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西羌歸心 酒宴歡愉
字數:5190 加入書籤
晚間的武威城張燈結彩,為慶賀大軍凱旋而設的酒宴在府衙內擺開。然而席間的氣氛,卻並無大勝後的歡騰。白日裏馬超在城門外那一跪,仿佛將勝利的喜悅衝淡了大半,連帶著眾人心頭都壓著一絲沉重。
馬超端著酒盞,麵對著義兄西羌王徹裏吉,以及龐柔身旁那些東羌部落的首領,一一敬酒。酒液入喉,帶著辛辣的暖意,卻驅不散他眉宇間的鬱色。“今日蒙諸位前來相賀,馬某心中感激,隻是……”他聲音低沉,帶著難以掩飾的哀傷,“此戰勝則勝矣,卻代價太重,實在難掩悲戚。”
徹裏吉見他始終緊鎖眉頭,放下酒盞,開口勸道:“兄弟,你且放寬心。不說你此次橫掃草原,滅了鮮卑這心腹大患,單說從前——若不是你鎮守西涼,東羌、西羌與西涼百姓,哪能有如今的安寧日子?今日你大勝而回,本就是該慶賀的時候,你這般心情低落,倒讓眾將官都拘謹著,不敢開懷暢飲了。”
馬超聞言,苦笑一聲,搖了搖頭:“兄長有所不知。此次出征,十七萬大軍同去,歸來的卻隻有兩三萬兵馬……這般折損,叫我心情如何能安?白日裏在城外,見著那些父老鄉親翹首以盼,家家戶戶都在尋自家兒郎,有的喜極而泣,有的肝腸寸斷……我又該如何與他們交代?”
他話音剛落,席間的東羌首領們便紛紛開口勸慰。其中一位年長的首領拱手道:“涼王此言差矣。戰死的勇士們,皆是為守護家園而亡,他們是西涼的驕傲,也是我們各族的英雄!百姓們雖有悲痛,卻更知涼王親率大軍浴血奮戰的不易。若無涼王,鮮卑鐵蹄早已踏平西涼,屆時何止是骨肉分離,怕是連家園都要淪為焦土了!”
另一位首領也附和道:“正是!涼王滅鮮卑,斷了草原禍根,這是大功一件。那些犧牲的勇士,英魂必護佑西涼,他們的功績,會被世代傳頌。涼王不必過於自責,當為活著的人、為西涼的將來振作才是。”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話語中滿是真誠的理解與敬佩。馬超聽著這些話,心中的沉重雖未完全消散,卻也漸漸鬆動了些。他舉起酒盞,對著眾人一飲而盡,眼中重新燃起幾分堅定:“諸位所言,馬某記下了。為了那些犧牲的兄弟,為了西涼的安寧,馬某定當不負所托。”
酒盞碰撞的清脆聲響,在席間漸漸傳開,壓在眾人心頭的陰霾,也隨著這杯酒,淡去了幾分。
徐晃見席間氣氛漸暖,臉上的笑意更濃,一把拉過身旁的張遼和龐德,對著徹裏吉朗聲道:“羌王,今日可得好好敬您一杯!您麾下的這位越吉元帥,此次戰役中真是神勇非凡,每回衝鋒都衝在最前頭,與我軍將士配合得那叫一個親密無間,簡直像是多年的老搭檔!”
張遼和龐德雖向來沉穩,此刻也順著徐晃的話點頭附和,端起酒盞走向徹裏吉:“羌王,徐晃所言極是,貴軍元帥的勇猛與默契,我等都看在眼裏,確實該敬一杯。”
徹裏吉聞言朗聲大笑,端起酒盞與眾人重重一碰,酒液在盞中激蕩:“諸位過獎了!咱這西涼,咱這西北一地,若不是涼王鎮守、諸位拚死征戰,哪得今日這般繁榮安穩的景象?”說罷,與眾人一同仰頭飲盡。
放下酒盞,徹裏吉親自斟滿一杯,大步走到馬超席前。他目光灼灼地看著馬超,沉聲道:“賢弟,今日我便托大,再叫你一聲賢弟。”
馬超聞言一怔,慌忙起身,雙手虛扶:“兄長此言何意?你我結義多年,本就情同手足,何必說這等見外的話?”
徹裏吉擺了擺手,語氣愈發鄭重:“以賢弟如今的能耐,我叫聲‘賢弟’,實在是托大了。慢說那草原雄主科比能,便是昔日匈奴呼廚泉,東羌迷當、迷唐父子,哪一個不是讓我羌部頭疼難抵的角色?可如今,你橫掃草原,滅鮮卑,單是這數十年的安寧,便足以讓西北各族感念。如今你在西北,早已是一麵不倒的旗幟。”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兄長這裏有一事,藏在心裏許久,今日不吐不快。”
馬超見他神色凝重,誠懇道:“兄長,你我兄弟相結於微末,同曆風雨,有話但講無妨,何必如此見外?”
徹裏吉猛地端起酒盞,聲音鏗鏘:“東羌早已並入你西涼麾下,如今為兄已整合西羌諸部,也願率領西羌,為兄弟效犬馬之勞!”話音未落,他竟單膝跪地,將酒盞高舉過頭頂,姿態恭敬無比。
“兄長!”馬超大驚,連忙伸手去扶,“你這是做什麽?你我是結義兄弟,這般大禮,我如何敢當?”
徹裏吉卻紋絲不動,仰頭看著馬超,眼中滿是堅定:“賢弟,這不是客套,是西羌上下的真心。你護西北安寧,我西羌願附西涼,同守這片土地。此事我已與西羌各部首領商議妥當,今日當著眾人的麵,便是要給賢弟一個明證!”
席間眾人皆驚,張遼、龐德等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動。馬岱更是起身上前,想勸徹裏吉起身,卻被他擺手攔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超看著跪在麵前的義兄,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徹裏吉的性子,一旦決定的事,斷無更改的可能。這份沉甸甸的信任與歸順,比任何戰功都更讓他動容。
馬超望著草原方向,眼眶青筋突突直跳,聲音裏帶著壓抑不住的顫抖:“兄長可知,此戰三萬羌族兒郎埋骨草原,他們的血染紅了牧草,連風都帶著腥氣!”他猛地攥緊徹裏吉的手腕,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他們臨行前還說,要活著回來喝慶功酒,說家裏的婆娘還在縫新衣裳……”
說到這裏,他喉結滾動,硬生生將哽咽咽了回去,抬手抹去眼角的濕意,目光陡然變得銳利如刀:“可他們沒回來。”
徹裏吉拍了拍他的背,沉聲道:“我知道。但你看那草原上新生的草芽,來年開春,定能蓋住血跡。那些兒郎用命護下的土地,咱們得守好,不能讓他們白死。”
馬超用力將徹裏吉扶起,目光掃過跪倒的西羌眾人,朗聲道:“諸位請起!既然信得過馬超,我便擔下這份責任!往後西北各族,同飲一江水,共守一片土,誰也別想再欺辱咱們!”
“涼王萬歲!”越吉帶頭高呼,眾人齊聲應和,聲浪直衝雲霄。
徹裏吉拍著馬超的肩膀大笑:“這才是我認識的馬超!”
眾人聞言,頓時歡欣鼓舞,席間的低迷氣氛一掃而空,滿是歡聲笑語。徹裏吉笑著說道:“如今草原安定,西北一片安寧,賢弟就留在武威城過年,咱們兄弟好好聚一聚,也讓兄弟們歇口氣。”
馬超卻搖了搖頭,神色凝重了幾分:“兄長,此一役過後,草原數十年內該不會再有戰火,而西北有兄長鎮守,我無憂矣。隻是如今中原戰火彌漫,我這一去兩年,還不知道長安是個什麽情況,得趕在年底前往長安看看才放心。”
馬岱第一個站出來,按住馬超的胳膊,急道:“兄長且慢!長安雖急,也不差這三五日。你看這滿桌的酒肉,還有咱們兄弟好不容易聚齊,怎能說走就走?”
東羌首領也跟著點頭,舉起酒碗:“馬將軍,我等敬你一碗!這兩年若非將軍鎮守西北,我等部落不知要受多少欺淩。今日說什麽也得留下,讓我等盡盡心意!”
這時,徐晃嘿嘿一笑,開口說道:“你們真是沒一點眼色,沒瞧見大王歸心似箭嗎?長安城裏還有數位王妃等著大王回去成婚呢,你們這般苦苦相留,到底是為大王好,還是想耽誤大王的好事?”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馬超,倒把他鬧了個大紅臉。馬超瞪了徐晃一眼,笑罵道:“你這憨貨,成天口無遮攔,早晚我收拾你!”
徐晃被他一瞪,頓時臊眉耷眼地跑到一旁,低著頭不敢再說話,引得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馬超擺了擺手,止住笑聲,朗聲道:“都別笑了!聽我將令,今日誰也別想耍賴,定要把徐公明灌醉,看他往後還敢不敢胡言亂語!”
徐晃還沒反應過來,就見馬岱端著酒壇衝他笑:“公明,方才你說大王惦記長安的‘好事’,想必是自己嘴饞了吧?來,先罰你三碗,誰讓你嘴快!”
“就是!”徹裏吉跟著起哄,給徐晃麵前的空碗滿上,“徐將軍這話聽著是打趣大王,實則是自己想喝酒吧?今日不把你灌趴下,算我等輸!”
徐晃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被“圍攻”了。他看著滿桌不善的眼神,再瞅瞅馬超那似笑非笑的表情,頓時縮了縮脖子,苦著臉道:“我……我那是說著玩的,諸位別當真啊!”
“玩笑話也得罰!”馬岱哪肯放過他,親自端起一碗酒遞到他嘴邊,“喝!不然就是不給我馬岱麵子!”
徐晃被架著胳膊,想躲都躲不開,隻能硬著頭皮灌下一碗。酒液順著嘴角流到衣襟上,他剛想喘口氣,徹裏吉的第二碗已經湊了過來:“一碗哪夠?徐將軍方才一句話,可是把大王的‘心事’都說透了,怎麽也得再喝三碗賠罪!”
“對對對!三碗!”眾人跟著起哄,碗盞碰撞聲、哄笑聲混在一起,把帳內的氣氛掀到了頂點。
徐晃被圍在中間,左一碗右一碗,喝得頭暈眼花,舌頭都開始打卷。他拍著桌子辯解:“我……我說的是真的……”
“哦??”馬岱故意拖長了語調,衝眾人擠眉弄眼,“看來徐將軍知道的不少啊!再來一碗!”
“我……我不能再喝了……”徐晃擺著手,卻被人捏住了下巴,一碗酒“咕嘟咕嘟”灌了進去。他晃了晃腦袋,眼前的人影都變成了重影,卻還是嘴硬,“我……我沒醉……大王要是真娶了王妃,我再飲不遲……”
這話一出,眾人笑得更歡了。馬岱端著酒壇,直接往他嘴裏倒:“還惦記著?先把這壇喝完再說!”
徐晃“嗚嗚”地擺手,卻擋不住酒液往嘴裏灌,不多時就癱倒在桌上,嘴裏還嘟囔著什麽
眾人見他醉得不省人事,這才罷手,笑著把他拖到旁邊的榻上安置。
馬超端起酒碗,看著眾人,眼底的無奈早已化作暖意:“好了,看在公明醉倒的份上,放他一馬,諸位,滿飲此杯。”
“好!”眾人齊聲歡呼,舉起酒碗一飲而盡。帳內的笑聲、酒氣、還有那藏在熱鬧底下的兄弟情,混在一起,成了西北寒夜裏最暖的光。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