,我送一份禮物給你和新娘子。”
黃文臉色鐵青,氣呼呼地甩袖而去。但是,第二天,為了那份禮物,他仍舊厚著臉皮來見叢琳,再次勸叢琳回黃家去,說“等我和新娘子拜堂時,希望母親在高堂上坐著就好,使我多幾分麵子。”
叢琳仍舊拒絕。
正式成親之後,或許是生氣,黃文有好幾個月沒來見叢琳。叢琳心軟,跟郭湘喬喝茶閑聊時,說自己對兒媳婦很好奇,可惜沒有機會親自見見,又說“我本以為阿文會找機會帶新娘子來見我,畢竟我在禮數上沒有絲毫缺漏,他又收下了那份厚禮,哎!”
郭湘喬發出冷笑聲,說“叢姐姐,你被人家拿捏了,還不自知呢!”
“他故意不來,這就是陰謀詭計,用新娘子做誘餌,像釣魚一樣,勾引你去呢!你可千萬不要上當!”
叢琳微微苦笑,說“我肯定不會再登黃家的門,不上這個當。”
“不過,一想到我有一個從未謀麵的兒媳婦,我心裏就像有個洞一樣。”
郭湘喬主意多,膽子又大,眼珠子一轉,說“我派人去盯梢,看看新娘子平時是否出門,出門之後去哪裏?你等我消息,到時候咱們搞個偶遇。”
盯梢幾天之後,郭湘喬給叢琳帶來一個壞消息“真是奇了怪了,那女子竟然不踏出院門一步,活像坐牢一樣,她怎麽忍得了?”
叢琳眼睛瞬間變得濕潤,有些紅,低下頭,說“我以前也那樣,那是黃家的規矩,不讓兒媳婦拋頭露麵。”
“沒想到,又有一個可憐人走我的老路。我一定要把阿文叫過來勸一勸,讓他對新娘子好一些。”
郭湘喬恰好閑著沒事做,喜歡管閑事,一邊撫摸叢琳的胳膊,安慰她,一邊為那個新娘子打抱不平,說“幸好你逃離了那個鬼地方,你那個兒媳婦如果早日醒悟,就應該鬧一鬧。”
如果不是看在叢琳的麵子上,她真想詛咒黃文打光棍。
— —
大同府,比嶽縣冷得多,寒風瑟瑟。
趙宣宣收到叢琳寄來的親筆信,看完之後,忍俊不禁,對唐風年說“叢姐姐居然托我做媒,我沒這本事,反過來又要去拜托歐陽大少奶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大概是家醜不外揚,叢琳在信上絲毫沒提新兒媳走她老路的事。
不過,郭湘喬也給趙宣宣寫信了,信上葷素不忌,把那些八卦事一件也沒落下。
趙宣宣雖然遠離京城,但借助郭湘喬的信,如同長了千裏眼和順風耳,把京城的熱鬧都看了。
她既感到好笑,又同情那個走叢琳老路的年輕姑娘,心知肚明,這就是嫁錯人的悲哀。
唐風年湊過來,一目十行,把趙宣宣手裏的信掃一遍,微笑道“凡是忍不下去的人,必須自己生出反抗之心。”
“否則,就成了被馴服的綿羊,外人即使想幫,也不一定成功。”
他辦案多年,見多了被欺壓的兒媳婦,發現人間的事總是大同小異。
趙宣宣把腦袋靠他肩膀上,把他當枕頭,把信放下,想一想,說“幸好咱們家沒遇上這事。”
“郭二姑娘活像那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如果她插手黃家的事,說不定又能救一個女子出苦海,就像當初我們齊心協力幫叢姐姐和離一樣。”
唐風年摟住她的肩膀,撫一撫,沒有點評此事,反而想他自己的心事去了。
因為石師爺又從京城傳來消息,說錦衣衛上任一個新的指揮使,徹底頂替歐陽凱。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姓蔣,這位蔣大人見到東緝事廠的頭頭時,竟然主動下跪行禮。這件事,在京城的官場裏傳為笑料。
石師爺在信中感歎官場風水輪流轉,一旦失勢,真就像奴才一樣。
而且,皇帝繼續軟禁歐陽凱,甚至不允許別人在皇宮裏提起歐陽凱的名字。文武百官見風使舵,都不敢觸黴頭,因此也就沒人敢為歐陽凱打抱不平。
如此一來,歐陽凱如同從官場消失了。
此時,唐風年把這個消息說給趙宣宣聽。
趙宣宣的笑容頓時煙消雲散,說“想不到,皇上居然如此厭惡歐陽三公子……希望榮榮謹慎些,千萬不要觸黴頭。”
唐風年比較淡定,說“蘇家姐妹聰慧,又有太子做依靠,你不必擔心。”
“何況,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趙宣宣轉念一想,問“歐陽大公子那邊呢?”
提到歐陽俠,唐風年頓時變得更加謹慎,湊近趙宣宣的耳朵,說“按兵不動。”
趙宣宣心想兵權真是個好東西,同時,也是雙刃劍。
喜歡小財主招上門女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小財主招上門女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