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戚振玉新益求新 方吉甫痛定思痛
字數:3141 加入書籤
“如果搭一條寬兩丈的路出來,那麽就需要土方......”戚珩一邊畫,一邊口中嘟嘟囔囔著“體積”、“重量”之類的詞匯,聽得眾人麵麵相覷,隻有張習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蹲在旁邊跟他一起算了起來,倆人邊算邊互相交流著什麽。
半晌之後,二人站起身來,戚珩轉頭對一臉困惑的趙愚道:“大將軍,我這次帶的水泥不太夠幫您搭一條完整路的,但是填一丈半的深度還是可以的,剩下的部分您再填土吧!這樣的話,我估計四天——最多五天就能完成全部準備!”
趙愚半信半疑地看看戚珩,又看看張習,後者笑道:“大將軍,您就放心吧,我倆算了兩遍,不會出錯的!”
“二位,這可是軍營,話說出去就算是立了軍令狀了,到時候如果完不成,那是要軍法處置的!”
“一定能完成!”戚珩信心滿滿道,“隻要大將軍按我說的做,五日之後就可以攻城了!”
“好!那我就聽你的!你需要什麽,大軍上下全力配合!”
戚珩也不客氣,直接道:“我需要石子,大量的石子!還有黃土、木板、水、鐵絲......”
“鐵絲交給我,我有現成的鐵錠!”張習主動道。
“石子交給我,我帶人去準備!”方實也道。
趙湘也拍著胸脯保證道:“其他的交給我,絕對不會誤事!”
“好。此外,我還需要五百名士兵聽我調遣。”
“沒問題!”
一切安排妥當後,整個軍營開始忙活起來,紛紛為五日後的大戰做著準備。
就在這種氛圍中,一名副將悄悄找到了趙愚。
“你想做先鋒?”
“正是,請大將軍成全!”
趙愚沒有立即答應,反而露出猶豫之色:“子慶,你年紀不小了,有家有業的,比不得那些小夥子,你確定要拿命去拚?”
方吉甫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的神情,但轉瞬即逝:“大將軍,就因為卑職年紀大了,再不拚就沒有機會了!卑職曾經想過走捷徑、巴結上官獲取升職的機會,也差點就成功了,可如今看來這些都是水中月、鏡中花,說到底還是實打實的軍功才是晉身之資。卑職若再不給自己攢點軍功,恐怕就沒有回京的機會了!”
對於他過去的經曆,趙愚也是清楚的,見他心意已決,便鄭重點了點頭:“好,五日後的總攻,你擔任先鋒營指揮使!”
“卑職領命!多謝大將軍成全!”方吉甫低頭行了個軍禮,眼中竟暗含淚花。
從中軍大帳出來,方吉甫望著遠處忙忙碌碌的侄子方實,想起了上個月兄長來看望他時的那番交談。
“我知道你心裏不痛快,總覺得是我坑害了你,可我事前又何嚐沒有勸過你?當初你開始跟謝宣套近乎、因為幫他辦些私事便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就勸你不要走歪路,可你何曾聽進去了?”
“你少來教訓我!你自己又何嚐不是靠著抱柳明誠的大腿才攀上高枝的?你做得我為何做不得?我不過就是運氣差站錯了隊而已,若我當初跟對了人,那今日又豈能輪得到你在這裏數落我?”
“我當初是依附了端王沒錯,可那跟你投靠謝宣能一樣嗎?端王人品端正,仁愛曠達,乃是一位至誠君子,我投靠他的時候正是他因為保護年幼的皇子慘遭貶謫的時候,我是真心敬佩他的為人才願意供他驅馳。可謝宣又是什麽人?自私貪婪、玩弄權勢、專橫跋扈、目中無人,哪裏配跟端王相比?你投靠謝宣又是為了什麽?是為了升官發財!
端王待我如心腹,一切機密要事都能告知於我,又一路提攜,委以重任,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可謝宣是怎麽對你的?除了讓你幫他賣官斂財、事後分給你幾吊錢之外,他又給了你什麽?他真的信任你嗎?若他真的視你為心腹,謀反這麽大的事為何不帶上你?”
“他不信任我還不是因為我是你的弟弟?若沒有你,他又怎會對我處處戒備?”
“你應該慶幸他不信任你,謀反這件事你才沒有過多牽扯其中!此事說起來還是要感謝端王,他特地通過聯姻的方式將你的女兒弄到自己身邊,讓謝宣心裏膈應;在他決定起兵之前,又讓人故意在謝宣麵前誣告你貪了他的錢,這才令謝宣對你心生嫌隙,將你排除在參與謀反的將領之外,否則,你兩年前就人頭落地了!”
方吉甫愣了愣,方深甫說的後一件事他之前是不知道的,可想了想之後還是搖了搖頭:“這不可能!難道他在望州時就能預知謝宣三年後會謀反不成?”
“他或許不知道謝宣會謀反,但他一定早就打定了主意要除掉謝宣!而他為你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讓你到時候可以減輕些罪責而已!聖上念在端王與克遠的情分上,對你從輕發落,讓你還能保有官身,這已經是莫大的恩典了!你如今非但不知感恩,還在這裏怨天尤人,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我言盡於此,今後的路該怎麽走,你自己看著辦吧!”
“嗬嗬,我能怎麽辦?非得讓我死在西北才算是對得起你們嗎?”
“死?哼,死有何難?可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死了之後見到祖先,祖先問你一句你是因何而死的,你待要如何回答?我們沒有人指著你報恩,可你總得給你兒子考慮考慮吧?方宵也快大了,你總不希望他再走你的老路吧?好好想想吧!”
方深甫前麵說的那些,方吉甫因為置氣並沒有認真去聽、去想,可一句“方宵快大了”卻讓他心中一顫。想想自己的兒子現在還是白身,就算從軍也得從大頭兵做起。再看看侄子方實,年紀輕輕就已經位居三品,能夠自由進出中軍帥帳,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這其中的差距豈止一星半點?
想到這裏,方吉甫突然真的有些後悔了。如果當初不是主動投靠謝宣調回禁軍任職,而是繼續留在西北攢軍功,那麽如今會不會又是另一番景象?
捷徑恰恰是最遠的路!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想到這裏,他一咬牙毅然來到了中軍帳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