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坤寧宮辦家宴,兄弟六人齊聚首(下)

字數:4498   加入書籤

A+A-


    坤寧宮內。
    紅牆碧瓦,朱漆殿門,於午後的靜謐中透著絲絲凝重。
    殿內燭火明明暗暗,光影在牆壁上緩緩晃動,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深沉。
    朱元璋身著一襲便服,袍角微垂,靜坐在馬皇後的床榻之前。
    他微微前傾著身子,目光時而落在對方那略顯蒼白的麵容上滿是疼惜,仿佛在凝視著這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時而朱元璋又望向殿外,眼神中隱隱跳躍著期待的火苗。
    恰似在漫漫無邊的黑夜裏,對黎明曙光的殷切守望。
    此刻的朱元璋對六個兒子的到來,渴盼之情難以言表。
    在這森嚴的宮庭之中,權謀爭鬥如暗流湧動。
    他內心深處,無比盼望著能與兒子們齊聚於此,圍繞在馬皇後的臥榻之側。
    朱元璋想象著那一刻,父子幾人同處一室。
    既沒有朝堂上的尊卑之分,也沒有政務的紛擾繁雜。
    唯有那質樸而溫暖的天倫之樂,在空氣中緩緩流淌,慰藉著自己疲憊的身心。
    不僅如此,朱元璋更深知馬皇後的賢德與睿智,猶如深邃的淵藪,蘊藏著無盡智慧。
    他滿心期望兒子們能在這榻前,聆聽馬皇後的諄諄教誨。
    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如同幼苗渴望甘霖的滋養。
    唯有如此,這些兒子們方能在未來穩穩擔當起大明江山的千鈞重任。
    讓這來之不易的大明基業,千秋萬代,永固於世。
    朱元璋輕歎一聲,微微搖頭,自言自語道:“但願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有所作為啊。”
    那聲音似被這濃稠靜謐的空氣悄然吞噬,細微得幾不可聞。
    又如同洪鍾大呂,在朱元璋的內心深處久久回蕩。
    每一個音節,都重重撞擊著他的心弦。
    此時馬皇後側臥於床榻,見朱元璋這般模樣連忙在宮女輕柔的攙扶下強打起精神,一寸一寸地努力支撐著坐起身來。
    如今病入膏肓的馬皇後,動作遲緩而艱難。
    每一個細微的挪動,似乎都耗盡了她本就不多的氣力。
    那原本紅潤的麵色,此刻已變得蒼白如紙。
    她的兩頰微微下陷,盡顯病容。
    然而此時的馬皇後,眼神卻依舊透著堅毅與溫柔。
    哪怕身體虛弱至此,她心中對朱元璋的關切仍絲毫未減。
    宮女們分工明確:一人小心翼翼扶持著馬皇後,另一人則輕托著馬皇後的背脊,唯恐稍一用力便會弄疼她。
    待微微喘息著的馬皇後坐穩之後,她慈愛的目光立刻望向處於沉思狀態的朱元璋。
    似乎想要通過這關切的目光,驅散朱元璋心中的所有憂慮。
    馬皇後輕聲說道:“重八,我早年聽說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兒孫自有兒孫福。
    他們現在年齡已經大了,還都各自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媳婦和孩子。
    咱們這些做父母的,也是時候該學會放手了。”
    她的聲音雖弱,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然而沉浸在沉思之中的朱元璋,似乎久久未緩過神來。
    直至雙眼酸澀難耐,他才緩緩抬手揉了揉。
    隻見朱元璋微微仰頭,輕闔雙眸,似在驅散那縈繞心頭的萬千思緒。
    就在這時,太監總管吳成邁著細碎而沉穩的步子,小心翼翼地走進殿來。
    他身著一身黑色的太監服飾,衣擺隨著腳步輕輕擺動。
    吳成神色恭敬,手中穩穩托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
    隨即他半躬著身子,微微屈膝,小心翼翼地將參湯遞到朱元璋的麵前。
    朱元璋緩緩睜眼,目光落於那碗參湯之上。
    升騰的熱氣雖然模糊了他的視線,卻也帶來絲絲暖意。
    抬手接過參湯,瓷碗觸手溫熱,參湯的香氣縈繞鼻尖。
    那參湯色澤濃鬱,在燭光映照下泛著柔和光澤,宛若凝聚著無盡滋養。
    朱元璋輕抿一口,醇厚的味道在舌尖散開。
    順著喉嚨緩緩流下,暖意隨之蔓延全身。
    這片刻的舒緩,讓他緊皺的眉頭稍稍鬆開,疲憊之色也略有消減。
    “這參湯真是美味,看來徐興祖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滿足的神情。
    馬皇後勉強露出一絲笑意,微微歪著頭說道:“陛下莫非忘記了,你不是早就把徐興祖提拔成光祿寺卿了嗎?
    這參湯可不是他親手所做啦。”
    朱元璋聞言立即做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輕輕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
    “妹子,你看咱這個記性,都把徐興祖已經升官的事情給忘了。
    吳成,你好好查查這個參湯是誰做的,給咱重重的賞賜他。”
    吳成領命之後,微微彎腰,恭敬地應了一聲“是”。
    隨後他神情恭敬的後退幾步,轉身疾步離去,身影很快便消失在宮闈的暗影中。
    未過多時,一陣輕柔細碎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馬皇後的貼身宮女春蘭,蓮步輕移,緩緩邁進了坤寧宮的寢殿。
    隻見春蘭身著素色宮裝,剪裁合身的衣衫隨著她的步伐微微飄動。
    腰間束著一條淡藍色的綢帶,更顯身姿輕盈。
    春蘭神色溫婉,眉目間透著一絲憂慮。
    此時她低垂著眼簾,輕手輕腳地前行,生怕驚擾了殿內之人。
    邁進寢殿後,春蘭微微福身,隨即輕聲開口說道:“皇後娘娘,陛下。
    太子殿下和幾位藩王都已經在坤寧宮外等候,晉王殿下想問不知何時傳召他們進殿。”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眼神中的那抹擔憂便已將關切之意表露無遺。
    朱元璋略顯疑惑的打量著春蘭,微微皺起眉頭。
    “咱明明記得妹子已經把你賜給了老三,如今怎麽還留在宮中沒有離開啊?”
    還不等春蘭開口搭話,負責攙扶馬皇後的宮女夏荷便代為回答道:“陛下,自從皇後娘娘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之後,晉王殿下便已經很少來坤寧宮了。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陛下沒有答應晉王殿下迎娶樊氏,他才故意不來坤寧宮,以便避開春蘭姐姐。”
    馬皇後聞言微微側首,目光如電般射向夏荷。
    她的眼中滿是嗔怒,狠狠瞪了夏荷一眼。
    這一眼似有千鈞之力,飽含著責備與不滿。
    緊接著馬皇後微微用力,強撐著虛弱的身軀緩緩坐直。
    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極為吃力,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毅。
    她原本斜靠在榻上,此時挺直了腰背,仿佛瞬間凝聚起全身的精氣神。
    本就已經有些鬆弛的麵容,也因這坐直的動作,添了幾分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