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文謙來了

字數:2967   加入書籤

A+A-


    兩人對坐閑聊,從棋譜聊到文章,又說起各自幼時趣事。
    雁安說起自己十歲時偷溜出府,結果在集市迷了路,被兄長找到時正蹲在糖畫攤前流口水,逗得薑欣笑彎了眼,銀鈴般的笑聲驚飛了柳枝上的雀兒。
    “這蓮花湖邊有小舟,咱們去泛舟可好?”雁安詢問道。
    薑欣自無不可。
    等到回家時候,雁安也做到了君子之禮,將人親自送回了府上才離開。
    國公夫人和薑老夫人將薑欣喊過去一問話,也不知道幾人說了什麽,最後薑欣出來的時候反正臉蛋是紅紅的,一副羞澀的模樣。
    看樣子,她的姻緣好似是要成了。
    今年的鄉試在八月十五,比往年早了一些。
    我們的蘇文謙小朋友,哦不,現在應該說是大朋友了。
    因為學院不少學子都回鄉備考了,他也不想和往年一樣,繼續在學院裏讀書。
    而是想去京都,和家人團聚。
    本來對於這件事情,其實蘇有山夫婦是不太支持的。
    他們認為,有機會去那麽好的學府讀書,就不能浪費了時光和金錢,再者哪能他們一家三口都住在國公府,豈不是太不好意思了。
    後來還是蘇蓁給他們夫婦說道,“文謙在學院裏日夜苦讀,同窗都走了大半,每年都留在那裏反而容易生出孤寂苦悶的心思,他年紀還小,每天都死磕在書院可不,要變成一個書呆子。”
    最後蘇蓁又補充了一個重點,“國公府還有將軍府的書閣裏典籍眾多,文謙來這裏多看看不虧的。而且文謙自律得很,哪會真的隻顧著玩樂?你們就放心吧!”
    蘇有山夫婦對視一眼,終究是心疼兒子,聽女兒這麽一說,心裏的顧慮也漸漸消散。
    陳氏輕輕歎了口氣,笑道:“罷了罷了,就依你說的,讓文謙也來,我和你爹也好久沒有看到他了。”
    蘇文謙如今已經是一個俊秀的小少年了,到京都的時候,他身上穿的還是學子服,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子書卷氣。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說得應該就是這樣了。
    不過,他一見到家人還是欣喜不已,尤其是看到蘇蓁,立馬就小跑了過去,道:“姐姐!咱們好久沒見了,你好像又長高了一些。”
    蘇蓁看著已經比自己高一大截的文謙小弟,“......是嗎?你也長高了不少,衣服還合身嗎?”
    “在學院裏都要穿統一的衣服,我自己的衣服基本上用不著,我也沒注意,”蘇文謙撓了撓頭,環顧了一下四周,又道:“對了,文靖呢?怎麽沒看見他?”
    陳氏笑道:“太調皮了,我跟你爹,將他送到學堂去了,你得等到他下學才能看到了。”
    “文靖好動,是要找個學堂磨磨性子。”蘇文靖讚同。
    此時的蘇文靖還在苦逼的學大字,不知道一直把的哥哥看作是崇拜對象的蘇文靖知道了,會怎麽想?
    “走吧,這日頭大著呢,咱們回去說,家裏備了飯菜。”蘇蓁就率先扶著陳氏上了馬車。
    馬車上麵放了冰,絲絲的涼氣倒是讓車廂裏涼快不少,蘇文謙一上來就先喝了一杯茶,而後嘰嘰喳喳的就說起來在學院的見聞。
    "前日夫子講《孟子》,同窗趙元白打瞌睡,腦袋一點一點像啄米的小雞。夫子突然提問,他猛地驚醒,張口就把"民為貴"說成"飯為貴",滿堂哄笑。
    夫子氣得胡子直顫,罰他繞著泮池跑十圈,結果他跑得太急,褲腰帶都鬆了,抱著褲子蹦跳的樣子,活像隻偷米的小耗子!"
    他邊說邊比劃,又道:“還有回春社組織詩會,學監要求以"月"為題,有個江南來的同窗憋紅了臉,憋出句"月兒彎彎像小船,我坐船頭釣銀蟾",被眾人笑稱是把市井童謠搬進了大雅之堂。
    最絕的是後山禁地傳聞,總有人說深夜能聽見讀書聲,幾個膽大的提著燈籠去探,結果發現是守夜老仆的呼嚕聲,混著風穿竹林的沙沙響,倒真像有人在吟誦《詩經》。”
    蘇文謙說了很多,一直到了國公府的門口,才收斂了一些。
    國公府一家,不管是國公夫人還是國公爺都是不介意蘇家再多來一個人的,尤其是這人還是蘇文謙。
    蘇文謙之前在國公府住了一段時間,國公爺和國公夫人對他的感官是很不錯的。
    進了國公府,蘇文謙剛跨進垂花門,就被迎麵撲來的桂花香氣勾住腳步。
    國公夫人早得了消息,帶著丫鬟捧著新製的桂花糖糕候在回廊下,見他進來,眉眼笑得彎彎:“瞧瞧咱們文謙,又俊朗了不少!快嚐嚐這糖糕,特意吩咐廚房少放了糖,省得膩著你。”
    蘇文謙上前行禮,“見過伯母。”
    “好孩子,不必這麽客氣,在學院讀書定是辛苦了,瞧你都瘦了,來了,咱們府上就把這裏當自己家,伯母給你好好補補。”國公夫人真的很喜歡蘇文謙,拉著他簡直比陳氏這個親娘還要關心他。
    蘇文謙自然也很喜歡這個平易近人的官夫人,被這樣關心,還有些不好意思,“伯母,我這是因為長個了,其實沒有瘦我每天都能吃很多的。”
    喜歡農家有蓁寶請大家收藏:()農家有蓁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