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桃都山傳說

字數:8411   加入書籤

A+A-


    “可知道這是何地?”
    書吏被請入房中,王道玄指著那記錄詢問。
    此時已是夜半三更,這書吏連著忙了數日,從天沒亮到現在,都沒合過眼,早已困的兩眼皮打架。
    聽到王道玄詢問,故作低頭查看,實則連是什麽都沒看清,就耷拉著眼回道:“回道長,小的不清楚。”
    “哼!”
    旁邊呂三頓時不滿,“看都不看,可是消遣我們?”
    對方模樣能瞞過普通人,卻糊弄不了覺醒神通的術士。
    “呃…”
    書吏腦子頓時清醒點,但還是苦笑抱拳道:“諸位先生,在下不過一小吏,就是幫忙跑腿,幹些雜活,衙門裏的事,還真不知道。”
    說話間,又瞥了那典籍一眼,低頭道:“在下雖然不知此事,但這書卻認得,無論上麵記載了什麽地方,恐怕都已消失。”
    “哦,怎麽說?”王道玄有些好奇。
    書吏連忙解釋,“這裏可是京城,首善之地,若搞的邪祟滋生,民怨沸騰,豈不成了笑話?”
    “因此,無論都尉司還是執法堂,都很上心,凡聽聞有不軌之徒聚集都尉司必前往偵察,每逢節令或初一十五,城隍廟也會派出兵馬巡查京城周圍。”
    “《兩宋輿地妖邪誌異考》、《漕河沿岸邪祀詭廟輯錄》、《金代京城妖異誌》、《皇城根舊事雜俎》這些書,都是過往朝廷查辦案件的依據。”
    “隻要是在京城附近,基本都翻了個遍。”
    “如道長看的這本《漕河沿岸邪祀詭廟輯錄》,乃是前朝大興年間之事,地點是在通惠通河古渡口北,時時境遷,如今早就成了人煙聚集之地。”
    “諸位若是前往,多半找不到什麽東西。”
    “不對!”
    王道玄疑惑道:“若那裏早已被查過,林胖子手中的獸形磨麵又從何而來?”
    書吏無奈道:“那都是前朝之事,執法堂的人,本就來自五湖四海,當時法令不嚴,說不定就是那會兒流出。”
    聽得此話,王道玄等人麵麵相覷。
    這小吏雖然油滑,但說的也沒錯。
    “不急。”
    王道玄沉思道:“我們可繼續推測。”
    “倘若那東西是前朝流出,林胖子無意中得到,必然是發現了什麽東西的線索,但自己找不到,所以來請孔尚昭幫忙。”
    “若是尋常寶貝,孔尚昭不會涉險,蒯大有見多識廣,更不會跟著他們瞎胡鬧,此物必然讓三人都感興趣!”
    “孔書生善於抽絲剝繭,線索必然還在這些書中…”
    說罷,又帶著幾人繼續翻閱。
    這一次,他們有目的性的翻閱,專找那些看起來就像是寶物的記載,且與儺麵有關,終於有所發現。
    “找到了!”
    呂三拿起手中《金代京城妖異誌》,指著其中一頁,“道長你看,是否就是這個?”
    王道玄聞言,接過來仔細查看。
    京城這地方,也是曾經的大金中都。
    當時除了金人,還有不少異族匯聚,這本《金代京城妖異誌》便記錄了很多不為正史所載的詭異風俗。
    雖多荒誕不經,卻也有參考價值。
    借著搖曳燈火,果然在一頁紙色格外暗黃、邊緣似乎曾被水漬浸泡過的殘破書頁上,王道玄看到了讓人頭皮發麻的圖畫和描述:
    “儺神塚,掘於中都南郊地脈交錯之地,非祭神,乃囚古靈‘魈眚’之首級也!其目能‘洞九幽’‘引黃泉’……金廷秘使‘開目眾’,以古法塑‘鎮魂活俑’封其孔竅,鎖地脈煞眼,禁其通幽之力……每至陰年陰月,須以血食供之,引其力而不全醒……然終遭反噬,地崩廟毀,活俑皆化作石僵……後世諱之,稱其為‘鬼眼坑’…”
    “國師得桃都山之木,煉鎮獄樁以鎮之!”
    那“魈眚”之首級,正與林胖子得到的獸形儺麵相似。
    “是桃都山之木,原來如此…”
    王道玄恍然大悟,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見眾人不解目光,他麵色複雜,開口解釋道:“我與衍小哥曾搜集整理古來幽冥傳說。”
    “其最早記載來自《尚書·堯典》,稱為幽都,因日行至是,淪於地中,萬象幽暗,故曰幽都。”
    “當時傳說,幽都由後土分身或土伯統治,土伯形象可怖,手持九條繩,頭長尖角,隆背血手,虎頭牛身,生三眼,逐人魂魄而食。”
    “幽都可怕,遊魂野鬼不願前往,四處遊蕩。而這些遊蕩的魂魄,便由桃都山上的神荼、鬱壘掌管。”
    “桃都山有巨桃,盤屈三千裏。上有金雞,日初升則引頸而啼。是時,百鬼夜遊盡歸,列俟樹下鬼門。神荼、鬱壘二神司察之,見為惡者,輒引而縛以葦索,投餧饑虎。故群鬼懾怖,莫敢犯禁……”
    呂三疑惑,“這東西可是神話傳說。”
    王道玄搖頭道:“神話與曆史,總有某些聯係。”
    “傳聞漢時魯地便有桃都山,不知是真是假,但那金國國師得了一根,煉為法器,鎮壓古靈魈眚之首級。”
    “還有這‘魈眚’的模樣,聽起來也像是土伯。”
    “鎮壓‘魈眚’首級的鬼眼坑,很可能已經被破壞,在大宋和大興年間,又再次作祟,蠱惑百姓供奉在儺神廟。”
    “說其遭了天譴,聽起來應該是被雷法破壞。”
    “而林胖子找孔尚昭,很可能就是為了這桃都山之木。”
    呂三皺眉道:“可真會自找麻煩,告訴執法堂不行麽?”
    王道玄歎了口氣,“你可知這桃都山之木代表了什麽,神話傳說中的玩意兒,告訴執法堂,哪還輪得到他們?”
    說著,看了看外麵離開的書吏,低聲道:
    “還有,咱們也不能說。”
    呂三心領神會,同樣低聲道:“為何?”
    “因為涉及到‘活陰差’和‘還陽者’!”
    王道玄沉聲道:“衍小哥的事,你也知道,‘活陰差’曾叫‘黃泉使者’、‘東嶽來客’,說不定現在還有加個‘幽都使’或‘桃都山客’。”
    “自佛法出現在中原,幽冥再起變化,衍小哥這‘活陰差’已成獨一份,說不定此物能幫上他。”
    “還有,此事或許涉及到大羅法界,其中什麽情況,我們不得而知,如今人道變革已至,乃大爭之世。”
    “若告訴都尉司,說不定這機緣就沒了。”
    呂三一聽,頓時了然,低聲道:“要不要回去告訴衍小哥?”
    王道玄略微沉思,搖頭道:“不可。”
    “衍小哥那邊要守護燧輪真君,更加重要,他這些年為我們多半謀劃,總不能隻讓他一人費心。”
    呂三也點頭讚同,“這些古籍上記載的地方,都已損毀或消失,道長,咱們該如何找起?”
    “我雖不知,卻有了線索。”
    王道玄撫須道:“林伯不是說了麽,他們三人提到了鬼市,獸形儺麵便是從那裏找到,他們多半也會前往鬼市找線索。”
    “明日,咱們去蘇園一趟,鬼市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們……”
    …………
    次日,京城驟雨忽至,下個不停。
    蘇園“聽泉軒”內,檀香未散,窗外雨打池塘劈啪作響。
    “勞煩趙姑娘了。”
    王道玄微笑拱手,一旁的武巴拚命往嘴巴裏塞糕點。
    他們來蘇園,自然是因為眼前的趙婉芳。
    因為李衍的關係,當年在長安他們也算熟悉。
    噗嗤!
    望著武巴狼吞虎咽,噎的脖子青筋直冒模樣,趙婉芳忍不住捂嘴一笑,又親自給三個倒滿茶水。
    “道長說的哪裏話。”
    趙婉芳微笑道:“且不說咱們是舊識,如今金燕門也跟你們十二元辰是合作關係,自然要鼎力相助。”
    “話說回來,道長你們何時離京?”
    “江南那邊已經打了招呼,報酬豐厚的活可不少。”
    “過陣子吧。”
    王道玄含糊其辭道:“京中還有些事,辦完了就走。”
    就在二人閑談敘舊時,一名青衣侍女快步走來,手中握著個製作精美,包漿濃厚,弄成魯班鎖的竹筒。
    趙婉芳蔥指微動,輕輕一扭,將竹筒打開,看了幾眼後眉頭微蹙,“道長可知道兔兒爺廟?”
    “當然。”
    王道玄回道:“之前打過交道。”
    趙婉芳點了點頭,沉聲道:“方才金燕門三百‘灰線兒’撒出,終於鉤到一絲腥氣。林鈺、孔尚昭、蒯大有失蹤前,最後找了一人。”
    “誰?”
    “兔兒爺廟牆根下,時常蹲著的老乞丐。”
    “京城老鬼?”
    王道玄聞言頓時一愣。
    趙婉芳點頭道:“就是他。”
    “之前李少俠要入‘九門陰墟’,便是他指的路。”
    說著,杏眼中滿是凝重:“此人絕非尋常乞丐。灰線兒幾代經營摸出的線頭——這老鬼極可能是前朝大興的皇族術師餘孽。”
    “或許正因如此,他對京城地脈暗道的熟悉,遠在我金燕門之上!甚至可以說,許多連我們都探不到的陰濕角落,才是他真正巢穴。”
    “此人盤踞京城多年,與我金燕門也偶有‘買賣’往來,隻交易情報,絕不露麵,神龍見首不見尾。”
    “看來林胖子失蹤就與此人有關!”
    王道玄眼中精光一閃:“趙姑娘,可知他此刻藏身之處?”
    “他行蹤成謎,但兔兒爺廟附近是據點沒錯。”趙婉芳道,“灰線兒傳來最新消息,有人曾見他在破曉時分往廟後廢棄的‘積淤塘’方向鑽。”
    “那裏汙水惡氣常年淤積,城隍遊神都少去,極可能辟有秘徑或暗窟!但具體在哪兒,隻能靠道長自行去尋了。”
    “好!貧道即刻動身。”
    王道玄毫不遲疑,帶著呂三和武巴,拱手便走。
    卯時末刻,大雨轉為小雨。
    雨霧朦朦隆隆,仿佛給京城披上了一層紗。
    夜色無光,兔兒爺廟大門外,燈籠被夜風吹得搖晃。
    王道玄三人循著輿圖及趙婉芳最後指點,避開廟前主道,專挑蒿草蔓生的窪地疾行。
    這裏相對荒僻,空氣中彌漫著腐敗淤泥腥氣。
    前方,一片散發著惡臭的黑水塘在霧靄中顯現。
    塘邊蒿草比人還高,細雨中沙沙作響。
    “道長,我來。”
    呂三上前一步,掐著法訣,口中嘶嘶作響。
    很快,荒草之中便鑽出一條條毒蛇。
    呂三又嘶嘶幾聲,蛇群頓時遊弋,帶著他們進入草叢深處。
    腐爛的汙泥和草腥味越來越濃,甚至有些刺鼻。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了目標。
    掀起草叢下的破席,半掩在草席下的、僅容一人匍匐鑽入的黑黢黢洞口,頓時出現在三人麵前。
    正要進入,呂三耳朵忽然微動。
    “不對,有暗器,小心!”
    咻!咻!咻!
    話音未落,三道烏芒便毫無征兆地從濃霧中暴射而出。
    三枚暗器角度刁鑽狠毒。
    兩道撕裂空氣,直取王道玄眼眸。
    另一道,竟在空中劃出詭異弧線,封死了他所有側向閃避的空間。
    然而,王道玄卻麵色如常,不動如山。
    他沒嚐試閃避,畢竟功夫實在一般。
    若是以往,隻能靠夥伴,但如今已不再畏懼。
    就在毒鏢及身刹那,他左手掐訣,猛地一引。
    “咄!”
    一聲短促清越的真言破開雨幕。
    王道玄周身寬大道袍無風自動,周圍雨幕震蕩。
    老道的傳承,來自西玄一脈,因為某些不得而知的玄門秘事,傳承已經殘缺不全。
    然而,道人卻是另有機緣,得到了西玄一脈源頭傳承,來自上古修士赤將子輿所創的《五首神訣》。
    這是道家上古練氣術,玄妙不凡,且有大羅神通。
    借著李衍神罡,王道玄煉成五首神通。
    一可噴吐罡煞之炁,加持術法。
    二可在胸中溫養一股罡炁,隨時調動。
    在書院之中,煉製法器的可不止李衍和沙裏飛,王道玄花費巨資,也給自己弄了這一身護身道袍,內嵌玄鐵細絲,被萬百巧用高明手法,繡出雲紋雷篆。
    胸中一口罡炁噴湧,堪比金剛鐵布衫。
    擋不住火槍,但擋暗器綽綽有餘。
    砰砰砰!
    三枚暗器全都被彈開,打著旋落入泥中。
    赫然是三枚手裏劍。
    旁邊的呂三瞳孔一縮,
    “是東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