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拾三章

字數:5474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第四拾三章

    整整四個月, 縱裴昀前半生,從未在船上漂泊過這樣久。

    行朝離開潮州之後,追兵如影隨形, 陰魂不散。蒙軍統帥張仲陽親自出馬, 誓要追殺行朝到天涯海角, 斬草除根。

    大海茫茫,前途渺渺, 兩支龐大的艦隊,在浩蕩廣闊的海麵上一前一後, 幾乎形影不離,從潮州到惠州,從秀山到香山,且行且戰,斷斷續續糾纏數月之久, 每每激戰,落敗的一方都是宋軍。

    其中最為慘烈的要數香山島一役,行朝被蒙軍重重包圍,船隊被分割開來,突圍途中又不幸遭遇颶風,半數艦船都被颶風所毀,船毀人亡。

    這其中便包括了二宮所乘禦艦,狂風暴雨中,翻船發生的突如其來,船上人十之八九皆葬身大海,趙正與程素宜同樣落水, 險些淹死,幸得裴昀拚死相救, 這才勉強撿回命來。

    驚悸之下,趙正一病不起,身體每況愈下。

    .

    十二月初二清晨,天色陰沉微雨,位於雷州東麵百裏開外,本是荒無人煙的硭洲島上突然迎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破爛不堪的船隊。船上數萬人登島休憩取水,采石築牆,很快便在島上建起了臨時防禦工事與房屋,暫駐於此。

    這支船隊自然便是蒙軍追殺,狼狽逃亡至此的大宋行朝了。

    撤離香山島後,宋軍繼續南下,蒙軍窮追不舍,兩軍在九州洋再戰,宋軍再次失利。至井澳,林世俊率軍拚死反撲,小勝一役,暫時止住了蒙軍的追擊。

    陸上蒙兀同時進軍,潮州、廣州相繼淪陷,行朝無處停靠,隻得來到了這座亂石叢生的荒島之上。

    裴昀擦著額上冒出的薄汗,走出房門之時,便見門外等待已久的群臣急忙迎了上來,欲言無聲,欲問又止,最終還是謝岑開口,啞聲問道:

    “官家退熱了嗎?”

    裴昀搖了搖頭:“尚未,但剛剛喝下藥,終是沒又吐出來。”

    趙正年幼體弱,自江南水鄉至東南沿海,本就水土不服,經年累月奔波逃命,加之日前落水受寒,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禦艦之上本有兩名禦醫,皆在香山島一役身亡,其餘軍中隨行大夫醫術不精,束手無策,最後迫不得已連裴昀這半吊子大夫也來給趙正治病,可如今缺醫少藥,縱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裴昀一直隨身攜帶著救必應下的《醫經》,她在上麵尋到了兩個偏門土方,可謂是死馬當活馬醫,隻能祈禱趙正吉人天相,熬過這一劫了。

    裴昀問謝岑道:“林大人可有消息從雷州傳回嗎?”

    謝岑亦搖了搖頭:“尚未。”

    行朝與蒙軍苦戰已久,早已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原有十數萬大軍所剩不足五成,朝臣官員亦十去七八,死的死,傷的傷,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還有部分人見勢不妙,趁亂逃之夭夭了。

    硭洲島不遠處便是雷州,而再往南,便是隔海相望的瓊臺,大宋疆域最南端,普天之下最後一片宋土,神州大地的海角天邊。此後,再逃無可逃,退無可退了。雷州關係到行朝存亡,不容有失,為爭取先機,林世俊主動率兵攻打雷州,兩戰兩敗,今日便是第三次嘗試了,勝敗在此一舉!

    衆人且悲且喜,神色不見絲毫輕鬆。

    此時此刻,沒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然而以卵擊石,飛蛾撲火,結局早已注定,又怎會有奇跡發生。

    七日後,雷州大敗,林世俊丟盔棄甲,率殘部退守硭洲島。

    議事堂內,行朝所有文臣武將聚集一處,麵上滿是愁雲慘淡,沒人開口,但彼此心中所想皆是同一個念頭——

    時不與我,天不假年,大宋國祚或許當真是走到頭了。

    悲痛與恐懼在沉默中醞釀,不知是誰第一個萌生了退意,而後響應者接二連三,心灰意懶在無聲的蔓延,一時間滿座多欲散去。

    眼見行朝人心渙散,即將土崩瓦解之際,陸秋實憤然起身大喝一聲:

    “不許走!”

    淒風苦雨,顛沛流離,這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如今已是被折磨得形銷骨立,不成人形。然而他的背脊卻依舊挺直,雙眸依舊堅定,他的目光緩緩掃過衆人,一字一句道:

    “見利忘義之徒早已賣主求榮,貪生怕死之人早已逃之夭夭,在座諸位能追隨二宮至今,想必都是難忘故國,赤膽忠心的剛烈之士。你們難道就願意這樣功虧一簣,折戟沉沙,淪為亡國之奴,淪為那蒙兀韃子的降擄嗎?你們可對得起大宋江山,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天地良心嗎?”

    “國破家亡,我等臣子可以茍且偷生,官家與太後又何去何從?古人有以一城一旅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備,士卒數萬,天未絕宋,此豈不可立國?!”

    這一番話慷慨激昂,擲地有聲,叫在座衆人心神皆是為之一振。

    或許最初追隨行朝之人,尚且有為了錢權富貴,為了從龍之功,可一路到了這般田地,走到今天的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所為了也不過是“氣節”二字——那是千百年來華夏的脊梁,那是古來讀聖賢書所學的大義,那是國破家亡也不能覆滅的信仰,那是天地間比生死還要重要的大事!

    “說得好!”

    林世俊第一個站起來響應,這個獨攬行朝軍事大權,一力主張南撤,屢戰屢敗的武夫,到底還算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他麵上尚帶著未愈的傷口,身著硝煙未散的破舊盔甲,毅然決然道:

    “我不會走!我若想去,臨安投降之時便可自尋生路,既已追隨二宮而來,便沒將這條性命放在心上!”

    “林大人所言甚是,”謝岑亦緊接著開口,語氣淡然而堅定,“事已至此,除去放手一搏再無選擇,死也不過忍片刻之痛,你我自當舍生取義,九死不悔!”

    陸秋實大為激動,不由上前一步,鞠躬作揖,不吝以大禮而行,由衷道:

    “二位大人忠貞不渝,深明大義,請受陸某一拜!”

    至此,這矛盾重重,政見不合,幾乎從頭爭執到尾的三個人,在這最後關頭,終是攜手並肩,達成一致。

    行朝上下所有人的態度也隨之堅定了下來。

    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一人一馬,我等勢必鞠躬盡瘁,慷慨赴死,與大宋共存亡!

    裴昀壓下滿腔激蕩之情與悲壯之意,在桌上攤開輿圖,沉聲道:

    “那麽諸位,接下來我們該何去何從?”

    放眼關山南北,大宋疆土已所剩無幾,內陸之上兩江、兩廣相繼淪陷,唯有廣州海豐一帶還有零星義軍在反抗。與雷州隔海相望有一片瓊臺孤島,然而此處自古便是流放之地,寸草不生,人煙稀少,絕難支撐行朝十萬官民,而雷州與瓊臺又近在咫尺,即便登島也無法抵擋蒙軍大舉進攻。

    此時又有官員提議,不若索性離開中土,繼續南渡海外,至占城,尋求一線生機。

    占城乃是交趾以南一小國,歷朝歷代多為中原王朝之附屬,朝貢稱臣。前不久行朝為求退路,已派了使者南下與占城聯絡,可惜至今還未得到回複。

    這個提議得到了許多人贊同,畢竟連年海航,衆人皆是苦不堪言,若能上岸常駐,哪怕是異國他鄉也比繼續漂泊來得好。

    然而謝岑與陸秋實都對此大為反對,一是占城畢竟是外邦番國,情勢不明,寄人籬下處處受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泉州蒲家已是前車之鑒。二來我等大宋子民,縱是身死國滅,也要留在大宋土地之上,守住漢人最後一寸河山。

    衆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終是林世俊力排衆議,定下了最終的目的地——崖山。

    珠江八大入海門,最西一門名為崖門,海麵上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環抱,闊僅裏許,形如門戶,乃是天然避風之港。水軍駐守於此,日出潮起,可出海作戰,日落潮退,可據險而守,易守難攻,不失為絕佳戰略要地。

    裴昀聽罷這一決議,不禁心中一震,下意識撫上自己額角那處黥麵。

    封敕不殺,刺配崖山

    兜兜轉轉,竟是又到了這裏,如同命中注定般,一語成讖。

    而這一次,不僅是她一個人的結局,亦是行朝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是大宋王朝最後的歸宿。

    千百年後青史末篇將用血色銘刻這兩字,這段悲壯往事:

    崖山!崖山!

    

    sty1nove.k"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