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奧匈分裂後屬不屬於戰敗國,五國聯盟組織
字數:10552 加入書籤
但話說回來,如今德意誌這樣的結果對誰都好。
英吉利想看到,法蘭西也得到實惠,怎麽看都是漢帝國吃虧,不僅賬沒有要回來,甚至倒搭了許多進去。
在處理完德意誌領土後。
興登堡代表德意誌及其各盟國,宣布承擔戰爭罪責。
也同意當前凡爾賽宮內,各國的表決結果,重新劃定德意誌國的疆界,以及放棄的部分海外殖民地。
英吉利首相此時起身,換過張玉發言。
“我作為本次大會委員會主事國,宣讀剛剛草擬好的《和約》共分15部分,440條。”
此時在場所有人都不再交頭接耳,聚精會神的聽,各國記者在紛紛記錄。
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漢、英、美、法、德五國在私底下商量過大致一遍,而且草擬的和約,也是被興登堡認可的。
德意誌國損失13.5%的領土,12.5%的人口。
其中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德屬美州部分島嶼,全部劃給法蘭西。
隻保留剛果一帶沿海殖民地的種植園。
將德意誌國內16%的煤產地,以及半數的鋼鐵工業,劃給波蘭和其餘獨立國。
割讓阿爾薩斯地區、洛林地區給法蘭西,恢複法蘭西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北石勒蘇益格地區,後麵要在英吉利的主持下,大會結束後經過全民公投,依據結果,在決定是否回歸丹麥王國。
德意誌宣布承認波蘭國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
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裏西亞。
東上西裏西亞劃給捷克斯洛伐克國。
此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兩國,大會結束後,依照漢、英、法、德、美五國特使共同主持,恢複兩國政府搭建建設,給予其主權國待遇。
將澤由地區,劃撥給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
“嗯?”無數的國家質疑,什麽五國聯盟?
英吉利首相也解釋,如今參與大會的國家,大會成立後,就會成立的世界聯盟組織,漢、英、法、德、美五國任常任理事國。
國際大事,要經過五國商議。
而聯盟地址,就設立在巴黎,至於其餘小國同不同意的,五國不在乎。
英吉利首相敲敲桌子道:“還有疑問嗎?”
四周的小國都沒有異議,畢竟當今世界,就是你們五個說了算的。小國意見有意義嗎?
英吉利首相繼續說道:”割讓尤本地區、及薩爾梅迪地區給比利時,作為戰勝國方的補償!德意誌方麵有無意見?”
興登堡搖搖頭,“沒有意見!”
都已經割讓了,至於怎麽劃分,分配,他能做決定?
聽著就好!
薩爾煤礦區由法蘭西開采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德意誌承認奧地利獨立,許諾永遠不得與它合並。
畢竟此地多為日耳曼人,禁止日耳曼人實行義務兵役製。
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太平洋的德屬新幾內亞、赤道以南,除德屬薩摩亞和那盧(瑙魯)以外的群島,歸屬英吉利。
赤道以北,原德屬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裏亞納群島,為美利堅所得。
薩摩亞、那盧島名義上委托於英吉利管理,實由漢帝國統治。
德屬西南非洲交給南非聯邦。
非州的多哥和喀麥隆由英、法共同瓜分。
德屬東非(坦噶尼喀)歸屬英國。
烏幹達—布隆迪地區劃歸比利時。
以上就是德意誌喪失的13.5%領土全部的瓜分結果。
軍事限製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萊茵蘭)由協約**隊占領15年,東西岸50公裏以內德意誌軍不得設防。
德意誌國內,陸軍被限製在員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海軍隻能擁有6艘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
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
不得組織空軍。
不得進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額外征收26%的費用。
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為了限製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義務兵役製,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
規定中,戰敗國包括德意誌在內的諸國,都不能生產重機槍。但此戰後,各國都意識到德意誌重機槍的厲害。
以及重武器在戰爭中的決定因素。其他國家紛紛仿效德意誌,研製、發展重機槍。並效仿德意誌研製坦克、飛機,同時模仿德意誌的軍隊製度。
畢竟,一打三個世強國的德意誌,強悍到讓人羨慕妒忌恨。
“如今,就是討論,奧匈解體後,奧、匈等幾個國家,算不算戰敗國!”英吉利發言完畢。
畢竟要是算,那就可以在分瓜一部分好處。
可小國沒有人敢提出任何意見,隻有看前麵坐著的五個國家。
興登堡舉手道:“讓奧匈成為曆史吧!他們的皇帝都流落在我們德意誌,算了吧!”
“成為曆史!這個提議好!”張玉也開口道。
畢竟奧匈問題,這些日子,五國也沒有商量出個什麽來,畢竟都要吃肉,可奧、匈此時有點難啃。
英吉利首相沒有意見、法蘭西總統沒有意見,美利堅沒有意見。
會議持續了一周。
接下來,將奧、匈排除在會議內,他們不再出現在凡爾賽宮。
讓兩國,在處理好各自國界線,以及劃分好人口後,再來申請加入聯盟。
一個月後。
經過漢、英、法、德、美五國商議。
德意誌的戰爭賠償,根據聯盟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大致9.6萬噸。
張玉也就在此,根據興登堡說的底線,用波—德鐵路為背書,最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
最終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相當於4.6萬噸黃金。
德意誌向戰勝國支付賠款,必須在59年內付清。
大會由此結束。
張玉再次見證了“世界聯盟”的成立後,就踏上返回神州的郵輪。
而此時,路過曾經那個看似龐大無比的帝國奧匈疆域時,張玉忍不住回望。
隨著凡爾賽會議的結束,也就正式宣告這個曾經歐羅巴的曆史“奧匈帝國”的落幕。
“伯爺,奧匈的戰績自此大戰的爆發後,奧就在與沙羅斯國於在東線展開激戰,但加利西亞戰役,以及布魯西洛夫攻勢等。都很差強人意。”
張玉不以為意道:“我們不應該隻看他們如今的失敗,而是要從他們的失敗中,看到我們需要借鑒和吸取的教訓!”
“這有什麽,這個曾經宣揚無比先進製度如何如何的,可到頭來,不也成為曆史!”
張玉沒有理會張勳,而是不禁的感歎。
可奈何時運不濟,奧匈帝國在東線戰事中表現不佳,多次遭受挫敗,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東線戰事對奧匈帝國的經濟和軍事造成了巨大壓力,加速了其戰敗的進程。
有幸見到一個國家的強盛,在到瞬間的分崩離析。
張玉很是感慨。
正應了當初,他在選擇幹外交工作時,張啟恩語重心長所言:“尊嚴隻在劍鋒之上!弱國沒有外交!活著的才配書寫曆史!”
“伯爺,車來了,如今奧匈國內內亂不止,我們還是先走吧!”張勳說道。
張玉原本計劃去維也納,看看張啟恩臨走前所說的,那位獲得鐵十字勳章的阿道夫怎麽樣了,不過此時德意誌和奧匈都亂哄哄的一片,也就打消了想法。
就在張玉等人,離開後不久。
隨著凡爾賽協議的通過,以及五國聯盟會議的通過,奧匈國內原本崩潰的經濟,此刻再也壓製不住,此前購買國債和地方債券的紛紛破產。
因為帝國都破產了。
隨著,事態的不可控,原本就有計劃獨立的各族,在各自地區宣布獨立。
奧匈帝國的解體,這和奧匈帝國在戰場上的失利和內部矛盾的激化使得其解體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11日,奧匈皇帝卡爾皇帝,被民眾請回奧匈。
當天,還在激動民眾沒有拋棄他這個皇帝而高興的卡爾,被民眾圍困遊行圍堵在夏宮。
被逼無奈的卡爾皇帝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是被當場“走程序”的工具,卡爾不情不願之下,在帝國夏宮,美泉宮內宣布退位,奧匈帝國自此覆亡。
因為,根據凡爾賽協議,通過“公投”選舉後趕走皇帝卡爾,奧匈依舊屬於戰敗國,雖然五國聯盟沒有為難奧匈,但奧匈民眾自覺麵子上掛不住。
什麽叫“成為曆史”?
所以,才有了讓皇帝回來,“主動退位”的鬧劇。
次月1日,塞爾維亞,黑山,以及原奧匈帝國所管轄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伏伊伏丁那,等地共同組建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
奧地利,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卡爾被驅逐,整個哈布斯堡王朝皇室成員都被無情的驅逐。
剛開始,匈牙利成立的匈牙利共和國沒幾天,隨著,羅馬尼亞支持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入侵後,匈牙利國內保皇勢力又開始抬頭。
逼著匈牙利啟動,來年恢複為匈牙利王國的稱號,但匈牙利全國百姓拒絕設立國王。
而這一事件的背後推動者,卡爾也傻眼。
他企圖利用保皇派占據匈牙利,這個自己曾經掌控最牢固的地區,如今王位不但沒有得到,反而被保皇派也嫌棄。
嫌棄他沒用,一個沒用的皇帝。
隨即,試圖狡辯的卡爾,被自己人和匈牙利國民軍,放逐到葡萄牙屬馬德拉群島,讓他孤獨終老。
沒有卡爾這個“攪屎棍”後。
原來的奧匈帝國,正式開啟分裂,英吉利出麵主持。
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
此外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也獲得部分原奧匈帝國的領土。
雖然,英吉利主持大局,讓奧匈分裂的“合情”“合法”,看起來國家表麵上遵從民族自決,但實際上,英吉利給這些國家埋雷。
各國的民族疆界的劃分極其混亂不堪,其中武裝力量最強的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
而且有些地區,英吉利就是故意模糊邊界,不給確定,今天匈牙利的牧民到了奧地利牧羊,那這塊草場就是暫屬匈牙利的。
等到牧民回到匈牙利,那這地就是奧地利的。
因為,牧民遷徙遊牧,很是正常生活行為,沒辦法圈禁牧民,這是屬於“不人道”的。
英吉利更是,直接出手幹預。將有些組成民族不同、本不應草率合並的國家,如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卻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屬於他們領土。
這些民族和曆史疆域的劃分,非但沒有使得東歐和巴爾幹人民過上自給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這些小國在互相攻擊。
這些,漢帝國的大使得知後,也隻能默默的看著,沒辦法幹預,如今法蘭西、德意誌在默默舔舐傷口,美利堅在籌謀美州事宜,所以歐羅巴事務,又成了英吉利的一言堂。
漢帝國大使館,隻負責保護漢人在歐羅巴的利益就可,其餘不再幹預。
英吉利說什麽,漢帝國不表態也不發言,就默默看著就行。
這樣,英吉利也樂見其成。
在見到無人幹預,英吉利的政客們,紛紛開始指手畫腳奧匈分裂的這些國家。
這些國家中大部份的基礎工農建設、財政貿易結構、教育軍事體係,基本沿用奧匈的老路。
卻又因為國內市場迅速萎縮、原料人力嚴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奧匈時代那樣各司其職的進行產業分工。
雖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這些便利條件,但因為各國政治上,在英吉利的攪和下,各自敵對和設置高額關稅壁壘。
再好的交通也不能發揮原本的作用。
很多國家,雖然從原奧匈帝國下,獲得了獨立,但無論從國際地位、經濟狀況和軍隊實力,都無法再與之前的奧匈相提並論。
有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遠遠低於奧匈帝國還存在時候。
加之很多國家剛獨立,民族主義的氣焰正濃,為本國爭取利益而不惜手段,不惜為英吉利馬首是瞻。
英吉利更是拉上法蘭西,來肢解奧匈。
因為法蘭西此時也想會口血,可東方的殖民地,被漢帝國侵吞,他們又不想和漢帝國爆發矛盾,隻好答應英吉利建議。
法蘭西采用從軍事上,肢解奧匈各國。
奧匈帝**隊由陸軍和海軍構成,平時維持25—26萬兵力,戰時可擴展至80萬,每年的新兵招募達10萬,其中匈牙利就可以貢獻4萬新兵。
飛機出來後,原本的奧匈和法蘭西一樣,不屑於飛機的裝備。奈何有個好大哥德意誌,所以勉強開始培養飛行員。
在德意誌的協助,隻能說點撥下,很快奧匈就建立了初步的航空基地,一度領先整個歐羅巴各國,就連當時的德意誌都被他甩出幾條街去。
當年,奧匈就仿造出了“空中堡壘”轟炸機,同時,奧匈的工程師,提出並設計出了空中加油機,來彌補遠距離作戰後返航問題。
這一技術,就連張啟恩當時都愣了一下,畢竟他當時可是準備走後世“戰略轟炸機”範疇,以及航空飛機的,沒打算搞這些。
誰曾想,讓奧匈誤打誤撞給領先了。
戰爭開始後,奧匈國內就擁有7個主要大型航空基地。
陸軍方麵,奧匈帝國國防軍共有110個步兵團、30個輕步兵營、42個騎兵團和火炮部隊。
另外兩支規模小,裝備精良得多的部隊,最初打算作為預備役部隊,分別是奧地利地方防衛軍,也就是37個步兵團和6個騎兵團;
一個匈牙利王室防衛軍,32個步兵團和10個騎兵團。
戰後,奧匈帝**隊都還共有1.8萬名職業軍官,以及43萬名士官。
軍事裝備方麵,為增強兵力,奧匈帝國創建了行軍營,這些部隊多為預備役,其行軍旅裝備有限。
但也不是可以小看的,其中最多配備6門輕型野戰炮,且無機槍,但人手持槍,子彈供應無上限。
奧匈帝國最著名的係列步兵槍,包括曼利夏m1886、1888、1890和1895型。
這些步槍圍繞曼利夏盒式彈倉、漏匣和直拉式槍機設計,具有高效的射擊性能。
軍官使用勃朗寧手槍為製式武器,它有兩種口徑:7.65mm勃朗寧和9mm勃朗寧。
戰前,英皇家海軍建造了世界上首艘無畏艦,引發全世界海軍強國,競相建造無畏艦的熱潮。
奧匈帝國也於次年開始在裏雅斯特,建造無畏艦,其艦載武器則由斯柯達兵工廠製造。
同時,奧匈的工程師們,首次將飛機和海軍結合,在作戰中運用了水上飛機。一種小型船身式水上飛機。
這是一種雙翼多用途飛機,其主翼下方配備兩個小型浮筒。
根據不同的用途,這種飛機在戰爭期間生產了多種型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t型,裝備了160馬力的戴姆勒發動機。
以空戰為主的機型和以轟炸為主的機型。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單座的漢莎·勃蘭登堡cc型,後者的代表則是漢莎·勃蘭登堡13型。開戰初期,奧匈帝國海軍就配備了22架水上飛機。
現如今,法蘭西要做的就是,將奧匈各國統計上了的武裝力量,48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和36個國民軍旅或行軍旅,
其中2600門火炮,232架飛機,想辦法吸納進自己隊伍內,給自己回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