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受封
字數:3065 加入書籤
肅清哈奇殘部的消息傳回京城,景康帝龍顏大悅,特許他班師回朝後休沐三月,回京受封。
此時的草原已是綠草茵茵,秦辭帶著大軍踏上歸途。
蘇蓁坐在他身邊的馬車裏,翻看他寫的家書,忽然說道:“秦辭,我們回去後要個孩子吧。”
秦辭一愣,掀開車簾,眉眼帶笑:“好。”
他握住她的手,指尖劃過她腕間的平安扣,“這次是我不好,嚇著你了。”
蘇蓁撇嘴,“你知道就好,那信裏寫的不知道有多嚴重似的,不止我,祖母更是擔心壞了,還好沒事,不然讓她老人家怎麽活?”
“回去後我會好好陪陪祖母的。”秦辭心頭泛起了愧疚。
又道:“那祖母擔心我,你不也擔心我嗎?我還從未見過你這麽關心我的樣子呢,我這次也算是值了。”
蘇蓁換上冷漠臉,給了他大大的一拳,“值你個頭,再有下次這樣,我就不管你了。”
遠處的官道上,沈硯正催著隊伍加速,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雁門關的烽火台早已熄滅,斷雲穀的石碑在風中矗立,北疆的草原上,終於迎來了暫時和平。
歸京的隊伍走了整整一個月。
進入中原地界時,已是暮春時節,沿途楊柳依依,田埂上開滿了金黃的油菜花。
蘇蓁坐在馬車裏,掀簾望著窗外的春光,秦辭坐在她身邊,正在給她削一支木簪。
“你看,前麵就是京都城門了。”蘇蓁指著遠處巍峨的城樓,眼中閃著光。
京都城門十裏外的長亭旁,早已旌旗招展,鼓樂齊鳴。
景康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於臨時搭建的禦座之上,身後文武百官按品級排列,神色肅穆。
自雁門關戰事膠著以來,滿朝上下懸心數月,此刻終於等來了凱旋的捷報。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玄色軍旗在春風中獵獵作響,秦辭身著銀甲,腰懸佩劍,騎著通體烏黑的戰馬率先出現在視野中。
他身後的大軍軍容整肅,甲胄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雖曆經征戰卻不見疲態,反倒透著一股銳不可當的英氣。
“秦將軍到——”傳報官的聲音劃破長空。
秦辭翻身下馬,步履沉穩地走向禦座,在三丈外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如鍾:“臣秦辭,幸不辱命,肅清北疆殘敵,現已班師回朝,請陛下聖安!”
景康帝起身離座,親自上前扶起他,目光落在他胸前,眼中閃過痛惜與讚許:“辭兒辛苦,快起身。你為大昭守土安疆,護萬民周全,實乃國之柱石!”
他轉身麵向百官,聲音傳遍長亭內外:“秦辭臨危受命,於雁門關力挽狂瀾,破哈奇三十萬鐵騎,擒其首領,立斷雲穀界碑震懾北疆,功績昭然!今日朕當著滿朝文武宣告——”
景康帝頓了頓,高聲道:“封秦辭為‘鎮北王’,食邑三千戶,賜金印紫綬,府邸擴建三倍,子孫世襲罔替!另賞黃金千兩、錦緞百匹,休沐三月後入值中樞!”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鎮北王千歲千歲千千歲!”百官齊齊跪拜,山呼聲響徹雲霄。
秦辭再次跪地謝恩,銀甲碰撞間,眼底是對家國的赤誠與擔當。
蘇蓁站在人群後方,望著被榮光環繞的人,鬢間那支桃花木簪在春光下格外鮮亮。
景康帝又看向隨軍歸來的蘇蓁,溫聲道:“鎮北王妃賢內助,千裏赴邊侍疾,更以醫術護將士安康,特賜‘護國夫人’封號,賞禦製玉如意一對。”
蘇蓁斂衽行禮,聲音清婉:“謝陛下恩典,臣婦愧不敢當。”
長亭外的鼓樂再次響起,景康帝攜秦辭並肩走向城門,文武百官緊隨其後。
宮中設有宴席,秦辭和蘇蓁一直到了傍晚才歸。
秦老夫人帶著府中仆從早已在城門口等候著。
看見秦辭與蘇蓁並肩走來,老人家一下子就繃不住了,眼睛裏泛起淚光,拄著拐杖迎上去:“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秦老夫人身邊的老媽媽也高興的擦了擦眼角的淚,道:“老夫人知道戰事大捷,這才鬆了一口氣,還病了兩日才好。”
秦辭立馬跪下:“是孫兒不孝,叫祖母擔心了!”
“多嘴。”秦老夫人佯裝怪罪道:“不是什麽大事,快些回家。”
三日後的清晨,秦府後院的桃花開得正好。
蘇蓁在藥圃裏晾曬新采的草藥,秦辭坐在石桌旁看兵書,偶爾抬頭望她一眼,嘴角便不自覺地上揚。
他們二人都很喜歡這樣歲月靜好的感覺。
碧珠端來剛沏好的茶,笑著打趣:“姑娘,將軍這看您的眼神,比看兵書還認真呢。”
蘇蓁臉頰微紅,卻故意揚聲道:“再看也得把這筐草藥曬完,不然冬天的金瘡藥可就不夠用了。”
秦辭放下兵書,走過去從背後輕輕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不曬了,今天我們去逛集市,你不是說想吃城南的果子嗎?”
蘇蓁轉身回抱住他,鼻尖蹭過他胸前的衣襟:“好啊,我還要調的胭脂,你說是塗海棠色好看還是桃花色好看?”
陽光穿過桃花枝椏,在兩人身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