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柳文越禦前交旨 孔維翰花廳訪婿

字數:3076   加入書籤

A+A-


    七月上旬的最後一天,柳忱等人回到了京城,除了稟報閣臣第一次出京巡視的相關事宜外,柳忱也遞上了自己關於重置地方官署架構的初步條陳。
    祁翀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與柳忱談論了半天,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意見,這才道“你回去再改一改,明日正式通過內閣遞交。措辭再緩和些,免得刺激到了那些老腐儒。”
    柳忱心領神會,笑道“臣明白了!”
    “行了,趕緊回去看看你的小嬌妻吧!剛成親就把你打發了出去,都沒顧得上讓你們好好纏綿一番,弟妹怕不是要在心裏埋怨我了。”
    柳忱俏臉一紅,“嘿嘿”笑著不說話。
    祁翀想了想又囑咐道“你嶽父那裏也抽空去一趟吧,他最近或許有些苦惱需要你去開解一番呢!”
    柳忱一愣,隨即明白孔家必定是有什麽事惹祁翀不悅了,卻也不敢多問,隻得答應了一聲便告退了。
    回到府中給祖母、母親請了安,又去內院見了妻子,小兩口“小別勝新婚”,果然好生纏綿了一番,次日便借故帶著妻子回了孔府一趟。
    孔維翰見女兒、女婿上門,自然是高興異常,忙讓人設酒款待,並叫了長子孔垂文作陪。孔芳芷自新婚回門之後這也是頭一次回娘家,自然有一肚子話要跟母親、妹妹說,便去了後宅給母親請安去了。
    後宅女子們說些什麽體己話暫且不提,卻說花廳宴席上孔維翰特地屏退了左右,隻留一個忠心的老仆伺候,畢竟翁婿之間除了聊些家常事,免不了要說些朝堂上的話題。
    “賢婿,此次江南之行可還順利?”
    “有喬閣老在,自然是順利的。不到江南不知道,原來他老人家在江南名望居然如此之高,真可謂是門生故舊滿江南。”
    “那他就這麽說退就退了?”
    “是啊,如今頂著內閣資政、尚文侯的名頭在江南辦書院,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那倒也是!不過——在外人看來總有些功敗垂成之感吧?”孔維翰揣測道。
    “我倒覺得並非如此!如今新政正是緊要關頭,朝廷需要一位強勢的首輔總攬全局,陛下也不希望底下有太多的雜音和內耗,凡是有這個苗頭的必須要及時遏止,這一點喬閣老豈會不知?南北之爭雖非他的本意,但不排除有個別心懷叵測之人狐假虎威,所以他老人家幹脆隱退,一來江南士林因此沒了首腦,朋黨自然無從談起,於朝廷、於江南士子都是好事,二來也能保全喬家自身,還能得到陛下的敬重,何樂而不為?再說了,他在江南辦書院,也算是為新政出一把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號召。我敢說,有他老人家坐鎮,尚文書院很快就會成為江南文林的一杆大旗!”
    “對對!還是賢婿所言有理!垂文,好好跟你姐夫學著些,整日光讀書是沒用的,還是要學著做事才對!”
    柳忱笑道“垂文如今在宗學跟著陛下和杜相他們讀書,這是正經的天子門生、宰相弟子,哪裏還用得著跟我學?”
    “可是宗學也不教姐夫說的這些啊!”孔垂文不解地問道,“陛下教的都是跟聖人之道毫無關係的東西,什麽化學呀物理呀,看上去都是些匠人小吏才會學的東西,我不明白學這些東西有什麽用?”
    孔垂文的困惑其實也同樣是孔維翰的困惑,隻是他不好意思說出口而已,因此兒子這一問,他也期待地望向柳忱,希望女婿能給他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柳忱想了想道“陛下的行事風格與眾不同,在他看來,治國理政的確不是隻靠聖人之道就可以的,與其死讀書倒不如讓一戶老百姓衣食無憂來的實在——倒不是說讀書無用,而是要用在實處。宗學裏設置的課程大致都是出於實用的目的,而不是為了科舉。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私心猜測今後的科舉恐怕也是會改一改的,不是隻會做文章就行的,所以那些課你該學還是要學,陛下總不會害你們就是了。”
    “哦!”孔家父子恍然大悟,雙雙點頭,“垂文,這下明白了吧?好好上學,宗學教給宗室子弟的東西總不會是無用的學問!來來,賢婿,吃菜吃菜!”
    孔維翰招呼著柳忱吃喝,見他情緒不錯,又試探地問道“賢婿,呃你去見駕是否聽見聖上對孔家有什麽看法?”
    柳忱想起了昨日祁翀的話,皺了皺眉“嶽父為何有此一問?莫非有什麽事是我不知道的?”
    “這個”孔維翰神情有些尷尬,猶豫再三後終於開口,“賢婿,不瞞你說,我半個月前上了一道奏章,至今留中不發,我這心中不安呐!”
    “奏章?說什麽事的?”
    “還不是‘均田’嘛!我原以為均田隻是針對私產,不涉祭田。可魯縣那位新任的主簿說就連祭田都不能留,也要全部拿出來分了!你也知道,魯縣縣令一直都是我們孔家人擔任,現任魯縣縣令是我弟弟、芳芷他叔,那他自然不能答應分祭田了,就跟那個主簿鬧得有些不愉快。他告到我這裏來,我呢就上了一道奏章,陳說這祭田不屬於私產,應予保留一事。內閣認為事涉重大,不敢決斷,就呈給了宮中,可是宮中至今沒有動靜啊!賢婿,這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再不給個說法魯縣那邊田都要分完了,這這這我又不敢去催,你看看”孔維翰連連搓手,一臉的焦急。
    柳忱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想了想問道“嶽父,孔家在郢州有多少地呀?”
    “攏共有兩千多頃,其中六成是祭田,都是曆朝曆代朝廷賜下來的,哦,孔府是有朝廷的敕旨的,全部有據可查!剩下的是曆代傳下來的私產——這部分私產拿出來分我沒意見啊——可就是這個祭田,我覺得它不應該分啊!”孔維翰忙解釋道。
    柳忱倒吸一口涼氣,一千兩百多頃!怪不得會鬧糾紛,怪不得內閣不敢做主,怪不得孔維翰會緊張,這還真不是件小事!
    “嶽父,您為何會認為祭田就分不得呢?”
    喜歡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