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漢的奇幻變遷

字數:4921   加入書籤

A+A-




    馬隆與馬鈞隨劉靖與劉邁而來,同姓馬,又都富於創新,靈巧之極,人們不禁猜測他們之間是否有著不為人知的聯係。

    然而劉禪對此並無興趣,他隻想知道這二人能為他帶來何種利益。

    馬鈞之名,無人不曉,被譽為三國最偉大的發明家。史冊方誌中皆記載著他的事跡:改良綾機,革新織機,繪製水戰百戲圖,複原指南車,升級諸葛連弩。他是無可爭議的天才。

    在某些後人眼中,他更是墨家當代的傑出代表。隻是這一切幻象,在劉禪初見馬鈞的那一刻便破滅了。

    “聞說德衡你熱衷革新,工藝之道頗有建樹,朕亦對此情有獨鍾,你我或許可以……”

    “微臣不敢欺瞞陛下….陛下,其實….其實微臣並不喜歡這些!”

    未待劉禪說完,馬鈞便打斷了他,而劉禪能清晰看出,此人對這些技藝並無熱愛。也許在馬鈞心中,這些也被視為奇淫巧技,不足掛齒。

    這一發現令劉禪驚訝不已,他未曾料到,眼前的馬鈞與史書中描述相差如此之大。

    而從馬鈞口中,劉禪也聽到了真相……

    這是一個平凡而不凡的凡人,他的平凡源自於內心的誌向,那是一條通往魔法政界的道路。

    他自幼便格外勤勉,鑽研各種法典,心力交瘁地汲取知識的甘露。

    當然,他也涉獵了神秘的魔導機關之術,但這並非為了晉升政界,而是為了生存的必需。

    馬鈞自小便家境貧寒,坦白說,僅維持生計已是一項艱巨挑戰,更別提接受魔法教育。

    他與馬超算是遠親,同為扶風之地的子民,但他沒有馬超那樣的戰鬥天賦,也沒有那個能使馬家複興的父親。

    他隻是一個普通人,在困苦中掙紮,艱難成長,艱辛地踏入魔法政界。

    馬鈞步入而立之年後,在曹魏帝國中仍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

    他的魔導機關技藝確曾使他聲名鵲起,改良過的幻彩織機,後來又進一步發展成十二步踏控的高效裝置。

    因此,他的名字成為了全大陸公認的奇才。

    這,是讚譽,卻非政界的讚譽。在政界,他始終被視為一個以異端技藝聞名的特殊存在。

    並非曹魏帝國輕視馬鈞的發明,而是單純地對馬鈞本人抱有偏見。

    出身之事不必多言,馬鈞毫無顯赫家世,他早已不屬於寒微之列,能存活至今已是天眷之幸。

    哪怕是最底層的家族,至少還保留著一扇門,而馬鈞常年居無定所,故出身之事,他無法與他人相比。

    然而,出身低微的官員眾多,他們同樣看不起馬鈞,皆因他的那些異端技藝。

    他對各種事物的改良並非出於國家或人民的利益,純粹是因貧窮驅使!

    他甚至毫不掩飾這個目的,貧困令他改進技術,借此收取適當的報酬,以改善生活,購買更多書籍,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從常理來看,他無可指摘,但從道德層麵,他愧於德行。

    於是,他的靈巧雙手帶給他的不隻是讚揚,還有無盡的痛苦。

    同樣的境遇,也降臨在他年輕的夥伴,名震天下的將軍馬隆身上。

    得知馬鈞的過往,劉禪不知該如何回應,理智告訴他應誘使馬鈞繼續創新,發揮其最大價值。

    但此刻的劉禪無法如此冷靜,他已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深陷情感之中。

    最終,是智者諸葛亮幫劉禪解開了心結。

    馬鈞擅長神奇的機關術,馬隆是英勇的將領,亦精通武器改良,但他們都不願再涉足此事。

    直至諸葛亮出現,為劉禪找到了答案。盡管已略顯老邁,諸葛亮依舊是劉禪的知音,他洞察了劉禪的心思,也知道如何幫助劉禪解決困擾。

    他邀請了馬鈞和馬隆兩位奇異工匠,將他們納入神秘的丞相府,而劉禪並未探知諸葛孔明與他們的密談內容。

    未知三人之間的奇幻交鋒,隻知道三個月後,馬鈞揭示了他在洛陽改良至極致的魔導翻水車——那古老的龍骨水車,經其革新,煥然新生。此匠非創物者,而是擅長變幻之術的奇才。

    改良後的魔導水車在洛陽並未引起波瀾,因其逆流而上的特性在平坦之地顯得多餘。然而,對於劉禪而言,這象征著諸葛喬宏偉計劃的第二篇章得以實現。

    因此,馬鈞因功晉升侍中,繼續留在丞相府效命。麵對劉禪的疑問,諸葛亮僅淡然示意他耐心等待,承諾會給個答案。

    大漢軍師徐庶與已晉升吏部尚書的廖立,對諸葛亮此舉默契地嗤之以鼻:“故弄玄虛,老毛病!”

    劉禪則以微笑回應。他曾嚐試引入異界的奇物,如神秘蒸餾酒,火焰藥劑等,卻皆被緊急叫停。蒸餾工藝複雜,沒有密閉的魔法容器和壓力調控,劉禪的嚐試隻產出汙穢之水,徒費資源,換來丞相諸葛的嚴厲責備。糧食稀缺,竟妄圖釀製美酒,實為玩物喪誌。

    至於火焰藥劑,其製作過程宛如魔法,材料齊全,卻因提煉不足,充滿雜質,耗費劉禪近半年時光,結果隻造出一堆無法辨識的廢物,更別提威力了。據宗預描述,其爆發聲量不及翼德將軍的一聲呐喊,威力不過是揚起一片塵土而已。

    一次意外,一名來不及逃走的工匠全身染黑,洗了三日才淨。半年間各種調配嚐試,使劉禪麾下臣子疑其沉迷於巫師的秘術,終日與道士於密室煉製靈丹。

    然而,真正激起百官反對的,是那次唯一成功的實驗。一位方士貢獻出稀世珍材,純度天然,調製後卻引致四名方士喪生,兩名工匠重傷,三十多人輕傷。這次事故不僅未載入史冊,更留給劉禪滿目瘡痍和無盡困擾。“輕視生命”的烙印足以讓劉禪承受重壓。

    最終,劉禪被迫封鎖此事,不願再觸及。除了損失慘重,馬鈞和馬隆事後提出的問題更為關鍵...

    \"如何保護神秘卷軸?如何啟動其魔法力量?如何在我們的世界中再現它的生產秘密?\"

    以及他們提出的奇妙提議。

    \"與其費心琢磨,不如我們先升級我們的風石投擲機與諸葛亮連弩,豈非更妙?\"

    這也使劉禪領悟到一個道理:任何事物的成就並非一蹴而就,有時並非智慧或想象不足,而是缺少合適的工具。

    這是一個需要步步為營的過程,而非一躍而就的旅途。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戰鬥方式,如此而已。

    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後,劉禪踏實地專注於穩健發展。

    劉靖與劉邁在解決雍州農田與民生問題後,各自提出了策略。

    劉邁提出疲敵戰術,命馬超鎮守高陵,以騎兵侵擾河東,同時利用馬鈞改良的水車改善北地土壤,建造黃河沿岸的碼頭。

    又宣布兩項國策:凡在北地郡定居並開墾土地者,首三年免賦,二十年後,擁有三十頃田地者可獲所有權。

    此外,他獎勵漁業,鼓勵百姓成為黃河漁民,使岸邊盡是漢人的捕魚身影。

    如此一來,河東地區頻遭騷擾,生活動蕩,北地則日益繁榮,漁民漸增,自願成為黃河擺渡人。

    河東居民紛紛遷往北地。

    劉靖的建議則沿用傳統,請求劉禪下令,百官之子成年後必須進入漢中學院學習,或設立太學,接納百官子弟。

    百官子弟欲踏入仕途,需通過學院試煉,呈報上級批準,不能僅憑察舉製選拔。

    劉禪對這些建議並無異議,馬超帶領部將直接轉戰高陵,位於北地郡的邊界。

    至於百官子弟之事,劉禪親自將親子交付管寧教誨,諸葛亮也隨後將諸葛瞻領回,送到漢中去進修。

    在劉禪與諸葛亮的舉措下,百官雖有想法,卻不敢多言。

    那些在曹魏看似棘手的問題,在劉禪手中迎刃而解,也許這就是他獨特的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一個令李劉禪欣喜的消息傳來:

    \"曹魏皇帝曹叡病重,已召回秦朗、曹肇、曹爽、夏侯獻、曹宇等人返回洛陽。

    \"這天下,即將步入最後的決戰時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