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正憲帝乾綱獨斷 曹國公集思廣益
字數:3333 加入書籤
然而雷雨天尚未等來,一個驚天大雷卻先一步劈了下來,直接劈中了本就焦頭爛額的祁樟。
馳援興州的大軍還沒出發,興州的緊急戰報就先一步送到了京城。拿到戰報的祁樟頓時汗流浹背,心中直呼要命,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可是,他這次說什麽也不敢再耽擱了,隻能硬著頭皮進宮,戰戰兢兢呈上了這封加急戰報。
果然,祁翀隻看了兩行臉色就是一沉,正欲發作,突然又看到了戰報的其中一句“指定韓炎權知軍務”,剛剛升騰起來的怒火總算又壓了了下來。
“謝寅到哪兒了?”
祁樟忙答道:“謝寅大軍預計這一兩日就能集結完畢,五日內抵達預定的登車地點,隻要上了火車,這一路就快了!不過,西部軍區各部應該能更早一些抵達興州。興州這一戰雖然損失慘重,但曹蜀同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十日內應該沒有能力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進攻。不過——種佶傷重,此時興州群龍無首......”
“傳旨,命韓炎為征蜀大元帥,全麵主持討伐曹蜀之戰,董肇、謝寅為副帥,一律聽韓炎節製!再催一催董肇,讓他加快出兵速度,十日內拿不下巴州,唯他是問!”
“韓......韓炎?”祁樟愣了,這個任命顯然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陛下,韓炎雖受陛下信重,可他畢竟隻是個閹宦,讓他統帥數萬大軍,這.......這實在是......”祁樟本想說“實在是太荒唐了”,可最後還是沒敢說出口。
“朕相信韓炎的能力,也沒有人比他更熟悉西川地形,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祁翀斬釘截鐵道,“就這麽定了,傳旨去吧!兵符、帥印一並給他!”
祁樟對於這個決定雖然不服不甘,可斟酌再三,到底是不敢抗旨,隻能無奈地派人去傳旨了。
西南的戰報令人憂心,然而西北卻是形勢大好。
六月上旬,趙愚率領的西北大軍終於見到了西夏國都夏城的高大城牆。
作為一國之都,夏城遠比這一路上他們攻克的其他城池更加巍峨。根據斥候的稟報,此城南北長約三裏,東西長約六裏;城牆的頂寬約五丈,底寬約六丈,周圍環繞寬約十丈、深約兩丈的護城河,是一座極難攻克的城池。而此刻,這座城池城門緊閉,城中之人據城而守,絲毫沒有主動出城應戰的意思。
收起望遠鏡,趙愚雙眉緊皺陷入了沉思。
“郭欽、劉憑、王舜、趙銑,還有你們幾個小的,都說說吧,這座城怎麽打才好?”
劉憑擅長騎兵作戰,攻城不是他的強項,便沒有言語,隻是聽別人出主意。
杜含首先叉手道:“大將軍,夏城城池堅固,攻城還是要靠火炮之利才行!”
郭欽微微搖頭:“話是這麽說,但是城牆太厚,就算咱們有大炮,轟開一道口子也不容易。何況還有那道護城河,十丈的距離可不是搭條木板就能過去的!”
“鳧水行不行?”祁翟弱弱地問了一句,卻得到了幾位資深將領鄙夷的白眼。
“會被城上的弓箭射成刺蝟的!”趙湘悄悄捅了捅他,小聲回答了一句。
祁翟輕輕“哦”了一聲,低頭不敢再說話了。
趙愚見狀道:“各抒己見嘛,說錯了也不要緊,安郡王的主意也未必就不可行。若實在沒有別的法子,也隻能強行鳧水渡河了。”
“那樣傷亡太大了,倒不如負土填河。”後將軍趙銑也不認為這是個好法子。
“那就隻能再等些時日再攻城了,光準備土石就至少得十日!”郭欽道。
“十日會不會太久了?萬一拖得太久再等來了援兵,那我們可就腹背受敵了!再說了,我們的糧草也有限,不能一味拖下去!”右將軍王舜道。
“唉!要是柳惲在就好了,可以直接從天上炸他們!”方實嘀咕了一句。
眾人七嘴八舌,一時之間意見也難以統一,正爭論間親兵來報:“啟稟大將軍,平原商號送糧草物資來了!”
“太好了!那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土石了!”王舜喜道。
“走,我們去見見商號的人,看看他們送來了什麽。”趙愚當先走出大帳,隻見轅門附近果然有上百輛牛車排在一處,張習正跟一位年輕人在聊著什麽。
見趙愚等人過來,張習忙拉著那年輕人過來,介紹道:“大將軍,這位是平原商號的戚珩戚經理,送物資過來的。”
“戚珩見過大將軍!”
趙愚上下打量了他兩眼,問道:“薑頌是你什麽人?”
“是我表弟,大將軍認識他?”
“見過兩次,之前他也給我送過物資,幫我解決過大問題。”趙愚笑道,“我聽他提過你的名字,說你一直在望州與西北之間奔波,調配各種物資,辛苦了!”
“在下分內之事!”戚珩一指身後的車隊道,“這次運過來除了一部分糧草外,還有十車烈酒、十車火油以及三十車水泥。陛下說了,你們攻城肯定要用炮,可是大炮把城池打壞了,攻下來以後還得修。所以讓我弄些水泥過來幫你們快速修複城牆。這三十車水泥隻是一部分,還有幾十車在後頭,要再過兩日才能到。”
“水泥?”趙愚疑惑地問道,“這是個什麽東西?”
“就是一種遇水後能快速凝固,凝固後像石頭一樣硬的東西。”戚珩解釋道。
“遇水凝固?能當沙袋用嗎?”
“啊?沙袋?”戚珩一頭霧水,不知趙愚什麽意思。
方實跟戚珩比較熟,於是便將他們剛才討論的如何過護城河一事簡單講給了戚珩聽。戚珩聽罷想了想道:“水泥直接扔河裏太浪費了,而且數量也遠遠不夠呀!不過,倒是可以先製水泥磚,再用水泥磚填河,這樣會比較快!”
戚珩說著直接蹲在地上找了一塊石子在地上畫了起來:“元真兄,你剛才說護城河寬十丈、深兩丈,對吧?”
“沒錯!”
“需要鋪一條多寬的路才夠大軍通過?”
“至少也要兩丈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