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合作共贏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這個世界,終究是趙氏官家的天下。

    身為朝廷官員,偶爾接受地方豪族的好處,為他們行個方便或發表支持言論,尚可理解。

    但如果地方豪族的行為越過了底線,威脅到官員們乃至朝廷的整體利益,再有官員為他們發聲,便是立場不分。

    這樣的官員,朝廷也沒有留任的必要。

    王欽若的手勢雖輕,但林士奇卻仿佛被千斤重錘砸中,身形迅速矮縮,額頭冷汗滾滾而下……

    "恩師之教誨,學生銘記於心!請恩師,賜予學生一展忠誠的機會,以功抵罪!"他不再爭辯,謙卑地鞠躬請求,姿態無比恭敬。

    "罪過就免了,老夫相信你不會逾矩。先給監察使嚴大人修書一封。接著,代表老夫巡查淩州至淮南的所有要塞關隘!"王欽若淡笑,收起手腕,從容地在屋內緩步行走,"那些混淆效忠對象之人,發現一個,嚴懲一個,絕不寬貸!"

    "謹遵教誨!"林士奇瞬間精神煥發,抹去額頭冷汗,深施一禮。

    "遇到無法處理或地位顯赫者,速報於我。老夫要看看,這京東東路的土地,是否依舊遵循朝廷的意誌!"王欽若取下牆上的魔法劍,緩緩拔出,瞬間劍氣凜冽,光芒四溢。

    "謹遵教誨!"林士奇再次俯首,應答堅定有力。

    常言道,犯錯比立功更易讓人記住。王欽若深諳此理。

    他敲打了林士奇一番,然後釋放了他,後者怎敢不用全力?短短半月間,他已經親自走遍了淩州到淮南的水上陸路關隘。

    每到一處,林士奇立即召集所有官員,公開傳達王欽若保障糧道暢通的指令,並再三強調這是經略安撫司、轉運司和龍騎署的一致決定,要求眾人務必嚴肅執行。

    各關隘的主管和小吏大多是世故之人,見經略安撫使的親信親自傳達命令,豈會不知如何自處?

    一旦遇見載著糧食與岩鹽的馬車或雪橇,不僅即刻放行,甚至免去了常規檢查與稅款,仿佛它們運送的是無形之物。

    然而,無論何時,總有人膽大妄為。

    個別官員收受賄賂,或是出身於嚴、楊、朱、鄭、於五大世家,試圖陽奉陰違。然而,他們剛一施展陰謀,就被身邊的同事秘密告知林士奇。

    轉瞬之間,林士奇疾馳返回,而轉運使丁謂的親信也星夜兼程趕來。

    雙方聯手,將有意阻礙糧車通行者一舉擒獲,隨後以勾結匪類之罪,押送至淩州由龍騎署審理。

    這一係列行動,徹底震撼了五大世家及其追隨者。

    原先有人打算將轉運司低價出售給百姓的糧食暗中回收,以繼續推高糧價。但發現王欽若已站在了齊淩一邊,並動了真格,連忙停止一切行動,重新考慮下一步的抉擇。

    而對於淩州以及京東東路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看到官方指定的店鋪連續幾日以七十文一鬥的價格售米,心中的恐慌逐漸平複......

    盡管皇家商會為每位購買魔法穀物的居民設定了兩袋的定量,但規則無法束縛人們的智慧。民眾排完一次隊,將糧食交由親友送往家園,隨即重返隊尾,便能巧妙地規避限製!

    因此,大部分居民寧可每日頂著魔法寒風,於官方集市排隊購買魔力稻穀,也不再踏足五大貴族商鋪,忍受高昂的物價掠奪。那些合謀抬價的店鋪,頓時變得門庭冷落。

    隨著第二、第三艘滿載魔力糧食的飛艇抵達靈州城,所有高價販賣糧食的商行都認清了形勢,紛紛將自己的陳年糧食售價下調至七十枚銀晶左右。

    魔力穀物與神秘鹽礦的交易路線相同,糧價下跌,神秘鹽價也隨之驟降。

    隨著魔力糧食和神秘鹽價的回落,其他借機哄抬的商品也逐漸回歸常態。這起由人操控的危機悄然消退,無聲無息。

    轉瞬即至二月之初,靈州市麵上的魔力穀物每袋售價已降至五十五枚銀晶,比年終未瘋漲之前還要便宜五枚。

    發現官方指定的商鋪失去了顧客,轉運司長丁謂靈光一閃,幹脆下令手下調轉方向,以五十枚銀晶的大宗收購剩餘的魔力糧食。

    此舉導致了外地商人對京東東路的糧食運輸憂慮,害怕價格繼續下滑,紛紛匆忙將貨物送到轉運司的倉庫門口。

    這一係列操作下來,轉運司不僅穩定了市場,還在買賣之間大賺了一筆。丁謂慷慨一揮手,每一位下屬官員都分得了額外的報酬。

    盡管這筆額外的收入對於每人來說不算豐厚,僅相當於一串銅幣,但對於轉運司的大多數官員來說,卻是他們官途生涯的首次額外饋贈。

    飲水思源,官員們對轉運司長丁謂的敬意和敬佩與日俱增,使他的威望如日中天。

    而丁謂本人深知誰為他提供了積累聲譽的機會,他與齊淩的關係日漸緊密。對於齊淩在官場上難以應對的問題,他隻消幾句點撥,難題便迎刃而解。

    這樣一來,齊淩反而欠了丁謂不少人情。兩人之間,已然成為忘年之交。

    丁謂在麵對數字和賬務的瑣事時常常頭痛不已,但在齊淩麵前,這些問題往往不出一刻鍾就能理得井井有條。

    而齊淩處理涉及官場規則和人情世故的瑣事則缺乏經驗,向丁謂請教後,丁謂的寥寥數語便能使他茅塞頓開。

    關係親密後,雙方相處時顧慮減少,交流更加自如... ...

    身為經驗豐富的旅者,丁謂目睹齊淩依然專注於整理過往曆年未解的奇案與神秘卷宗,不禁出言指點,“佳俊,你別嫌老朽多事。皇室派遣你來淩州,期待你能像對付赤炎邪教那樣,迅速根除純陽教。而你任職至今已有些時日,要麽忙著對付嚴氏世家的強權,要麽專注破譯往昔的謎團,卻遲遲不動手對付正題。萬一朝廷詢問起來,隻怕會對你感到失望啊!”

    “丁樞直如此關心,是把我當作知己,我又豈會不懂得感激!”齊淩聞言,立刻含笑拱手。“隻是初來乍到,我對這片土地的狀況一無所知,才不敢輕舉妄動。如今既然丁樞直提及,我正好有一件事,希望能得到丁樞直的慷慨相助。”

    在來到淩州之前,無論是寇準口中,還是家中的祖父齊重貴所述,齊淩從未聽過對丁謂的正麵評價。但經過兩個月的共事,他發現此人實乃難得的實幹家,隻是過於看重功名,喜歡在上級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這種人,齊淩在前世早已見慣。因此,並不對此反感。加之他因去年升遷太快,短期內很難再有更大的突破,故與丁謂不存在利益衝突。

    既然沒有利益衝突,而丁謂又是大宋政壇中少有的務實官員,齊淩樂意與他聯手做一些實事。

    如此,雙方皆可各取所需,彼此間的友誼也將更為持久。

    “要我相助?”丁謂也有意與齊淩在政治上結為盟友,聽到他求助,立即笑道:“你盡管說來,需要老夫如何幫助?隻要我力所能及,必定竭盡全力為你鋪平道路!”

    “早在年前,我便收到情報,純陽教的一個據點就在距離淩州七十裏的白馬寨。”齊淩也不客套,立刻低聲道:“丁樞直也清楚,我手下僅有一百多名兄弟。若僅憑這些人去討伐邪教,恐怕會被敵人輕視。所以,想向丁樞直借用兩千糧食兵,以壯聲勢。”

    丁謂驚訝地看了齊淩一眼,眉頭迅速皺起:“借糧食兵?兩千兵馬,我這裏倒是能輕易調撥給你。隻是糧食兵多是從事後勤,未曾真正上過戰場。另外,按常理,既然你知道純陽教的藏身之處,應請王經略調派廂軍才是。”

    “不需要他們真刀真槍地作戰,隻需呐喊助威,協助封鎖道路,捕捉逃跑的邪教徒即可。真正交鋒之際,我麾下的一百名鎮戎軍老兵足以應對。”齊淩早料到他會提出這樣的顧慮,笑著低聲解釋:“至於王經略那裏,人多眼雜,又講究規矩。等廂軍集結完畢,消息可能早已傳到敵人耳中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