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遼東有了造血功能
字數:4495 加入書籤
打發走李嚴,負責沈陽城民政工作的方孝孺就在後麵排著隊要給遼王匯報工作。
遼王現在雖然有些吃流水席的後遺症,眼睛有點迷糊,腰膝有點酥軟,腳跟有點漂浮,但也未推辭。
大病一場後,他好像感到很忙很累,又感到很充實,很有成就感。
也許這就是主人翁意識吧,也許這就是當大領導的感覺。
一場大病之後,他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完全轉了個性。現在的他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但奇怪的是,他卻一點也不覺得疲憊和厭倦,反而覺得異常的充實和滿足。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主人一般,每一件事情都離不開他的拍板。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主人翁”意識吧!
每次處理完一件棘手的問題,他都會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湧上心頭,掌控一切,運籌帷幄。也許,這就是成為一名大人物、大領導、大Bo的感覺啊!
好多大領導取得的成就還不是和他的紅顏數量成正比,好多藝術家的作品還不是和他的紅顏數量成等身。
遼王現在很會自我安慰。
“殿下,整個大遼東的人口普查已經完成。”
方孝孺一上來,就重點匯報遼王去年重點交辦的人口普查工作。
遼王打了個嗬欠,看了一眼方孝孺,說道:“正學先生辛苦了!我再送你一百斤酒。”
遼東地廣人稀,民族、部落眾多,語言又不通,交通還不便,這普查工作也消耗了方孝孺不少腦細胞,頭發掉的比解縉還多。
看來遼王的酒是好喝,但項目經理確實也辛苦,需要及時慰勉一下。
方孝孺說道:“截止洪武二十九年年底,納入遼東的戶籍人口共計四百六十五萬人,其中漢人三百四十八萬,蒙古二十六萬人……”
遼王問道:“蒙古人怎麽這麽多?我還以為不過十六、七萬哩。”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這幾年遼東安居樂業,大寧都司以北,興安嶺以西甚至是漠北的蒙古人都內遷到西遼河兩岸或興安嶺以南放牧來了。”
遼王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來還是他的混一戎華,以商止戰策略起來到了作用。正如那個山西那個姓閻的軍閥所說,老百姓都想過好日子,哪裏日子好過去哪裏。
也許要不了十年,他的買賣城可以開到蒙古人的老巢,哈拉和林了。
過了一會兒,方孝孺報告道:“其中回回二十六萬,女真二十五萬人。”
遼王又問道:“女真人怎麽好像有點少啊?”
他感到很奇怪,要知道,金朝時光是登記在冊的女真部落人口都有五百多萬人,雖然後來被蒙古人殺了不少,又被漢族同化一些,也不至於才這麽點人吧?
方孝孺於是解釋了一番。
前幾年,王府護衛多次對建州女真用兵,長白山一帶的女真人所剩不多。
遼王多次到鬆花江一帶招撫,海西女真各部逐步南遷到長春以南,改為漢姓的不在少數,登記時就按漢人入的籍。
烏拉部因為和遼王結親的緣故,接受王化最早,按漢姓登記的最多,好多人改姓易,姓烏,甚至姓朱。
哈達部和葉赫部原為福餘衛一部分,蒙古化比較嚴重,用蒙古名的仍按蒙古人登記。但是,也有一部分在四平、長嶺、開原等地定居農耕,改用漢姓,如哈姓、葉姓、赫姓,就按漢人登記。
女真人蘇完部長期在長春後屯衛伊通城附近或牧或耕。後來曹楚材幹脆將該地讓給蘇完部,一些部眾出於感激,也按漢姓登記,如姓蘇、姓伊。
隻是輝發部開發較晚,大部分部眾仍按女真人登記。
方孝孺講的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西女真烏拉、哈達、葉赫、輝發四部。
其實,海西女真不止四部,還有許多像蘇完這樣小的部落,但是在遼王的努力下,這些小部落迅速成為混一戎華的典範。
換句話說,即使讓建州女真人造反,現在也翻不起大浪來。
不知不覺之間,遼王已經幫助大明永久性地消除了一個後患。
方孝孺繼續報告道:“其中錫伯六萬人,達斡爾、赫哲各五萬人,鄂倫春、鄂溫克各四萬人,其他民眾十五萬人。”
遼王問道:“其他民眾是什麽意思?”
方孝孺答道:
“林中百姓有數十個部落,野人女真有大大小小兩百多個部落。我們按照殿下提供的方法進行識別,有的屬於達斡爾人,有的屬於赫哲人,還有的是蒙古人。”
“但也有一些部落連統計人員和通譯也無法識別,但又願意歸順大明,隻能暫時按其他民眾統計。”
“還有前幾年從域外帶回來的一些俘虜、水手,自願入大明國籍,也暫時按其他民眾統計……”
方孝孺工作還是比較細致的,但一想到後世經常出現的數據造假問題,遼王還是不大放心地問道:“你這個數字準不準確?”
方孝孺說道:“大致是準確的,遼北的人口統計截止到去年秋天,遼西和遼南的人口截止到去年冬天。各地數字報上來後,我還請數學研究所的老師們幫忙核對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遼王說道:“準確就好。這數字一定要弄準,這是我們製定政策的直接依據。”
方孝孺答道:“殿下所言極是。”
過了一會兒,遼王又問道:“遼東的人口夭折率你統計過沒有?”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因為工作量太大,我們隻抽查了幾個地方兩個年齡段的情況。沈陽城因為建了婦幼醫院,兩歲以內嬰兒夭折率是8%,長春是12%,天鵝城和鶴城是22%,平均下來大概是13%。十歲以內幼兒夭折率平均下來是18%。”
這幾年遼東人口增長很快,人口增長以機械增長為主,也就是靠內地移民輸血,而不是靠遼東人口自身自然增長造血。
這樣的增長方式也有一個負作用,就是影響了內地的發展,特別是和遼東隔海相望的山東,幾乎每年新增人口都跑到遼東來了。山東地方官對此也頗有怨言。
遼王隻是根據後世的一些數據推測,大明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四左右,在富裕的江南可能達到千分之七、八,在環境惡劣的遼北可能不到千分之二。
但是,通過這次人口普查,十歲以內幼兒夭折率已經由最初的35%下降到18%,說明遼東的生存條件還是在不斷改善的。
遼王很有信心,隻要把醫院辦下去,遼東人口的自然增長很快會超過內地人口的遷移,哪怕隻保持千分之六的自然增長率,遼東人口每年也會自然增長三十萬人,再加上內地的零散移民,十年之後遼東人口會達到一千萬人。
換句話說,不到十年,遼東就完全有了自我造血功能,不再需要內地輸血了,甚至可以反哺內地。
想到這裏,遼王不由又點了點頭,表揚道:“正學先生,你這個差使辦的實在太漂亮了。你統計的這些數據對今年開發野人女真地區,調整遼東農業、工商業布局、建設醫院,還有進行征兵工作都大有幫助。我不能給你升官,先到明月那裏支取十萬兩銀子作為獎金吧”
方才孺答道:“殿下……”
方孝孺本來還有話要說,遼王這時候因為聽了方孝孺的匯報,思維跳躍得很快,突然想起征兵的事情來,決定乘有了思路,趕快處理,又吩咐道:“你先把曹楚材再叫來吧,我有事情要交待。”
方孝孺隻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先叫來了曹楚材。
喜歡去大明扶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