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定罪責乾綱獨斷 諫良策利國利民

字數:3017   加入書籤

A+A-


    “至於說士大夫不願意推行新政,如果真是那樣,那麽朕以為不是新政改革不該進行,而恰恰是改革的還不夠徹底!新政不但不能停,還要繼續推進!”祁翀堅定地道。
    “因利結黨”四字一出,算是給這場哭廟鬧劇定了性,而“新政還要繼續推進”之語也表明元震一黨妄圖借哭廟給正憲帝施壓的陰謀也徹底告破!原本還有些同情元震的陳懷哲、展騫等人都不敢做聲了,紛紛低頭不語。
    元震環顧四周,知道自己已再無任何支援,手裏的牌已全部打完了,卻依然沒有撼動正憲帝分毫,這場仗他已然大敗虧輸!
    巨大的悲哀襲上心頭,他緩緩跪倒在地,兩行濁淚順頰而下:“陛下罔顧祖宗成法,倒行逆施,就不怕日後史書上留下惡名嗎?”
    “朕、不、怕!”祁翀一字一頓道,“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朕注定是勝利者!”
    這一句宣言如刀子般直插元震的心窩,他頹然跌坐在地,口中喃喃:“陛下,臣有罪!哭廟一事的確是臣主使的,臣願領死罪,隻求陛下開恩放過那些哭廟的官員吧,他們也是忠心一片,隻是生不逢時罷了!望陛下開恩!”
    祁翀站起身來,下巴微揚、雙眼微眯盯著元震冷笑道:“元震,不要以為朕不明白你的那點小心思。隻要保住了你的那些黨羽,哪怕你自己身死,日後也會有人照顧你的子孫後代。可是,朕偏偏不讓你如願!禦史台、大理寺!”
    “臣在!”
    “臣在!”羅汝芳、邱維屏雙雙應道。
    “按說官員涉案按新律應由禦史台公訴,大理寺判罰,朕不該在大理寺判罰之前直接定罪。但是這次朕就破一次例——不過,諸公可以作證,朕發誓隻此一次,今後絕不會再有——”
    正憲帝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心裏都是“咯噔”一下,暗忖:此次怕是要大開殺戒了!誰知,正憲帝的下一句話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幫人明目張膽結黨營私,還妄圖毀壞朕的聲譽,若按他們的可恨之處來說,一個個都該處死!但如果朕真的那麽做了,可就中了他們的圈套!朕不是不能虛心納諫,但朕需要的是真正於國於民有利的建議,而不是沽名賣直!凡沽名賣直者,朕必不使其如願!
    所以,朕不殺任何一人!所有參與哭廟的官員一律革除一切職務、功名,杖三十,全家發配嶺南。所有人的直係親屬及五服以內旁係親屬今後均不得參加科考、不得經商,隻準從事農、工之業。隻要大淵還在,此旨永不更改!他們不是想子子孫孫永遠做士大夫嗎?不是瞧不起普通百姓嗎?朕就斷了他們的念想,讓他們子子孫孫永遠沒有做士大夫的可能,讓他們換個身份,看他們到時候還會不會覺得新政是弊政!
    至於你元震,你想當好人,朕更加不能讓你如願!朕用不著你死,致仕就可以了,朕甚至可以連你的致仕金都一文不少地發給你!朕隻要你好好活著,睜眼看著,看大淵在朕的治理之下是如何蒸蒸日上的!沒了你和你的黨羽,大淵隻會更好!”
    冰冷惡毒的話語擊碎了元震最後一絲念想,也令在場不少人有種兔死狐悲之感。
    內侍毫不留情地將已經沒有資格參與廷議的元震拖了出去,萬歲殿內重又恢複平靜。
    正憲帝坐回禦座,平複了一下心情又吩咐道:“既然說到這裏了,今日便索性當做上了一次朝吧,不能讓你們白來!內閣,地方官製改革和均田要立即著手進行,二者同時推進。
    另外,禦史製度改革也要進行,以往禦史權責不清,說是監督百官,可實際監督了多少?該管的官員貪腐不管,不該管的朝政得失亂提建議,就說這次哭廟吧,禦史台也有好幾個參與的吧?關禦史台什麽事!貪官都抓完了嗎?啊?!閑得蛋疼!
    今後要定下規矩,禦史不得議論朝政,專司監察百官的貪腐、瀆職等違法之事,政務是政務,法務是法務,有司各司其職,不得互相幹預!任何人再敢超越職權胡亂置喙,一律按瀆職嚴辦!
    還有設地方三法司一事,也要和地方官製改革一同進行,三法司各位堂官你們回去好好想想如何辦,盡快擬個方案上來!眾卿還有其他建議嗎?”
    群臣肅然,就連杜延年都不準備再說什麽了,卻見一人一人突然站了起來,眾人定睛一看,竟然是吳思玄!
    “陛下,臣有本奏!”吳思玄說著真的從袖中取出了一本奏疏,“臣本打算將這奏疏交給杜相的,既然聖上見問,臣便直接說了!”
    “說!”
    “臣所奏乃是為廢除奴籍、賤籍一事!去歲,陛下下詔釋奴,也曾下旨令大量賤籍男女脫籍為民,此為至善之政,百姓無不稱頌聖主仁德!然而,臣以為仁則仁矣,尚有不足之嫌。如今公侯貴胄、官宦之家仍大量蓄奴,便是一般富賈之家也常以家奴偽為義子侄,且均置於內宅之中,官府根本無從查起。奴婢被一紙奴籍所限,亦無處可去、無法自贖,釋奴之令雖是天恩,卻收效甚微。至於賤籍更是如此,天下歸於賤籍者何止千百,陛下難道要一一去赦免嗎?赦免了舊的,又來新的,又當如何?
    臣以為,釜底抽薪之策在於廢除奴籍、賤籍,全部歸於民籍,為奴婢、為倡優者皆準其自贖其身,主家、官府均不得阻攔,如此方能見效!臣不勝區區,為國深慮,冒昧陳聞,惟陛下裁幸。”
    祁翀大喜,笑道:“都聽聽,這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之策啊!內閣,吳卿所奏朕以為有道理,你們也擬個意見來看看。”
    “臣等遵旨!”杜延年忙答道,因又問,“另外,陛下,元震罷黜,內閣如今又缺額兩人,是否仍由群臣舉薦繼任之人?”
    祁翀略一思索道:“召張書倫、梁燾入京吧,由他二人補足缺額。”
    “臣遵旨!”
    晚霞爛然之時,君臣終於結束了廷議。透過禦書房的窗戶目送群臣離開萬歲殿,祁翀突然覺得很累。
    喜歡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請大家收藏:()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