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張廷的承諾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怎麽看待太子?
麵對張廷的提問,賈蓉沒有立即回答。
他如今站在太子陣營實則全是為賈家將來,一切的選擇不過是剛好合適而已。
太子相對其他皇子對賈家還算友善,從京城那一夜後,賈家和太子東宮的關係擺在明麵上。
太子妃更是隔三岔五命人給寧國府送東西。
賈家“太子黨”的標簽想摘都摘不下來。回想起前些時候和賈敬對賈家未來的討論,賈蓉笑了笑。
“太子是先皇後所生,皇上至今未重新立後,且是嫡子又兼仁孝,皇上交代的日常政務處置從未出錯,本侯以為太子聰慧。”
是的,賈蓉最終給太子的定義是“聰慧”。
不聰明的太子坐不穩東宮,雍乾帝登基以來,太子看似勢單力薄,處處受欺負,甚至給外界留下無能的形象。
偏偏是這樣太子之位才坐的穩,太子無能與否作為父親的雍乾帝比任何人都清楚,十年沒有廢立太子就說明,皇上兼父親的雍乾帝對太子的能力認可。
而能夠在權力中心、全天下最燙屁股的位置站穩,太子當然聰慧。
張廷微微頷首,賈蓉話說得並不直截了當,但是他聽懂了。
“唉,說是那麽說,前朝衛太子、湣太子如何不聰慧,終究為太子之位所累,我老了,往後朝中局勢還得仰仗侯爺,至於江南士族老朽尚有幾分薄麵,侯爺在江南行事他們不會成為阻礙。”
什麽樣的關係最牢固?當然是利益牽連。
張廷年紀大不喜歡拐彎抹角,一句話給了賈蓉承諾。
朝中賈家支持太子,在江南張家會為賈家提供便利。
賈蓉覺得並無不妥,張家是江南豪族,又兼是太子妃未來皇後的娘家,在江南的話語權自然極重。
“老大人,說起來本侯奉命抗倭,倉促南下,前不久在揚州遇上堂堂知府竟與倭寇勾連,實在徹夜難眠,不知道江南還有多少藏汙納垢。”
話趕話說到這裏,賈蓉主動拋出自己的困難,本來打算要是有世家大族和倭寇勾連就殺穿江南,但是手段說到底太過激進,雍乾帝未必會同意,畢竟江南是大夏的根基,江南不能亂,世家不能亂。
有張廷的承諾,賈蓉找到了新的破題思路。
張廷什麽人?對賈蓉的心思門清,好笑道:“憑借侯爺在揚州發動的大案,如今江南官場哪個還敢和倭寇往來?劊子手刀尖的血都還沒冷,至於世家那些人,說到底還是為錢,海州、揚州等地不是正在修建通商口岸?能下海做生意誰還會和倭寇勾結?畢竟寧國侯身份的分量聰明人都清楚。”
賈蓉聞言笑而不語,他來金陵所做的動作不是秘密,並沒有從張廷嘴裏聽到想聽的話。
張廷有種回到朝堂和朝臣們打官司的錯覺,眼前的家夥順竿爬非常精明。
“為皇上分憂是張家應做之事,回頭老朽會約其他世家的老夥計下棋喝茶。”
“當真羨慕老大人,本侯的夢想就是如此這般。”賈蓉羨慕道。
張廷......怎麽話聽著別扭?
千萬不要小瞧張家在江南的分量,張廷答應幫忙,賈蓉抗倭之事內部阻礙去除大半。
為何從前抗倭張家沒有站出來為朝廷分憂?
說到底還是利益不夠,賈蓉所作的一切讓各方勢力有了利益牽扯,再有浙直總督、南直隸五軍都督府都督、江南省巡撫的分量壓著,世家終究還是不敢和朝廷叫板,更何況賈蓉給了出路。
想做海上生意,通商口岸建起來大家做就是。
賈蓉深知若想堵住某條路,就必須提供另一條同等的路,否則會堵出大問題。
張家本就和賈家在一條船上,賈蓉和張廷的談話不過是更加牢固這種關係。
聊完抗倭之事,賈蓉象征性問張廷:“此次恩科老大人是否有為太子謀劃?”
賈蓉確實不好插手恩科,每次恩科都是龍爭虎鬥,科場上爭著鯉魚躍龍門,科場各方爭著擴充勢力。
張廷沒有直接回答,指了指外麵:“侯爺今日不覺得書院過於冷清?”
賈蓉挑眉,隨即反應過來,哭笑不得,倒是把這時代書院的作用給忘了。
為何冷清?自然是學生們都在科場上。
崇正書院作為江南首屈一指的書院,吸引天下最優秀的讀書人,所有中第的學子身上都有標簽,而張廷是山長,他們身上自然就有太子的標簽。
賈蓉感歎這時代師生情的羈絆真深。
就好比他自己,曾經在鍾山書院讀書,那時錢鶴是山長,到如今他作為浙直總督還在受益。
同樣因為他太子黨的身份,連帶朝中不少人都認為錢鶴也是堅定支持太子的人,環環相扣。
明麵上雍乾帝給了太子一支軍方力量,背後太子的獲益更多。
有張廷的老謀深算,賈蓉覺得就算太子沒有他也能作為東宮之位,江南仕族就是太子的底氣,至於其他什麽皇子,別看雍乾帝現在搞什麽分權平衡。
真到皇帝嘎了那天,太子會在江南仕族的支持下順利登上皇位,至於軍方?
雍乾帝實際上已經開始削弱勳貴的力量,代之為文官掌軍,遼東隻是一個開始。
賈蓉本意覺得雍乾帝走了一招昏棋,卻沒辦法去反對,站在雍乾帝的位置考慮,勳貴對皇權的威脅確實比文官掌軍的危害的。
因而可預見的是,麵對大勢,賈家未來注定要交出軍權,別看賈蓉逆勢而行,單純是因為賈蓉好掌控而已。
想要拖延那一日的到來,除非朝廷一直有用兵的地方。
對此賈蓉門清,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定律自如如此,然而賈家不管怎麽說都會在這個過程中獲益,即便有朝一日賈蓉沒了兵權,賈家在朝中的話語權依舊在。
或許因為思緒氣場的影響,賈蓉雖然腦中思緒翻飛沒有透露想法,但張廷似乎和他想到了一處。
“侯爺幾個孩子老朽看著聰慧,將來讀書入仕不是難事,太子將來登基必然依仗。”
賈蓉感歎一句老奸巨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