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祠堂議罰規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這時,匪徒的頭目們正聚集在大廳中開會。
一個匪徒進了大廳,一會兒,董正理就快步出來了。
見了董癸狩,他驚訝地說:“伯父,你怎麽到這裏來了。山寨的頭目們正在廳裏商議軍務,我要人帶你到另外一間房裏去,你等等,我一會就來。”
果然,隻有一炷香的功夫,他就來了。
見到侄子來了,董癸狩的滿腔怒火,也平息了許多。
他劈頭劈腦的第一句就是:“沒有想到你不遵祖訓,真的當了匪徒。你把祖訓背給我聽一聽。”
看來,這董正理早有準備,他不卑不亢地信口背誦了出來:
“勤儉持家,取財有道。不涉匪盜,遠離賭場,力戒淫亂。尊老扶幼,和睦全族。”
聽到董正理對祖訓倒背如流,董癸狩反而火衝頂門。
他站起身,怒不可遏地一拍桌子。
而後大聲道:“你知道祖訓要後裔不涉匪盜,你為何投靠翻山寨,還當上了頭目。”
“更加讓人氣惱的是,你為了當上匪酋,居然把你三堂叔的頭和其他兩個人頭,還有三千擔稻穀,都作為投名狀,實在是可恨,可恨至極!”
“伯父您誤解了,我沒有殺人。”
董癸狩更加是萬丈怒火衝腦門,又是猛地一拍桌子:“混賬,你還想抵賴!”
這時,房門呀地一聲開了,文房笑吟吟地走了進來。
他向董癸狩深深一躬:“董大爺請息怒,我剛才從房前經過,你們的話我都聽到了。”
董癸狩冷冷地問:“你是什麽人,我這是家事,犯得上你插嘴嗎。”
“喲,忘記自我介紹了,我是山寨的文房冼四海。剛才我從門前過,聽到了你們的談話。”
“所以我才進來告訴董大爺您,我寨的軍師董正理先生確實沒有殺人,那是議事廳衛戍右副班頭和一個小兵幹的。我們一定要嚴懲。”
“我還聽到了董家莊的祖訓。”
賬房先生口齒流利,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好呀。隻是按照祖訓來說,那個什麽三少爺董三虎,確實該殺,因為他首先違背了祖訓。不是要力戒淫亂嗎。”
“他董三虎不但常常到縣城出入秦樓楚館,還把三個娼妓帶到田莊,自己淫亂不算,還專門撥一個娼妓,給那三個護院輪流取樂。”
“這樣胡作非為,不把祖訓放在眼裏的人,該殺,殺一百次都不夠。”
這個書房冼四海,伶牙俐齒,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
而且有理有利有節,無懈可擊。
董癸狩也是文武雙全的人也,眼珠子一轉,立刻說:“那麽照先生所說,這個董正理更加是違背了家訓,進入你們匪窩當上了大軍師,那更加應該千刀萬剮呀。”
“此言差矣,我們不是土匪。我們接受朝廷的招安了。不然的話,附近幾個縣都負擔我們的糧餉呀。貴侄子嗎,封他為軍師是個虛假的名義,他馬上是我們軍隊的參將了。”
附近幾個縣給匪寨送糧食,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看來,這個匪寨確實要接受招安了。
董癸狩馬上抓到了把柄:“既然,馬上是官軍了,為何還要人交投名狀,殺人劫糧呀!”
這一點,確實讓董癸狩抓住了要害。
書房先生很是機靈,眉毛一皺,就有了回答的言語。
“我們沒有派人打穀草,也沒有要貴侄子的投名狀。我們是要他到田螺山莊借幾千斤稻穀。因為這幾個縣糧食暫時沒有送來,所以要貴侄子下去借點。”
“哪想兵士們對新來的軍師還不太熟悉,沒有聽從他的指令,所以釀成大錯。”
“我們大當家的已經表示,要嚴懲那些不聽話鬧事的士兵。”
看來這個書房,說話漏洞也很多,一下是官府的士兵將軍,一下又是大當家的,土匪官軍混為一談了。
也是,官匪一家,在那時,是平常事情呀。
這席話呀,把董癸狩也弄糊塗了,這個翻山寨到底是官軍的營地還是大匪巢,讓他也擺弄不清楚了。
回到董家莊,董珊恭認為此案已經清楚了,必須向大家有個交待。
祠堂裏,大家屏心靜氣,聽董癸狩匯報查案的情況。
大家聽到果真是董正理帶人劫糧殺人,一個個無比的氣憤。
今天,董珊恭還特別要董樺狩也坐在長桌的一邊。
董樺狩站起身,首先向五個父輩的宗親,叩頭賠罪。
而後扭過身,向所有到祠堂的董家人認罪。
可是董癸狩說,他也應當賠罪,因為董樺狩把妻子當賭物抵了賭債後,這董正理是由他請先生教書,又是他教武藝,他說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有個毛頭小夥子衝到長桌邊大聲喊叫:“族長,董家出了這樣的叛逆,我們打上匪寨去,踏平匪寨,斬了這個背叛祖宗的賊子。”
董珊恭站起身對大家說:“現在的匪寨,勢力大著嘞,有一千八百多刀槍,戰馬五百多匹。我們董家莊,無法與之抗衡。好啦,大家散了吧,我們會好好商議,想出適當的辦法,懲罰這個董家叛逆的。”
人們在回家的路上,個個議論紛紛,從老祖宗創業建立董家莊以來,還沒有誰進過賭場,更加沒有人把妻子都輸了。
罪責都是董樺狩的。
他才是真正的罪人和叛逆。
明天我們個個到他家去,罵他個狗血噴頭,逼著他想辦法去懲罰那個大惡人小狼崽子。
可是第二天大家到董樺狩家時,隻看到大門洞開,家中家徒四壁,隻有兩條小板凳了。
是呀,他這個人,現在是一人吃飽,就不怕餓死家中的小板凳了。
大家看到董樺狩家中一團狼藉,空無一物,寂靜已極,毫無人的氣息了。
有人說:“他怕我們大家來找他算賬,預先躲起來了,隻是,他躲得了初一,躲得過十五嗎?”
一個毛頭小夥子大聲說:“董樺狩叔,你別耍花招,你不出來為三虎賠命,我進來搜了。”
說罷,果然衝進屋內,看到桌子上有張紙條,上麵寫著:“我罪該萬死,我去找那狗崽子算賬去了,不然,三弟弟死不瞑目的。”
大家見了紙條,議論紛紛,多數人說,這個董樺狩,也是去投兒子,去投匪窩了。
我董家莊怎麽出了這樣的一家人呀。
議論無果,隻好散了。
******
紹興南興鏢局內。
崬晶蘭從雪峰山天藍觀回到家中。
鏢局內的人都外出很久了,她很是想念沈襄錚,出外這麽久了,沒有音信回家
因為她也想要個兒子了,在天藍觀,靜安姑姑,找來石斛靈芝等仙草,配上天藍花,每天讓她服用一劑,安靜地修養了三個月,恢複了正常的女兒身了。
崬晶蘭一回到鏢局,居住在錦衣樓中的崬泖泖,天天有丫鬟探知了消息,一下就知道了。
但是崬泖泖就裝做不知道,並不來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