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顧大局良言相勸 反將軍天下共議

字數:2928   加入書籤

A+A-


    孔維翰似乎沒想到柳忱會這麽問,理所當然地道“祭田那是曆代朝廷所賜,用於祭祀先祖文宣王的,豈能與私田等同?”
    柳忱笑問道“嶽父大人這話若是前年這般說起倒也不差,可是從去年開始就不能這麽說了吧?”
    “此話怎講?”
    “今上登基伊始便禮遇孔家,不僅封了衍聖公,更是在京城賜了敕造衍聖公府,又在公府一側新修了孔廟。自去年起,孔廟大祀便由禮部主持,全部花費由國庫承擔。我聽說前些日子重新刪定禮部祭祀,將文宣王祀也列入大祀之中,這便是確定了今後孔廟大祀不再是孔府一家之事,而是朝廷的大祀,全部支出由朝廷負擔。既如此,孔家還有什麽理由保留祭田?”
    孔維翰終於明白,原來收回祭田這件事早在正憲帝登基伊始便開始籌劃了,可憐自己還以為賜封衍聖公、入京升任高官是什麽殊榮呢,卻原來隻是人家的一步棋!可惜醒悟的太晚,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
    孔維翰後悔不迭卻依舊不甘心,辯駁道“可是孔廟的祭祀也不是隻有文宣王祀這一項啊?四時之祭怎麽說?年關祭祖又怎麽說?若無祭田所出,這些花費又從何而來?”
    柳忱見他依舊糊塗,正色道“嶽父,誰家沒有祖先?難道自家後輩祭祀先祖都要朝廷出錢嗎?如今宮中祭祀曆代先皇、先皇後尚且都還從內帑出錢呢,何況孔家?陛下要的就是個公私分明,可是嶽父,你敢保證祭田所有產出全部都用於祭祀而沒有用於孔府子孫自己奢靡享樂嗎?”
    “這”孔維翰啞口無言,低頭不語。
    柳忱知道一時之間很難說服他放棄如此巨大的一塊利益,隻好暫且放下,早早告辭回府了。回去之後他左思右想始終覺得不放心,便提筆給柳明誠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送至嶺南。
    大半個月之後柳明誠的信便出現在了孔維翰案頭。信中,柳明誠除了問候親家平安之外,隻提了一件事——江南不少士子對於朝廷苛待南孔頗有意見,預備聯名上書請求赦免南孔年幼子弟,並準其回歸故鄉魯縣棲身讀書。此議亦得到了部分江北士子的認可,認為說服聖上的可能性極大。
    讀完信,孔維翰汗如雨下!他也是聰明人,豈會不明白柳明誠的警告之意?隻要南孔還有後人,孔家家主就不是非他不可!究竟誰才是孔家正統,說到底不過就是正憲帝一句話而已!
    而天心自古最是難測!
    想明白了其中關節,孔維翰哆哆嗦嗦攤開紙張,寫下了一道新的奏疏。十日之後,魯縣孔府正式宣布,全部祭田免費分發給原先耕種的佃農,今後不必再向孔府交租!
    百姓如何稱頌孔府仁德、正憲帝如何在朝會上稱讚衍聖公深明大義都不必贅敘,孔維翰隻知道自己的地位保住了,因為江南士子的那道聯名奏疏終究是沒能送到通政司。據說是幾個領頭的士子被查出了一些違律的行徑,下獄的下獄,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此事便不了了之了。此為後話。
    卻說柳忱的那道《地方官製改革疏》還是不出意料地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直對此持否定態度的戶部尚書陳懷哲卻對此一言不發,而是反手祭出了另一道奏疏——《減俸節流疏》!
    陳懷哲的理由也很簡單,既然朝廷要在地方增加大量的低級官員和吏員,可國庫收入就那麽多,那就隻好減少在任官員的俸祿了,而且是大幅減少,否則不足以維持收支平衡。
    相較於柳忱的奏疏,陳懷哲這道奏疏更是將刀子捅進了官員們的心窩裏,一時間朝野上下沸沸揚揚。
    “陳懷哲這是故意將朕的軍啊!”禦書房內,祁翀冷笑著將陳懷哲的奏疏扔在了禦案上。
    “可是他說的也有道理呀!要維持在任官員的俸祿,今後還要負擔致仕官員的致仕金,又要再加上如此一大筆俸祿開支,這根本不可能!”杜延年連連搖頭。
    祁翀望著杜延年隻是冷笑不說話,杜延年心中一驚,隨即腦筋一轉明白了過來,忙道“不過,陳懷哲這個提議倒是正中下懷,陛下大可順水推舟準了他的提議,屆時就算旁人有不滿也怨不到陛下頭上!”
    祁翀搖搖頭微笑道“杜相這話就有些自欺欺人了,朕若就這麽準了他的奏疏,那旁人就會認為是陳懷哲跟朕一起演戲,屆時遭埋怨的還是朕!”
    “那陛下的意思是”
    “既然涉及大夥兒的利益,那就讓大夥兒都表個態——老辦法,將這兩道奏疏登在邸報上,發往每一州每一縣,讓所有官員、三年以上任職經曆的屬吏以及無職在身的生員、舉人全部參與討論、投票,並可集體或單獨提出意見或建議,任何人不得阻攔。地方上由各州肅政廉訪使負責此事,朝廷及京兆府由通政司負責,期限三個月,三個月後將全部結果匯總至內閣。”
    杜延年愣住了,這樣的廣泛參與和討論是史無前例的,畢竟,朝廷政令向來不是出於皇帝便是出於宰相,哪有讓天下官吏、士子一同拿主意的道理呢?
    他剛想說“此事沒有先例”,可又想到麵前這位從來都不是因循守舊之人,隻好將話生生咽了回去,隻剩下“遵旨”二字。
    “讓壹景弘進京吧!”祁翀又吩咐道,“北邊戰事已然結束,經過此次一番掃蕩,整個扶餘故地又被盛鈞和壹景弘犁了一遍,不會再有什麽大的風浪了。壹景弘再留在瀚東意義不大了,令他臘月之前率全家進京,不得有誤!朕還沒見過這位‘大富翁’呢!”
    “是!”杜延年口中應“是”,心中卻劃過一絲涼意。
    次日一早,內閣便將兩道奏疏天下共議的旨意發了出去,頓時京城又炸了鍋,而首先開炸的居然是戶部!
    喜歡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