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穿心煞

字數:3092   加入書籤

A+A-


    張迎隱隱約約也感覺到了這水池子似乎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但讓他說有什麽問題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能先跟上去。
    期間,王天聖似乎生怕兩人不跟上來似的,一步三回頭。
    這還是薑濤自從那天昏迷之後第一次來到這裏,這裏的確如張迎所說的那樣,燒毀範圍並不大。
    火勢從盧健聰的辦公室開始蔓延,直到走廊處戛然而止。
    薑濤冷不丁開口:“當初你們是在哪個位置發現我的?”
    張迎指著走廊處未被燒到的地方:“就在這裏,我來的時候就看見你和盧健聰躺在這裏,薑隊,你怎麽又問我這個問題?你是不是被燒傻了?”
    張迎一臉擔憂地看著薑濤,他記得那天薑濤在醫院醒來時也問了他這個問題,怎麽短短幾天,又不記得了。
    看到張迎指的地方,薑濤的眸色漸深,他不發一言,穿過兩人,走到盧健聰辦公室門口的位置。
    此刻地上正倒著一根橫梁,正是那根砸在自己身上的橫梁,薑濤下意識摸向自己的後背上的傷口,那裏此刻依舊在隱隱作痛,提醒著他那天發生的事情。
    記憶逐漸回籠,他的確是記得自己昏迷前就是被這根橫梁砸暈的,如果自己被砸暈,那應該倒在這裏才對,又怎麽會……
    薑濤緩緩轉過身,看向剛才張迎指的位置,那個位置距離這裏有足足十米的距離,這十米不是他走的,更不會是盧健聰走的,那會是誰呢?
    腦中下意識出現了那個人的名字,如果是他,那他又為什麽要救自己和盧健聰呢,還是說,他有什麽別的目的……
    看見薑濤目光沉沉,眉頭緊鎖的樣子,張迎快步上前,抬起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薑隊,你怎麽了?是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薑濤快速回過神來:“沒事。”
    他側過頭看向從一開始就一直往這邊探頭的王天聖。
    王天聖被他看的莫名心間一涼,下意識低下頭。
    薑濤的眼角一瞥,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腳下隱隱閃著光,他蹲下身,撿起那個東西。
    這是一個圓形物體,巴掌大小,放在手中隱隱有些重量,薑濤輕輕把上麵的黑灰拍開,古樸神秘的紋路映在眼前。
    薑濤把手中的東西翻了一個麵,這麵是一個凹形,似乎先前是有什麽東西鑲嵌在上麵的。
    薑濤低下頭,看向剛才撿到這東西的位置,灰黑裏麵隱隱約約閃著稀碎的光點,如同黑夜中的璀璨星河。
    不難猜出,這是一枚銅鏡,地上發著光的,正是碎裂的鏡片。
    隻是這裏,怎麽會有一枚銅鏡?
    “王天聖,這個是什麽?”薑濤站起身,拿著手中的銅鏡看向王天聖,裝作不知道這是什麽的樣子。
    王天聖看向薑濤手中的東西:“這……這是……”
    眼見王天聖並沒有第一時間說出,薑濤當即追問他:“這個東西你不認識?”
    “我認識。”王天聖下意識反駁:“這,這就是一麵鏡子而已。”
    鏡子……薑濤當然知道這是一麵鏡子,他想知道的是,這裏為什麽會有一麵銅鏡,這麽想著,薑濤也的確這麽問出了口。
    王天聖聞言結結巴巴的,一時間說不出個什麽所以然來。
    張迎走過來:“這可是麵銅鏡,為什麽你們院長辦公室門口會出現這個,難道你們院長每天進自己的辦公室前還得照著鏡子梳妝打扮一番嗎?王天聖,你可是他的得力幹將,你別告訴我們你什麽都不知道。”
    張迎今天在外麵被曬了那麽久,此刻依舊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心中又有無數疑惑,不免有些燥熱,所以看王天聖十分不順眼,語氣十分咄咄逼人。
    王天聖一噎,沒再隱瞞:“我,我知道,這銅鏡就是掛在這上麵的。”
    王天聖指了指辦公室大門口上方的位置。
    薑濤抬頭,就看見辦公室門框上方的正中間鑲著一枚粗長的鐵釘,銅鏡的上方又有鏤空的地方,很顯然這枚釘子就是為了掛這枚銅鏡的。
    張迎有些匪夷所思:“你們院長為什麽要掛一個銅鏡在這?”
    王天聖不敢再含糊其辭:“就是院長之前找人算過,說這個辦公室對著走廊不太好,是個穿心煞,所以需要用銅鏡來化解。”
    張迎一聽樂了:“你們上哪找的大師啊,還挺厲害,連你們院長被穿心這事都算出來了,就是可惜,這化解方式有點不太管用。”
    盧健聰被匕首捅了胸口,一刀穿心,此刻正躺在醫院裏昏迷不醒,可不是正好應了這煞嗎。
    王天聖聞言有些尷尬,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不就是講究風水嗎?你剛才直接說不就得了,非得磨磨唧唧的。”張迎還以為是個什麽事呢,讓王天聖這麽難以啟齒。
    王天聖撓了撓頭:“這不是我怕你們覺得我們院長封建迷信嗎?影響不太好,我知道你們警察從來不信這種的。”
    張迎點了點頭:“我們是不信,但是這個的確是你想多了,我們見過的相信風水的實在是不少,特別是你們院長這個年齡的,所以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們又不會出去亂說,你擔心什麽。”
    年輕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年紀一上來就開始求仙問藥,求神問卜,這樣的事可不算稀奇。
    王天聖幹笑兩聲,附和道:“看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