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樸實的歐洲人

字數:7864   加入書籤

A+A-


    萊昂看過去,想了想答道:“侯爵大人,按照行程,這裏應該是滿剌加海峽的入口。那裏應該是炎蘭城,炎南城最西邊的城池,有軍港,也有民用港口。
    不過我們的船不在這裏停。”
    “炎蘭城?”
    “是的,以前是明國打亞齊人的總部。”
    “亞齊人?我們在印度見到的那些雇傭兵?”
    “是的。”
    “他們來自炎南島?”
    “對,他們是炎南島土著,南海地區最驍勇善戰的土著。當初我們葡萄牙人剛到這裏時,在他們手上吃過好幾次虧。
    後來采取了合作方式,雇傭他們作戰,非常好用。”
    “明國人對他們的態度?”
    “上來就打他們,說亞齊人搶劫了明國的船隻。後來我聽到另外一個版本,說亞齊人的戰船在巡邏的時候,對著明國商船遠遠地射了幾箭。
    明國的海軍得到報告,說商船被劫,馬上圍了過來,把亞齊人為數不多的戰船、商船和漁船全部擊沉,然後修築炎蘭城,開始進攻亞齊人。
    開始時亞齊人還能硬氣,覺得明國人不過如此,積極應戰,還雇傭了上百名葡萄牙軍官和士兵,作為顧問和教官。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明國人不僅武器先進,軍隊訓練有素,作戰還極其凶殘狡詐。”
    “狡詐?”
    “對,我在那裏遇到過四位葡萄牙軍官,他們曾是亞齊人的教官和顧問,跟我提起過明國人在炎南島是如何與亞齊人作戰的。”
    “萊昂,請詳細地說給我聽聽。”
    “好的侯爵大人。”
    馬塞洛不僅跟萊昂父輩關係密切,還是葡萄牙的高級將領,常年在北非與摩爾人作戰。
    “明國人剛登陸時,兵力不占優勢,亞齊人兵力反而占優勢,準備主動出擊。一位葡萄牙顧問勸住了亞齊人首領,說明國人有備而來,不如用計謀。”
    “這位葡萄牙顧問是位有經驗的軍官,這個主意非常好。他現在哪裏?”
    萊昂笑了笑,沒有答話,繼續說道:“亞齊人首領聽取了顧問的建議,假裝失敗,把明國軍隊一步步引到盆地,將他們包圍,然後發起進攻。”
    “非常棒的計謀。”
    “明國人反應很快,把車子圍成一圈,就地變成了一座城堡。”
    “城堡,怎麽可能?”
    “那四位也是後來才知道的,明國人的車是特殊設計的,車廂厚實,兩邊還鑲嵌了鐵板,首尾相連就是一道城牆,還有射擊孔,火炮口.
    據說明國人用這種叫廂車的工具,在遙遠的北方草原,打敗了可怕的蒙古人.”
    “萊昂,我有一種不詳的感覺。”
    “三萬多亞齊人圍著這幾千明國軍隊打了兩天兩夜,死傷了五六千人,再狂熱的亞齊戰士也變得冷靜。
    在他們快要撐不住時,一支明國軍隊從亞齊人後麵的叢林裏鑽出來,襲擊了他們。”
    “這支明國軍隊從哪裏鑽出來的?”
    “或許是坐船,繞到亞齊人的後方登陸,然後在向導的帶領下,從小路穿過這片叢林。那四位葡萄牙同胞回憶起當時的戰況,還心有餘悸。”
    “戰況非常慘烈?”
    “不,那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什麽?”
    “亞齊人勇敢、士氣高漲,就跟摩爾人一樣,像風,可風是難以受到約束的。
    明國人不僅勇敢、士氣高漲,還非常有紀律。他們冷靜得像機器,槍炮齊鳴,手榴彈亂飛。
    侯爵大人,明國人的火槍比我們的火繩槍要先進,不需要火繩,不需要撐杆,端著就可以射擊。
    他們的火炮也十分犀利,比我們的火炮要輕,威力卻要大的多。他們有各種炮彈,有鐵丸,有霰彈,有開花彈,根據戰況靈活使用。
    明國人的火炮分在戰場各處,時而分散使用,就地支援步兵作戰;有時集中使用,向某一處開火,在敵人的陣地上打出一個缺口。”
    馬塞洛聽得神情凝重,緩緩說道:“在紀律麵前,勇氣隻是大風裏的一堆沙子。何況如你所說,明國軍隊也很勇敢,他們的武器更先進,戰術也十分成熟。
    亞齊人注定要失敗。”
    “是的侯爵。一場激戰後,亞齊人死傷過半。我們那位給亞齊人提建議的同胞,死在戰場。
    半年後,亞齊又聚集了三萬多人,要和明國人決一死戰。
    明國人滿足了他們的願望,在一個巴塔基卡的地方擺開陣勢。當亞齊人騎著數百頭戰象,列著隊,士氣高昂地向明國人衝去時,明國人發射了火箭彈。”
    馬塞洛大吃一驚,“火箭彈?你們常說的撒旦武器?”
    “對,在巴塔基卡,明國軍隊一口氣發射了上萬枚火箭彈。”
    “上萬枚?”
    “是的侯爵。”
    馬塞洛喃喃地說道:“你說得沒錯,明軍打仗真的十分狡詐凶殘。”
    廣順一號繼續前進,炎蘭城離得越來越遠,消失在天地之間。
    “後來這些亞齊人怎麽了?”
    “從那以後,亞齊人再也無法發動有規模的進攻,他們就像老鼠一樣,被明國軍隊攆得到處跑。
    我們那四位同胞也被明國人俘虜,很快就被放出來,去到了果阿。
    這次回到果阿,我還特意去找了他們,才知道他們被暹羅人雇傭了,參與到暹羅、南掌和真臘國對蒲甘東籲國的進攻。
    而那些亞齊人,據說他們的長老們找明國人談判,最後達成協議,明國人把他們送去印度。那裏的阿富汗和蒙兀兒王公們願意收留他們。”
    “萊昂,亞齊人是很好的兵源,而且他們跟阿富汗、蒙兀兒王公們的信仰是一樣的。”
    “是的,亞齊人被明國人打得大敗,但是他們去到了印度,又恢複了驍勇善戰,那些阿富汗和蒙兀兒王公們非常歡迎他們。
    據說明國人這兩年裏向印度運送了三十多萬亞齊人,炎南島上幾乎再沒有亞齊人了。隻不過他們原本有多少人,戰爭死了多少人,誰也不知道。”
    馬塞洛勾著下巴,目光冷徹,“失敗者的命運,是掌握在勝利者手裏。萊昂,明國人為什麽要盯著亞齊人?他們有世仇嗎?”
    “沒有世仇。”萊昂搖了搖頭。
    “那為什麽?”馬塞洛看著萊昂的臉,心頭一動,想到了他剛才說過的話,猛地反應過來,“明國人打亞齊人,是打給南海地區其它國家和勢力看的?”
    “是的侯爵。明國人在這裏打垮亞齊人,在果阿打敗了我們後,不僅南海諸國,就連印度、波斯和奧斯曼等諸多勢力,都會和和氣氣地跟明國人做生意。”
    “萊昂,我們在馬斯喀特、阿巴斯、巴士拉港口的商人,給裏斯本發去情報,說明國人在波斯的東邊,遙遠的河中地區,發起了強大的攻勢。
    據波斯商人傳過來的消息說,強大的葉爾羌汗國被明國人納入版圖,波斯北麵的哈薩克汗國也已經被占領了。
    這些情報,跟北歐商人帶來的消息,可以對得上了。”
    萊昂看著馬塞洛的,知道他是葡萄牙軍隊高級將領,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非常信任的人,能獲得許多自己不知道的消息。
    “北歐商人那邊,什麽消息?”
    “從去年開始,莫斯科公國的東部,衝進去一群又一群如野狼的遊牧部落,據說有二三十萬之多,說是被驅趕著向西而來。
    正在立窩尼亞與波蘭立陶宛聯邦、瑞典和丹麥挪威聯合王國作戰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連忙調集兵馬進行阻攔,發生了多起衝突。據說莫斯科大公國的軍隊吃了大虧。
    由此可見,這些被驅趕的遊牧部落,戰鬥力不凡。那麽在東方,能把他們攆得像兔子的軍隊,會有多可怕?”
    萊昂眼睛閃著光,“侯爵,你是說大明的陸海軍在四處出擊。他們的海軍向東,向南。陸軍在向西。”
    “是的。你去過明國,知道那裏地域廣袤,人口眾多,擁有無盡的財富,歐羅巴所有的國家加在一起,都不如它。
    原本我不信的,可是現在我信了。
    這樣強大的國家,不可能隻朝著一兩個方向出擊。
    我們葡萄牙,不僅海軍到處出擊,陸軍也在北非對摩爾人進行一次又一次地打擊,確保南部邊境不再受異教徒襲擾,同時保護我們在北非的利益。”
    沒錯,按照歐羅巴人最樸素的想法,我變強了,那麽周圍的一切都是我的。我要一直擴張,直到天涯海角,或者被人打得鼻青臉腫。
    不過葡萄牙人還好些,有自知之明,知道是很強,但不是最強,所以到哪裏以做生意為主。
    現在秉承老歐洲樸實心態的是西班牙人,他們覺得整個地球都是上帝賜給自己的。
    你不信上帝?
    愚昧落後!
    一定要在精神上超度你,讓你沐浴在上帝的榮光下。
    你不服?那就肉體上超度!
    西班牙這種霸道的心態和作風,隔壁的葡萄牙人肯定心裏有數。聽說西班牙人在新大陸被明國人打得抱頭鼠竄,要不是必須保持紳士風度,他們真的會笑出聲來。
    不過部分葡萄牙貴族出於慕強心態,還有西班牙人給的多,已經變成精神西班牙人了。
    加上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很多有識之士擔心西班牙會吞並葡萄牙。馬塞洛和萊昂就是這群有識之士的兩位。
    馬塞洛和萊昂等人在心裏對西班牙人十分提防。在他們看來,此時的西班牙處在最虛弱的時刻。
    本土和地中海方麵,1571年初,奧斯曼帝國海軍占領了塞浦路斯,威尼斯、熱那亞等意大利城邦慌得一比。
    這些吸血鬼商人連忙揮舞著金幣,向教皇求援,同時發動輿論攻勢,把屬於威尼斯的塞浦路斯島的丟失,拔高到異教徒對基督教世界的極大威脅。
    教皇庇護五世出麵,促使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與威尼斯、熱那亞等基督教國結成同盟,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海上遠征軍。
    1571年10月7日,西班牙、威尼斯和熱那亞海軍為主的基督教海軍,與奧斯曼帝國海軍主力在希臘西部的勒班多海峽相遇。
    爆發了一場歐洲曆史上規模空前的海戰。
    奧斯曼有230艘戰艦,基督教海軍有208艘戰艦,雙方都是槳帆船,雙方打得天昏地暗,損失慘重。
    雙方都快要堅持不住時,西班牙聖克魯斯侯爵巴讚率領西班牙帆船艦隊趕到,在遠處用火炮攻擊奧斯曼帝國海軍的槳帆船。
    奧斯曼帝國海軍大敗,主帥阿裏.巴夏及3萬名將士戰死,8000人被俘,損失艦船230艘。
    從果阿回到裏斯本“待罪”的萊昂收集了大量的關於勒班多海戰的信息,還親自去西班牙塞利維亞港,拜訪參加過戰爭的西班牙軍官們。
    最後萊昂得出了一個結論,勒班托海戰意味著槳帆船和肉搏海戰時代的結束。
    風帆戰船時代已經到來。
    利用風帆戰船的機動力,用艦炮給予敵船沉重的打擊,打亂他們的陣形,打垮他們的士氣,再用接舷戰結束一切。
    萊昂更驚恐地發現,自己總結的這一套新海戰戰術,明國人早就嫻熟地應用。
    他們在滿剌加、果阿的海戰中,熟練地應用這些戰術,搶上風,依次抵近炮擊,打得自己艦隊丟盔卸甲後,這才圍上來,用接舷戰解決旗艦和主力艦。
    他們還發明了該死的火箭彈!
    萊昂把自己的總結通過渠道向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呈報。
    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開始不信,可是谘詢過在果阿城觀戰的軍官、貴族、傳教士們,他們所說的情況跟萊昂說得差不多,有的說得更加誇張。
    萊昂終於得到了塞巴斯蒂昂一世的接見。
    在接見中,萊昂進一步暢述了自己的觀點。
    西班牙人雖然在勒班托海戰獲勝,但是他們損失了大量槳帆船,使得帆船主力艦隊必須留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保護西班牙在地中海和尼德蘭的利益。
    明國人的遠征艦隊在新大陸把西班牙人錘得半死,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牙根咬碎了也沒法抽調主力去增援。
    他家大業大,除了西班牙本土,到處都有地盤。尼德蘭、西西裏與那不勒斯、弗朗什孔泰和米蘭。
    沒有海軍,西班牙強大的陸軍也沒法到處飛。
    西班牙帆船艦隊在勒班托海戰一錘定音,展示了帆船艦炮的威力。
    明國遠征艦隊在新大陸追著西班牙艦隊打,從側麵論證了萊昂的說法,明國在海戰新戰術方麵遙遙領先,
    萊昂向塞巴斯蒂昂一世建議,與明國結盟,把明國引入到歐洲來。
    為什麽?
    正如萊昂剛才所言,明國開拓新市場,都是海軍先行,新到一地,先把當地最彪的勢力揪出來暴打一頓.
    於是有了這次出使
    廣順一號和二號在滿剌加外港暫時停泊了一晚,大家睡得很安穩,因為時不時有帆船和槳帆船往來巡邏。
    第二天中午,廣順一號和二號趕到了龍口港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