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走馬上任,長生氏族!(二合一)

字數:7644   加入書籤

A+A-




    “我推薦麾下小旗主楊臻,過去已經參選過一回,此次在滅蘇大戰中,亦是有斬殺蘇氏族人的戰功.”王天雙正色道。
    宋長明看了一眼這位曾經的老上司,點了點頭。
    “記上。”
    他也無需顧慮避嫌問題,如今他已是軍部的一把手,在軍中他便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就算他真的任人唯親,旁人也拿他沒辦法,隻有翠王親自來說道有用。
    當然,將楊臻列入候選名單中,也並不需要他力排眾議。
    楊臻本身的實力和功績都是滿足條件的,甚至在一眾候選者中都算是出色的一批。
    無非還是老生常談的背景身世差了太多。
    但如今,宋長明便是楊臻最大的靠山和後台,旁人又能再說道什麽呢。
    “第五軍團,小旗主,許元。”孟昆侖隨後出聲。
    他並未說舉薦的理由,羅列戰功的話語,但隻雷霆戰將許元的名頭,就足以讓一眾大帥點頭認可。
    “記上。”宋長明也沒有什麽好遲疑的,這都是他的老朋友了。
    哪怕孟昆侖不提,他都會去抬一手。
    “我舉薦第六軍小旗主,竇玄.”
    “我舉薦十一軍小旗主,溫振.”
    名單開始擴充,此次有四個大帥位置空缺,故而候選名單也能多羅列些人選進來。
    其中不乏有宋長明耳熟的名字,亦有他沒怎麽了解過之人。
    畢竟偌大的軍部,四十八支翠旗大軍,數十萬的將士,他不可能記下每個人,至多是對那些闖出名聲,戰功顯赫之人有點印象。
    宋長明也沒有搞什麽特立獨行,隻按照條件來,符合要求條件的也不為難,都列入名單之中。
    而若有不滿足條件的,除非能像宋長明當年一樣,實力相當過硬,那他也會給個機會列入。
    名單列入過半,忽而一名大帥起身,對宋長明先是恭敬的行了一禮,方才看起來有些遲疑的出言道。
    “我舉薦一軍小旗主,唐樂山”
    宋長明靜靜的聽著,對這個唐樂山他還是有些印象的。
    當年唐樂山就不服宋長明能夠勝過他,占了十九軍大帥之位。
    此事執念根深蒂固,後來再見時,唐樂山甚至頂撞胡洞火這位自家大帥,也要與宋長明再比一場。
    最終被宋長明打碎了道心,變得恍恍惚惚。
    如今一軍大帥胡洞火已經犧牲,這舉薦唐樂山之人也不意外,是唐家背景的一名大帥。
    看對方的樣子,顯然也知道唐樂山是有冒犯過宋長明的。
    如今宋長明已是軍部的大元帥,他想要在名額上卡死唐樂山,那麽唐樂山這輩子都休想再染指元帥之位了。
    沒辦法,元帥的權力就是有這麽大。
    故而他也擔心這次舉薦,會惹來新元帥的不快和限製。
    然而,宋長明在聽到唐樂山之名後神色如常,隻道記上。
    他還真沒把當初唐樂山的那點冒犯放在心上。
    過去不在意,現在更不會多加理會。
    莫說唐樂山如今隻是先天圓滿境的實力,他就是突破成為武道宗師,對宋長明而言也構不成什麽威脅。
    “多謝元帥。”唐爾德鬆了口氣,這才坐了回去。
    他對這位新元帥的脾氣有了新的認知,至少此人不是斤斤計較之輩。
    數個時辰後,這份大帥候補名單才算敲定的差不多了。
    共計七十八位候選者,論數量遠超當初宋長明那一屆選拔。
    不過這次要選出四名新任大帥,如此數量的候選者倒也合情合理,幾乎囊括了整個軍部的所有優質人才。
    正當此事要擬定結束時,那王府的督使忽而起身,行禮道:“王府三品武官胡樊毅胡大人,受胡塚大人舉薦,特來參與此次大帥選拔。”
    此言一出,在座眾人心領神會,這說是胡塚舉薦,但實際怕是翠王授意的。
    而胡樊毅是何許人,他們也都清楚的很。
    翠王的第三子,一身實力早已先天圓滿,是胡洞火之後,最有望踏足武道宗師境的王族子弟。
    此次前來參與選拔,用意很明確,就是來繼承胡洞火的位置,來勝任一軍大帥的。
    “果然如此.”一幹大帥對此也都並不意外。
    由於一軍的特殊性,一直以來都是由王族子弟勝任大帥,統禦這一支軍部的王牌軍團。
    最初是胡塚,後來是胡洞火,如今便是胡樊毅了。
    說是選拔,實際也就是走個流程,這個位置可以說無人能爭得過胡樊毅。
    “記上。”宋長明點頭應下,接著吩咐道。
    “選拔的日子初定為今年冬季,年關前夕,在此期間勞煩諸位安排下去,讓那些候選者盡早做好準備。”
    之所以將日子定的這麽晚,留出這麽長時間,也是考慮到此前滅蘇一戰中,不少人都負了不輕的傷勢,目前正在養傷階段。
    這個時候開始選拔,會有損公平,也會讓那些為王族竭力奮戰的將士心寒。
    故而宋長明必須考慮周全,再怎麽樣,也要給夠傷員恢複的時間。
    “領命!”
    隨著眾大帥應下,這場議會也就散場了。
    宋長明走出議會廳,親衛榮江跟在身後同行。
    他從當初宋長明還是主將時便開始跟隨,後來隨著宋長明的步步高升,他也成了小旗主的親衛,大帥的親衛,再到如今的元帥親衛。
    論軍銜官職,他或許還不如一軍主將,但哪怕是一方大帥,現在也不敢怠慢於他了。
    “必須盡快組建出自己的元帥幕府才行.”宋長明暗自道。
    現在他的身邊隻有一個親衛榮江可不行,根本處理不了軍部匯總起來的各種事務。
    原本楊臻又或是蕭沛白這樣心思縝密,辦事妥當的人才,若能招來他身邊辦事,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但他清楚,無論是楊臻還是蕭沛白,都是將帥之才,未來都是能獨當一麵成為大帥的人物。
    且他們二人內心亦是有這般的目標和野心,宋長明也是考慮到這一點,這才沒調動兩人。
    若不然,這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
    除此之外,十九軍的其他人才,則多是殺伐有餘,智略不足,同樣不適合在他身邊辦事就是了。
    “算了,還是找找楊老哥看看吧。”宋長明暗自道。
    別看他如今身居高位,但在許多事上,他都不如楊臻老練。
    再加上他日常醉心修行,城中有哪些合適的人才可招募,他是完全不知。
    相比之下,楊臻就極為關注,也頗為願意結交一些尚未出頭,但頗受他看好的小官小吏,或是軍中的將才。
    宋長明就打算找一些沒什麽背景靠山,更沒什麽立場,卻有幾分辦事能力的小官小吏,充進他的幕府,為他辦事。
    而除了提拔一些低品官吏外,他還打算讓宋平安在民間找點有學識且聰慧之人,用以栽培出自己人來,也一並帶進他的元帥幕府進行鍛煉。
    隻能說沒有世家背景,就需要如此麻煩。
    如胡塚做大元帥時期,根本就不必操心身邊無人可用一事。
    且不說那些胡氏的家族子弟任他挑選,就是通過家族影響力,搜羅一批辦事的精英,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雲州邊境一帶,幾道人影迅速的飛掠而過,在一片荒漠裏停了下來。
    若是翠柏道的主城中人見得這幾道人影身上的衣著服飾,定能認出他們的身份。
    正是逃得一命的蘇氏殘黨!
    “前頭就要進風州了!”蘇波凝眉說道。
    “我們真的要進風州麽”蘇子逸看著眼前的漫天風沙,望不到前路,這讓他有些遲疑起來。
    “事到如今,已別無他法,眼下要麽跟隨古姑娘投奔風州的長生古氏,要麽便是去淼州,投奔長生公孫氏,請求他們收留!”
    “淼州太遠,且我們沒有主母引薦,那公孫氏未必肯收下我們,去投奔長生古氏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就不能留在雲州麽,隻要能尋得家族族老的庇護,亦或者還能聚攏其他活下來的族人.”
    “不,風燁的傷勢拖不得,必須去古家!”隊伍中,麵容慘白的古心月堅定道。
    在她的身旁,一名蘇家的家將正背著重傷昏迷的蘇風燁。
    其他幾個蘇家族人麵麵相覷,最終還是抱著幾分惶恐,幾分迷茫的心態,踏入了風州大地。
    不為別的,這古心月畢竟是古氏族人。
    有她的引薦,他們再怎麽樣也不會被驅趕出來吧。
    而身在雲州終歸是有些危險,倘若被翠王發現他們的蹤跡,十有八九是再難逃脫掉的。
    更不必說,他們現在也無法確定,到底還有多少蘇家族人存活了下來。
    興許,這段時間過去,就隻剩下他們這最後幾個族人了。
    與此同時,關於雲州翠柏道的長生蘇氏,被翠王所代表的王權勢力所剿滅的消息,也在各州各地不脛而走。
    雲州,上藜道,長生薑府之中。
    “先生,已經證實過了,消息屬實,那長生蘇氏,真的沒了。”府中,柳相南麵見薑河,拱手說道。
    “那位翠柏王怎麽敢的?”一旁的趙東鳴有些納悶道。
    “就是再沒落了,那也是長生氏族,怎可輕易殺之.”
    薑河輕歎口氣,放下手中稍顯老舊的茶壺,說道:“若無原由,就是借那翠王十個膽子也不敢這般肆意妄為,這其中隻怕是另有隱情。
    另外,蘇家如今尚存的底蘊,我也有幾分了解,這個翠王能夠覆滅蘇氏,隻怕本事甚高。”
    柳相南點頭道:“據傳在外雲遊數十年的蘇家老祖蘇東丹,在此事之前就已經回歸到了蘇府中,之後被那翠王所殺!”
    “那就更了不得了。”薑河聽罷,不由道。
    他了解蘇東丹的宗師修為,早年便達到了宗師後境,那翠王不管用了什麽方法,能夠斬殺蘇東丹,絕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
    “另外,還有消息傳來,說是翠王聯手了元州的狐山狐妖一族,這才成功覆滅了蘇氏。”柳相南接著講述收集的諸多情報。
    這些情報消息如此準確,自然不是他從外頭聽來的小道消息,而是這薑氏自有的消息渠道,可靠的很。
    “狐山麽,可見著九尾神狐?”薑河不由問道。
    “暫時還不知。”柳相南搖頭說道,但薑河清楚,昔顏雪定是參與了此事,完成了她對那蘇家的複仇。
    隻是,他難免有些擔心昔顏雪是否因此受傷,還有昔日好友蘇風燁的生死
    “聽了這消息,這茶水喝的都沒了滋味。”薑河起身道。
    “先生這是要去翠柏道?”柳相南見薑河要外出的樣子,不由問道。
    “不,去元州。”
    另一邊,風州,靈蜂道,長生古家。
    “月兒來信說蘇家遭了大難,她帶著其夫要暫住我們這裏。”大堂裏,一名滿身金銀玉飾的中年女子出言道。
    “哼,她還有臉回來,嫁人做二妻,他夫君先前娶了一狐妖為妻,這等滿身汙點之人,來我古家,豈不是要讓我們被族人恥笑?”古遠洋一拍椅子扶手,皺眉說道。
    “當年不聽勸,現在吃了苦頭才想到家裏了,讓那丫頭滾遠點,就當沒這個女兒!”
    中年女子則是於心不忍,幫襯自己女兒道:“那蘇風燁在蘇氏是直係血脈,即便現在遭了大難,其長生血脈仍是優秀的,不說將來與心月誕下子嗣如何,其本身已踏入宗師境,是個極佳的人才。
    夫君,這樣的人傑,正是落難之時,你若這時候幫襯於他,日後定會念著我們的好,回饋我等,到那時候.”
    妻子所說不無道理,也逐漸讓古遠洋的情緒平靜了下來。
    蘇風燁縱然身染汙點,但一身潛力和那優質的長生血脈擺在那裏,又是自己的女婿,在其身上的投資價值確實極大。
    尤其是現在蘇家落難,更是給了他雪中送炭的機會。
    “我們畢竟是家族旁係一脈,說話份量有限,我怕主家不會答應。”古遠洋悶聲道。
    “我們隻是迎回自己的女婿,隻需夫君盡力爭取,此事說得通,說得通。”見丈夫意動,妻子在旁趕忙道。
    “哼!”古遠洋沉默了片刻,這才像是打定主意,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