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天變

字數:13784   加入書籤

A+A-


    穿著龍袍的天子坐上了龍椅。
    已經真正意義上法武合一的李飛,這一次從皇帝身上感知到了更多的細節。
    他隱隱從對方恢弘的氣勢中感覺到一種相似的力量,那同樣是法武合一的力量!
    煞器與軍陣展現出的力量是法武合一,這是世間最強的集體力量。
    ‘絕頂’林天一是法武合一,這是世間最強的個體力量。
    現在,皇帝身上也展現出了法武合一。
    他代表著世間最高的權力!
    “難道皇帝身處皇宮裏,能夠擁有很強大的力量?”
    李飛心中生出這樣的想法。
    之前他兩次參加大朝會,隻是感覺皇帝身上的氣勢非常威嚴,並沒有真切感受到屬於皇帝的那股偉岸之力!
    但現在,他隱隱感知到了。
    “也難怪朝廷能夠壓服那麽多巔頂強者。”
    李飛心中暗道。
    這個世界的巔頂強者雖然不至於毀天滅地那麽誇張,但一人力敵萬軍,摧城搬山還是能做到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坐龍椅的隻是一個不會武功和術法的普通人,難道不擔心哪一天自己的腦袋突然沒了?
    哪怕有大內高手忠心護主,有禦營軍隨時保護,也依然可能存在紕漏。
    現在看來,能坐上這張龍椅的人,應該能夠通過某種方法讓偉力歸於己身!
    哪怕這種力量隻能局限於皇宮,或是皇城內,但至少能確保皇室的威嚴是真實存在的。
    在內擁有至高的力量,在外有禦營軍鎮壓四方,再加上忠於皇室的強者們。
    這才是朝廷統治天下的基礎!
    “開始吧。”
    龍椅上,皇帝淡淡地說道。
    “臣蘇雪鬆,叩見陛下!”
    皇帝話音落下,一個人就從文臣的隊列中站了出來,對著皇帝行了跪拜大禮。
    正是從甘省一路趕到藍淩城的甘省巡閱使蘇雪鬆。
    這位封疆大吏一上場就行跪拜之禮,讓一眾大臣都為之悚然。
    大藍朝以武立國,對武者很優待,道基期武者見到皇帝就不用行跪拜之禮了。
    至於文官,成了第四等的座官,待遇和道基期武者一樣。
    蘇雪鬆是第五等的閣官,17級官員,而且還是封疆大吏。
    這樣的人物自然更加不必行跪拜之禮。
    龍椅上,皇帝微微皺眉:
    “蘇卿何故行此大禮?起來說話。”
    蘇雪鬆依然跪在地上,泣聲道:
    “陛下,老臣要向陛下請罪!未請旨便擅離轄境,此臣罪一也!”
    他身為一方巡閱使,在未獲得允許的情況下確實不能擅自離開轄境。
    “朕說了,起來說話。”
    皇帝加重了語氣。
    蘇雪鬆身體一顫,顫顫巍巍地站起身,躬身行禮:
    “謝陛下。”
    “繼續說你的罪。”
    “是。”
    蘇雪鬆終於抬起頭,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甘省有一個民間組織名曰入世會,今天在場的諸位大人想必都有所耳聞。這個組織匯聚了甘省各行各業的精英,在甘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甘省官場中,有不少官員都加入了入世會,也有很多官員和入世會走得很近。
    經年累月之下,入世會如一株參天大樹,在甘省近乎遮天蔽日!
    臣無能,身為一方巡閱使,卻不能對入世會進行轄製,終使其成為一顆毒瘤,此臣罪二也!”
    “此前,陛下派藍巡特使查天壇刺殺之案,靖安侯一路查到甘省,臣沒能好好配合調查組,以至於入世會和新天會暗中勾結卻無人知曉,此臣罪三也!”
    這一番說完,大殿內很多人都變了變色,看向蘇雪鬆的眼神也變了。
    之前蘇雪鬆公開彈劾甘省止戈部首尊池承宇,主要原因是指控對方謀害了自己的獨子。
    鬧到最後,蘇雪鬆甚至親自趕赴藍淩城,要‘告禦狀’。
    在很多人看來,這位巡閱使大人是因為自己的獨子身亡,一時間悲傷過度,萬念俱灰,才做出這麽激烈的選擇。
    結果今天在大朝會上,蘇雪鬆隻字未提自己獨子遇害的事。
    句句都在請罪,卻句句都直往池承宇還有入世會的心髒上插!
    其實身為一方巡閱使,做出這樣的舉動,現在又當著皇帝的麵自陳自己的罪狀。
    政治前途基本已經毀了,甚至接下來還能不能繼續當巡閱使都是個未知數。
    從這一點來看,蘇雪鬆雖然沒有提及自己的獨子,但實際上為了給獨子報仇,他是寧願把自己毀掉,也要重創入世會!
    龍椅上,皇帝看著下方的蘇雪鬆,緩緩開口:
    “你說的這些,可有實證?”
    “有!”
    蘇雪鬆立刻道,“臣剛才所說,樁樁件件皆有實證!臣願以性命擔保,剛才所說句句屬實!”
    “婁鴻濤。”
    皇帝突然喊道。
    “臣在。”
    婁鴻濤從隊列中走出。
    “監察閣負責此案,一個月之內查實蘇雪鬆提供的證據。”
    “臣領旨。”
    “蘇雪鬆。”
    皇帝又看向蘇雪鬆:
    “你擅離職守,又自請罪責,暫免巡閱使職位,等待監察閣調查結果。”
    蘇雪鬆麵色一白,露出慘然之色,顫聲道:
    “臣,領旨!”
    這樣的結果他早有預料,可以說是他自找的。
    “倪軒。”
    皇帝再次叫出一個名字。
    止戈閣閣主倪軒從隊列中走出:
    “臣在。”
    “派一名閣員去甘省,暫時接替止戈部首尊池承宇的職位,讓池承宇回京自辯。”
    皇帝淡然道。
    話音落下,蘇雪鬆立刻老淚縱橫!
    他不惜搭上自己的前程和官職,就是為了讓入世會付出代價。
    現在這個結果,他至少做到了和池承宇強行一換一!
    “臣領旨。”
    倪軒躬身行禮。
    前排的一眾大臣紛紛看向蘇雪鬆,神情複雜。
    用這種手段強行和池承宇‘換掉’,實在太狠了!
    而蘇雪鬆這麽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兒子報仇。
    這又讓人不禁有幾分敬佩。
    無情未必真豪傑。
    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這樣,‘三大案’的第一件,終於有了一個結果。
    至於最後的結果會如何,就要等一個月之後監察閣的調查了。
    處理完第一件大案,皇帝主動詢問婁鴻濤:
    “誠王府與新天會的案子,監察閣查得如何了?”
    婁鴻濤回道:
    “回陛下,在監察閣的審問下,誠王府客卿季修永已經招供自己和新天會勾結的全過程,經確認,完全屬實。”
    “誠王府內還有七人是季修永的同謀,分別是”
    “涉及此案的官員共十一人,已經全部查實,其中八人的罪責明確,有三人自稱受到蒙蔽”
    他條理清晰地將此案查出的結果做了一個匯報。
    皇帝聽完後,問道:
    “秦子羽可有參與其中?”
    “世子未曾參與,還在查案過程中主動配合,幫助監察閣查清此案。”
    “嗯。”
    皇帝點點頭,“秦子羽。”
    “臣在。”
    秦子羽出列,躬身行禮。
    “你禦下不嚴,讓府上出了這樣的事,好在你及時發現了端倪,又配合監察閣查案,將功補過。朕便罰你在府上閉門思過,禁足半年。”
    秦子羽聞言連忙道:
    “臣領旨,謝陛下寬恕!”
    皇帝看著下方的親侄兒,最後用柔和的語氣道:
    “子羽,你也已經成年了,將來若想繼承你父親的王爵,行事要更穩重些。”
    秦子羽身體一顫,眼中浮現出一抹狂喜。
    他大聲道:“是,臣謹遵陛下教誨,今後一定小心行事,管束好王府上下!”
    對於這起大案,大殿內的大臣們都心知肚明,秦子羽是肯定不會有事的。
    隻是他們沒想到皇帝最後還主動畫了個餅。
    誠王的爵位是世襲遞替,將來傳給秦子羽,就已經不再是王爵了。
    但剛才皇帝話裏的意思,是打算讓秦子羽世襲罔替,將來繼承誠王的王爵之位!
    哪怕隻是一個‘餅’,也足以讓秦子羽為之狂喜。
    “秦子宏。”
    皇帝說完秦子羽後,又喊了大皇子的名字。
    “兒臣在。”
    大皇子從隊列中站出來。
    “朕聽說,這次誠王府的案子,你出力不小,監察閣能這麽快破案,有你一份功勞?”
    “為父皇分憂,是兒臣的本分。況且兒臣也相信子羽他是受人蒙蔽,想幫他證明清白。”
    大皇子不卑不亢地說道。
    “嗯。”
    皇帝點點頭,“你做得不錯,該賞。”
    說完,一旁的禦前太監馮誠就拿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聖旨,念出一連串賞賜給大皇子的東西:
    珍寶,豪宅還有各種修行資源!
    座椅上,太子神色如常。
    隊列最前排的三皇子看了一眼秦子羽,露出一個玩味的笑容。
    等馮誠宣讀完聖旨後,皇帝再次看向婁鴻濤:
    “朕讓你親自負責調查的正法閣一案,可有結果了?”
    婁鴻濤的神情多了幾分凝重:
    “回稟陛下,正法閣一案,臣已查出涉案官員共計十七人,他們都參與了違法倒賣異獸和法器,證據確鑿。”
    “哦?”
    皇帝的聲音變冷,“那這些異獸和法器倒賣給了誰?”
    婁鴻濤立刻說出一連串勢力的名字,其中有藍淩城的商會,有各地的江湖門派、還有世家大族!
    而這些勢力明裏暗裏都和三皇子有關。
    有些是明著為三皇子效力,有些雖然沒有‘明牌’,但不少人都心知肚明,他們是三皇子這一派係的人。
    “既然已經查清楚了,那就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皇帝冷聲道。
    這就是要重罰這些買家了!
    三皇子神色平靜地站在隊列裏,絲毫沒有要站出來替誰求情的意思。
    “是。”
    婁鴻濤低頭領旨。
    “米翰。”
    皇帝再次喊出一個名字。
    正法閣副閣主,頂級真人米翰從隊列中走出來:
    “臣在。”
    皇帝看著他:“你負責正法閣的采買,出了這樣的紕漏,你要如何向朕交待?”
    巨大的壓力如山嶽朝米翰壓來!
    這位頂級真人臉色蒼白,低頭道:
    “臣管理不善,愧對陛下的信任,請辭!”
    “準了。”
    皇帝沒有絲毫遲疑,直接答應了米翰的請辭。
    至此,三大案已經導致一位巡閱使,一位止戈部首尊還有一位正法閣副閣主都丟了官職!
    其餘被牽連到的座官,命官還有很多!
    放在平日裏,三大案導致的任何一個結果都已經是巨大的變動。
    但現在三大案集中在了一起,算是在朝堂之上引發了一場‘地震’!
    回到隊列中的大皇子轉頭看了一眼三皇子,嘴角微微上翹。
    三大案,他憑借誠王府一案獲利不少。
    而三皇子卻因為正法閣一案損失慘重!
    一增一減,兩人之間的差距立刻就被拉開了。
    目前看起來,三皇子幾乎已經失去了繼續爭儲的資格!
    這個變動甚至比三位閣官被去職,還要影響深遠!
    “還有誰有奏?”
    處理完米翰後,皇帝問道。
    “陛下,臣有奏!”
    隊列的末尾,靠近大門的地方,兩鬢斑白的賀簡站了出來。
    皇帝麵無表情:“說。”
    賀簡躬身道:
    “正法閣一案是臣舉告的,臣以為此案背後一定有一個更大的幕後黑手,且和皇室中人有關!”
    這話讓群臣一陣騷動。
    不少人都轉頭看向賀簡,眼神驚詫。
    隻覺得這位實在是太有種了!
    皇帝重罰了那些買家,又處理了一位副閣主,其實已經很嚴厲,擺明了就是不打算再深究了。
    但賀簡卻還不罷休。
    “陛下,臣也有奏!”
    就在此時,一個年輕的聲音響起。
    一襲金色的身影從隊列中走出,正是李飛!
    他拱手道:“陛下此前命臣負責查天壇刺殺一案,臣和賀大人一起查案,已經查出許多關鍵的線索。此前臣更是活捉了一個重要的證人,距離破案隻差最後一步!
    但偏偏這位重要證人死在了正法閣裏,而賀大人又在查案的過程中剛好發現了正法閣倒賣異獸和法器之事。”
    皇帝麵無表情地看著李飛:“你想說什麽?”
    李飛:“臣想說,正法閣一案應該繼續深入調查下去,一定能發現更多的線索,不僅能查出幕後黑手,還能破獲天壇刺殺一案!”
    他在出關後,第一時間就申請進宮麵聖。
    當初皇帝為了他的事,費了不少心思,更是給予了全力支持。
    如今他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當然要第一時間向皇帝匯報。
    但皇帝卻沒有見他。
    過去的五天裏,李飛每天都會申請進宮麵聖,但每次都被回絕了。
    李飛知道這是為什麽。
    當皇帝知道他打算走‘以術修武,煉體為器’的道路時,就表示了反對。
    但他沒有聽,還是一意孤行,選擇這條此前從未有人成功過的道路。
    拋開結果不談,這個選擇其實已經辜負了皇帝對他的信任和重視。
    一名合格的忠臣是不該做出這種選擇的。
    但李飛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永遠都成為不了皇帝心中的合格忠臣。
    皇帝不見他,是在敲打他。
    對此,李飛心知肚明。
    就像現在他也心知肚明,皇帝不想繼續深查正法閣一案,但他還是選擇站出來支持賀簡。
    皇帝不再看李飛,看向婁鴻濤:
    “婁卿,你負責查正法閣一案,可曾查到此案和天壇刺殺一案有關聯?”
    婁鴻濤立刻道:“臣未曾查到。”
    皇帝這才看向李飛:“李飛,你聽到了?”
    李飛:“正法閣中有人和新天會勾結已是事實,而目前天壇刺殺一案最大的懷疑對象就是新天會,所以臣以為繼續深查正法閣一案,一定能有所收獲!”
    他話音剛落,隊列中就有一名監察閣的閣員站了出來:
    “陛下,臣也參與了調查正法閣一案,此案中那些買家均已招供,證據確鑿,並沒有什麽幕後黑手,也沒有新天會參與其中。臣以為沒必要為了一個不確定的猜測再重複查一次。監察閣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不如投入到還未破獲的案件中去。”
    他說完後,又陸續有官員站出來。
    這些人都反對李飛和賀簡提出的繼續查正法閣一案。
    等所有人都發表完意見後,皇帝才一錘定音:
    “正法閣一案就到此為止。”
    李飛神情不變。
    對於這個結果,他其實早有預料。
    他主動站出來,隻是幫賀簡分擔‘火力’罷了。
    正如他對賀簡承諾的,對方隻需要負責查案,其餘的都交給他來解決!
    至此,三大案已經有兩案徹底結束。
    隻剩下甘省入世會的案子還未了結。
    李飛和賀簡還有機會。
    “還有誰有奏?”
    皇帝再次問道。
    就當眾人以為今天的大朝會該結束時,一道人影突然從座椅上站了起來。
    葉擇安走到中間,對皇帝拱手道:
    “臣有奏。”
    皇帝看向這位首輔:“首輔要說什麽?”
    葉擇安抬起頭,朗聲道:
    “陛下,今日朝堂上這三大案,各有各的因果,但歸其根本,臣以為這三個案子都指向同一個問題。”
    “哦?”
    “朝廷對地方的監察力度不夠!”
    葉擇安說出了答案:
    “甘省入世會一案尤為明顯,不必多說。
    誠王府一案,作案的主犯雖然在天子腳下,但他們與新天會勾結,做的那些違法亂紀之事,都發生在地方。
    正法閣一案同樣如此,那些買家也都分散在各地。
    一直以來,朝廷雖然在各地都設有監察院,監察總院和監察部,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各地官員的流動性太差,這才導致了各地的監察體係屢屢出現漏洞。”
    皇帝神情不變,看著葉擇安:
    “那首輔以為,此事該如何解決?”
    葉擇安顯然早有腹稿,一字一句道:
    “首先,增強各地官員的流動性,特別是監察體係內的官員,最好是每兩年在各個行省之間進行調換!
    具體的調換事宜,調換後的全新考察方案等等細節,臣已經寫好一份《監察體係官員跨省調換奏疏》。”
    說著,他從寬大的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奏折。
    皇帝一個眼神,馮誠走下丹陛,來到葉擇安麵前,接過對方手中的奏折,然後返回,將奏折遞給皇帝。
    下方的群臣已經一陣騷動。
    這項政令若是通行,對各地的影響都會非常大!
    而在場這些大臣們,和各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皇帝大致地翻閱了一下手中的奏折,然後將其放下:
    “首輔的這份奏疏,朕覺得不錯,具體的事宜可以再議。首輔可還有別的奏疏?”
    “有!”
    葉擇安的‘輸出’還沒有結束:
    “解決了各地的監察問題,還需要解決中樞對各地的監察,如此才能全麵,徹底地解決問題。
    此前,中樞對各地的監察主要通過藍巡特使,但朝廷總共才設置了不到十位藍巡特使,監察力度太小了。”
    這話讓殿內群臣又是一陣騷動。
    藍巡特使這個職位太敏感了,權力太大,就像是一把尚方寶劍,沒有人會希望這樣的寶劍變得更鋒利。
    除非劍握在自己手裏。
    現在聽葉擇安的意思,似乎要增加藍巡特使的數量,這就讓很多人都心生不安。
    隻是鑒於首輔一直以來建立的威嚴,暫時還沒人站出來反對。
    “首輔的意思是,要增加藍巡特使的數量?”
    皇帝問道。
    葉擇安搖頭:
    “不,隻是增加數量還不夠,臣覺得應該成立一個獨立於內閣之外的部門,專門巡查天下,替中樞監察四方!”
    此話如同一枚重磅炸彈,落在了大殿之內!
    三名閣官去職。
    三皇子勢力大減,影響到皇儲之爭。
    讓各地監察體係的官員跨省調換。
    這些變動都不如此時葉擇安提出的這條建議‘可怕’!
    若這條政令通行。
    才是真正的天變!
    這章太難寫了求個月票
    這一卷快結卷了,隻差最後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