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千古第一難題

字數:6123   加入書籤

A+A-


    見蔡進和李仕仁都和自己想法一致,董明義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若人人都覺題易,隻他一人覺難,那他豈非要淚流不止了?
    還好,他還是有知音的。
    五人聚齊,一日下來腹中早已饑渴難耐。
    照常地喚了小二給每人上了一大碗白菜稀飯和兩碟小菜後,五人就著從家裏帶來的幹糧吃得不亦樂乎,待將碗都掃蕩幹淨後,眾人才各自回房休息。
    接下來還有四日要捱,他們是萬沒有時間聽說書了,不由心裏一陣可惜。
    李淩峰和蔡進回房看了一會兒書後,又垮著小臉捏著鼻子灌了一碗中藥,頓時苦得他整張臉都皺在了一起。
    喝中藥真是人生苦難事也!
    “峰弟,你喝完藥就早些躺下吧。”蔡進見李淩峰一臉苦大仇深,忍不住憋笑道。
    想不到峰弟一個大男人還會怕藥苦。
    李淩峰自然看懂了好友蔡進眼裏的揶揄,也不在意,隻是憨笑著把藥碗放在桌上,讚同道:“善也!”
    說完後,他就去衣脫靴,隻著中衣去床上躺了下來。
    經過頭場的曆練,今日的學子們大多睡得很早,一整天的考試下來人人皆已困乏,想到明日還要苦戰,便早早入睡了。
    ……
    第二日清晨,李淩峰和蔡進幾人吃飽喝足後,經過一夜的養精蓄銳,幾人精神頭都不差,笑嘻嘻的在客棧門外道了別,便又如昨日一般背上行囊馬不停蹄的趕赴考場。
    大夏朝縣試統共有五場考試,昨日為第一場也叫“頭場”,而第二場為初複,第三場為再複,最後的第四、五場則為連複。
    而且五場考試分每日一場進行,但與我國古代不同的是,大夏朝的縣試並非每場考完都會放榜,而是五場連考,考完後次日再一同放榜。
    這五場考試,考生均要通過且綜合排名前三十才能繼續參考府試,並且,要縣試和府試均考過才能稱之為“童生”。
    縣考這幾日,李淩峰等人如諸多學子一樣每日按部就班,為縣試而努力著。
    雖然連日來的高強度參考都把幾人折磨得夠嗆,但五人均無怨言,勤勤懇懇的做著自己的事。
    時光飛逝,屈屈五日不過彈指一揮。
    直到最後一場連複考完,一眾考生才在黃昏時分自考場內走出時,人人臉上皆憔神悴力,盡顯精疲力竭之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學問之事,又豈有容易之理?
    不過雖然乏累,好歹總算是考完了。
    ……
    “諸位仁兄。”
    待見客棧內學子人頭攢動,自一桌旁站起了一位青衫學子,身材瘦弱,方臉棱角分明,對著眾人拱手一禮後開口道:
    “如今縣試五日考已畢,吾在此祝各位仁兄皆榜上有名。”
    大堂內座無虛席,全是剛剛從考場回來的考生,大家相互間正低聲交談呢,聞言不由都噤了聲,抬頭看向了青衣少年。
    李淩峰也看了過去。
    隻見青衣少年臉上帶著笑意,對眾人微微頷首後抿嘴道:
    “在下孔學毓,和幾位朋友誌同道合,平日裏便愛好詩詞。和好友商量後,打算明日放榜後在悅來樓辦一場詩會,特此誠邀各位學子賞光,鄙人不勝榮幸。”
    好家夥,原來是要牽頭辦詩會啊,我還以為是什麽事兒呢?
    文人墨客以詩會友,有人想辦詩會無可厚非。
    隻不過,孔學毓?
    竟然姓孔嘛。
    李淩峰心中微動。
    堂內眾人皆是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大多數人臉上驚詫過後便被喜悅所代替。
    讀書識字,吟詩作賦,自然少不了附庸風雅的讀書人。
    於是紛紛躍躍欲試的開口應道:
    “仁兄高義,既然要辦詩會,那在下便先祝諸位榜上有名了。”
    “同也,吾也願諸位仁兄青雲得路,榮賀親朋也!”
    “吾同願也。”
    ……
    孔學毓的詩會李淩峰沒有什麽興趣,但可不代表別人能無動於衷。
    眾學子紛紛笑著起身,對孔學毓拱手,更有甚者,還過去與之交談,一時間堂內歡聲一片,仿佛人人都得了頭名似的。
    “這都還沒放榜呢……”蔡進見此禁不住嘀咕一聲,但也沒有多言。
    確實如此。
    尚未放榜這詩會便確定了下來,若是落榜,豈不尷尬?那這詩會到時是開還是不開?
    蔡進嘀咕完後,就沒再管堂中詩會之事,而是轉頭與李仕仁、董明義,呂為安等討論起縣試試題來,三人時不時開口回答。
    李淩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有白菜粥,就著鹹菜,吃得飛起。
    蔡進本來說得起勁,見此不由咋舌,驚奇完後,順嘴問道:“峰弟,平日裏就見你就筆耕不綴的,如今縣考不知你有幾分把握?”
    他與李淩峰是好友,還是舍友。
    李淩峰的聰慧睿智他知曉,李淩峰的堅持和努力蔡進也都看在了眼裏。
    甚至蔡進早已在心中篤定,若李淩峰考不上,那恐怕菊齋便再無一人能入府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蔡進好奇的同時,卻不知道自己一句話問出了另外三人的心思。
    呂為安肯定首當其衝是最想知道李淩峰縣考成績的人,聞言不由偏頭看著向大快朵頤之人望去。
    他本就是難得的聰明之人,一山不容二虎,有能者一較長短之事也並不少見。
    呂為安的天資與李淩峰有本質的差別,他可沒有buff的加成。他不像李淩峰一般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也沒有李淩峰那種帶著記憶轉世為人的逆天遭遇。
    他就是一個純粹又普通的天才。
    既生瑜何生亮?
    如果沒有李淩峰,呂為安可能是在這個福德書院的一方天地內最為亮眼的星星,可惜他遇到了李淩峰,才會被其之光芒所掩蓋,從而暗淡了不少。
    可呂為安是一個有傲氣的讀書人,即便如此,他亦不屈服於命運,即便這人不是李淩峰,他也會去比較,他不會因為對手的強而懦弱。
    不過與呂為安不同,李仕仁的好奇則更多偏向於關心,他的關心中甚至還帶著孩童的糾結與複雜。
    李仕仁心中真誠希望小堂弟能考上,又怕小堂弟考上而自己卻名落孫山……
    董明義比兩人則更為簡單些,他與李淩峰沒有太多牽扯,自然更為坦蕩。
    但無一例外,三人皆關注於李淩峰的縣考結果。
    蔡進的話李淩峰自然聽到了,夾鹹菜的手不由一頓,不過隻有一秒,然後複又夾著鹹菜繼續吃了起來。
    直到飛快的把碗裏剩下的稀飯都消滅了,他才抬頭。
    見四人眨巴著眼睛盯著自己,李淩峰心中不由好笑,雖然此次縣試他自己感覺尚可,但他也不能開口就說“是的,我李淩峰肯定能過”這樣的話吧。
    要是到時候被“真香~”打臉怎麽辦?
    考前問準備好了沒,考完問感覺能不能考上,出分了就問成績是多少。
    李淩峰歎了口氣,真是到哪裏也逃不過讀書人的這千古第一難題。
    不由小臉一癟,苦笑著打哈哈道:“你們也別問我了,小弟也是初次入試,哪裏能知道自己答的如何呀?”
    也是!
    大家都是第一次參考,他們自己也說不出個好壞,李淩峰又年幼於他們,哪裏又能知道呢?
    就像他們,剛討論了一會兒也討論不出個什麽結果來,除了說說試題,也不知道自己答的好不好。
    四人點頭認同,就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
    今日吃完飯後,眾人終於有心思留下來聽說書的老先生繼續講神雕俠侶的故事,不一會兒就都入了迷,聽的津津有味的。
    大堂內時不時還響起幾聲對“白嫖山人”的讚歎之聲。
    ……
    春雲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次日,李淩峰從睡夢中早早就醒來。
    之前因縣考和風寒耽誤的晨練又被他今日給撿了起來,換上了張氏臨行前給自己熬燈打夜趕出來的新衣,小心翼翼的翻身下床洗漱完後就出門了。
    同福客棧的房間內,時不時傳出眾位學子此起彼伏的鼾聲,仿若打鼓一般,這邊剛停,那邊又起,你追我趕,有趣至極!
    李淩峰出門後便沿著玉水河邊的青石路跑步,直到跑遍大半個雲水鎮,才隨意的在河邊找了一個早點攤坐了下來。
    賣羊雜湯的老板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據他和李淩峰說,這熬湯的技藝可是從祖上傳下來的,十裏八鄉都知道他的手藝。
    羊雜湯十裏飄香,李淩峰就是聞著味兒過來的,哪能不信?
    “小客官,您的羊雜湯來嘞!”楊大叔笑嗬嗬的將羊湯端上小桌穩穩放下後,又經不住碗底的燙把指姆飛快的伸向耳垂處捏了捏。
    等手上的溫度下來了,才不好意思的對著李淩峰嘿嘿一笑。
    楊大娘帶著頭巾,腰係襜裙,正在一旁攤著餅子,瞧見自家男人那傻樣,不由對著李淩峰笑罵道:“你看看他,多大的人了還如此毛手毛腳……”
    李淩峰聞言憨笑著看著這對中年夫妻,不由想到以前網絡上流行的鎖和鑰匙的梗,還有什麽,以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之類的。
    待一會兒後又失笑,這可是在封建王朝三妻四妾的古代,神特麽愛一個人?
    或許也就隻有像這樣的平凡人家的夫妻才能如此相濡以沫吧。
    想這多幹甚?不過是覺得溫馨罷了。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