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

字數:7007   加入書籤

A+A-


    “強敵!必須全力以赴的強敵!”
    譚綸斬釘截鐵地說道。
    朱翊鈞目光一閃,又問道:“譚公為何如此說?”
    “皇上、諸公,我們跟北虜交戰多年,此前的戰績眾所周知。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韃靼、瓦剌人剽悍善戰,這是公認的。
    皇上秉政,練新軍、行新法、造新器,三管齊下,這才有王師北伐,盡收漠南漠北之曠世之功。
    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實力如何,老夫不知。但是與瓦剌、韃靼同出蒙元一脈,又地處苦寒之地。
    地方越苦,越容易出精兵,這也是公認的。
    所以依照常理推論,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不是善輩,實力不凡。卻被莫斯科公國接連滅國,那麽我們不能對莫斯科公國等閑視之。”
    戚繼光與朱翊鈞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譚公所言極是。根據軍情局的情報,莫斯科公國百姓皆是東斯拉夫人,地處偏遠寒苦的北方,被其他歐羅巴人視為蠻夷中的蠻夷,生性凶橫,悍不畏死。
    此前是一盤散沙,說是國家,更像是部落聯盟,故而被金帳汗國納入麾下。他們不僅向蒙古人學習,也向西邊的歐羅巴國家學習,故而逐漸崛起。
    他們地處四戰之地,西邊有瑞典和波蘭,南邊有克裏米亞汗國和諾蓋汗國,東邊是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北邊是一年四季都是積雪的不毛之地。
    但是他們卻一路逆襲,開疆擴土,反過來接連吞並了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是我們西進路上的強敵!”
    朱翊鈞接過戚繼光的話頭,“好,心態端正了就好。我們有天朝上國的自傲,但我們對待任何一個敵人,都不會掉以輕心。”
    掃了一眼眾人,他指了指戚繼光,“元敬,請繼續。”
    戚繼光應道:“遵旨!
    諸公,我們繼續說莫斯科公國向東的攻略。嘉靖三十年(1551年),阿斯特拉罕汗國內亂,諸宗王和貴族們爭奪汗位。嘉靖三十四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派出三萬兵馬進攻阿斯特拉罕汗國,扶植傀儡上台。
    嘉靖三十六年,伊凡四世派兵廢除傀儡,正式吞並阿斯特拉罕汗國。
    由於莫斯科公國在西邊與瑞典等國為了爭搶土地,展開激烈的戰爭,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把兵力放在了西邊,東邊對西伯利亞汗國的經略,交給了地方和貴族。
    嘉靖三十五年,伊凡四世召見了喀山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該家族原本是莫斯科公國的大鹽商,巨賈一方,捐獻了大量錢財給伊凡四世,以為軍資。
    在吞並喀山汗國後,伊凡四世把喀山城附近富庶之地賜給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正好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鄰。
    伊凡四世仔細詢問了邊境形勢,然後簽發授權令,授權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對西伯利亞汗國進行攻略。
    拿到授權令後,斯特羅甘諾夫家族開始在邊境地區構築工事堡壘,招募各地的地痞惡棍,以為軍隊,購買武器,伺機攻略西伯利亞汗國。”
    張居正好奇地問道:“莫斯科公國居然把重器私授於下?不怕太阿倒持嗎?”
    朱翊鈞解釋道:“這是歐羅巴的特色,君主對下麵的貴族控製不強。他們有句流傳數百年的話,叫做封臣的臣子不是君主的臣子。”
    趙貞吉捋著胡須說道:“皇上,封臣的臣子不是君主的臣子。這歐羅巴諸國,倒是跟我朝春秋時期有些像。”
    “對。我們的兌洲,他們自稱歐羅巴洲,土地麵積不到我大明一半,卻分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互相紛戰不休,長達數百年。
    在朕看來,就是一個大養蠱皿。能從裏麵殺出來的,都不是等閑之輩。而為了殺出重圍,這些大大小小的國家,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麽都敢嚐試。
    所以他們非常善於學習,勇於探險,永不滿足。莫斯科大公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們對土地的貪婪,超出人的想象;他們的執著和勇敢,也會出乎我們意料。
    把經略一事授予地方貴族,莫斯科公國在無暇他顧時,確實做得出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張居正皺著眉頭,問了一個問題。
    “元敬,軍情局收集的莫斯科公國的情報,為何如此詳細?”
    “張相,這還多虧了瓦剌諸部達爾加,和碩特部大台吉哈尼諾顏洪果爾,他實在是太能跑了!
    此獠在科布多大敗後,沿著也兒的石河向西北方向逃竄,蕭如薰帶著一個騎兵團,緊追不舍。
    在廣袤的草原上一直追了足足三個月,哈尼諾顏洪果爾在蕭如薰的追趕下,路線飄忽不定,最後居然橫穿了西伯利亞汗國,來到原喀山汗國與西伯利亞汗國交界的地方。
    蕭如薰帶兵斬殺了走投無路的哈尼諾顏洪果爾,又遇上一夥莫斯科公國軍隊。他們有八百餘人,裝備火繩槍、戰馬、鎧甲等,在西伯利亞汗國西邊地區刺探情報。
    蕭如薰毫不客氣縱兵斬殺,斬首六百餘,俘獲首領一百六十餘人。回師路上稍加審訊,其中首領是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一位重要成員,卡莫西夫男爵。
    他精通拉丁文,還懂蒙古和突厥語。
    繼續審問,發現被俘人員裏有伊凡四世派來助陣的侍衛軍官、勘察地形測繪地圖的工程師和神父。
    蕭如薰讓懂官話和蒙古語的軍官與卡莫西夫男爵一起做翻譯,一一審訊俘虜,詢問了大量情報。
    後來這些人被送回到京師,軍情局托鴻臚寺找了兩位精通拉丁語的人,與懂拉丁語的卡莫西夫男爵,工程師和神父們一一溝通,驗證所獲情報.
    整理編纂成冊,名為《莫斯科公國、西伯利亞汗國、克裏米亞汗國以及其它西線諸國情報條目》,已經呈給皇上禦覽,同時發送參謀總局、海軍參謀局、洪武軍事學院等相關衙門。”
    聽完戚繼光的解釋,張居正等人了然於心。
    上行下效。
    皇上對情報工作重視到了幾近苛刻變態的地步,下麵自然會無比地重視。重視的結果就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才會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長年累月下來,大明的軍情局對外刺探情報,可謂到了無孔不入,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朱翊鈞開口了,“西線的情況大致清楚了。西征軍這幾年,連連對哈薩克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用兵。
    哈薩克汗國被滅,西伯利亞汗國投降。同時有近二十萬部眾,從西伯利亞汗國和哈薩克汗國,途徑喀山汗國、諾蓋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舊地,向莫斯科公國腹地湧入。
    這裏麵不乏我們潛伏其中的暗樁和細作。他們會率領這些西伯利亞汗國和哈薩克汗國殘部,在莫斯科公國東邊和東南方向進行周旋,爭取跟克裏米亞汗國聯盟。”
    莫斯科公國的主力大軍正在西邊跟瑞典、立陶宛等國激戰,無暇東顧,我們先縱亂兵,把莫斯科公國這些年在東線,吞並喀山、阿斯特拉罕汗國後占據的土地,攪得稀巴爛。
    隻不過這些都是牽製手段,最後還是需要我們用槍炮和鐵騎解決問題。
    內閣!”
    張居正連忙應道:“臣在。”
    “張師傅,未來十年,西部要大修城堡要塞,扼守東西要道。然後蒙古前翼作為主力,左右後三翼也要輪流上陣,依托城堡要塞,對莫斯科大公國的東線,依次繼續襲擾。
    摧毀他們的城鎮莊園,燒毀他們的屋舍田地,斬殺他們的軍隊官兵,搶掠人口,第一階段進行破襲戰為主。”
    朱翊鈞大聲道:“我們的劣勢是西線距離腹地太遠,軍械物資運送困難。莫斯科公國的優勢是邊境線離他們的腹地不遠,集結兵力,運輸物資非常便利。
    但是我們要用辯證法的眼光去看,我們的劣勢何嚐不是我們的優勢。西線邊境離我們的腹地很遠,莫斯科公國想反擊,想對我們國土進行襲擾破壞,鞭長莫及,費盡力氣卻隻能傷及皮毛。
    莫斯科公國的優勢就成了劣勢。我們的蒙古騎兵分批襲擾,一過邊境就進入到他們的腹地,肆意破壞,會讓他們元氣大傷的。
    當然了,持續不斷地襲擾,會讓我們運輸壓力很大。但我們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相信堅持兩到三年的襲擾,莫斯科公國的國力就會被嚴重削弱,等到我們陸軍主力西征時,他們會變得十分虛弱。”
    資政大學士、內閣左丞王崇古說道:“皇上,莫斯科公國與我們相隔萬裏,中間全是草原、荒漠、冰原,路途遙遠。
    且那裏窮邊氣寒,土瘠民貧,食之無味啊。”
    朱翊鈞看著王崇古,緩緩答道,“朕年少時,有一次做夢夢到太祖皇帝。太祖爺說道,翊鈞啊,朕到了天庭,知曉了天機。這世上有三大黑土地區,土地肥沃,氣候適宜。
    一處位中,在國朝的東北一帶。一處位東,在艮洲中部,一條叫密西比河的地方。一處位西,在兌洲東部,莫斯科公國以西,以基輔為中心一帶。均為天下一等一的糧倉,可活億萬百姓。
    得此三處,我大明子民永世不會再挨餓。”
    眾人臉色凝重。
    黑土地,天下一等一的三大糧倉。
    太祖皇帝窮苦出身,家無立錐之地。少年時親人紛紛被餓死,痛徹入骨。他成為天子後,對土地的熱愛,可謂是狂熱,對大明農民能填飽肚子,可謂是殫精竭慮,為曆朝曆代皇帝之最。
    看來皇上也頗承祖風啊!
    朱翊鈞一字一頓地說道:“自從朕得太祖皇帝告知天機後,日思夜想,要是朕把這三大糧倉,盡收大明,讓大明子民永世不再受饑荒之苦,朕就無愧被大明百姓稱呼一聲天子。”
    張居正、譚綸、趙貞吉、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嘩啦啦全部站起來,麵對著朱翊鈞,高叉手作揖。
    “皇上仁德聖明,心憂萬民,兼濟蒼生。勵精圖治、治國安民,定會彪炳青史,萬古長春。”
    盧溪號花了九天就從賓坦港來到了香江港,航程大約在兩千六百公裏。
    從混熟的盧溪號大副嘴裏聽到這個數字,萊昂和馬塞洛陷入了沉默。
    盧溪號白天航行十個小時左右,晚上停泊休息。九天跑兩千六百公裏,等於一個小時航行了二十九公裏,航速在十六節以上。
    這些不算複雜的換算關係,萊昂已經搞清楚了。他用鉛筆把這些數字在紙上列出來後,馬塞洛、孔多塞等人的沉默震耳欲聾。
    葡萄牙的帆船,從果阿到大明珠江口的壕鏡,順風順水需要跑兩到三個月,航速在六到八節。
    如果讓盧溪號來跑,不到一個月就能跑完。
    這速度,葡萄牙的帆船連盧溪號的尾帆都看不到啊!
    以此推論,大明朱雀水師裏的主力戰艦,甲乙戰列艦,航速可能在十二到十四節。
    己方的航速是六到八節。
    差距之大,大到讓人絕望。
    別人不想跟你打,揚帆就遠走了。要想打你,追著你的屁股一頓炮擊,你想跑都跑不掉!
    其它暫且不論,光這個船速就已經讓人絕望到無語。難怪就連號稱天下無敵的西班牙,在大明水師麵前,就像獨木舟組成的船隊一樣,被打得七零八落。
    馬塞洛拉著萊昂的手,堅定地說道:“萊昂,我們必須跟明國結盟,把他們的水師請到歐洲,請到地中海去。
    隻有這樣,西班牙這隻老虎才會變成兔子,不會對我們葡萄牙有非分之想!”
    萊昂猛地點點頭,他心裏期盼著,能在香江港找到何塞。
    盧溪號降帆,航速變得緩慢,在引航船的引導下,緩緩駛進香江港。
    大副在給萊昂和馬塞洛介紹:“前麵就是香江港,它南邊是石排島,北邊是九龍半島。”
    “九龍,九條龍?”
    “對,相傳南宋末年,丞相陸秀夫、太傅張世傑護衛七歲的幼帝避難到珠江口東岸的大鵬山。幼帝看著前麵有八座山,便對陸秀夫說道,一山一龍,這裏應該有八條龍。
    陸丞相答道,不,這裏應該有九條龍。於是這一帶就叫做九龍半島。”
    萊昂很好奇地問道:“一山一龍,八座山八條龍,沒錯啊,為什麽姓陸的丞相說有九條龍?他的算術,比我還要差嗎?”
    大副無語地看著他,沉默也是震耳欲聾!
    我豬油蒙了心,非要跟一個老外講什麽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