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儒
字數:6970 加入書籤
湖陰城縣隱居著一位徐姓大儒,年八十,曆經三朝,十五年前最小的兒子戰死沙場後,便帶著小孫子來了應州,三年前小孫子歸京科考,他們兩口子便帶著幾個侍女從應州搬來了湖陰城縣。
祁源與徐老曾經有過接觸,徐老雖年老,身體倒還不錯,又喜歡孩童,便鬆了口,收了他的兩個兒子,祁遙、祁光。就住在徐老家中,十日歸家一次,也幫著照看下兩個年邁的老人。
肅寧是借由祁源的麵子才請到徐老的。他五六歲時淘氣,厭煩徐老古板嚴肅,不願意聽他講學,便夥同長鬆,去禦藥房偷了瀉藥,買通徐老廚房下人,將藥下在了徐老粥中,讓徐老傷了身子,丟了臉麵。
關毅說起當年之事,也是忍不住想笑。
寧安好奇問,“很嚴重嗎?”
關毅搖頭,“腹瀉是小,丟臉是大。”那日剛好是朝會之期,京司九品以上文武職事官皆來上朝,殿內、殿外數百官員按官職排成隊伍,朱紫在前,青袍在後,遠看如群山,似流雲。 “徐老文人雅士,雖迂腐嚴肅,卻最是看中臉麵。”恰逢春日,衣衫不厚,徐老當著眾人的麵,腹瀉不止,黃湯傾瀉。“徐老哀呼,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而後不顧皇上挽留,辭官歸鄉了。”歸鄉後,還寫了兩篇駢文,一罵皇上教子無方,不堪為人父;二罵秦相為虎作倀,怎配為人祖父。
關毅說著肅寧幼時的事,他便是宮中的混世魔王,膽子又大,敢給徐老下瀉藥,也敢偷玉璽,甚至敢偷偽造聖旨。“幸好王爺的幾個孩兒不像他。”
寧安含笑,哪裏還敢說她的禾苗瘋起來比他們的爹更混蛋。他們不僅敢偽造聖旨,甚至敢謊報口諭,去刑部調人,拿著假聖旨去老臣家中宣讀。
王爺一輩子未曾低過頭,卻因為他的一雙兒女,大半夜帶著禮物上門賠禮道歉,即便是被拒之門外,也得彎著腰陪著笑。那老爺子與他的幾個兒子至今還隔幾日參王爺一本,皇上為了孫兒們,也是彎著腰,陪著笑,謙卑到了極點。
“孩子大了,也越發難管了。”說起一雙兒女,寧安也是頭疼的很。“前些年還聽話,這幾年越發陽奉陰違了。也怪我們自幼寵壞了,雖不至於以身份壓人,卻也是囂張跋扈。”
王爺宴請徐老,也是為了兒女。他們要在這裏呆兩三年,孩子的學問不能丟,徐老若是願意教,自然是最好的。
蘇朝看了一眼祁源道,“徐老脾氣古怪,收了遙、光,也是因為阿源多年前曾救過他一次。”說挾恩圖報也不為過。
關毅道,“自從徐老在朝會之期腹瀉後,他的脾氣就變得很怪。”今日見到王爺未轉身離開,已經是給他麵子了。
肅寧引著徐老走入客廳,親自拉開椅子,請他入座。徐老淡淡掃了他一眼,輕咳一聲。
徐老的繼夫人六十七八歲,滿頭銀發,和藹可親。她親熱的笑道,“這老頭子這些年越發不懂事了,別理他就行。”她屈膝便要行禮,寧安忙扶起她。
“非朝堂之上,亦非京中宴請,夫人無需多禮。”
一一入座後,七歲的祁遙捧來一個藥匣,從裏麵拿出兩顆藥丸給徐老,徐老和茶吃下。
寧安問,“徐老這是怎麽了?”
徐夫人道,“年齡大了,腸胃不太好了,用膳前需吃些善克化的藥。”
寧安點點頭,偏頭吩咐開席。
孩子不上桌,祁遙捧著藥匣到偏廳,對弟弟祁光道,“我記得上次爺爺吃過後還剩四粒,今日一看,怎麽還剩八粒?”
五歲的祁光隻顧著吃,也不在意,“你記錯了吧。”
祁遙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太對,捏起一顆藥丸聞了聞,“味道好像不太對。”
想想在院子裏跟三歲的祁曉抓蝴蝶,想想大上幾個月,體格也大。她站的穩,跑的快,曉曉跟不上她。
蘇朝看了一眼小女兒,對寧安道,“王妃的兒女們長得可真好。”白白胖胖的,渾身似用不完的勁。
寧安笑道,“鬧起來幾個人控製不住,仗著自己力氣大,一生氣就喜歡用頭撞人,撞疼了又哭。”她搖了搖頭,“鬧騰的很。”
蘇朝笑著,“我家的幾個也是,各有個的脾氣。遙兒大了些,倒是好多了。”她看向丈夫,兩人初為父母時的手忙腳亂仿佛還在眼前。
阿紫拿著白瓷瓶走來,問守著想想的阿朱。“長安公主的藥丸怎麽沒了?”
阿朱問,“什麽藥丸。”兩人向著旁邊走了幾步。
“閻大夫開給咱們公主的瀉藥?”公主這些日子排泄順暢,倒是不用吃,隻是她剛才去廚房端菜,見這個小白瓷瓶放在灶台上,打開一看,裏麵的藥丸都沒了。
徐老聽到瀉藥二字握筷子的手一頓,肅寧忙裝了一碗湯給他。“徐老,這是白菜陳皮生薑豬肺湯,清肺熱、除煩渴,您嚐嚐。”
藍姑姑走到院子中,問明情況後蹲在想想麵前。“公主,瓷瓶裏的藥可是你拿的?”那藥丸厲害,每次給公主吃,也是用細小的竹片剜一點下來,在溫水中溶了。若是不小心弄到菜裏了,可是要出事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想想點頭,“不好吃,我不要吃。”
藍姑姑又問,“扔哪兒了?”
想想看了看她,伸手一指,“給爺爺吃了。”她笑眯眯跑過去拉著寧安的衣擺邀功,“娘,遙哥哥說爺爺要吃藥克化,我把我的藥給他了。”她說著,又看向徐老,“爺爺,爹說要尊老,我就不用你向我道謝了。”
“你……你……”徐老還沒反應過來,腹中便是一陣絞痛。
寧安猛然站起,“快,去請大夫!”
寧安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當時的混亂,她疲憊的靠在長塌上,滿腦子都是徐老指著王爺咬牙切齒,以及拚著命說了好幾遍的話。
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夫三朝老臣,不是任由你羞辱的!
蘇朝回家後,再也忍不住,捧著肚子笑得不能自已。明明不是好笑的事,可她想起徐老瞪著攝政王的模樣,抖著手怒罵長安公主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樣子,又想起關毅說的事,還是忍不住想笑。
笑著笑著,便又拉過兒子,斥責道,“你也是,你跟她說什麽徐老年齡大了,不好克化,要吃克化藥做什麽。”
祁遙耷拉著臉,委屈道,“我也不知道她會把瀉藥放進匣子裏阿。”跟他妹妹差不多的小姑娘笑眯眯問他這是什麽,他便說了,他也不知道會這樣。
關毅即便看不見,聽碧涵說了後,也是一直強忍著笑意,回家後,關好了門窗才肆無忌憚的笑出來。
碧涵指責他,“徐老都那麽慘了,你還笑。”真說起來,也不怪想想。那藥酸苦,她不喜歡吃,便想著扔了。恰逢徐老他們來,祁遙又捧著徐老的藥匣子,告訴她徐老消化不好。藥丸大小不同,味道不同。隻是徐老一直記著多年前的事,端著架子,沒仔細看,加之年老了,味覺退化,這才不曾察覺。算下來,想想也是好心,想著物盡其用。不過是陰差陽錯,父親幾十年前害徐老顏麵盡失,女兒幾十年後又害了徐老顏麵盡失。
說著說著,碧涵也笑了。“明明,明明徐老那麽可憐,為何我也想笑……哈哈哈哈,王爺一家,難道是徐老的克星。”
最好笑的還不是徐老陰差陽錯又被王爺的子女害了一次,而是王爺愧疚,想要親自為徐老擦洗賠罪,卻因手忙腳亂打翻了侍從手中的開水,直接將徐老燙暈了過去。
徐老翻著白眼,還抖著手指怒罵,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上梁不正下梁歪。
肅寧晚上回來時,寧安已經帶著想想先睡了。小姑娘中午嚇壞了,哭了很久,晚上臉上還帶著淚痕。
寧安抬頭看了他一眼,動都沒動,側著身體撐在床上,哼著小曲兒,輕拍著小女兒。
“你可不能怪想想。”
肅寧坐到床邊,看她輕笑,“是淘了點,但今日之事怪不到她頭上。”不過區區瀉藥,還是好心做壞事。比起她兄姐拿著誅九族聖旨去老臣家中宣讀,嚇的老臣暈厥,醒來後眼歪口斜要好的多了。
寧安白了他一眼,氣惱道,“還不是你,整日說什麽誅九族誅九族,要不禾苗能創這禍?”如今朝臣誰不暗地裏說禾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越想越是氣惱,“這裏滿打滿算就徐老這麽一個大儒,他若是不願意教導咱們的孩子,他們在應州兩三年豈不是要玩瘋了。”孩子尚小,還可約束,若放縱他們幾年,隻怕是掰都掰不回來了。
肅寧安撫一般伸手摸了摸她的臉,笑道,“無妨。我同爹說了,明日讓他來接徐老去軍營。”進了軍營,便由不得他說了。“這些年爹沒少照看他們夫妻,就說接他去養身體。他現在如此厭煩我,想必是不願同我呆在同一城中。”
寧安拍開他的手,“他能跟爹走?”
肅寧點頭,“他不知道爹的女兒是你。”倒也不是算計徐老,隻是孩子們的功課不能落下,禾苗元氣足,瘋勁大,拳頭硬,進了軍營更是如魚得水,加之他們年幼聰慧,又是攝政王兒女,將軍外孫,難免被寵縱著,越發的放肆了。若不再找個人管管,隻怕日後他都管不住。“徐老人雖固執古怪些,但學問卻是實打實的。”他輕歎一聲,“我幼時害他丟臉之後,他腸胃一直不太好,正好閻老也在軍營,還能幫著給他調理調理。”他輕摸小女兒的臉蛋,“咱們想想年歲還小,怎麽也得讓他再活個十幾年,教導好了咱們想想再走。”他想過了,過幾年便讓徐老跟他們一起回京,他那中了狀元的孫女三年任期滿也可調回京了。徐老一邊教導他的孩子們,一邊教導孫子,將一身本事交給孫子後,便由他的孫子接任教導孩子們,徐老安詳離去便是。
“徐老若是知道你這麽想,怕是得當場撞柱,也不讓你如願以償。”所謂文人風骨,少了叫風骨,多了便是固執,再多便是古怪了。她看著想想,搖頭道,“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禾苗與想想也是如此,與人相交,做事學習,遵循物盡其用四字。陰險得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肅寧不到卯時便醒了,見妻女睡的正香,舍不得驚擾,悄然起身,去偏院練武。師傅的劍厲害,宗家的拳腳功夫厲害,他取兩家所長,融合了一套獨有的強身健體的方法,能練到身體上的每一塊肌肉。
星一站在一旁等他練完,肅寧收劍看向他。“有事?”
星一上前一步,遞給他一封信,“連先生的信。”
肅寧撕開看完,星一遞上火折子,兩人靜靜看著信化為灰燼。星一道,“這些日子有江湖中人打聽王妃。”
肅寧坐在石桌旁,低垂著眼眸,用幹布沾了油擦劍。“水亭軒做的?”
星一點頭,“說是要請王妃回去聊一聊蕭蘭溪之死。”
肅寧勾起一抹冷笑,“不過是一個孽種,也值得水亭軒賠上百年基業嗎?”他抬頭,眼底泛著猩紅,“他算個什麽東西,也敢妄想動我的妻子。”
星一道,“水亭軒自是比不得王爺,隻是若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多少也會傷著咱們。”他見肅寧不說話,神色也不見憤怒激動,才又緩緩道,“水亭軒想要動王妃,不過是蚍蜉撼樹,螳臂當車,掀不起風浪,王爺何必同他置氣呢?”
肅寧嗬笑收劍,神色多了一絲淩厲,“讓蕭文淵去掘出蕭蘭溪的屍身,快馬加鞭送來。”他頓了頓,眼底猩紅掩去,如往日一樣從容果決。“告訴他,好好幫本王做事,蕭氏下任家主便是他。”
蕭文淵接到傳話後,一人坐了許久,終是下定了決心。他走到廳中,對著院外行跪拜大禮。“微臣定盡心盡力輔佐王爺。”他知道,攝政王的暗衛們沒走,正藏在不知道何處的地方看著他,監視著他。
回到室內,不知不覺間身上已經汗濕了一次又一次,侍女上前要此後他更衣,他揮手屏退,反而是叫來了妻子。
妻子是吳郡朱氏的人,她的家族是江東地區自東漢以來的當地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的吳郡朱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為大姓,號稱“吳四姓”。本來江左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氏、沈氏與朝廷關係交惡,涉入了朝堂風波,逐漸被吳四姓超過。
他雖姓蕭,卻是蕭氏一門偏枝,不得看重。得幸娶了吳郡朱氏女,這些年他能爬到如今,也少不得妻子為他在女眷中周旋。
“日後蕭氏林嬌的宴請,你不要去了。”
朱氏在他身邊坐下,清淺一笑,“決定了?”朝堂的暗潮,看似與後院女眷無關,她們仍然常會舉行宴請、茶會,邀請相熟的夫人、小姐踏青。實則多數人都曉得,四大家族失勢,攝政王崛起,首先要做的,便是收拾曾經打壓過他,瞧不起他,欺淩、羞辱過攝政王妃的人。若非如此,蕭林嬌與她的兒女們,也不會著急了,整日宴請,用盡一切方法拉攏重臣妻女。
蕭文淵臉色一黯,“有什麽可決定的,從來都不是我能決定的。”他不過是識時務,選了一條不會被牽連的路。看看薛氏一族,再看看史氏一族,看看與他們交好的家族,看看曾巴結著他們的人,有哪一個有好下場。
一朝天子一朝臣。
喜歡寧王妃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寧王妃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