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賊都知道的事情
字數:4450 加入書籤
方孝孺等人走後沒幾天,遼王便重新作出一番人事調整,先讓王府左長史蹇義回沈陽城主持大局,解縉準備過段時間北上長春,接替蹇義,經營遼北。
至於十幾個禮部官員走後留下的空缺,自有曹楚材和解縉推薦,他幾乎不用操什麽心。尤其是這個解縉,喝酒之後最喜歡推薦人才,雖然有吃人家的嘴軟之嫌,但推薦的人大體上還是不錯的。解縉這時給遼王推薦了一個叫夏吉的秘書,心細如發,案無積卷,讓他很放心地當起了甩手掌櫃。
為了讓這些人專心幹活推磨,他又給每人加了一百到二百兩不等的艱苦地區補貼,免得他們在酒錢問題上發愁,老是想在賬目上做手腳。
高薪能不能養廉,他不敢保證。但是曆史證明了,低薪絕對養不了廉,這是大明的硬傷。遼王絕對不會讓這個硬傷從應天帶到遼東來。
何況遼王府現在有的是錢,已經進入了錢找人的時代,而不是人找錢的時代。
方孝孺等人走後,蹇義還沒到任,遼王又在曹楚材的協助下,陸陸續續處理了一些事情。
曹楚材漸漸成了他處理王府事務的左膀右臂,遼王決定再好好提點一下,讓他盡可能獨當一麵,為自己釣魚帶娃鬥地主贏得盡可能的空間。
換句話說,他現在有點想當昏君了,每個昏君得有個能臣給自己幹活推磨不是?
一天,遼王和曹楚材在王府裏一邊散步,一邊閑談起人事來。
“楚材,你對方孝孺這個人怎麽看?”
“正學先生是江南士林領袖,學富五車。不過論實務,還不及殿下十分之一。”
“我說的是為人。”
“這個仁人見仁吧,學生也不好評論。正學先生有君子之風,也常以君子自居。不過正學先生憂國憂民憂天下,也敢於身體力行,應是宰輔之材。遼東雖大,也隻是一隅藩鎮,恐怕很難讓他施展理想抱負。”
“你說的好像也對。遼東這個池子實在太小了,養不了大魚。你什麽時候想出去,提前說一聲,免得我沒做好準備。”
“老師說笑了,學生就是要走,也得學上你的十分之一功夫再走啊。”
“我明知你這家夥在我的拍馬屁,怎麽感覺還很舒服呢?”
“學生不是拍您的馬屁。祖父識人很準,說殿下絕非池中之物,現在是潛龍在淵,遲早會一飛衝天。隻可惜正學先生過於眼高,也許是好高騖遠。”
曹楚材說話很謹慎,很穩重,但最終還是給了方孝孺一個比較負麵的評價。
也許他在借此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他曹楚材始終站在遼王這一邊,這讓遼王很欣慰。
“好了,不說這個了。再說一下你對李嚴這個人的看法?”
遼王很快又換了一個話題。
曹楚材答道:“李嚴是王府的老人了,這幾年追隨殿下,忠心耿耿,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也有過人長處,人如其名,執行軍紀王令那是一個嚴字了得,不僅各護衛們的將士們見了害怕,就是沈陽城的官員們聞之色變。”
遼王笑問道:“你這是誇他,還是在罵他?”
曹楚材答道:“殿下,這兩年李嚴鐵腕反腐,是辦了好幾個鐵案,遼王府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但是,他這樣整未免操之過急,整得人心不安,工作積極性也沒那麽高了。”
遼王又問道:“你覺得遼東該不該整頓吏治?”
曹楚材答道:
“我覺得遼東既然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還是要穩中求進。整頓吏治不僅僅是反腐,反腐也要分個輕重緩急。”
“解縉因為在開運河和辦學的時候多報了一、兩千兩銀子被他抓住了把柄,搞得解縉灰土灰臉,鬧著要回內地。”
“如果解縉一走,恐怕禮部那些來的官員都會跟著走,而遼東辦學才剛剛起步,還離不開他……”
聽著曹楚材娓娓道來,遼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曹楚材還是善於從全局看問題,跳出矛盾看矛盾。
為了進一步培養曹楚材,他繼續對曹楚材點撥道:
“你有這個格局很好,但是還可以適當再打開一下。”
“一方麵,李嚴過於嫉惡如仇容易被仇恨遮住了前進的方向。另一方麵,三人成虎,人言可畏,我也擔心他會結仇太多,影響他個人發展。”
“李嚴一直兢兢業業給王府幹活,如果不給他一個說法,也會寒了人心。不如給他換個地方搞建設,也許會讓他轉個性子,換個思路,考慮問題。”
曹楚材答道:“遼王對下屬實在是太好了,但願李嚴能體會殿下的良苦用心。”
“你們跟著本王都不容易,本王也不會虧待你們。聽說你堂弟從朝鮮帶了不少來投奔你?”
遼王的話風轉換很快,很快轉移到曹楚材的身上。
曹楚材笑著答道:“他們聽說我現在成了殿下眼前的紅人,都跟著來了,無非是想跟著沾沾光。不過,我堂弟曹無忌自幼飽讀詩書,學問還行,人品還在考察中,畢竟也有好多年沒有打交道了。”
曹楚材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滴水不漏。
遼王說道:“那你先考察考察,我相信你的眼光。你順便再把王府官員、護衛中營以上軍官摸個底,誰家裏有什麽困難?比如父母久病在床、兄弟沒有職業、子女殘疾、還沒討到老婆等等,都統計好,由王府統一安排解決。”
曹楚材連忙說道:“那我代兄弟們謝謝殿下了。”
他現在不得不佩服,遼王的格局總是顯得更高一籌,他很快把關心自己提高到關心所有遼東人才上了,兄弟們知道了那不得更加賣命?
遼王淡淡一笑:“謝就不必了,你給兄弟們傳過話,隻要他們好好幹,不想那些歪門邪道,本王保他們既有黃金屋、倉中粟,還有顏如玉。”
方孝孺帶了大批人才走後,還是給遼王很大的震動,他覺得遼東暖心留人的工作做的還是不夠到位。
他和曹楚材談話的目的就是想進一步拉近和下屬的距離,免得自己哪天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還不知道。當領導不僅要靠權威、靠手腕,還要靠人格魅力吸引,靠思想交流維係。
曹楚材以前被放在遼北,雖說是鍛煉他,但時間長了也讓他感到冷落。現在回到沈陽,天天和自己在一起後,這人看起來明顯陽光了許多。
他打算下一步,也得把易信、吳亮等人想辦法調回來,對下屬也要雨露均沾。
當然,遼東還得想辦法培養自己的人才,縣長培訓班不僅要辦下去,還要進一步擴大。
十七個進士集體離開遼東,說明一件事情,朝廷輸血不靠譜,萬一哪天翻天了,隨時可以給你拔管斷血;至於撿到蒯富、曹楚材、馬三寶這樣的寶,純屬瞎貓撞到死耗子。你總不能天天在外麵隨便撞到一個人,就是人才吧?
而且朝廷那些正兒八經的進士在科舉路上走的太遠,當官的功利心太強,做事情反而不如內地來的那些落第秀才撲得下身子,靜得下心,也不是今後遼東建設依靠的主要力量。
那要以什麽標準選拔人才呢?
雖然之前在實踐中破格提拔了李犇和李想等一批實幹型人才,事實證明這也是正確的選拔方式。但每個人都要自己親自考察,這效率也太低了,根本跟不上遼東的發展速度,必須得再想想別的辦法。
《天下無賊》中當賊的優哥都知道,幹事情最缺的就是人才。
但是在官場,你可能會覺得最缺的還是奴才。委托他人考察,往往會把考察變成交易和生意。選拔人才也是知和行的距離,一字之差,中間隔著十萬八千裏,也是一個很不好完成的大課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