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納彩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國公夫人抿唇一笑,指尖翻到最底下那疊帖子:“倒是有幾家清流門第,雖無顯赫爵位,卻詩書傳家......”
話未說完,忽見蘇蓁帶著碧珠從月洞門進來,發間隻帶著一朵珠花,綠色的紗裙上繡著點點翠竹,看著清新明媚。
“洛兒來得正好。”老夫人招招手,目光在她麵上轉了轉,將她拉到身邊坐下,道:“聽說昨日宴上鬧了些風波?”
蘇蓁福順勢坐下,瞥見圓桌上攤開的庚帖,忽然想起昨日薑煜袖中那截斷弦:“不過是些小打小鬧,已經罰過了,倒是方才路過前院,見門房正收著秦府送來的謝帖——昨日秦老夫人帶了三盆墨蘭來,倒比宮裏的品相還好。”
老夫人與國公夫人對視一眼,前者手中的玉扳指輕輕叩了叩《法華經》的書脊:“秦辭那孩子昨兒個沒來,聽說是去打大雁去了,既是他們府上送來的,那就都送到你屋裏吧,想想去年他們冬至送來的雪梅,至今還在你房裏開著吧?”
蘇蓁聞言一愣,打大雁?
又看見國公夫人和祖母笑意滿滿的臉,忽然就明白過來了什麽,趕緊轉移了話題,道,“三盆太多了,我留下一盆就夠了,剩下兩盆給哥哥吧,他最喜歡蘭花了。”
“好,都依你。”老夫人笑著摸了摸蘇蓁的頭,孫女兒大了,終究是要嫁人的。
六月初,秦辭帶著好幾對大雁回來了,全都養在了莊子上。
他想早點將人娶回家中,三書六禮該提上日程了,這是男娶女嫁半點都不能含糊的禮數。
思及此,秦辭對身邊的小廝說道:“祖母給我準備的禮單呢,讓我再看看。”
小廝是個伶俐的,早就把準備好的東西雙手捧上,笑眯眯的說道:“老夫人早就知道您要親自過目,特意叫小的將東西帶在身上,以便您隨時看。”
“一柄累絲嵌珍珠並蒂蓮銀簪,一對點翠纏枝蓮紋步搖,一條攢珠鎏金牡丹瓔珞……”小廝逐一點數著妝奩裏的物什,件件流光溢彩,皆是精雕細琢。
這份禮單是納彩禮,納彩是古代婚俗六禮之首,即男方請媒人攜大雁等象征忠貞守信的吉祥禮物前往女方家提親,以此向女方鄭重表明男方求婚意向,探詢其態度。
若女方收下禮物,便意味著初步同意這門婚事,可推進至後續婚俗步驟,若拒收,則表明女方暫時無意,婚事暫無法進展 。
當然了,他們這是皇家賜婚,這些都是個形式,沒有不同意一說。
但是在秦辭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不能覺得萬無一失就可以拿喬。
這其中,雁,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忠貞不渝的象征。
有心的人家都是捉了大雁,係了紅綢上門,以表重視,也有一些人家,隻會打些跟大雁相關的首飾贈上。
前者的做法,不管怎麽說,在外人看來都是好看一些,而後者隻能說是在麵子上意思一下,若非是真的窮苦,那就是敷衍。
秦辭聽著,一邊看著,又道:“把我從前在突厥王室那裏得的各色寶石拿來,挑成色好的裝上,再有那南海東珠,挑個頭大的,還有陛下給我賜的......”
秦辭又往裏加了不少東西,小廝忙不迭的記下,一邊記,一邊感歎。
虧的他們秦家功績頗豐,子嗣又少,家大業大的,不然這還沒幾下,就要把家底霍霍幹淨了。
而秦老夫人在看到孫子添加的禮單的時候,隻眼角的紋路深了深,沒有任何不滿,隻道:“就按你們辭兒說的去辦。”
六月初六,宜出行,宜嫁娶,宜開市。
秦老夫人攜秦辭、林老夫人秦家宗族的長輩以及一眾身份顯赫的夫人,前往薑府過禮。
三媒六聘之三媒,一為男方所聘之媒人,二為女方所聘之媒人,三則是為雙方牽線搭橋之中間媒人。
問名之際,男女的生辰八字,乃是媒妁傳遞的“口庚”,僅供合婚之用,雙方的生辰八字,亦僅為男女雙方所耳聞,唯媒人知曉。
媒人須於官府備案,絕無可能泄露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
而給蘇蓁和秦辭的婚事是禦賜,那搭線的媒人就算是皇上了。
所以這次景康帝也特意讓一位皇室宗婦過來,以表示天家重視,皇恩浩蕩,更是給兩人的婚事長臉。
到了納吉這一步,雙方交換庚貼,再由男方占卜問卦。
許是良緣天定,隻一次就問出了一個“吉”字。
秦家的族老很是高興,直道:“佳偶天成!”
庚書紅男綠女,互換生庚,各執為據,一經敲定,就不能輕易更改。
最後寫下聘書,締結姻親!
蘇蓁也在閣樓上偷偷觀望這一切,見此,也不自覺的彎了彎眼角。
沒辦法,誰讓她爹娘都說她不能出現在納彩的時候,叫什麽於禮不合,她隻能偷看 還不能被發現。
文定之後,一行人在正廳落定,國公府的仆役便魚貫而入,將十二道青瓷攢盒擺上梨木長桌。寫下聘書,就叫文定)
攢盒裏盛著水晶肘子、蟹粉豆腐、鬆仁釀山藥等佳肴,最中央的蓮花形瓷碗裏浮著雪白的鱸魚片,滋味絕佳。
秦老夫人望著滿桌菜色,眼角的皺紋裏淌著笑意:“你們夫婦二人費心了。”
“哪裏哪裏,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這是府上自釀的葡萄酒。”國公夫人笑著示意秦老夫人麵前的琉璃盞,“去年秋末收的西域馬奶子葡萄,泡了整整三壇子,不想倒比外頭酒肆的醇厚些。”
秦老夫人轉頭對身旁的薑老夫人道,“葡萄酒是好東西,今日怕是要多貪幾杯了。”
“老姐姐客氣了。”薑老夫人端起纏枝蓮紋瓷盞,茶湯在盞中蕩出細微波瀾,“洛兒這孩子就愛琢磨吃食,前幾日還說要把莊子上的梅枝嫁接去廚房後頭,說來年醃梅子酒最是清香。”
喜歡農家有蓁寶請大家收藏:()農家有蓁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