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人

字數:6767   加入書籤

A+A-


    肅寧生辰後,後宮又多了幾個女人。涼州的康王送來了姐妹二人,一人名青雀,一人名青鸞。因衝撞了國舅的名字,入宮後改為雀兒、山鸞。端王府也送來了一人,叫喜悅,沒說為後妃,隻說是老端王妃欠了她母親一個人情,隨便給她安排個活計便行。還有三人,一人為戍邊劉將軍的小女兒,名頌恩。餘下兩人則是兩廣獻上的,一名沈知意,一名方知遇。
    新人入宮,要受皇後訓戒。枇杷跟在寧安身邊,一邊學著規矩,一邊學著她的行事作風。她雖年長些,卻比不過兩位公主長得高,隻能加快了腳步,堪堪才跟上了她們。
    寧安記不住她們的名字,有時連姓氏都會弄混,幹脆吩咐司製房,給她們每人做了牌子掛在胸前。
    寧安一一詢問了她們,雀兒不願為妃,自願進了尚功局,做了司珍房一個小小掌珍。她說,“臣女自幼身子弱,恐不能為皇上開枝散葉。臣女也不識幾個字,至多讀了些《女則》《女戒》,便是想為皇上皇後分憂,也做不到。隻是自幼時起,便喜歡珠釵飾品,又同家中善做釵飾的姨娘學過一二,尚能以此一技伺候皇上皇後。”
    喜悅也不願為妃。她告訴皇後,她原是街口賣豬肉家的女兒。前些年老端王妃禮佛歸來時,被人刺殺,她的父母平白受牽連而亡,自從她便被養在了端王府。她說,“他們以為送我進宮就算是還了欠我爹娘的命了,就算是我天大的福氣了,可這等福氣並非我想要的福氣。”進了宮,就再也出不去了。進了宮,她即便是做了妃子,哪怕是做到四妃之一,又能如何,還不是一個奴才。她幼時家中雖算不上富裕,卻也沒少了吃喝,爹娘疼愛,自由自愛。這些,哪裏是端王府能還的清的。她看了看雀兒道,“皇後娘娘,我要進禦膳房。”她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她家的燒豬肉,天下一絕。
    爭搶著入宮的他們見了不少,不願入宮倒是少見,更何況一日便見了兩人。
    皇後還未說話,頌恩便直接站起道,“你們這二人,說什麽不願入宮,怕不是以進為退,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故意這麽說的。”
    寧安眉頭微跳。站在她身邊的枇杷心中一緊,還未等她想到自己要做什麽時,便聽藍姑姑道,“放肆!”
    頌恩挑著眉,掃了藍姑姑一眼,絲毫不將她放在眼中。“既然不願意,入宮做什麽。”她麵帶毫不掩飾的不屑,“還不是另有目的。”
    寧安看著她,邊塞長大的姑娘,父兄又是手握重兵的將領,不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少有人敢忤逆的。她難免天真直率。隻是天真過了頭,直率過了頭,便不討人喜歡了。
    “人與人不同,並非所有人,都能同你一樣。”宮中的女人,自願入宮的有幾人,不得不入宮的有幾人,被迫入宮又有幾人?世道對女子不公,再聰慧的女子,想要似男子一般念書、考科舉,可要經曆無數艱難。她可以不懂這些,但她不能理所當然的認定,後宮之中便是富貴權勢之地,天下間所有女子,都趨之若鶩。
    有多少女子,也想似男子一樣建功立業,卻不等她們長大,便讓她們匆匆嫁人,一輩子被困於家庭瑣事,生育養育之中?有多少女子,也想似男子一樣遨遊天下,卻不等她們行動,便被一口一眼冠上不安分的罪名,一輩子背著莫須有的汙名淒涼一生?有多少女子,本該似不羈的鳥,自由自在翱翔在空中,卻被生生折斷了翅膀,困於樊中?
    李詩淡淡掃過她,見她臉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忍不住在心中冷哼。蠢貨。
    頌恩下巴揚的越發高了,驕傲道,“她們自然不能同我比。我父親乃是戍邊大將軍,兄長亦是大將軍。我的嫂子,也是太尉之女,她們如何同我比?”
    阿朱沉著臉,正要上前,寧安卻笑著微微搖頭。阿朱重新退回,寧安喝了一口茶,笑道,“既然你父兄、嫂子的父親如此厲害,你的位份定是不能低了。便為美人吧。”
    頌恩麵上喜悅,卻在聽她說出美人後微微沉下了臉。寧安挑眉問,“怎麽,劉美人對這個位份不滿意嗎?”
    頌恩轉身坐下,冷硬道,“皇後娘娘給的,臣妾怎會不滿意。”可那樣子,分明就是不滿意。
    阿朱氣惱,寧安有一次攔住了她。她低頭看著茶盞,裏麵是黃精花茶,加了枸杞,微微發甜,她不喜歡。“也是。”她笑著抬頭,“你父兄如今手握大軍,堪比本宮娘家曾經,一個小小的美人,你如何能滿意呢?”
    史芊、李詩等人,立刻站了起來,一一跪下。偏偏頌恩無知無覺,並沒有聽出寧安的不悅以及嘲諷。“臣妾自認與皇後娘娘相比,並無差別。皇後娘娘是皇後,臣妾自然不敢生出什麽心思,隻是臣妾認為,便是皇貴妃之位,臣妾也是擔得的。”她頓了頓又道,“如今皇上後宮四妃隻有一人,臣妾也不要皇貴妃之位,皇後娘娘便給臣妾一個貴妃之位就是。”她微微外頭,天真道,“臣妾當了貴妃,便能幫著皇後娘娘協理六宮了,皇後娘娘好好休息,養著身體就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嗬。”一直在內殿的苗苗忍不住笑出了聲。
    沒一會兒,脆聲聲的笑從屏風後傳來。想想笑的都快岔氣了,“哥哥,這個人好好笑……”
    想想笑著倒在寧安懷中,寧安攬著她,為她揉小肚子。“既然劉美人不想要美人的位份,那便不要了。”她看都沒看她,“如今伺候皇上的人雖多了些,卻也總不能人人都是妃,都是嬪,總要有人為采女,為禦女。劉美人既然這麽為本宮著想,便封為采女吧。”她笑著捏了捏小女兒肉嘟嘟的小臉,“至於唐采女,入宮也有一段時間了,伺候皇上也算伺候的得力,升為禦女。”
    無論頌恩如何不滿,如何覺得皇後針對她,位份都定了下來,再無回轉餘地了。如今後宮之中,皇後之下,淑妃一人,充華一人,婕妤一人,才人三人,寶林五人,禦女六人,采女五人。
    枇杷想要親近皇後,卻又怕她。她同桃娘說,桃娘不解,“皇後娘娘對你那麽好,怎麽會可怕呢?”皇後的性子軟,從未見她生過氣,對誰說話都是極溫柔的。
    枇杷靠在娘的懷裏,苦惱的擰著眉,“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覺得她可怕,比皇上還可怕。”
    桃娘想了想,“大概是這些日子皇後不太舒服。”她如今在司膳房,負責一部分皇後小廚房的食物,她知曉皇後上次風寒後一直沒太好,每日也沒什麽精神。
    枇杷搖頭,“不是。我覺得皇後娘娘很厲害。”她能管的住太子,管的住公主,還能管的住皇上。“他們都不敢惹她。”今天剛入宮的劉采女,如此頂撞皇後娘娘,又沒規矩,她都感到害怕。雖然皇後娘娘笑著,但她的笑乍現倏隱,笑中藏著的是冰冷淡漠,以及極力壓製的煩怒。
    桃娘看著女兒笑了,“他們並非不敢,而是舍不得。”舍不得讓她累,舍不得讓她憂,舍不得讓她氣。她握著女兒的肩,讓她看著自己,“你這些日子可還習慣?”即便她是太子妃之母,她也不曾拿著身份,依然盡職盡責做著自己的活兒。並非不願意,也並非寬和,而是她們身後無依,又是驟然富貴,定會惹人嫉妒。她一如既往,也是為了女兒,為了自己。她甚至,不敢同女兒住在一起,多數時候並沒有住在分給太子妃的院子中,而是同司膳房的女使們同住。
    枇杷點點頭,“教導姑姑對我還不錯,阿朱阿紫姑姑也很照顧我。”
    桃娘又問,“兩位公主呢?”
    枇杷想了想,“我同她們接觸的少。”隻是念書時在一起,閑暇時間,兩位公主要麽去找她們的駙馬玩,要麽就粘著皇後娘娘與皇上,或是去陪太上皇與太後。
    “太子呢?”
    枇杷臉上一紅,低著頭囁嚅道,“太子對我挺好。”
    桃娘看著女兒笑道,“你同娘說說,太子對你怎麽好了?”
    枇杷擰著帕子低聲道,“太子給我送點心,還讓我好好跟皇後娘娘學著,不求我能學十成,學了一半也是好的。”她的聲音越發低了,“他還說我胖胖的很好。”
    桃娘看著女兒的樣子,將女兒擁入懷中。“那便好。”
    苗苗還在看書,阿朱將下午的點心換下。“太子,天色不早了,該休息了。”
    苗苗點頭,放下了書。“點心拿下去吧,想想若是看到了,又鬧著要吃了。”倒也不是不給她吃,隻是點心吃多了,便不想吃飯了。“送去給枇杷吧,她總不能同未來嫂子搶。”
    阿朱笑著應下。苗苗問,“爹娘休息了嗎?”
    “還沒。”天一日日冷了,她走到窗邊,將半開的窗戶關上了。“娘娘下午睡的多了,晚上睡不著,皇上陪她賞月去了。”夏日的月有夏日的柔和,冬日的月自有冬日的明澄清澈。
    正說了,洗漱過的想想裹著加了棉的披風跑來了。苗苗同阿朱對視一眼,均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笑。自從她發現兄長睡的晚,晚膳後阿朱等人會來為他換一次點心後,便算著時間來,有時還能吃上幾塊。
    “沒有點心。”苗苗對她道,“點心要送去給枇杷。”
    想想小臉一鼓,“你有了太子妃就不喜歡妹妹了。”
    “你都洗漱過了。”他點點她的鼻子,“洗漱過再吃點心,是要壞了牙的。”
    想想咧著嘴,給他看自己的牙。“我吃完再去潔牙。”說著便要去拿點心。
    苗苗攔住了她,“不行。”他牽著她向外走,“你該睡覺了。”
    “我還不困。”說著,揉了揉眼。走了沒兩步,她就犯懶了,手一張,“哥哥,你背背我好不好?”
    苗苗摸了摸她的臉,“好。”
    在院中晃了沒兩圈,想想就睡著了。苗苗將她送回房間,坐在床邊輕輕拍著她,一直等她睡熟了才離開。
    阿朱低聲道,“長安公主同太子、公主雖是一母同胞,性子卻完全不一樣。”定國公主、太子像皇上,性子沉穩堅毅,長安公主則像極了皇後,玉軟花柔。不過他們的骨子裏都是一樣的,聰明絕頂,極端自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阿朱放下床帳,苗苗道,“若是爹娘再有弟弟妹妹,也不知是什麽樣?”
    阿朱道,“太子也想要小弟弟小妹妹了?”長安公主前些日子聽皇上戲言一句,同你娘給你生弟弟妹妹,這幾日一直纏著問皇後,弟弟妹妹什麽時候來。
    苗苗溫和一笑,“總覺得還該有一雙弟妹才是。”
    阿朱驚訝,轉身關門,“倒是巧了,皇後娘娘也是這麽說的。”總覺得還該有一雙兒女才是。
    苗苗微微搖了搖頭,“娘身子不好,若是再有孕,對她百害而無一利。若是我真該再有一雙弟妹,我想弟妹也是能理解體諒的。”
    十一月,孫才人再次有孕。也不知是她的身體強悍,還是盧太醫的醫術高超。距離她被活生生打下胎兒,又經受種種酷刑不過四月,她便又有了。
    孫才人歡喜不已,琅姚與琅嬛也跟著高興。比起其他人,她們與孫才人走的更近。李詩對誰都是冷冷淡淡的,有時吝嗇至極,連個笑臉都不願意給她們,清冷孤傲;史棠倒是同她們相熟,奈何娘家獲罪,連帶著她也受牽連。前些日子譚寶林送了些點心過去,奉了她命令去送點心的宮女便被隨便找了個理由杖斃了。譚寶林布衣出身,不懂前朝後宮的種種聯係與拉扯,雖知曉史氏一族的事,卻一直認為史棠無辜,又先後失了兩個孩子,實在可憐。直到有協理六宮之權的史芊不忍看她剛得寵便失寵,差人帶了一句話給她。
    “若非她妄圖害皇後、太子,若非她認為她生了兒子便有同皇後一爭得能力,若非她的父母暗中支持她,史氏一族又怎會滅族呢?”
    譚寶林聽後驚怕,忙差人打聽了,這才知曉史氏一族覆滅,是打了混亂皇室血脈的心思,有謀反之心,也落實了謀反之心。自此,再也不敢同史棠接觸。
    孫才人到底是受過傷的身體,這次有孕著實不舒服,隻能在床上躺著。三人一邊做著孩童的衣衫一邊閑聊,琅姚道,“謀反是大罪,也不知為何皇上偏偏還要將她留在宮中?”
    琅嬛道,“皇上仁善。”她放下手中針線,露出一絲迷茫。“聽聞她第二次小產後胎兒久久不下,是由接生嬤嬤手剖而下的,後又縫合,已經不適合侍寢了。可皇上還總是招幸她,可見皇上是個念舊的人。”
    孫才人道,“也許已經恢複好了呢?”她出自民間,聽到的事情比她們要多得多了。“我曾聽說,有些年老的青樓女子,會故意將那處劃開,然後嵌入珍珠,這樣,男人會更舒服。”
    琅姚臉皮薄,臉上發熱,偏過頭去。
    琅嬛到底年長些,雖也覺得臉熱,卻不似她一般。她看著孫才人調侃問,“你怎麽知道這些,你說,是不是差了侍女,偷偷的出去買些禁書了?”
    琅嬛原是玩笑調侃,誰知孫才人聽後卻麵上一陣發白,身上也起了一身冷汗。她忘了她現在是禦史大夫的女兒,自幼養在深閨中,學女紅,讀《女則》《女戒》。
    琅嬛見她神色不對,收了笑,坐到床邊,“怎麽了?”
    孫才人的手放在腹上,“我的肚子有些疼。”
    喜歡寧王妃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寧王妃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