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

字數:7691   加入書籤

A+A-


    早上七點多,古吉拉特蘇丹穆紮法爾沙三世派人把比賈普爾蘇丹阿利.阿迪爾沙一世、艾哈邁德納格爾蘇丹穆爾塔紮、卡利卡特紮莫林蘇爾利特七世請到大帳裏。
    穆紮法爾沙三世身形肥胖,腦袋和臉是小圓球,軀幹身子是大圓球,整個身子就是兩大小兩個圓球迭在一起,再加了四肢。
    他穿著華麗的衣服,由大明的絲綢和天竺本地的棉布製成,遍體都是金絲銀絲繪織的花紋。
    巴掌寬的腰帶用犀牛皮製成,上麵點綴著各種寶石,藍的、紅的、綠的、白的、黑的,光彩奪目。
    兩把短刀插在腰帶上,刀把刀鞘錯金打造,鑲嵌著各色寶石,不像武器,更像是藝術品。
    頭上包著一塊布,也綴滿了寶石,留著威嚴的長胡子,煩躁地用手梳理著胡須兩邊。
    他眼睛兩圈黑,看上去像一隻花花綠綠的熊貓。
    昨晚他牽掛下落不明的火炮以及六萬兵馬,徹夜難眠,熬出了黑眼圈,一大早就把三位打著哈欠、睡眼惺惺的蘇丹王公們召集在一起。
    “該死的,我們的火炮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伊蒂馬德汗這個混蛋,是不是阿克巴派來的奸細,故意來搗亂的?”
    穆紮法爾沙三世的抱怨讓阿迪爾沙一世、穆爾塔紮和蘇爾利特七世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天竺自古就是一盤散沙,是“勇士們”的天堂。
    從公元前二世紀到現在,成千上萬的征服者揮舞著馬刀,從開伯爾山口湧向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德幹高原。
    這些征服者帶來的侍從和兵馬,公元六世紀之前有塞種人、貴霜人、匈奴人、嚈噠人和古加拉等民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臘人。
    他們定居印度後,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一支獨特的民族。以氏族部落形式聚集,全民皆兵,保持著尚武的傳統。
    自稱拉傑普特,即王族後裔。
    大致分布地區為:印度河下遊的塞種拉傑普特人;印度河中遊的嚈噠(或白匈奴)拉傑普特人;上遊五河流域的貴霜拉傑普特人。
    他們放棄以前的宗教,改為信奉印教,屬於刹帝利階層,與祭祀婆羅門相輔相成。
    婆羅門以神的旨意來證明拉傑普特源出於印度古老的某一世係、某一王族、某個英雄、或神話中的天神(例如火神阿耆尼)的後裔,即所謂的日係和火係等世係。
    拉傑普特則保護婆羅門崇高超凡的地位,並建立了許多王國,比地上的螞蟻窩還要多。
    七世紀後,阿富汗、烏茲別克等穆教征服者在天竺大殺四方,建立大大小小的蘇丹國。
    拉傑普特有的投降,成為蘇丹們的鷹犬走狗;有的堅持自立,與蘇丹們爭權奪利。
    伊蒂馬德汗是古吉拉特地區的拉傑普特人大首領,與穆紮法爾沙三世混戰多年。
    前兩年,在德裏蘇丹阿克巴的調解下,雙方坐下來和談,劃定了各自的地盤,伊蒂馬德汗奉穆紮法爾沙三世為蘇丹,名義上的君主。
    穆紮法爾沙三世封伊蒂馬德汗為王公,承認他的自治權,雙方和睦相處了兩三年。
    阿迪爾沙一世、穆爾塔紮和蘇爾利特七世心裏很清楚,拉伊蒂馬德汗進入反明聯盟,穆紮法爾沙三世沒安好心。
    不能我的人馬在前麵跟明國人打生打死,損失慘重,你伊蒂馬德汗躲在後麵坐享其成。
    我穆紮法爾沙三世沒有那麽傻,必須把你伊蒂馬德汗拉進來,還要讓你做前鋒。
    反正大家必須一起有損傷,不能損了我一人,你卻保存了實力。
    這種小心思,大家心知肚明。
    可伊蒂馬德汗也不是善茬,他帶了五萬人來,大方地交出三萬人,然後帶著兩萬精銳要求留在“安全”位置。
    哪裏最安全?
    當然是火炮部隊,這些都是蘇丹王公們真金白銀弄來的大殺器,寶貴的很。
    穆紮法爾沙三世成了反明盟主,有些事就不能做得太過,要彰顯出自己的格局。
    既然伊蒂馬德汗交出三萬兵馬給自己指揮,穆紮法爾沙三世就把他跟火炮隊編在一起。
    這下安全了吧!
    可是火炮部隊行動緩慢,落在後麵,結果稀裏糊塗地失去了聯係。
    該不是伊蒂馬德汗卷著這一百多門火炮跑路了吧。
    阿迪爾沙一世、穆爾塔紮和蘇爾利特七世心裏嘀咕著,但是並不著急,因為這一百多門火炮裏,數量最多的是穆紮法爾沙三世。
    其他三位拿出來的火炮,隻是來湊數的。
    可伊蒂馬德汗的心思要好好琢磨一下。
    反明聯盟是德裏蘇丹阿克巴派使者引線穿針,加油鼓勵,還贈送了大批兵甲軍械才促成的。
    一千頭戰象裏,就有阿克巴友情讚助的兩百頭。
    伊蒂馬德汗此前一直是阿克巴在古吉拉特地區扶植的一顆釘子,專門用來攪渾天竺西部地區這潭水。
    現在伊蒂馬德汗畏戰不前,還把火炮卷跑了,這是不是奉了阿克巴的意思,想坑大家一把?
    反明聯盟四位蘇丹王公,最怕的就是被阿克巴給坑了。
    這個撲街,一直想重興父祖基業,統一印度。
    野心大到瞎子都能看到。
    “報!”
    正當幾人疑神疑鬼時,有人在帳外稟告。
    “進來。”
    “稟告蘇丹大人,炮隊派人送來急信。”
    心肝寶貝炮隊有了下文,穆紮法爾沙三世連接接過文書。
    看完後臉上浮現出笑容,“沒事了,炮隊在過拉法易河時,河水突然泛濫,為了保險起見,他們繞到上遊七十裏的地方過河。”
    阿迪爾沙一世等三位蘇丹王公聽了後也長舒一口氣,沒事就好。
    我大天竺自有國情在。
    他們很少去修河渠等水利設施,完全靠天吃飯,所以經常發生中上遊下雨,下遊就會水位暴漲,泛濫成災的情況。
    “炮隊三天後會與我們會合。
    這三天,我們固守營寨,不與明國接戰。”穆紮法爾沙三世做出了決定,然後轉頭對蘇爾利特七世說道:“蘇爾利特殿下,阿拉伯和波斯人那邊怎麽說?”
    蘇爾利特七世是卡利卡特的紮莫林。
    紮莫林,來源於印度南部通用語之一馬拉雅拉姆語,意思是統治大海和山川的人。
    蘇爾利特七世屬於首陀羅出身的安奈集團。
    首陀羅屬於天竺土著人,西北征服者接連到來後,成為被征服者。
    其中一部分頭腦靈活,哄得主子開心,成為土地承租人。
    從婆羅門、刹帝利手裏承租土地,再轉租給其他首陀羅、達利特人和部落民奴隸,中間賺差價。
    幾百年後這些賺差價的首陀羅逐漸強大,占據了馬拉巴爾海岸一帶大片土地,建立了卡利卡特王國。
    王國的王室自稱為奈爾,大概意思是寺廟管理者。
    你們看,我雖然是首陀羅出身,但我為婆羅門管理寺廟,檔次馬上就不同了!
    天竺數十上百個國邦裏,君主要麽是穆教蘇丹,要麽是刹帝利,蘇爾利特七世跟三位蘇丹坐在一起,就感覺一群狼犬裏坐了一隻哈士奇。
    “穆紮法爾沙殿下,昆賈利家族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溝通過,他們目前正在集結船隊,一時半會還沒法南下來支援我們。”
    卡利卡特地區得名來自於它著名的港口卡利卡特,也叫科澤科德,是天竺西部重要的港口,隻是現在被明國人占領,還改名為鄭陵,這也是蘇爾利特七世加入反明聯盟的重要原因。
    昆賈利家族是卡利卡特地區的“世家豪強”。
    他們祖上是阿拉伯商人,居住此地與天竺當地人通婚,身上有阿拉伯和印度混合血統。
    他們秉承祖業,善於經商,曾經把持著卡利卡特港的商貿,以及卡利卡特地區的棉布和花布生意,與阿曼地區、巴士拉和阿巴斯的阿拉伯、波斯商團保持著密切關係。
    這樣的家族在第烏、達曼、蘇拉特、果阿和柯枝等港口有很多。
    當地的蘇丹和王公接受他們的金錢供奉,默許他們的商貿權。
    自從葡萄牙人到來後,這些家族的好日子到頭了。
    葡萄牙人占領了西部許多港口,包括卡利卡特港,做起獨家生意。
    昆賈利家族,與天竺西部其它港口城市的家族聯手,說動了古吉拉特、比賈斯坦等西部蘇丹王公,與阿拉伯商人聯合,招募阿拉伯海的海盜,組建了一支艦隊,在第烏港外海跟初來乍到的葡萄牙人開戰。
    很不幸,聯軍失敗,葡萄牙人成為這一片海域的霸主。昆賈利家族與其他家族一起,搖身一變,跟葡萄牙人合作,繼續做生意。
    但是暗地裏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止過。
    現在又闖進大明。
    如果說葡萄牙隻是一匹孤狼,大明卻是一隻老虎。
    “命運多舛”的昆賈利家族和其它混血商賈家族一起,又一次聯合西海岸的蘇丹王公們,奮力抗爭,同時出麵去聯係阿拉伯和波斯商團,奪回屬於他們的榮耀。
    聽了蘇爾利特七世的回答,穆紮法爾沙三世臉露不虞。
    “這些該死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賺錢的時候奮勇向前,跑得比誰都快,唯恐少了他們的好處。
    現在叫他們出力,就這樣推三阻四。
    等到打敗明國人,趕走這些強盜,恢複秩序,他們再來跟我們談,就不是以前的價錢了。”
    穆紮法爾沙三世語氣有些忿忿不平,話語間充滿了他們本地特色,蜜汁自信。
    此時的他完全忘記了一條食物鏈。
    當年他們天竺和阿拉伯、波斯聯軍,被葡萄牙按在海上摩擦。而葡萄牙又被大明按在海上摩擦。
    穆紮法爾沙三世更忘記了,當年葡萄牙人隻有數十艘船、幾千人,就能打敗他們。現在大明有數百艘船,幾萬人,實力更勝葡萄牙好幾籌。
    “穆紮法爾沙殿下,沒有阿拉伯和波斯的海軍支援,我們很難戰勝明國海軍。”
    阿迪爾沙一世擔心地說道。
    這幾年,大明海軍就像一群農夫,在天竺東西海岸線辛勤地犁田鋤草,天竺各邦國不要說海軍,連大一點的海船都沒有了,隻剩下一些近海漁船。
    穆爾塔紮和蘇爾利特七世也擔憂地看向穆紮法爾沙三世。
    他們的盟主神定氣閑地說道:“明國人的海軍再強大,也上不了岸。
    在陸地上,我們有精銳的騎兵,強大的戰象,還有無數的士兵,我們會像山洪一樣淹沒這些該死的明國人。”
    沒錯,天竺不缺的就是士兵。
    有穆教騎兵,有本地特產戰象,還有無數的青壯人口。
    這些青壯在穆紮法爾沙三世的眼裏,就跟螞蟻一樣,十萬、二十萬、三十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召集起來後塞一把刀,丟一杆槍,奉神明的旨意,為你們的蘇丹效命吧!
    穆紮法爾沙三世繼續發表著自己的高見:“偏偏明國人不知死活,從海上登陸,放棄他們強大的海軍,居然要在陸地上與我們開戰。
    這是神明的旨意,賜予我們勝利!”
    其餘三位蘇丹王公紛紛點頭,盟主說得對,盟主說得好!
    “報!”
    又有人在帳外稟告。
    “什麽事?”
    “明軍列隊,向我們發起進攻,離我們前營不過十裏。”
    “什麽!明國人才兩萬人,居然敢主動向我們三十萬大軍發起進攻,真是太狂妄了!”
    穆紮法爾沙三世憤怒地吼叫著,他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自己現在有十六萬兵馬,還有十幾萬民夫青壯在後麵運送糧食,這些人拿上刀槍就是士兵了。
    三十萬大軍,還有戰無不勝的一千頭戰象,自己沒主動去找明國人開戰也就算了了,他們居然敢主動向自己發起挑戰!
    太不把高貴的古吉拉特國蘇丹,印度西部征服者,穆紮法爾沙三世放在眼裏!
    怒了!
    穆紮法爾沙三世怒了!
    “馬上傳令,全軍出動!
    我們必須給狂妄無知的明國人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爭霸海洋,但是鯨魚和鯊魚再龐大凶猛,到了陸地上,也不是大象和獅子的對手!”
    兩個小時後,九點半,晨霧逐漸散去。
    瑙薩裏南部荒野上,漫山遍野的天青色,列成一個個方隊。
    他們的前麵舉著上百麵紅色旗幟,鮮豔如火,圈著一個“明”字,如同點點星火,在天青色的海洋上飄蕩著,仿佛下一刻就會燒遍整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