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回軍報連至眾臣驚 四境烽起陰謀顯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隆武帝範毅和一眾文武百官們一聽說,北遼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了順州境內,都大吃了一驚。
    一眾文武大臣一時間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抵擋遼軍的進攻。後來,順州軍的大帥王勝向皇上請命1率領一眾將士即刻返回順州,穩住防線,一定把北遼番兵給打一個落花流水。
    隆武帝範毅聽了王勝的這一番話,心裏頭頓時感到一陣高興,當即就傳下聖旨,讓王勝全權負責此次對遼大戰,趙忠負責協助,糧草等一應軍資,朝廷隨時供應。
    說罷,範毅拿起龍書案上的紙筆,就準備寫下聖旨,讓戶部整備糧草物資。好讓順州軍先帶上一部分返回順州以解燃眉之急。
    可就在這麽個時候,眾人就聽見大殿的外邊響起了一陣頗為急促的腳步聲,似乎有著什麽大事一般。隨後,就見有一名禦林軍士卒急匆匆跑進了大殿當中。
    就見這名禦林軍的士卒,快步進了大殿,緊走幾步來到大殿中央的那座高台上,衝著台上坐著的隆武帝範毅,跪倒施禮:“啟稟我主萬歲,大事不好,今有西蠻三十六洞的總洞主烏力突率領十萬蠻兵直撲西境的靖邊關而來,西門老將軍發信求援,請朝廷務必派兵支援。”
    這名軍卒的這一番話一出口,好似一個驚雷在大殿當中炸響一般。一眾文武大臣再度吃了一驚,是麵麵相覷。
    一旁的小將西門戰,一聽說西蠻兵趁勢犯邊,頓時氣得咬牙切齒,當場就要發作。虧得他大哥西門康在一旁看得真切,暗中拉了他一把,才把他給按住。
    一眾文武的心裏頭都清楚,這西蠻人可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那幫蠻族的戰力比起北遼番兵來可以說得上是不遑多讓。
    書中交代,西蠻三十六洞中,無論軍卒百姓都會武藝,皆可上陣廝殺,可謂是全民皆兵。而且西蠻兵個個武藝高強,身強力壯,都可以一當十,十萬西蠻兵的戰力可比得上二十萬大軍。
    不僅如此,有許多西蠻部落還有著不少的古怪絕活兒,要是他們把壓箱底的絕招全都給拿出來,隻怕奇兵是難以抵擋,唯有損兵折將,慘敗一途。
    西門翼老將軍率領十萬西境邊軍鎮守大齊西境多年,和西蠻兵交手不下百餘戰,其中有著半數皆是頗為慘烈的大戰,雙方都損失了不少兵馬。
    而且,西蠻並兵還經常派出精銳騎兵來到邊關之外襲擾邊軍,燒殺搶掠,禍害百姓,攪得邊關是永不安寧。邊關軍民對西蠻那可謂是恨之入骨,但卻一點兒也不敢小瞧這幫蠻族。
    每次與西蠻開戰,西境軍的老帥西門翼都親自坐鎮指揮,仔細製定對策不敢有絲毫馬虎,足可見老元帥對西蠻兵的重視。
    這次西蠻兵趁著西境軍少帥帶著一部分西境西境邊軍入京,起兵攻打西境邊關,顯然是有備而來,想要趁著邊關空虛,一舉攻破邊關,好侵占大齊疆土。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且說隆武帝範毅坐在龍椅上,聽了那名軍卒的稟報,麵色不變,沉聲問道:“具體情況如何?”
    那名軍卒聞言,忙把懷中的軍報取出,往上一遞:“現有西門老將軍親筆軍報在此,請陛下龍目禦覽。”
    有太監接過軍報放在了龍書案上。範毅拿起軍報仔細觀看,等看完了,又重新將其放到了龍書案上,輕輕吐了口氣,看了看一眾文武大臣,就想開口。
    可還沒等範毅開口,大殿外又是一陣腳步聲響起,又有一人急匆匆跑進了金鑾殿當中。此人來到中央的高台下,跪倒啟奏:“啟奏陛下,今有東海國大軍十萬犯境,東境告急,請旨定奪。”
    一眾文武大臣們聽了這封軍報,當時又是一驚,這北邊和西邊剛打起來,結果東邊也不安寧了,還真是禍不單行。
    要說起這東海國,乃是以水師見長,國中水師頗為驍勇乃當世一絕。東海國看中大齊東境富饒,早想一舉吞並,和大齊的東境水軍沒少交手,雙方是互有勝負。
    在六年前,東境發生了一場大戰,那一戰東海國十萬水軍被齊軍一戰全殲,元氣大傷。至此之後,東海國才老實了許多,不再時常騷擾大齊東境。
    可別看東海國明麵上老實,但暗地裏卻在招兵買馬,恢複並擴充力量,時刻準備報此血仇,吞並大齊東境。
    東海一連蟄伏了六年時間,終於抓住了機會,趁著東境大都督周銘率軍入京,東境力量削弱,大齊四麵受敵,東海國這才派出十萬精銳水軍大舉進攻東境,想借此機會報了六年前的大仇並一舉吞並東境。
    卻說隆武帝範毅和一眾文武大臣在大殿之上聽了接連而來的四封軍報,不由得心裏頭都有些慌張。不少大臣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不過比起心慌,範毅的心裏頭更多是一陣疑惑:“西蠻和東海一向不敢主動挑起大戰,此次為何會提前出兵?”
    就在範毅想著的時候,又有一名軍卒急匆匆從大殿的門外跑了進來:“啟稟陛下,南境關外十八寨響馬盜匪聯合一處共計五萬兵馬叩關,聲稱要給老賊曹環報仇雪恨,請旨定奪!”
    一眾文武群臣聞聽此言,臉龐上紛紛露出了一抹苦笑,這下好,東西南北四境全都燃起了戰火,可謂是四境烽起,原本十分平靜的大齊一下子便亂了起來。
    大齊自立國以來,近百年都沒遇到過四麵受敵的困境,如今這次還真是第一回。不少文武大臣見狀都感到一陣的慌張,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這麽個時候,就見那右丞相蘇安邁步出班來到高台之下,朗聲道:“陛下,微臣以為這四方人馬同時起兵此事絕非偶然,還需多加小心,不可大意。”
    蘇安的這一句話,一下子點醒了大殿中的一眾文武大臣們。的確這四方人馬原本都沒有什麽動向,一夜之間竟同時起兵,實在是有些蹊蹺。
    範毅聞言點了點頭:“丞相言之有理,朕也是這麽想,隻是一時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關聯。”
    就在這時,又有一人邁步出班來到高台之下,高聲道:“陛下,微臣有話要講。”
    範毅聞言閃目一看,就見說話之人一身銀盔銀甲,外罩白袍,不是別人正是順州軍的副元帥趙忠。
    範毅一看是趙忠,點了點頭:“趙愛卿有何話隻管講來。”
    趙忠頓了頓,再度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此次四方同時起兵正是北遼與那奸賊曹環的陰謀,意圖四麵進攻,瓜分我大齊江山!”
    趙忠此話一出口,範毅以及一眾文武的心頭都不由得就是一動,臉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趙忠又道:“陛下請想,北遼亡我大齊之心不死,此次雖與曹環勾結再度來攻,但僅憑他一國實難滅我大齊。而我大齊此次剛經曆大變,正是出兵的好機會,北遼自然會想取得最大的效果。
    而西蠻,東海又都與我大齊有宿怨,若三國聯合自然會對我大齊造成嚴重威脅,且若是四麵受敵則無疑是又添上了一把火。故此北遼想出了聯合進攻的毒計,至於那南境的聯軍想來是曹環的一道暗手。”
    範毅和一眾文武大臣聽了趙忠的一番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如此一來,這一切就全都說得通了。
    緊接著,眾人又恨上了老賊曹環,想不到曹環人已死去,還給大齊帶來如此危機,當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有那些性子急的大臣們,當即叫著要把曹環老賊的死屍給挖出來鞭屍一番,以懲其罪。
    範毅見狀擺了擺手:“如今不是說這些的時候,當務之急該想想如何應對這四方人馬。”
    範毅的話音一落,大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位文武大臣紛紛轉動腦筋思索著對策。畢竟四方大軍同時來攻,情況著實有些危急,若無一萬全之策,隻怕江山難保。
    欲知大齊該如何應對如此局麵,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