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回憶如潮 終抵吳郡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一路行船,兩岸風光流轉,時而見青山疊翠,雲氣繚繞;時而遇平灘淺渚,蘆葦叢生。馬超閑時或在船艙內與徐庶、魯肅商議事務,或在船頭憑欄遠眺,看江鷗逐浪,聽濤聲拍船,心中感慨萬千。
這日船隊行至一處江麵開闊處,水流漸急,北岸崖壁陡峭,臨江處刻著“烏江”二字,筆力蒼勁。馬超望著那崖壁,忽然停下腳步,馬超望著烏江水麵翻湧的浪花,像是透過這江水望見了當年的光景,轉頭對甘寧道:“興霸,你還記得那年在這片水域嗎?那會兒你我素不相識,你還是江上的錦帆豪俠,我正帶著子敬、公明他們被張英的水軍追得走投無路。”
“就在那會兒,你帶著船隊殺出來了。”馬超笑了笑,眼裏閃著光,“你那錦帆在日頭下亮得晃眼,鐵鏈甩得跟長了眼睛似的,專砸敵船的要害,喊殺聲比張英的人還凶。我當時就想,這是誰家的好漢,猶如神兵天降?”
他拍了拍甘寧的胳膊,力道不輕不重:“後來跳上你船,見你渾身是水,錦袍都被劃爛了,還咧著嘴笑,那會兒哪能想到如今能成並肩作戰的弟兄。”
江風掀起馬超的披風,他望著遠處漸隱的岸線,輕聲道:“有時候想想,這亂世裏的緣分真怪。若不是你那天‘多管閑事’,我馬超怕是早成了烏江底的枯骨,哪有今日的涼王,哪有咱們這一路拚殺出來的局麵。”
甘寧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撓著頭嘿嘿笑:“大王這話說的,當年就是覺得那場麵憋屈,換了誰也得搭把手。再說了,您英雄豪傑,光芒萬丈,讓人忍不住就想膜拜!”
馬超朗聲大笑,笑聲混著江濤聲傳得很遠:“滾滾滾,少學的像徐晃那廝一樣油嘴滑舌,當年你救我一命,如今咱們一起闖天下,這情分,這輩子都得記著。”
馬超話音剛落,身旁的徐晃早聽得眉飛色舞,他咧著嘴拍了拍甘寧的肩膀,語氣裏帶著幾分打趣:“老甘,我這一手你可學不來!”
甘寧被他說得臉一熱,隨即瞪起眼睛,故意板著臉道:“老徐,我看你是暈船暈得輕了,剛緩過勁就敢打趣我?要不要再去船邊吹吹風,讓你回憶回憶早上吐得直不起腰的模樣?”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笑作一團。徐庶捂著嘴偷笑,魯肅搖頭莞爾,連董白和張符寶也忍不住用帕子掩著唇角。徐晃被噎得摸了摸鼻子,嘿嘿笑道:“算你狠!不過說真的,當年你那鐵鏈甩得是真叫一個利落,我到現在都記得,你一鏈子把敵船桅杆砸斷時,張英那臉綠得跟江邊的蘆葦似的。”
甘寧這才得意地揚了揚下巴:“那是自然!我錦帆軍的本事,可不是吹出來的。”
眾人笑得更歡,江麵上的風仿佛都帶著暖意。馬超望著眼前這夥插科打諢的弟兄,又看了看遠處粼粼的波光,心中那點對往事的感慨,早已化作了此刻的踏實與暢快——亂世浮沉,能有這樣一群人相伴,便是再大的風浪,也闖得過去。
又是一日行船,天色近黃昏,大江被落日照得波光粼粼,吳郡越來越近。兩岸的山影愈發熟悉,馬超望著那片曾與孫策並肩踏過的山巒,眉宇間的笑意漸漸淡去。當年金戈鐵馬的呐喊仿佛還在耳畔,孫策與他並肩作戰,可如今,故人身已遠。
靠近吳郡,那片山越曾經藏身的山林便越清晰。他想起那個明媚如春日的女子,想起兩人在山越領地倉促卻真摯的婚事,想起她總笑著說“夫君,等天下安定了,咱們就在山腳下種片桃花”。相處的日子雖短,她卻為他生下孩子,更是為了救孫策的幼子,付出了性命,她為自己付出了一切,而自己……到如今仍灼得他心口生疼。
江風帶著水汽拂過臉頰,馬超的睫毛輕輕顫動,兩滴清淚無聲滑落,砸在船板上,暈開一小片濕痕。
身旁的眾人早察覺到他的低鬱,都默契地閉了嘴,連最愛說笑的甘寧和徐晃也斂了神色。董白悄悄上前,輕輕攏住他的手臂,聲音柔得像江麵上的霧:“郎君,過去的事難兩全,她若見你這般,定也會心疼的。”
馬超深吸一口氣,抬手拭去淚痕,望著遠處漸顯的城郭,啞聲道:“走吧,還有弟兄們在,還有未竟的路要走。”
江風依舊,船帆獵獵,帶著沉甸甸的回憶與未滅的信念,繼續向前駛去。
終於,在清晨的薄霧中,吳縣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城牆在朦朧的晨光裏若隱若現,碼頭的輪廓越來越近,馬超望著那片熟悉的水域,心中百感交集——這裏,正是當年他與孫策並肩平定江東時,最為關鍵的一處根基之地。
船隊放緩了速度,依著早先的安排,要在吳縣碼頭登陸。甘寧昨夜便已乘快船先行,將今日抵達的消息傳回,此刻遠遠望去,碼頭上果然已是人影綽綽,顯然早有準備。
船還未完全靠近,便能聽見碼頭方向傳來的喧鬧聲,夾雜著熟悉的笑語。馬超眯眼望去,隻見岸邊站著不少身影,為首幾人依稀能認出輪廓,正是周瑜,大喬小喬跟在身旁,再往身後,則是淩操、蔣欽等江東舊識。另一邊則是,沙摩柯和木家四將,碼頭上的士卒們往來忙碌,卻不見絲毫慌亂,顯然是得了妥善安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公瑾他們早等著了。”徐晃在旁笑道,語氣裏帶著幾分熟稔的熱絡。
馬超微微頷首,目光掠過碼頭,仿佛又看到了當年與孫策在此登岸時的景象——那時的碼頭雖不及如今規整,卻處處透著少年意氣的蓬勃,兩人站在船頭,說要讓江東百姓再不受戰火侵擾。一晃多年,物是人非,唯有這碼頭的水,依舊靜靜流淌。
船板剛與碼頭觸碰到一起,還沒搭穩跳板,馬超就已經按捺不住,一腳踩在晃動的船沿上,朝著岸邊那個熟悉的身影大喊:“公瑾!”
話音未落,他已縱身躍下,濺起的水花沾濕了褲腳也渾然不覺,大步流星地朝著周瑜衝去。周瑜早已紅了眼眶,快步迎上前,兩兄弟在碼頭中央猛地相擁,力道大得仿佛要將對方揉進骨血裏。
“兄長……”周瑜的聲音抖得厲害,環在馬超背上的手死死攥著他的衣襟,“你總算回來了……”
馬超鬆開他些,雙手扶著周瑜的肩膀,目光掃過他清瘦的臉頰和明顯凹陷的鎖骨,喉結滾動,聲音發緊:“公瑾,你怎麽瘦成這樣?是不是……是不是這兩年太難了?”他抬手,指腹輕輕摩挲著周瑜眼下的青黑,眼底滿是疼惜,“苦了你了。”
周瑜搖搖頭,又點點頭,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你才是……當年聽說你在長安遇險,我日夜不寧,伯符又……這一直都被戰事拖住……”他哽咽著笑了笑,“還好,你沒事,你沒事就好。”
馬超把他往懷裏帶了帶,拍著他的背安撫:“我命硬,死不了。倒是你,看這眼下的青黑,是不是又熬了不少夜?”
提到往事,周瑜的眼神暗了暗,他抬手擦了擦淚,望著馬超:“兄長,你還記得嗎?當年咱們仨在洛陽結義,說要一起平定這亂世……”
“記得。”馬超的聲音也低了下去,指尖微微顫抖,“怎麽會忘。伯符他……”
“兄長!”周瑜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湧的情緒,“伯符大仇未報,一直在天上看著你我,我也一直在等著你,咱們兩個必要讓伯符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馬超將周瑜摟得更緊,下巴抵在他發頂,聲音帶著濃重的鼻音:“會的,我此來必要查明伯符生死之真相,公瑾,以後有我在,不會再讓你一個人扛著了。”
江風拂過,卷起兩人的衣袍,碼頭邊的人都默默退開,沒人願意打破這份交織著思念、心疼與羈絆的重逢。兩兄弟相擁的身影,在粼粼波光中,仿佛又變回了當年那三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隻是如今,少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卻多了份曆經世事的厚重與相依。
兄弟二人相擁良久,周瑜才稍稍平複心緒,拍了拍馬超的後背。這時,大喬與小喬款步上前,小喬眼尾帶著笑意,先開口道:“兄長,一路風塵仆仆,還是先回城中歇息吧。有什麽話,回城再細細敘說也不遲。”她目光轉向董白等人,溫聲道,“幾位嫂嫂也辛苦了,住處早已備好,先去梳洗安頓才是。”
馬超轉頭,見大喬與小喬立在一旁,皆是素衣淡妝,卻難掩風姿。當年在長安、洛陽,幾人常隨孫策、周瑜一同出遊,杏花微雨裏論詩,灞橋煙柳下策馬,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仿佛還在昨日。
大喬卻比往日沉默許多,隻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禮,聲音輕得像風中的柳絮:“兄長。”話音剛落,眼眶已泛起紅潮。
馬超心中一沉,想起孫策離世後,大喬獨自支撐家事的艱難,抬手虛扶,聲音沉重:“大喬,苦了你了。”
他側身讓過,對董白、甄宓等人道:“這是大喬、小喬,都是自家人。”又向大小喬介紹,“這幾位是董白、甄宓、張符寶、公孫柔。”
董白等人連忙見禮,大喬與小喬亦回了禮,眉宇間多了幾分溫和。
小喬望著馬超,輕聲問道:“兄長,盧婉姐姐與文姬妹妹如今安好?當年在洛陽,咱們常一同去城外聽她撫琴,還記不記得?”
馬超聞言,臉上露出暖意:“放心,她們在長安都好。隻是此次路途遙遠,我便留她們在長安侍奉父母,免得受這舟車勞頓之苦。改日你們去長安,定能再聚。”
小喬這才笑了,眼尾的細紋裏盛著釋然:“那就好。我還怕她們……”話說一半又咽了回去,隻道,“快些進城吧,一群孩子們都也念叨著兄長呢。”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