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同意罷兵 揚州傳捷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金殿之上,龍椅上端坐著天子,兩旁群臣恭敬肅立。見天子對和談一事如此配合,眾人高懸著的心悄然落地。畢竟天子願意接納和談,便足以彰顯其不會對世家過分苛責。就連公然與朝堂對決的袁紹,天子都能暫且容下,朝堂上這些大臣背後的勢力又並未公然與朝廷對抗,想來天子定不會在事後追究。在眾臣暗自慶幸、長舒一口氣之時,誰能料到,身為袁紹使節的辛評,卻又道出一番驚世駭俗之語。
辛評得了天子允諾的答複後,並未起身,而是再次緩緩跪伏於地,雙手高高拱起,恭敬拜道:“陛下,我主袁紹尚有一番請求,還望陛下能夠應允。”這一開口,滿朝文武的心瞬間又被高高提起,提到了嗓子眼。大家心裏都犯起了嘀咕,這辛評可千萬別不知好歹啊。如今袁術已死,馬超和孫策勢頭正猛,倘若天子真把這兩員猛將調往袁紹的對頭那邊,那袁紹的敗亡,恐怕隻是早晚的事,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真要如此,局勢可就難以收拾了。
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王桀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隻見他滿臉漲紅,雙眼圓睜,怒聲吼道:“辛評,你莫要不識好歹!陛下已然大度答應和談之事,可你卻一而再,再而三得寸進尺地提出要求,當真以為能無視王法,不懼死亡嗎?”王桀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震得眾人耳中嗡嗡作響,也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他那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憤怒。
然而,辛評卻仿若未聞,連眼角都沒向王桀那邊瞥一下,仿佛王桀的怒斥不過是無關緊要的雜音。他不慌不忙地擺了擺手,臉上帶著幾分從容,說道:“無妨。”隨後,他微微抬頭,目光望向天子,恭敬道,“陛下寬宏大量,還請容我把話說完。我主袁紹尚有請求,隻要不是太過分,還望陛下慈悲應允。”辛評語氣不卑不亢,雖在請求,卻隱隱透著一股不容拒絕的意味 。
天子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厲色,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示意辛評繼續說下去。辛評見狀,雙手抱拳,向上拱起,行了個大禮後說道:“我主袁紹與袁術,本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同氣連枝。如今袁術不幸被西涼馬超所殺,實在令人痛心。但其妻兒家小還在壽春,處境堪憂。懇請陛下能夠下旨給馬超,切勿對袁術的家眷趕盡殺絕,留他們一條活路。再者,還望陛下恩準留壽春一地,由袁術家眷鎮守。畢竟,袁術也曾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卻被馬超擅自誅殺,這般行徑,實在令人發指,我主袁紹實在不忍袁家血脈就此斷絕。”
聽聞辛評這番話,王桀氣得冷笑出聲,臉上滿是譏諷之色,大聲質問道:“這會你倒說袁術是朝廷命官了?當初他公然與朝廷對抗之時,你們又把朝廷置於何地?”王桀的質問有理有據,讓不少大臣暗自點頭,覺得王桀所言極是。
天子趕忙抬起手,擺了擺,攔住了王桀接下來的追問,臉上依舊保持著威嚴與平和,緩緩說道:“好,朕也答應,朕已顯示出了足夠的誠意,希望你也能謹守信用,莫再與朝廷對立,休要辜負朕的一番苦心,當以天下蒼生為重,保這江山社稷的太平。”天子的話語擲地有聲,既展現出了帝王的寬宏,又隱隱帶著警告之意,大殿內一時安靜下來,。
辛評聽聞天子應允,頓時滿臉感激,連連伏地叩拜,口中千恩萬謝,聲音都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陛下如此寬厚仁慈,實乃袁家之大幸,我主袁紹定會銘記陛下恩情。”
天子神色平靜,微微頷首,沉穩說道:“袁術既已伏法,朕便不再追究他的家眷。如今威侯那邊尚未傳來戰報,待戰報抵達之後,再商議封賞之事也不遲。若無其他要事,眾卿便退下吧。”
朝臣們見天子這般處置,又聽聞天子如此安排,皆暗暗點頭。辛忠等大臣見天子能將此事妥善處理到這般地步,都不禁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下來,而後依次恭敬退下,魚貫而出。
然而,王桀卻仿若被定住一般呆立在原地,臉上滿是疑惑與不甘之色。此時,天子不動聲色地向內侍悄悄招了招手,內侍心領神會,快步走到王桀身旁,輕聲傳達了天子的意思。王桀稍作思忖,便跟隨內侍前往。
一踏入天子的書房,王桀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與焦急,脫口而出:“陛下,以如今這般大好局勢,我軍士氣正盛,優勢盡顯,何必要與那袁本初講和?實在是令人費解。”
天子看著一心為國家大業著想的王桀,雖心中無奈,卻還是耐著性子向他解釋起來。“不與袁本初講和又能怎樣呢?”天子的聲音低沉而平穩,目光深邃地望向遠處,仿佛在思索著天下大局。
王桀忍不住插話,急切地說道:“如今可調馬超與孫策,從徐州等地出發,兩麵夾擊冀州。如此一來,袁紹落敗不過是時間問題,陛下又何必對袁紹妥協講和呢?”他滿臉焦急,雙手不自覺地握緊,眼中滿是對天子決策的不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子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恨鐵不成鋼,卻又耐心地說道:“你還是目光不夠長遠啊。袁術已死,若此時再一舉打敗袁紹,世家便會徹底察覺朕要削弱世家勢力的決心。這是其一。他們雖不敢公然與朝廷對抗,可暗地裏必定會想盡辦法興風作浪,到時候朝堂內外都會不得安寧,國家又將陷入混亂之中。”天子微微頓了頓,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舒緩了下情緒。
“其二,”天子接著說道,神色愈發凝重,“你難道沒看清當下的局勢嗎?公孫瓚雄踞幽州,江東孫策割據一方,西涼馬超擁兵自重,他們皆對朝廷陽奉陰違,全然不把朕的旨意放在眼裏。若是讓公孫瓚、馬超和孫策立下這不世之功,屆時他們威望高漲,權勢滔天,豈不是又會成為像袁術、袁紹那般難以製衡的存在?朕不得不為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考慮啊。”天子語重心長,目光緊緊盯著王桀,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
天子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王桀的心間,令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過了好一會兒,王桀才回過神來,心中滿是驚恐,聲音都不自覺地微微顫抖:“那陛下,如今究竟該如何是好?”他望向天子,眼神中充滿了急切與期待,渴望得到一個能化解當前複雜局勢的答案。
天子看著王桀的模樣,不禁微微一笑,這笑容裏透著成竹在胸的自信與從容。“這便是朕要留下袁術家眷的目的所在。”天子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令人安心的力量,“留著袁紹,便能讓他與公孫瓚相互挾製,讓他們二虎相爭,如此一來,他們便無暇對朝廷生出過多的事端。而對於馬超與孫策,朕已有了對付他們的良策,卿隻管放心便是,且看朕如何中興漢室,重振我大漢江山的輝煌。”天子說得神秘莫測,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王桀見天子這般胸有成竹,雖心中依舊滿懷憂慮,但也明白天子既然如此說,必定是有了周全的打算。天子既說得隱晦,他也不便再多追問。於是,王桀恭敬地行了一禮,帶著滿心的擔憂與一絲期待,緩緩退下。他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天子的謀劃能夠順利實施,大漢江山能早日擺脫困境,重現往日的太平與昌盛 。
又過了幾日,馬超與魯肅精心撰寫的戰報終於快馬加鞭送到了長安。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而熱烈。天子展開戰報細細看過之後,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神色,旋即毫不吝嗇地對馬超、孫策二人的功績大肆誇讚起來。
然而,對於馬超擅自誅殺袁術、孫策斬殺劉繇這兩件事,天子卻隻字未提。不僅如此,天子當場宣布對二人進行封賞,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在原有食邑的基礎上再加一縣;封孫策為前將軍,食邑同樣加一縣;就連周瑜也被舒侯,食邑直接封到了周瑜的故鄉。
朝臣們聽聞天子的封賞決定,頓時一陣嘩然。太尉楊彪率先站了出來,他白發蒼蒼,神色凝重,花白的胡須因激動而微微顫抖,拱手說道:“陛下,馬超、孫策雖立戰功,但擅自誅殺朝廷命官,此乃大不敬之罪。如今非但不加懲處,反而如此厚賞,食邑竟還各加一縣,實在不妥,恐日後眾人皆效仿其肆意妄為,朝堂綱紀何在?”
緊接著,司徒王允也上前一步,憂心忡忡地補充道:“陛下,賞罰分明方能服眾。如今馬超、孫策此舉,若不加以懲戒,反倒重賞,恐會讓天下人誤解陛下對綱常法紀的態度。周瑜不過是孫策麾下一員,竟也封侯,食邑還封至其故鄉,這般恩賞過於厚重,恐難服眾啊。長此以往,朝廷威嚴受損,往後諸事恐難順遂。”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不少朝臣紛紛點頭附和,大家都覺得天子此次封賞確實過於優厚。
天子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平靜,待朝臣們的聲音漸漸平息後,緩緩開口:“二位愛卿,朕深知你們的擔憂。但當下亂世,馬超、孫策能在戰場上屢立奇功,為我大漢江山開疆拓土,實乃國之棟梁。他們誅殺袁術、劉繇,雖未事先請旨,但平定揚州,實乃大功一件,朕又怎能吝嗇賞賜?”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