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傳檄天下 四方嘩然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西涼起兵趕赴長安複仇,此時的甄宓一行人還在前往漢中尋找華佗的路上,而朝廷的檄文已傳向天下,馬超犯上作亂被誅殺的消息震驚了四方。
馬蹄聲疾,黃塵滾滾,曹操正領兵奔赴長安,行至半途,斥候快馬加鞭趕來,呈上朝廷檄文。曹操展開一看,“馬超犯上作亂被誅殺”的消息映入眼簾,他不禁猛地勒緊韁繩,胯下戰馬吃痛,前蹄高高揚起,嘶鳴聲劃破長空,驚起一片飛鳥。
曹操臉上閃過一絲痛惜,低聲喃喃:“馬超一身忠勇,竟被天子忌憚,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扼腕。”馬超勢力強盛,本是大漢的有力屏障,如今卻被朝廷自毀長城,曹操滿心都是為馬超的不值。他抬眼望向遠方,心中泛起一陣悲涼,莫非大漢真的氣數已盡?既然如此,天下大亂,自己又何必要困於這扶漢的枷鎖之中?一股爭霸天下的豪情,在他心底悄然湧起。
可轉瞬之間,他的眉頭又緊緊皺起,內心泛起層層憂慮。曹操深知,馬超一死,西涼必反,局勢或將失控。
郭嘉見此,上前一步,恭敬說道:“主公,西涼必定會複仇,馬騰斷不會善罷甘休。”曹操微微頷首,目光依舊停留在地圖上,沉聲道:“奉孝所言極是,馬超一死,西涼群情激憤,馬騰豈會咽下這口氣。”
郭嘉接著分析道:“不過,若王允此番計策成功,扶劉協繼位,那死去的天子便死無對證,身死仇消。況且,如今西涼沒了馬超這個主心骨,隻要我們以高官厚爵加以封賞,定能安撫住他們。”曹操目光一動,轉頭看向郭嘉,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郭嘉繼續說道:“待西涼兵臨城下,形勢所迫,哪怕我們封他們高官厚爵,也不會落下惡名。畢竟,這一切都是先前天子的所作所為,惡果是他種下的,與我們無關。我們順勢而為,既能解眼前之危,又可收攏西涼人心,何樂而不為?”
曹操聽後,撫須大笑,心中的陰霾頓時消散不少,讚道:“奉孝果然深謀遠慮,此計大妙!”
曹操聽聞郭嘉一番言論,心中暗自讚歎,卻仍有疑慮,不禁開口問道:“那依奉孝之言,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
郭嘉神色從容,眼中透著自信與篤定,有條不紊地說道:“既然天子這般行事,那我們也不必急著趕赴長安。當下隻需按兵不動,靜候西涼兵臨城下。王允那邊若能順利達成計策,屆時長安必然群龍無首、亂作一團。而我們以逸待勞,趁勢出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既穩定長安局勢,又不交惡西涼,此乃更為妥帖的謀劃。”
曹操聽後,心中豁然開朗,深覺郭嘉所言在理,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讚賞之色:“既如此,便依奉孝之計。”隨即高聲傳令,吩咐大軍減速慢行,安營紮寨,隻等著長安那邊生變。一時間,原本浩浩蕩蕩、塵土飛揚的行軍隊伍逐漸放緩了腳步,士兵們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命令。
袁紹端坐在冀州府邸的大堂之上,麵色陰沉地看著手中傳來的密報,上麵赫然寫著馬超被朝廷誅殺一事。刹那間,他的神情先是一滯,雙目圓睜,似是被這消息驚得有些回不過神來。緊接著,一陣肆意張狂的大笑從他胸腔中爆發,仰頭朝天,笑聲在空曠的大堂內不斷回蕩,震得兩旁懸掛的帷幕都微微顫動。
“哈哈哈,這天子簡直愚蠢至極,竟行此等自毀長城之舉!誅殺馬超,不就是自尋死路、自廢武功嗎?”袁紹一邊大笑著,一邊猛地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興奮地在大堂內來回急促踱步。
“諸位想想,有西涼的瘋狂反噬,朝廷如今自顧不暇,還能撐得了多久?”袁紹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貪婪光芒,之前袁術之死讓他心生快意的同時,也是暗暗心驚,因為袁術的死,朝廷穩固,那冀州戰役他勉強支撐的場麵就會被破壞,如果朝廷調馬超孫策過來,他肯定抵抗不了,所以馬超孫策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他才會選擇向朝廷妥協求和,而如今天子昏聵自毀長城,朝廷和西涼必有一戰,屆時兩敗俱傷,機會就來了,袁紹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在逐鹿中原的戰場上縱橫馳騁,一舉稱霸天下的輝煌場景。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靜靜觀察的沮授,神色凝重地向前邁出一步,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說道:“主公,依屬下之見,此乃天賜聯盟之機啊。西涼與朝廷已然結下深仇大恨,勢必一心複仇。我們若能抓住這個時機,派人前往西涼,與他們締結盟約,共同對抗朝廷,如此一來,便有了強大的外援,大業可成啊!”
袁紹聽後,腳步猛地頓住,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輕輕摩挲著下巴,眼神中透著精明與算計,顯然正在內心深處權衡結盟的利弊得失。
就在袁紹沉思之際,另一位謀士郭圖上前一步,進諫道:“主公,天子此番行為,必定引得朝堂大亂,自顧不暇,根本無暇顧及我們冀州。依我看,這可是天賜良機,我們不妨趁機攻伐公孫瓚,拿下幽州。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擴充地盤、增強實力,還能在天下諸侯中樹立威望,到時候無論是與西涼結盟,還是日後爭奪天下,都更有底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紹聽聞,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內心開始動搖。他再度緩緩踱步,腦海中不斷思索著同時進行這兩件事的可行性。良久,袁紹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沉聲道:“結盟西涼之事,即刻派人著手準備;攻伐公孫瓚一事,也需從長計議,速速擬定詳細的作戰方略。此次天賜良機,我等定要好好把握,成就一番大業!”眾人紛紛領命,大堂內頓時忙碌起來,各方指令迅速傳達出去,冀州上下開始為即將到來的兩場大事而緊鑼密鼓地籌備著 。
當馬超被誅殺的消息傳至徐州,陶謙正在府中與幕僚議事。聽聞此訊,他原本緊繃的神情瞬間舒緩,不由自主地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是被抽去了渾身的力氣,緩緩靠向椅背。
曾經,袁術勢力如日中天,威震四方。陶謙雖坐擁徐州,卻始終如芒在背,礙於袁術的威脅,不得不陳兵於吳郡邊境與孫策對峙。那些日子,徐州上下風聲鶴唳,即便未曾與孫策正麵交鋒,可那份隨時可能被兵戎相見的壓迫感,卻時刻沉甸甸地懸在心頭。
好不容易捱過袁術帶來的威脅,揚州之戰的局勢又讓陶謙夜不能寐。孫策與馬超攜手,一路勢如破竹,一舉拿下揚州。勝利的戰報傳來,陶謙滿心憂慮,他深知孫策年少英武、野心勃勃,揚州既定,徐州便成了近在咫尺的肥肉,隨時可能遭受兵鋒侵襲。
如今,馬超突然身死,這消息猶如一場及時雨,澆滅了陶謙心中的恐懼之火。他暗自思忖,孫策與馬超結拜兄弟,情誼想必不淺,馬超蒙冤而死,孫策豈會善罷甘休?屆時,孫策定會將滿腔怒火與複仇之誌,一股腦地對準長安。如此一來,自己便能暫時鬆一口氣,徐州也可保一時太平。想到這兒,陶謙緊繃的神經徹底放鬆,臉上浮現出久違的輕鬆笑意,抬手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似乎已然看到了徐州安穩度日的景象 。
荊州州牧府內,靜謐安寧,檀木熏香絲絲縷縷地飄散在空氣中。劉表身著一襲素色長袍,正愜意地坐在主位上,右手隨意地翻看著竹簡古籍,左手輕輕撫著胡須,麵前案幾上的香茗還升騰著嫋嫋熱氣。
突然,一陣急促淩亂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悠然。一名信使滿臉焦急,大汗淋漓地衝進大堂,“撲通”一聲跪地,雙手高高呈上一封用火漆嚴密封存的加急文書。
劉表放下手中竹簡,抬眸瞥了信使一眼,不緊不慢地伸手接過文書。展開一看,馬超被誅的消息率先映入眼簾,他不禁微微一怔,隨即輕輕“咦”了一聲,臉上閃過複雜神色,既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感到驚訝,又在暗自揣度其中局勢走向。
可當繼續往下讀,他原本平和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握著文書的手不自覺攥緊,指節都微微泛白。天子的命令赫然在目,不但著重提及前一段時間他私下占領無兵力駐防宛城之事,以此敲打,更是要求他務必做好荊州防禦,全力抵抗孫策。
“這天子,竟如此荒唐!”劉表猛地將文書摔在案幾上,“騰”地站起身,雙手背在身後,在堂內來回急促踱步,腳步沉重,每一步都似要將地板踏穿,發出沉悶的“咚咚”聲。他心裏門兒清,這所謂的命令,就是天子想把他強行拽入這亂世紛爭的漩渦,淪為朝廷製衡各方的棋子。荊州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內部各方勢力勾心鬥角、錯綜複雜,貿然加強防禦,稍有差池就會激化矛盾,動搖自身統治根基。況且,孫策此番為馬超報仇,士氣正盛,來勢必定極為凶猛,自己要是全力抵禦,不僅損耗巨大,最後還可能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讓旁人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這兒,劉表停下腳步,眉頭擰成一個深深的“川”字,轉頭看向一旁始終神色淡定的謀士蒯越,眼中滿是詢問與尋求對策的急切:“異度,依你之見,這命令我們該如何應對?”
蒯越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行了一禮,而後不慌不忙地說道:“主公,此令切不可盲目遵從。如今荊州局勢微妙複雜,若貿然全力防禦,對內易生嫌隙,對外則樹強敵。依屬下愚見,可先暗中加強邊境布防,密切關注孫策動向,表麵按兵不動,實則養精蓄銳。西涼與朝廷必有一戰,待局勢更為明朗,再見機行事,如此方能在這亂世之中,保荊州安穩無虞。”
劉表聽後,緊鎖的眉頭漸漸鬆開,微微點頭,神色稍緩,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異度所言極是,就依你之計。”說罷,他重新坐回主位,端起那盞早已冷卻的香茗,輕抿一口,試圖找回幾分往昔掌控全局的從容 。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