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胡漢一起遷,誰也跑不了
字數:4142 加入書籤
“南愛卿所言甚是,但朕如今若再不對陝西做出改變,恐怕用不了多久,陝北地區無論是胡漢百姓,都會對朕不利,甚至可能危及整個大明王朝的存亡啊!”崇禎皇帝皺著眉頭說道。
“而且朕的打算又不是隻移民漢人?
是考慮讓胡漢一同移民。一漢一胡,或者一漢多胡都可以。
這樣既可以緩解內地的人口壓力,也有利於邊鎮地區的穩定。
而且,朕的移民政策非常溫和,不會給百姓帶來太大負擔。”崇禎皇帝耐心地解釋道。
“陛下聖明!”眾大臣齊聲高呼。
“此外,如今陝西各地官府已經難以控製百姓的遷徙行為,保甲法、路引製等製度幾乎都已形同虛設。
各州縣治下的黎民百姓因災荒而四處逃亡,成為流民。
如果我們朝廷不能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這些流民很有可能會引發更大規模的社會動蕩,接著就會變成流寇,扯旗造反。”
說到這裏,崇禎皇帝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其實他也是饞啊!
饞的就是他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利用好,這一大批已經和土地脫離了生產關係的流民們。
如果放在舊時空裏,在那個資本和科技都高度發達的時代,這些流民可都是最優質、最便宜的勞動力資源,那可是實實在在的人口紅利啊!
隻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點水喝,他們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拚命幹活,成為讓人感動的大明勞動模範團隊。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如今的大明根本沒有能力將這批人力資源轉化為生產力。
“在朕的眼中,這些流民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都是朕的子民。
朕實在無法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在沒有糧食、沒有食物的陝北高原上漫無目的地遊蕩,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最後,那些婦女兒童、老人一個個倒斃在路旁荒野之中,而剩下的青壯們則因為失去了所有牽掛,隻能揭竿而起,造官府的反,造朕這個皇帝的反。
到時候,朕就是再想花錢出人改變點什麽,都已經是無濟於事了。
雖然朕已經命令洪承疇和孫傳庭切斷了逃兵與流民之間的聯係,但這種做法隻是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
逃兵問題仍然需要從根本上解決,而那些一樣嗷嗷待哺, 更具威脅的黨項人、回回們也需要得到妥善處理。
怎麽處理?
樹挪死,人挪活。這是老祖宗給咱們傳下來的至理名言。
因此,朕決定沿著京師至陝西的驛道設定路線,引導流民有秩序地通過,並在途中由驛站提供一些補給。
最終,他們將從天津衛出海,經由海路前往南洋地區,抵達台灣島和呂宋島。
這個計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欲速則不達,我們可以先開一個小口,每年移民十萬人作為試點。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我們可以逐漸增加移民人數。
此外,移民並不僅限於陝西一地。
未來,無論大明兩京十三省中的哪個地方遭遇無法由當地官府救助的饑荒,都必須立即向上級報告,嚴禁隱瞞不報。
朝廷將在出台救災措施的同時,實施移民政策,永久性地轉移部分人口,以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為了確保移民工作的順利進行,朕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朕要把這件事情變得有利可圖,不僅要有短期的利潤,還要抓到長期的利潤點。”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眼神堅定地說道。
他深知驛站改革對於國家財政的重要性,因此決心將其變為一項盈利的事業。
在舊時空,郵政物流是國家產業支柱,這一點毫不為過。
緊接著,他又強調了全麵維護驛道和驛站的重要性,並提出要建立健全、優化全國的驛道係統。
同時,他還計劃增設民用郵局信件業務,以確保大明朝所有的百姓都能享受到驛站帶來的便利。
這樣一來,貨物和商品的流通將得到極大的促進,大明朝的國家經濟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正當崇禎皇帝滔滔不絕時,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轉頭看向楊嗣昌,語氣嚴肅地問道:“文弱,朕記得之前崔呈秀提到過他手下有個名叫劉懋的禦史,對驛站的利弊有著獨特的見解。
崔呈秀可是對他這個手下讚不絕口,說他的才能當一個刑科給事中實在是屈才了。
也答應朕要盡快上一份有關驛站改革的奏折。
可是這麽多天過去了,為什麽一直沒有下文呢?
朕真的非常期待聽到他的想法。
讓他抓緊把奏折呈上來。”
楊嗣昌聽後,立刻拱手作揖,表示會盡快催促此事。
他恭敬地回答道:“喏,陛下。臣這就去辦。”
隨著楊嗣昌的回應,此次禦前會議在關於驛站的討論聲中畫上了句號。
崇禎的想法實在太過大膽,他想要將國內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轉移到海外去,這種開拓殖民地的野心讓眾人驚歎不已。
而這次,他的計劃終於公之於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移民這個詞,對明朝的百姓來說並不陌生。
早在洪武到永樂年間,一場長達十五年的洪洞縣大槐樹下的大規模移民活動就已經震撼了整個國家。這場移民潮波及到了大明的每一個角落,使得山西人遍布全國各地。
正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晉商才得以興起並繁榮昌盛。
無論走到哪裏,他們總能找到自己的老鄉,論起族譜來都是一家人。
而且各地都設有山西人的會館,這無疑給他們的生意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裏叫什麽,大槐樹下老鴰窩。”
這句歌謠成為了所有山西人心**同的記憶。
如今,崇禎竟然打算發起陝西人的大移民,這讓人不禁好奇是否會出現一個類似於洪洞縣老槐樹那樣的集合點。
對於京城的老百姓來說,這些消息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他們隻是把它當作一件新鮮有趣的事情,聽過便罷。
喜歡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魏忠賢沒死,挺急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