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枇杷
字數:5982 加入書籤
外室女,當真是不堪重用,上不得台麵。
唐夫人燒掉信,獨坐片刻,勉強打醒精神,起身鎖好門窗,走入遊蝦戲草圖後,四麵無窗的小小內室。她取出暗格裏的銅管與銅印,拔下發簪,小心拉出卷在銅管內的菉草薄紙,想著該怎麽用最精簡的字句求情。
“外室女?”
肅寧斜靠在軟榻上,寧安坐於一旁,膝上放著白瓷盤。她拿著一枚小小的薄竹片,將枇杷的一頭挑起一塊,輕柔的將皮撕去,而後用竹片一切為二,去除核,撕去內膜,捏著果肉送入他口中。
“最後一批枇杷了,吃完便要等明年了。”這是東山的白玉枇杷,清甜肉厚汁多,皇上喜歡,孩子們也喜歡,兩次差人去當地摘取,快馬加鞭送入京。
肅寧一邊看信,一邊舔過寧安的手指,寧安伸手拍了他一下以作警告。“誰的信?”她問。這信實在奇怪,竟是藏在發簪中的。
“四俱送來的。”
四俱乃是赤煉堂的神偷,他既然用送字,便說明這封奇特的信是旁人的。
肅寧很快看完,隨後交給小七。小七小心翼翼地將信卷好,塞回了發簪中。他對寧安道,“唐夫人你知曉多少?”
寧安又喂了他一塊枇杷肉,自從他傷了肺腑後,她便樂於喂他各種潤肺養肺的食物。“清明與小滿去她的家鄉查了,沒查出什麽來。”隻是推測唐夫人幼年時不曾出門,所以無人知曉。“原先劉府的奴仆,在唐夫人生母去世後,便一一被遣散了,如今也不知去了何處。”倒是唐夫人母親的死,有些許蹊蹺。“像建威將軍夫人一般,原是極其康健的身體,一日染了風寒,沒幾日便去了。”她死後,曾有娘家人找去,說是家族傳統,人死需火葬,於是一把火燒成了灰,現在想要驗骨都尋不到屍骨。
“唐夫人可能不是劉家女。”信中,唐夫人極其卑微,竟承認自己是上不得台麵的外室女。這些年,各家各戶,特別是鍾鼎之家、豪門望族,被換了孩子的不在少數。一來人多手雜,不能保證人人忠心,二來嬰孩出生都差不多,便是換了,也少有人能準備分辨出。禾苗出生後,有一段時間他也分不清他們二人。一眼看過去幾乎一樣,百日過後,才能瞧出不同來。
“這信是給誰的?”
肅寧搖頭,將王湘湘屍體送給他的是何人不知;恭懿大長公主是否有後人,後人是否別有用心也不知;是否有第三人覬覦他的天下,覬覦他與妻兒的性命也不知。若是能從唐夫人身上找出些許線索,倒是好事。
“唐夫人生母,產下她後身體孱弱,回娘家休養了一年多。若是有人換了孩子,定是那段時間。”她已經派人繼續盯著劉瑞的宅邸後院了,也差人去尋找劉瑞第一任夫人的娘家人了。“她一門心思將女兒送入宮來,誰知道打的什麽主意,不將她查的清清楚楚,我不放心。”為母者,少有人會一麵教導女兒掌家看賬,一麵又讓女兒攀附富貴之家為妾。為母者,更是少有人會讓清清白白的女兒,以若有似無的情意,勾著其他男人為她說話辦事。“唐琅嬛入宮才幾日,太醫院都安插上人了。”新來的盧姓太醫,不就是在寧州時,求娶她被她拒絕的人嗎。“若他們一家隻是求富貴便算了,天下間誰人不想要富貴。”她還不是如今一手拿著富貴一手拿著權勢不願放手嗎,“若是唐琅嬛真如她所言,是一心愛慕於你,我也便忍了。”大不了她看的緊一些,實在不行一副藥送走了她又如何。“她若安分守己,我便出著銀子養著她又何妨。”偏偏她妄想自己的位置,妄想自己的權勢富貴,妄想自己的男人。“我不喜歡這樣。”她有些委屈。
肅寧伸手攬住她,“對不起,是我讓你吃苦了。”她的苦難,似乎都是源自於他。源自於他的喜歡,源自於他的驕傲,源自於他的野心。
寧安看著他笑了,眼睛彎彎,又塞了一塊枇杷給他。“你對我好就不辛苦。”有人疼,有人護,有人願意將他的一切都給自己,怎會辛苦呢?
肅寧見她說話時上唇堅尖翹,嬌美動人,說不出的可愛,忍不住低頭覆上她的唇。
唐夫人說,姑娘家不應該讀書。
唐夫人說,我這麽胖,又這麽醜,若是再讀書了,日後定是找不到好人家,想要自己立戶也是不行的。
唐夫人還說,娘不容易,我如此爭強好勝,隻會讓娘為難。
……
枇杷到底年歲小,自由也沒見過什麽人,雖然機靈,卻藏不住事。史芊一哄,寧安再一問,她便被逗樂了,又圓又亮的眼睛一轉,將什麽都說了。
桃娘怎麽也想不到,她信任的幼年好友,雖對自己的女兒衣食不缺,卻在暗中不讓她讀書,又讓她覺得自己醜胖。
此事,原說過便算了。至多是告訴眾人,唐夫人麵上和善,實則刻薄陰險。卻不想皇上聽說皇後看上一個小姑娘,專門來瞧瞧。剛好聽到了枇杷所言,當時便勃然大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想到了他的小妻子。
他的小妻子幼年時,也總是被人嘲笑。人人都說她胖,人人都說她醜,人人都欺淩她。
桃娘根本來不及弄清楚經過,便因帝王雷霆之怒,被姑姑帶了下去。其餘人也在第一時間離開了。本是選舉太子妃、側妃、侍妾之日,卻不了了之。桃娘護著女兒,唐夫人責備罰跪在園中,等著唐若賢領回去。
今日入宮參選的姑娘,有七八位民間選出的女子。此事不了了之,她們便宮女太監送回了衙門,讓衙門通知她們的父母將其接回。孩子藏不住話,加之有人有心探查,七嘴八舌便將今日發生之事說了。不過幾個時辰,唐夫人所作所為,便被添油加醋傳了出去。
寧安拿著濕手巾擦手,一邊擦一邊對阿朱道,“你去同譚司膳說一聲,將桃娘調去尚食局,安排一間屋子,讓她們母女暫住。”她差人查了下枇杷的祖父,四十多年前的榜眼,入朝為官沒多久便因一些小事得罪了權貴,被貶嶺南。
到嶺南後,他治理有功,本欲被召回朝,卻因自己驕傲自大又被彈劾,複又被貶。他心中憤怒,也心痛帝王不明白不支持他的主見與思想,幹脆辭官歸隱。後他窮困潦倒,卻又因為官時傲骨錚錚,得罪了不少人,連個能幫他的人都沒有,最終隻能歸鄉做一個鄉間夫子。
再後來,施夫子有了兒子,為感念鄰居在他潦倒時對他的幫助,便為自己的兒子與對方的女兒定了親。鄰居的女兒便是桃娘。他們兩家也過了幾年好日子。鄰居租了郊外一個山頭,用來種枇杷,施家父子則為枇杷寫文作詩,將枇杷宣揚出去。
兩人成親後,也是恩愛和睦,直到一個雨夜,有孕的桃娘突然想吃枇杷了,丈夫不顧雨大去枇杷園摘枇杷,卻從樹上摔落而亡。
寧安絮絮同肅寧說著,肅寧問,“枇杷樹並不高,便是爬到頂上,又兼雨夜,也不至於摔死?”
寧安道,“許是摔到石頭上了?”
唯一的兒子摔死後,施夫子並沒有怪桃娘,反倒是忍著傷心精心照顧她與枇杷。“枇杷出生後沒多久,桃娘的弟弟不知怎麽沾了賭博,輸光了家中的一切。”包括枇杷山頭。“後來欠債太多,父母均被討債的打死,桃娘與枇杷也險些被賣了。”幸好她是外嫁女,也幸好施夫子做過官,在家鄉又有些威望,能震懾住他們。隻是,家鄉是不能再呆了,他們一家便來了京城。回京城後沒多久,施夫子與妻子便病逝了。桃娘為了養女兒,便拿出所有積蓄,托人在宮中禦膳房謀了一個打雜的活兒,將女兒寄養在幼時好友家。
肅寧不解,“唐夫人乃是官員之女,如何能結識農戶之女?”
寧安道,“我問了桃娘,桃娘說是有一年劉瑞丁母憂,帶著家人歸鄉守喪。”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她們便是那時結識的。”枇杷合她眼緣,她們離開時,她拿下了一支鳳釵給枇杷。雖暫時未定太子妃,但皇後庇護她們之意毫無掩飾。
肅寧勾了勾唇角,緩緩翻過一頁書。“這麽巧,她與劉瑞是同鄉,劉瑞的第一任夫人病死,她的丈夫摔死,公婆病死。”
寧安拿下他擋在臉前的書,“二十四節氣都被我派出去了,你找人查查他們。”四個跟在娘身邊,十個被她送去了赤煉堂,餘下的十個全部被派出去探查消息了。“若是沒什麽問題,太子妃便定下了。”她祖父是探花,為官時又有政績,多年教書,她的出身雖算不上極高,卻也能配得上太子。她無父無親,如今隻剩一個娘,家族關係簡單,她為太子妃,總比身後綴著家族的人為太子妃要強。他們的苗苗,有父母足矣,無須靠著嶽家。
“知道了。”
晚膳是在禦書房用的,兩廣的雨勢稍緩,借此機會,眾人一同修築壘高了堤壩,寧暉已經先回來了,夏侯甫孝暫且留在那裏。過幾日是夏侯筱的大婚,寧安不準備去,差人提前送了禮過去。
夏侯筱的大婚肅寧並不知道,聽寧安念叨,便問,“跟誰,赤符嗎?”
寧安搖頭,“赤符如今還是陳家婦。”前太子先馬陳茗卓不放人,赤符也不知是不是心中還有恨,意圖報複,也沒有再提和離一事。夏侯筱失望至極,去了嶺海,在嶺海被一個采珠女所救,相處過程中與采珠女有了感情,二人便成了親,去衙門過了戶籍。這次大婚,是補辦婚儀,還是是同他們孩子的百日一同辦的。“在嶺海時,咱們還見過那個采珠女一麵,你忘了嗎?”當時在船上,她日日為他們擔心,采珠女便常常安慰她,後來有一次苗苗在水下被水草纏住了腳,也是她潛下去割斷了水草,將苗苗推上水麵。不去他們的婚儀,並非不願意,而多方考慮。“夏侯一門如今已經太過於彰顯,若是我再去夏侯筱的婚儀,誰知朝臣百姓會怎麽說。”夏侯筱有今日的一切,均是他自己努力。她不願意讓旁人誤以為夏侯筱背靠皇室,也不願讓夏侯筱驕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兩人正低聲聊著一些瑣事,門外突然傳來一陣砰砰的磕頭聲。
“誰在外麵?”
小七打開門看了一眼,“回皇上,是賢妃與唐采女。”
沒有言語,沒有申訴,也沒有哀切的哭泣,琅姚與琅嬛隻是隻是默默叩首,期望皇上能夠消氣,能夠原諒她們的母親,能夠聽她們為母親辯一辯。
肅寧神色平淡,寧安看著他,也不言語。她拉過他的手,一會兒與自己的手交握,一會兒摳摳他手掌上厚重的繭子。肅寧任由她拿著自己的手玩,含著笑,對外麵的聲音恍若未聞。
小七站在一旁,似乎有些動容。他想了想,還是勸道,“皇上,賢妃怎麽說也是四妃之一,當著奴才們的麵這樣,總歸是沒臉麵。”
肅寧反握住寧安的手,輕撓著她的手心,逗得她咯咯直笑。“既然她不顧自己的身份臉麵,不知感恩朕與皇後給她的妃位,這妃位她便別坐了。”他微微用力,將寧安拉入懷中。“賢妃,降為才人。”
偌大的廊下,跪伏於地的姐妹二人卻是那麽的渺小。她們穿著一身素白的衣袍,脫簪披發,不停叩首。
小七看著她們,搖了搖頭,手一揮,便有人上前,兩兩架住她們。他平靜的看著她們,“唐采女,您要為母求情,何必帶上賢妃娘娘,如今賢妃娘娘受您牽連,已經被貶為才人了。”他自幼便伺候皇上,怎會不知皇上的心思,姐妹二人,一人給高位,一人給低位,不就是想要看著她們內鬥。讓賢妃做了賢妃,不也是看她性子內向,是個本分的人。他說這番話,並非為了挑唆她們姐妹關係,而是警告旁人,在幫人之前,好好算計算計自己受不受得起後果。
太監與宮女半押半送將她們二人送回了宮,同時跟派去的嬤嬤很快將琅姚住的主位宮殿騰了出來。
“唐才人,您也別怪奴婢們,才人位份低,本就是沒資格住主殿的。”原先皇上的賞賜,以及妃位的裝飾布置,也很快都被收走撤回。
喜歡寧王妃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寧王妃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