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求藥,張家百草堂。
字數:7951 加入書籤
南宋。
大勝關,百草堂。
半年前,百草堂藥鋪在大勝關開業,可謂是生意興隆。
百草堂說是藥鋪,但更像是一家中成藥深加工的工坊。
百草堂裏平時是兩位老中醫和管家在主事,至於東家是誰,很少人見過。
人們隻知道百草堂藥鋪的東家姓張,很神秘。
除非有很重要的人物,或者病人,東家才會親自接見。
其餘的人,想要見東家一麵,非常困難。
管家走進百草堂後麵的一家精致宅院。
這裏住著的人,正是百草堂藥鋪的東家。
書房裏。
一個身穿黑衣的年輕人,正在研究道家的典籍《抱樸子》。
這個黑衣年輕人,正是張堯。
《抱樸子》這本經書是東晉時期的道門大宗師葛洪所寫。
裏麵的內容不是武功,而是闡述“神仙”的修行,其中包括“內丹法”和“陰陽五行”理念。
知識儲備不夠的人,覺得這些東西神神叨叨,是迷信。
但是張堯通過分析,卻能從中提取出對自己修行有用的東西。
當然,經書中也有一些對修行無用的東西,張堯稱之為“糟粕”。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想要把經書中的精髓提取出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費心費力。”
“不過,道家典籍中的心靈修行秘術,倒是很有意思,對我的心境提升幫助很大。”
腳步聲打斷張堯的思考。
書房外傳來管家的聲音:“東家。”
張堯放下經書,說道:“是老謝啊。進來說。”
管家老謝走進書房。
張堯說道:“坐。在我麵前,不需要誠惶誠恐。隻要你把我交代的事情辦好,就是一個合格的管家了。你是管家,不是奴才。”
管家老謝坐下之後,說道:“東家,鄒員外又派人來了。他說,隻要東家願意出手治好他的小兒子。他願意給八千貫。”
張堯冷笑道:“八千貫?鄒員外可真大方。他皺家有數萬畝肥田,二兒子在臨安府做大官,大兒子又在做糧食買賣。他家裏有那麽多真金白銀。”
“普通百姓家,誰看病不是傾家蕩產,而且還要去借高利貸。”
“他鄒員外給小兒子治傷,扣扣搜搜,真是小家子氣。老謝啊,你直接回複鄒員外,他的小兒子是不是不值錢?”
“真要想讓我去治他小兒子,一口價,兩萬貫。要是不治,那就讓他以後不要再派人來百草堂打攪我。”
老謝知道東家對那些士族富戶狠,沒想到是如此之狠。
兩萬貫啊。
可不是個小數目。
百草堂藥鋪的止血散和凝神丹,賣得很火爆,但是一個月的利潤,也不過兩萬貫出頭。
凝神丹是張堯配製出來的藥丸,含在口裏,能生津醒神,提升人的專注力。
做事情的時候,感覺到精力憔悴,精神疲憊,可以含一顆凝神丹在嘴裏,立刻就神清氣爽。
功效能持續一個時辰。
凝神丹這玩意兒,很受武林人士的青睞。
得感謝平一指讓張堯學醫術。否則,張堯搗鼓不出止血散和凝神丹。
財侶法地,修行四大要素。
財是排在第一位。
可見,錢財的重要性。
張堯有著一身醫術,可以靠技術賺錢,不愁吃喝,而且還能過上奢華的日子。
要是沒有這一身醫術,張堯怕是會提起刀,去劫富濟貧。當然是劫別人的富,濟自己的貧。
搞財富,有技術就靠技術,沒技術就靠刀術。
管家老謝出了宅子,去打發鄒家的人離開。
……
鄒員外是個守財奴。
他把家裏的錢財看得很緊。不過,鄒員外培養兒子,倒是有些本事。
他的二兒子讀書厲害,就培養二兒子讀書考科舉,讓二兒子去做官。
大兒子有經商的天賦,鄒員外就培養大兒子做生意,開商行。
現在是戰亂時期,糧食金貴得很。做糧食生意的商人,不想賺錢都難。
據說,鄒員外的大兒子把生意都做到襄陽城的軍營裏去了。
鄒員外的小兒子喜歡練武,想要仗劍天下。他就培養小兒子習武,給小兒子請來厲害的武師教頭,傳授小兒子武藝。
前幾天,鄒員外的小兒子被一個武林散修打成了重傷。鄒員外報了官,沒有找到凶手。
鄒員外知道百草堂藥鋪的東家醫術精湛,這才一而再地來請張堯去給小兒子治療。
鄒員外在自家的客廳裏來回踱步。
仆人回來,轉告了張堯的話。
鄒員外憤怒道:“那個張堯膽敢不給我鄒家麵子?他居然敢要老夫兩萬貫錢?真是豈有此理。他不就是一家藥鋪的東家嗎?有什麽了不起。”
仆人說道:“老爺,那現在怎麽辦?小少爺的傷勢可拖延不得啊。”
鄒員外表情陰沉,冷聲說道:“兩萬貫,老夫給了。你去夫人那裏領錢,讓劉護衛和杜護衛送你去一趟百草堂。把兩萬貫交給張堯。讓張堯快點來給老夫的兒子治傷。”
仆人點頭說道:“是,老爺。小的現在就去。”
鄒員外心中陰狠道:“張堯,你個小崽子,真以為老夫的錢那麽好拿?你惦記著老夫的錢財,老夫也惦記你的止血散和凝神丹的藥方。”
止血散比起市麵上的金瘡藥效果要好數倍。
凝神丹更是了不得的東西。
鄒員外的書房裏備了上百顆凝神丹。
要不是凝神丹的保質期隻有一個月的時間,鄒員外還會備更多一些。
止血散和凝神丹的藥方,是真正值錢的東西,可以當成傳家寶。
鄒員外這樣的人,豈能不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