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紛紛加入
字數:4347 加入書籤
鑥氫碳常溫超導材料完成後,各大公司陸續下單采購,帶回自己的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產品研發分析。
這個環節,雖然陳帆沒有過度參與,但大多數公司的采購人,都希望能在采購的同時,找陳帆聊一聊。
對他們來說,陳帆教授就是指路的燈塔。在產品的應用方麵,給出的意見彌足珍貴。
畢竟都是華國的企業,工作任務也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陳帆就或多或少說一些。
但之後能不能成事,後續還要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
陳帆把工作專注到重大領域上,比如說電力傳輸。接洽這個項目,陳帆專門讓孟岩帶著他,去電力那邊考察研究。做出初步改建方案後,將會接通核聚變發電站,到時候電力的運輸成本更加低廉。
之後,就是粒子對撞機。
用到的這個設備上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就像當初做托卡馬克裝置是一樣的,陳帆必須精打細算。
超導實驗室這邊暫時不需要陳帆,陳帆就再當了甩手掌櫃:
“於教授,剩下的就靠你了。”
於教授猶記當初,差點沒讓陳帆進他的實驗室。現在,自己居然“在陳帆手下做事”了,內心有些複雜,但還是毫無怨言:
“放心!進一步的研究,有我和魏超在,絕對會圓滿完成!”
陳帆接下來打電話給高銘:
“接下來要到對撞機建設了。你的量子理論,不是需要驗證嗎?去鹿合鎮西北實驗基地集合吧。”
高銘聽後非常興奮。
之前他研究量子力學,把自己搞得瘋瘋癲癲的,還沒有成果。陳帆一直說是缺乏實踐經驗。現在,總算有機會了,高銘屁顛屁顛就出發。
“知道了!”
“師父,我來了。”
這一天,高銘等了快4年。
他的理論和推演,在大學根本得不到證實,但到了陳帆這,陳帆不但耐心的和他討論了數據,還安排了試驗場地。要知道,大型對撞機別說是建設,就算是啟動一起,都要接近千萬元的損耗,輕易消費不起。
陳帆說:
“不用心急。”
“這次來,隻是叫你來了解工作原理。至於具體做對撞實驗,完全建設好估計還需要2年以後。”
“先來看看項目吧。這有利於你後期工作的展開。”
高銘後來的“命”都是陳帆救的,他對陳帆的話深信不疑:
“收到,師父!”
…………
陳帆的粒子對撞機進一步動工,也受到了各國的采訪和報道。
《陳帆教授又出大招,常溫超導體之後,又建粒子對撞機!》
《華國將建設世界上性能最強大的量子對撞機!》
《科技解讀:什麽是對撞機,有什麽作用?》
《……》
網絡上,類似的文章層出不窮。
華國的網絡上,大多數都是誇陳帆的。畢竟陳教授兢兢業業,人長得也帥氣,實在沒什麽黑點。
華國甚至做了一個宣傳片。
因為有常溫超導技術的融入,這台對撞機的效能,將提高到米國現存最先進對撞機效能的100倍。
這還僅僅是一個保守估計。
如果陳帆在進行一些其他方麵的技術升級,很多內容,可能就直接從不可能變成可能了。
於是,很多國動了心思,紛紛開始給華國或者陳帆的實驗室寫信提要求:
“是否能加入貴實驗室的項目?”
“我們願意提供經費,想要共同進行科技研究。”
“我們願意接受由陳教授領導的科學實驗,並且義務勞動……”
各種各樣“毫無下限”的條件,隻求能夠加入陳帆的實驗室。
之前,很多國還試圖在跟陳帆叫板,覺得華國科技水平不行,有機會趕超一下。
現在,哪怕是之前鬧過別扭的,比如櫻花島和高麗,現在也老老實實。
尤其是島國,對於陳帆之前篡改數據,故意等他們的實驗室爆炸看笑話的事,他們不但不計前嫌,還希望能夠精誠合作。
高麗也難得的為自己之前汙蔑和造假的操作道歉了。
鷗聯更是如此,無冤無仇的,現在找個“籠統追求科學真理”的好理由,趁機加入實驗室,和陳帆教授套套近乎,實在是沒什麽不好。
但科研這種事,除了陳帆本人做決定,其他人都做不了主。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
交際部有關人員,把利害關係講清楚之後,就親自詢問了陳帆的意見:
“我們是外行人,但是現在我們的角度考慮。如果同意他們加入進來,有利於提升我們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但是,在技術保密方麵,畢竟人多眼雜,其他人的到來,不確定會不會泄露技術機密……”
“這個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一點。”
“所以,他們的加入與否,還是要和您商量商量。”
陳帆知道這些考慮的用意。
但盜用技術這點,陳帆還真是不怕。就說可控核聚變,已經在華國持續了5年以上,目前仍然沒有其他國複製成功。
因為,這是從“未來”借來的科技。有“前世”那些科學家幾十年的研究成果,加上陳帆今生的努力才完成。
而其他國,沒有“前世”的知識儲備,無異於觀看一座“空中樓閣”。
就算技術在他們麵前,沒有陳帆的講解和核心技術機密,他們沒有10年以上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
新的粒子對撞機,大概也是一樣的理解。陳帆是直接在前世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修改。性能不光領先於當世,還要領先於“未來”。
就像古人無法認知手機、電視、微波爐一樣的事物,其他國的學者,就算訪問,也僅僅是用數據很方便,但是想要搞清楚其中的設計,陳帆有自信,就算給了他們機會也不中用。
他直接安排說:
“沒關係的。”
“願意提交申請的,可以以實驗室為單位,加入我們粒子對撞機項目。”
交際部門還有點猶豫:
“這其中泄露技術的風險很大,您一定考慮清楚。”
陳帆笑:
“我有自信,就是技術擺在他們麵前,也不是他們一朝一夕學的會的。”(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