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江東風雲 謀害孫策
字數:4320 加入書籤
時間來到十一月,寒風凜冽,吳郡城中卻一片忙碌景象。這段時日,馬超與周瑜日夜操勞,剛將揚州繁雜事務梳理得井井有條,滿心盼著前方傳來好消息。
這天,天子傳檄天下的使者匆匆抵達吳郡。孫策正與周瑜在府中議事,聽聞使者求見,二人忙迎了出去。使者麵色凝重,呈上檄文,還未等孫策展開細看,便顫聲將馬超身死長安的消息道出。
“什麽?”孫策身形一晃,手中檄文差點滑落,他瞪大雙眼,滿臉的不可置信,“這絕不可能!”刹那間,一股悲怒從心底湧起,他“唰”地拔出腰間長劍,直指使者,劍身因憤怒而微微顫動,“我大哥馬超,勇冠三軍,天下英雄誰不敬畏?怎會不明不白死在長安?你莫不是聽錯了,或是故意誆我!”
周瑜也震驚不已,一向沉穩的臉上滿是愕然,他快步上前,按住孫策持劍的手,低聲勸道:“伯符,莫要衝動,聽使者把話說完。”
使者雙腿打顫,“撲通”一聲跪地,聲音帶著哭腔,哆哆嗦嗦地說道:“君侯,小的萬萬不敢欺瞞您呐!聽聞馬超將軍大勝回朝,天子龍顏大悅,特在宮中設宴犒賞其功。可誰能想到,酒宴之上,竟有人當眾叫破馬超將軍與皇後盧婉的醜聞。馬超將軍當時就惱羞成怒,瞬間失去了理智,竟拔劍欲弑君。宮中頓時大亂,幸虧宮中統領王越、溫侯呂布和護軍將軍趙雲三人反應迅速,合力將馬超將軍斬殺,這才保得天子周全。小的所言,句句屬實啊!” 說完,使者癱倒在地,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孫策一怒之下拿他問罪。
孫策聽完,臉上的怒容更盛,手中長劍狠狠劈向一旁的石凳,“哢嚓”一聲,石凳被劈成兩半。“這定是那昏君的奸計!我大哥何等英雄,豈會做出這等事?分明是他忌憚大哥的威名!”
“我之前就勸過大哥,莫要輕易為這腐朽朝廷效力,伴君如伴虎,如今竟真遭此大難。”
孫策來回踱步,眼中滿是複仇的火焰:“公瑾,不能就這麽算了,我們一定要為大哥報仇。”
周瑜沉思片刻,說道:“此事不可魯莽。如今朝中王越、呂布、趙雲皆在,又有天子詔令,公然興兵複仇,師出無名,反而落人口實。”
孫策急道:“那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大哥白白死去?”
孫策急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桌上茶具叮當作響,怒聲吼道:“公瑾,我管不了那麽多了!大哥被這昏君陷害,我怎能坐視不管!必須得報仇!”
周瑜長歎一聲,神色凝重又悲戚,緩緩說道:“伯符,我懂你的心情,又何嚐不想為兄長討回公道。要先通知沙摩柯,沙摩柯重情重義,斷不會對妹夫的死坐視不理,必定也想複仇。依我看,可先聯合他,再集結大軍,共商複仇大計。”
孫策一聽,眼中瞬間燃起希望的光,急切道:“公瑾,還是你考慮周全!就這麽辦,馬上派人帶著我的親筆書信去見沙摩柯,告知他大哥的冤情,懇請他與我們聯手。同時傳令下去,讓江東各部厲兵秣馬,隨時聽候調遣。等沙摩柯一到,咱們就一同商議從何處興兵,定要讓那昏君付出慘痛代價!”
隨著天子檄文到來的同時,來傳檄文的隊伍裏悄然少了一個,早在進城之前,這人便尋了個時機,不著痕跡地脫離了隊伍。他身著粗布麻衣,將自己扮作一介普通旅人,神色自若地混入人群,踏入了吳郡。
夜幕如墨,緩緩籠罩了整個吳郡城。這人趁著月色,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張紘府邸前。張紘與張昭同為江東豪族,府邸恢宏氣派,朱門高築,彰顯著家族的不凡地位。
他抬手,輕輕叩響了門環,發出幾聲沉悶的聲響。門房睡眼惺忪地打開門,借著微弱的燈光,瞧見一個陌生的麵孔,不禁麵露疑惑。還未等門房發問,那人壓低聲音,隻說要見府上老爺張紘。門房有些猶豫,畢竟此時夜色已深,老爺怕是早已安歇。
就在這時,張紘的夫人恰好路過,見狀詢問緣由。夫人聽聞此人深夜求見老爺,眉頭輕皺,正欲婉拒。那人卻不慌不忙,隻低聲吐出“長安來的”四個字,隨後又悄悄遞上一錠金子。夫人心中一驚,目光在金子與那人臉上來回打量,猶豫片刻後,終是接過金子,無奈地歎了口氣,硬著頭皮去叫張紘。
張紘聽聞是長安來人,瞬間睡意全無,急忙起身,親自將此人引入書房。燭火搖曳,映照著兩人的麵龐 。
張紘神色凝重,待書房的門悄然關上,便迫不及待地向使者發問:“天子此次遣您前來,可有具體安排?”使者微微欠身,目光沉穩,不緊不慢地開口:“當日,諸位曾言要對付孫策。如今天子已然誅殺馬超,以孫策的性子,必定會以為漢室要對諸侯動手,進而起兵作亂。如今,便是對付他的絕佳時機,還望先生及時準備,一旦時機成熟,便可動手。”
說罷,使者便拱手告辭,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張紘站在原地,眉頭緊鎖,燭光搖曳,映照著他沉思的麵龐。良久,他似乎下定了決心,披上外衣,抬腳便向門外走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刻,夜幕深沉,萬籟俱寂,唯有張紘匆匆的腳步聲在石板路上回響。不多時,他便來到了張昭府邸前。張昭與張紘私交甚篤,二人又同為孫策麾下極為倚重的內政人才,遇此大事,張紘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與張昭商議。
門房被急促的敲門聲喚醒,睡眼惺忪地打開門,見是張紘,雖滿心疑惑,卻也不敢怠慢,趕忙入內通報。張昭聽聞張紘深夜到訪,亦是深感意外,來不及多想,急忙起身相迎。
睡眼惺忪的張昭將張紘引入客廳,待二人落座,張昭強打精神,開口問道:“子綱,如此深夜前來,可是出了什麽大事?”張紘長歎一聲,緩緩將使者所言之事一一道來……
張昭滿臉憂慮,在房中來回踱步,手中的書卷早已被擱置一旁,無心再讀。如今江東局勢愈發緊張,武將方麵,呂蒙等一眾將領已在軍中站穩腳跟。他心裏很明白,馬超被天子誅殺,以孫策的性格,必定不日便要起兵為馬超複仇。
“一旦孫策興兵,肯定得讓呂蒙這些能征善戰的將領隨行,如此才有把握對付孫策。但周瑜智謀超群、在軍中威望極高,實在讓人忌憚,必須想個法子把他留在江東 。”張昭停下腳步,眉頭緊蹙,目光緊鎖著坐在一旁的張紘,神色凝重地說道。
張紘微微點頭,神色同樣憂慮:“周公瑾若是留在江東,日後咱們想要扶持他人繼承孫策的基業,恐怕繞不過他這一關呐。”
張昭歎了口氣,滿臉無奈:“子綱,你我都清楚,孫策之子尚年幼,而周瑜的妻子與孫策的妻子又是親姐妹。要是扶持孫策之子上位,大權必定落入周瑜手中。他們本就是結拜兄弟,以周瑜的性子,咱們怕是撈不到什麽好處。再說了,就憑周瑜那心思縝密的勁兒,早晚會查出咱們的端倪。”
張紘神色凝重,語氣中滿是憂慮:“扶持那幼子,總歸是好過孫策繼續掌權。孫策脾性剛硬,行事果決,我們根本無法左右他。待他將地盤徹底穩固,以他的性子,早晚會對我們這些江東世家大族動手。”
張昭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遲疑著開口:“我明白你的擔憂。不過,孫策之弟孫權,性子相對溫和。平日裏他隨我讀書時,我多有暗示,發覺此子心中所想,並非如表麵那般恭順。若能在成功刺殺孫策之後,順勢推孫權上位,成為這江東之主,那諸多難題或許便能迎刃而解。”
張紘聞言,眉頭擰得更緊,反駁道:“話雖如此,可事情哪有這般簡單。孫策現有子嗣在世,依照常理,他又怎會輕易將江東基業傳給自己的兄弟?想當年孫堅不幸身死,繼承遺誌、扛起大業的不也是孫策,而非他的叔父孫靜。如今我們想讓孫權越過孫策的子嗣掌權,談何容易。”
張昭擺了擺手,神色篤定,侃侃而談:“這可和當年孫堅過世時的情形大不一樣。雖說乍看相似,內裏的門道卻千差萬別。想當初孫堅戰死,孫靜既沒那能力,也無爭權的野心。孫堅的夫人吳夫人,背後靠著娘家舊族撐腰,又有孫策這個爭氣的兒子,所以孫策承接遺誌順理成章。”
他稍作停頓,眼中閃過一絲精芒,接著道:“但孫策如今的狀況截然不同。他若不幸身死,就一個年幼獨子。況且周瑜和孫策是連襟,關係匪淺。一旦周瑜扶持孫策之子,那江東大權必定落入周瑜之手。這裏麵的關鍵人物,便是孫策的母親吳夫人。當年孫堅留下那點基業,她都能守得穩穩當當,沒讓孫靜占去分毫。”
張昭越說越激動,往前邁了一步:“如今孫策要是出事,留下江東這麽大的基業,要是孫策之子掌權倒也罷了,可周瑜明顯是要獨攬大權。日後這江東到底是誰家的天下,還真不好說。吳夫人何等精明,她又怎會甘心?到時候,咱們隻需推波助瀾,把這利害關係擺在她麵前。以吳夫人的性子和手段,斷然不會讓周瑜輕易得逞!”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