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字數:4539   加入書籤

A+A-


    應天府內,晉王府巍峨矗立。
    宛如一座城中之城,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奢華。
    踏入王府大門,眼前是一片開闊的庭院。
    青石板鋪就的地麵平整光潔,縫隙間偶有幾株頑強的小草探出嫩綠的腦袋。
    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是在向來客點頭致意。
    庭院兩側,擺放著數尊形態各異的石獸。
    有的張牙舞爪,作勢欲撲,仿佛在守護著王府的安寧。
    有的昂首挺胸,神態安詳,透著一股古樸莊重的氣息。
    沿著庭院中間的碎石小徑前行,便能看到一座氣勢恢宏的殿堂,那便是王府平日裏商議要事之處。
    殿堂的飛簷上,雕飾著精美的瑞獸圖案。
    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栩栩如生。
    仿佛隨時都會躍下簷角,奔赴雲霄。
    朱紅的大門厚重而莊嚴,門上鑲嵌著的銅釘排列整齊,顆顆飽滿。
    在歲月的磨礪下,依舊泛著淡淡的銅光,見證著王府的興衰榮辱。
    殿堂之內,更是一片富麗堂皇。
    高懸的穹頂之上,繪著色彩斑斕的藻井圖案。
    有祥雲朵朵,有龍鳳翱翔。
    那細膩的筆觸、絢爛的色彩,讓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
    四周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幅名貴的字畫。
    或山水清幽,或人物鮮活。
    皆是當世名家的手筆,為這殿堂增添了幾分高雅的藝術氛圍。
    堂中擺放著數排雕花梨木椅,椅背上的雕刻細致入微。
    繁花、瑞鳥等圖案錯落有致,彰顯著工匠們的精湛技藝。
    桌椅皆散發著淡淡的木質清香,與空氣中彌漫的熏香氣息相互交融,營造出一種既莊重又愜意的氛圍。
    此刻朱棡端坐在殿堂內的主位上,身著一襲華麗錦袍,袍上金線繡著的精致雲紋在燭火映照下熠熠生輝。
    他微微頷首,目光專注,若有所思地聽著謀士們的高談闊論。
    張啟文站在堂中,神色激昂,侃侃而談。
    “殿下,依臣之見,當下若要發展海上事宜,可先從兩方麵著手。
    其一,可設立專項基金,用以補償那些在海貿中遭受損失的商人。
    如此一來,商人們沒了後顧之憂,海貿方能更加蓬勃發展。”
    朱棡輕輕點頭,眼神中透著思索之意,示意張啟文繼續說下去。
    張啟文接著說道:“其次,便是這鐵甲船之事。
    殿下,打造鐵甲船可不能一蹴而就啊。
    咱們可以先打造小型鐵甲船模型進行試驗,通過一次次的試驗不斷改進工藝和設計。
    待技術成熟之後,再大規模打造不遲。”
    說著他用雙手比劃出大小不同的形狀,那模樣甚是認真。
    仿佛此刻手中真有一艘艘鐵甲船模型一般,以加強說明此事的可行性。
    朱棡雙手抱胸,饒有興致地看著張啟文。
    他的眼中漸漸泛起一絲光亮,似是對這提議頗為心動。
    張啟文繼續說道:“再者,打造鐵甲船所需材料,得提前布局呀。
    需要廣開采購渠道,務必保證供應充足、質量上乘。
    這樣既能降低風險,又能讓工部官員看到咱們準備充分,日後行事也能更加順暢。”
    說完張啟文一臉期待地看向朱棡,眼神中滿是渴望得到認可的熱切。
    朱棡聽完之後,不禁拍手稱讚,臉上露出欣喜之色。
    他朗聲說道:“啟文此策甚妙呀!
    如此這般,或許真的可以打消不少人的顧慮呐。
    隻是這兩件事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可都是極為龐大的呀!
    孤王雖有心去做,可也怕力不從心呐。”
    就在此時,一直未曾發言的謀士李銘卻微微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輕咳一聲,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禮後說道:“殿下,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呐。
    雖說孫先生和張先生的計策看似周全,可實則隱患不少呀。”
    李銘頓了頓,環顧眾人一圈,目光中透著幾分凝重。
    “就拿設立專項基金補償海貿商人來說吧,這基金從何而來呢?
    若是從晉王府的財政當中支出,恐怕會影響到王府其他事務的開展呀。
    咱們王府雖說家底還算厚實,可各項用度也繁多。
    這一下子拿出一大筆錢來,往後諸多事宜怕是要捉襟見肘嘍。
    若是向朝廷申請,如今朝廷各項開支也頗為緊張。
    各地賑災、戍邊等皆需銀錢,未必能獲批呀。”
    眾人聽聞皆是微微點頭,覺得李銘所言也不無道理。
    李銘見眾人反應,心中稍定,又繼續說道:“再者說打造鐵甲船的諸多舉措,雖說能降低風險,但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那可都是難以估量的呀。
    萬一在此期間邊境有戰事,急需戰船支援,咱們卻還在試驗改進,豈不誤了大事?
    這海上的事情重要,可這邊疆的安穩更是關乎大明的根基呀,殿下不可不慎重考慮啊。”
    趙軒在一旁聽著,心中卻不以為然。
    待李銘話音剛落,他便立刻反駁道:“李兄此言差矣。
    王府財政雖有限,但此事關乎大明發展,必要時自然可以適當調整支出呀。
    向朝廷申請撥款,也可以陳述利害,爭取支持。
    如今海貿之利日益凸顯,若能打造出鐵甲船增強海上實力,日後所得之利必能反哺王府與朝廷。
    至於打造鐵甲船所需時間,隻要合理安排,提前規劃,未必會耽誤戰事呀。
    況且如今邊境相對安穩,正是我們未雨綢繆之時,怎能因噎廢食呢?”
    李銘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趙軒,你說得倒輕巧。
    你可知道如今朝廷內部分派林立,各有各的盤算,要想申請到撥款談何容易?
    這朝中的事情,可不是你想得那麽簡單。
    況且你能保證邊境一直安穩?
    萬一戰事突發,我們卻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這未必能短期內見成效的鐵甲船打造上,這責任誰來承擔?
    哼,到時候可別連累了大家。”
    張啟文見兩人爭執不下,也加入了爭論之中。
    “李兄,你這是過於悲觀了。
    我們做任何事都有風險,但不能因噎廢食呀。
    如今海外貿易日益重要,若不打造鐵甲船增強海上實力,日後在海上貿易競爭乃至可能的海戰中,我們必將處於劣勢。
    而修建城牆也是為了保障內地安穩,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這都是為了大明的長遠利益著想,些許風險又算得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