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

字數:7021   加入書籤

A+A-


    胡應麟跟著水手們跑上甲板,迎麵遇到了王士崧和朱璉。
    兩人正給船上醫官當助手,跟著在各層甲板船艙裏進行衛生檢查。
    聽到炮聲,也跟著跑了出來。
    “哪裏打炮?”
    “不知道。”
    “會不會遇到了西班牙艦隊?”
    “遇到又怎麽樣,打就是了。”
    看到三人跟無頭蒼蠅似的,旁邊的水手實在看不下去了。
    “不是遇到西班牙艦隊。”
    “你怎麽知道?”
    “西班牙船在艮巽洲西海岸都絕跡了,怎麽會遇上了?再說了,聽這炮聲,不是西夷的炮,是我們的火炮。”
    “啊,我們跟西夷的火炮能從炮聲聽出差異?”
    “當然能。艦炮的材質不同,火藥的配製不同,西夷的炮要悶一些,我們的炮要脆一些,撕裂感更強一些。”
    撕裂感?
    還有一位水手補充道:“瞭望哨沒發警報,船長也沒有下令作戰警戒,肯定是遇到我們自己的船。”
    胡應麟、王士崧、朱璉三人跟著水手擠到船舷上,舉目眺望,看到兩艘戰艦正緩緩斜向駛過來。
    自己船是順風,速度快。
    對方兩艘船是斜向搶風,速度不快。
    “嘀嘀!”
    水手長吹響銅哨,值班水手們立即爬上桅杆,站在橫杆上,從上往下收帆,收了近一半的帆。
    安陽號的船速緩緩降低。
    其它五艘船也在收半帆,降低速度。
    對麵的戰艦很快到了跟前。
    “是青花魚號和黃花魚號。”
    桅杆上的瞭望手大喊道。
    靠得更近,雙方在桅杆上打起了旗語。
    “青花魚號和黃花魚號隸屬青龍艦隊第三分艦隊,它們在執行巡航任務。此處離鬆門港不過一百海裏,我們明天就能趕到。”
    “到了!終於到了!”
    甲板上沸騰了!
    從大沽港出發,安陽、榆次、沅陵、枝江、霍丘和白水號,六艘飛剪船一路向東疾行,中途停靠了東隅港,在暘穀島外海停留了兩天兩夜,還遇到了三次風暴,五天無風日,曆經五十五天*,終於要到鬆門港了。
    從大沽港到鬆門港,地圖航線標注約六千七百海裏,折合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五公裏,除去停泊和無風日,按照每天白天全速航行十個小時來算,平均船速接近十四節(海裏)。
    普通世子大帆船順風航行,從大沽港到鬆門港,至少需要一百天以上。
    相比之下,飛剪船確實快,真的是在太平洋上飛翔。
    在青花魚號和黃花魚號的引領下,船隊繼續航行,到了第二天中午,海岸線像一條切開海天的裂縫,出現在眾人麵前。
    眾人再一次發出歡呼聲,胡應麟、王士崧和朱璉肩搭著肩,在甲板蹦啊蹦。
    終於到了,終於可以踏上陸地了。
    我們終於到了大明的天賜之地!
    眾人的注視中,艮洲西海岸線越來越清楚地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裏,海岸一線,山巒連綿,點點白帆在陽光下閃爍。
    駛進鬆門灣時,兩邊海岬上的炮台鳴響禮炮,轟鳴聲在海麵上回蕩,猛烈的熱切之情,向胡應麟他們撲麵而來。
    穿過狹長的入口,進到鬆門灣港區,這裏停泊著不到十艘船,其中還有四艘處在修繕狀態。
    碼頭上早就站滿了人,數以千的軍民簇擁在那裏,安陽號剛剛靠在泊位上,震天的鑼鼓轟然響起,衝天的熱情把整個碼頭都點燃了。
    在人群最前麵,看到一群海軍將領和軍官。
    為首的正是青龍艦隊都指揮使魯直福。
    下錨、係纜繩、搭挑板,梁夢龍帶著顧養謙、蕭廩、沈明臣、胡應麟等一幹幕僚,下到岸上。
    “魯都使,本官是奉詔前來赴任的東征經略司總督梁夢龍。”
    沒辦法,隔著太平洋,大明本土與艮洲通訊不便。魯直福隻知道今年下半年朝廷會派大員前來經略艮巽洲,同時有海軍將領率領戰艦來接任自己,輪換這邊值班戰艦。
    具體是誰來,以什麽頭銜,來多少人多少船,一概不知。
    所以梁夢龍先要自報家門,把自己的官銜說一遍,再開始介紹身後的幕僚。
    “這位是前隊統領、任城伯王逢巨王鼇圖。”
    魯直福哈哈一笑,“好叫梁督知道,我與鼇圖是老相識了。”
    “魯都使是在下的老上司,多有提攜。”王逢巨客氣地說道。
    梁夢龍等他們寒噓完,繼續介紹道。
    “這位是艮洲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薛易薛將軍。
    這位夏州知州顧養謙顧益卿,這位是商州知州蕭廩蕭可發。
    這位是太平郡郡守,兼經略府戶曹參政王家屏王忠伯。
    這位是長樂郡郡守,兼經略府工曹參政金學曾金子魯。
    這位是經略府司理院司理僉事,署司理主推官事王士崧王仲叔。
    這位是經略司警政廳都事兼宣教司郎中胡應麟胡元瑞。
    這位是經略府財政廳都事朱璉朱文卿。
    這是在下的長史沈明臣沈嘉則.”
    魯直福與他們一一拱手見禮。
    “梁督,諸位大人,副都使兼第一行司指揮使強昂強將軍,帶著第二分艦隊在巽洲巡航,本官會派通訊艦與他聯係,叫他前來參見梁督。”
    “不著急。接任兩位的盧相盧將軍和鄧子龍鄧將軍,率領主力中隊還在後麵,估計還得有兩個月才能到。”
    “兩個月?”
    “對,按計劃,他們會在扶桑群島暘穀島停留半個月。”
    什麽時候冒出個扶桑群島和暘穀島?
    魯直福一臉懵逼。
    “魯都使,這是周永發率領的勘探隊發現的新海島,正好在艮洲和本土之間,位置極佳,朝廷決定把那裏作為重要中轉站來建設。”
    “原來是老周他們勘探隊發現的。大好事,果真是天佑大明,我們正愁太平洋航線過於遙遠,想不到老天爺就給中間放了一個中轉站。”
    “哈哈,魯都使說的對,是天佑大明。”
    寒噓幾句,梁夢龍遞給魯直福一迭清單說道:“這是本督帶來的人口、物資和設備,魯都使清點一下。”
    大明在艮巽洲一直都是軍管,還是海軍艦隊將領兼管,實行民政的全靠艦隊政工處,沒有地方官府。
    所以跟梁夢龍對接,負責清點接收人口和物資的隻能是魯直福。
    魯直福掃了一眼目錄,驚喜道:“皇上決定全力開發艮巽洲?”
    “對,皇上明詔天下,艮巽洲是上蒼給大明的天賜之地,要全力開發,供養更多的大明子民。”
    “好,我老魯就等著這一天,青龍艦隊上下官兵也等著這一天。”魯直福抬起頭,欣慰和感慨地說道。
    “我們青龍艦隊打西班牙艦隊,攻城略地時總是在想,這裏離大明那麽遠,會不會最後朝廷要棄守這裏?”
    “不會!”梁夢龍斬釘截鐵地說道:“在本官出發時,皇上當著眾大臣的麵對本官說過,大明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可以放棄的。
    因為每一寸土地都浸滿了大明英烈的鮮血。
    而艮巽兩洲,更是上蒼給大明的天賜之地,也是青龍艦隊官兵九死一生拚出來的,隻能多,不能少!”
    魯直福雙目赤紅,哽咽地說道:“好,我青龍艦隊泛舟萬裏,浴血奮戰,得皇上這句話,足矣!”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裏,大家忙碌又興奮。
    搬運和清點物資,安置軍民,搭建官署,邀請附近夏商遺民部落酋長到太平城聯誼.
    這天,梁夢龍在太平城官署中廳裏召開東征經略司軍政聯席會議,主要軍政官員悉數出席,近百人把不大的中廳坐得滿滿當當。
    文官或穿著長袖襯衣外套一件馬甲,或穿著曳撒服,或穿著相對應品階的官服。
    武官都穿著軍服,在座的多是海軍的天青色,隻有薛易等部分軍官穿著陸軍的原野灰。
    大家都理著短發,包括梁夢龍。
    東征,顧名思義就是軍事行動為主,民政安撫為輔,既然如此,那麽大家就要按照出征作戰的規矩來,理短發,這沒有任何條件好談的。
    梁夢龍掃了一眼會場,輕輕咳嗽一聲,輕聲議論的眾人馬上正襟危坐,剛才還嗡嗡一片的中廳馬上變得十分寂靜。
    “此前我大明對艮巽洲經略以軍事為主,少有經營。現在的經略方策改為軍事和經營並重。
    軍事方麵,不再單一依靠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朝廷派遣了陸軍步兵團和騎兵團,從陸地展開行動。
    經營方麵,朝廷增多了移民名額,派遣了民政文官,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體係
    首要問題,就是改變此前雜亂無章的州縣劃分。
    州縣不明,官署不立,難以聚集力量,展開經營。”
    梁夢龍揮揮手,示意書辦把一幅地圖掛在中廳的牆壁上。
    “這幅地圖是青龍艦隊數年間派出的勘測隊,對夏州以東地區,以及巽洲西海岸地區進行多次勘察測繪出的地圖。
    我們也看圖說話。”
    說到這裏,梁夢龍猛然間想起這句話是自己在西苑開會時,跟皇上學來的,不由地會心一笑。
    下麵的文武官員不明就裏,呆呆地看著他。
    梁夢龍轉頭看了他們一眼,接過細長木杆,指著地圖,開始說起來。
    “我們在艮洲發現的第一塊土地,叫夏州,在地圖上可以看出,夏州南部是一處狹長的半島(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地理學會給它命名為夏南半島。
    萬曆二年就有勘測船隊圍著它轉了一圈,它南北長約一千公裏,就像一隻胳膊伸進太平洋裏。
    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多火山,東海岸陡峭,沿海平原狹窄;西海岸平緩,平原較寬。
    海岸曲折,多小島,沿岸有珊瑚礁,少河流。
    天氣幹熱,多戈壁旱地。”
    梁夢龍在夏南半島上點了點,“那裏貧瘠,少有人口,隻建立了四個捕鯨和臨時補給港口。那裏是我們的口中之物,可以暫放到一邊。
    夏州東邊距離長樂城大約五百裏有一條河(科羅拉多河),地理學會給它命名為德安江,以德服人、安遺化蠻。
    同時把德安江以東劃為德州,作為陸路進攻方向,後續所設郡縣,暫歸夏州管轄。
    夏州以東還有一條山脈(內華達山脈),南北長約一千二百裏,地理學會將其命名為合虛山脈。出處應該是《山海經之大荒東經》裏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
    合虛山脈雄偉峻拔,東坡斷崖陡峻,植被稀疏。西坡深邃峽穀,森林茂密,雨雪豐沛,河流和湖泊眾多,是良好的農牧地區。
    夏商遺民多居於此,至今已在西坡地區修築有莫陽、洛山、沃土、杜關、拓東、溫陽、維山和梅陽八城,南北相距一千裏。
    它也會是夏州未來農墾重點地區一城一縣,以縣為治,聚攏遺民,分設農墾,開墾耕種,放牧牛馬。”
    梁夢龍點了點地圖,長杆指向地圖的北邊。
    好了,我們來看看夏州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