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回喬觀求穩欲議和 趙忠論敵安眾臣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一連好幾封軍報送到了隆武帝範毅的龍書案子上,一向平靜安寧的大齊在一瞬間變得四境烽起,整個亂了起來。
大齊立國這麽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次陷入到四麵受敵的境地當中,不少的文武大臣們心中都感到十分驚慌,同時也感到很是奇怪,為何這四方人馬竟會同時起兵。
經過了一番的分析後,眾人這才發現,這乃是北遼與那老賊曹環共同布下的聯合毒計,為的就是瓜分大齊的江山社稷。
眾人想明白了這些,心裏頭對那已死的曹環是更加痛恨,恨不得把曹環的屍體給挖出來,鞭屍一番以解心頭之恨。
隆武帝範毅此時倒是十分冷靜,他明白,如今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想出對策來抵抗四方敵軍,好保衛大齊的江山社稷。
於是,範毅坐在龍椅上,看了看大殿中的一眾文武大臣,緩緩開口向他們詢問破敵之計。
範毅的這一番話一出口,大殿中的一眾文武大臣們,紛紛轉動開了腦筋,思索著破局之策。
不過,一眾文武大臣們思考了能有好一陣,似乎都沒能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武大臣們的臉色變得越發的凝重,大殿中是鴉雀無聲。
那位說,這些文武大臣們都怎麽回事,這麽半天都一言不發,莫不是被這四方人馬給嚇破了膽,束手無策了?
其實也不盡然,的確有著不少的大臣被這消息一下子給嚇住了,但大多數的大臣們還是很冷靜地在思考著禦敵之策。
隻是,這一次四方人馬同時起兵來攻,形勢可謂十分危急。若不仔細謀劃一番,必定是要吃大虧,隻怕搞不好大齊的江山難保。
也正因為如此,不少的文武大臣的臉色都十分凝重,都在自己的腦海當中不斷思考著,想要盡力把自己的計劃做的全麵些,再向陛下稟報。
隆武帝範毅坐在龍椅之上,腦筋不斷轉動,也在思索著禦敵之策。他看著一言不發的一眾文武大臣,心裏頭倒也並未感到奇怪。他明白此事事關重大,不好輕易出計,因此心中倒也並未著急。
不過,範毅的目光倒是若有若無地看向武將當中的趙忠,他倒是很期待自己的這位結拜大哥究竟能想出什麽樣的計策來應對如今這般局麵。
趙忠在高台之下,腦海當中也在不斷地思索著,漸漸地,他的腦海當中已然逐步形成了一套禦敵的方案。
這時,趙忠也看見了範毅的眼神。他當即是心領神會,邁步上前,就想著出班開口。
可就在這麽個時候,大殿中忽然有一道頗為蒼老的聲音響起:“陛下,老臣以為此次我大齊四麵受敵,情況危急,該議和為上,暫避其鋒芒,待得日後在從長計議。”
眾人聞言閃目觀瞧,就見說話的乃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此人一身烏紗蟒袍穿戴整齊,臉上皺紋堆累,微駝著背,乃是禮部侍郎喬觀。
不少的文武大臣還在苦想著怎麽破敵,他們一聽這位喬大人一開口就要議和,不由得都有些不滿,都冷冷地看著喬觀,臉上都浮現一抹氣憤之色。
隆武帝範毅聽了喬觀的這一番話,心裏頭當時就是一動,感到一陣的不滿。範毅久經沙場,乃是馬上的皇帝,這仗還沒打,就叫他議和,這讓他如何能受得了。
範毅本想出言斥責,但一想到喬觀乃是老臣對大齊一向是忠心耿耿,便壓下了心中的那股不滿,看了看喬觀,沉聲道:“哦,老大人何出此言?”
喬觀邁步上前,來到高台之下,衝著範毅一拱手,道:“啟稟陛下,老臣以為,如今我大齊剛剛經曆一場不小的動亂,尚不得安穩,奸賊曹環所留下的一些禍患尚未完全消除。而北遼等四方人馬趁勢聯合起兵來攻,顯然是有備而來。”
喬觀頓了頓道:“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內。憑我大齊如今這般狀態,四麵迎戰顯然不太合適,弄不好江山難保。
因此,老臣認為,我大齊該從長計議,先與北遼、東海。西蠻三國議和將他們給穩住,然後集中兵力剿滅南境的響馬聯軍,驅除老賊曹環留下的那些隱患,到時在一心一意對付三國也不遲。”
不得不說,喬觀此話倒是有著一定的道理,他話剛說完,就有不少的保守派大臣紛紛出言附和,請陛下先穩住三國,專心對付南境的響馬聯軍安定內部。
隆武帝範毅聽了,就是一皺眉,他心裏頭自然是不讚成喬觀的這番話。但一時間有不少大臣站出來符合,這讓他感到有些難辦,不知該如何穩住這幫大臣的心。
就在這時,就聽又有一人朗笑道:“喬老大人此話雖有幾分道理,但從長遠看,此計與我大齊不利,且未必能夠成功。”
眾位文武大臣閃目觀瞧,就見說話的是一位銀甲武將,非是旁人,正是順州軍的副元帥銀甲槍仙趙忠。
隆武帝範毅一聽趙忠發言,頓時眼睛一亮,臉龐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示意趙忠讓他繼續說下去。
趙忠衝著範毅一拱手,沉聲道:“陛下,諸位大人,此次北遼趁我大齊動亂,勾連三方人馬四麵攻我大齊,定是抱定了滅我大齊的決心,再加上東海和西蠻與我大齊仇怨頗深,因此想要議和這三方隻怕沒一個能同意,這是一。
二一個,就算三國同意議和保不齊會在背後使絆子,捅上一刀,真到了那個時候,隻怕我大齊的處境會比如今還要危險百倍。”
趙忠一開口便是列出了這兩條,把喬觀提出的那條計策給徹底否決了,大殿中的一眾文武大臣們聞言也紛紛點點頭,臉上都露出了恍然之色,顯然他們先前都沒能想到這一層。
喬觀在一旁聽了趙忠的這一番話,心裏頭不由得感到一陣的不服氣,忍不住開口道:“那照趙將軍所言,我大齊如今這般情況,該如何應對此局?”
眾人聞言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趙忠,都想聽聽這位順州軍的副帥究竟能有什麽好辦法。
趙忠見狀,微微一笑:“陛下,諸位,如今,我大齊雖遭此動亂,但四境邊軍可都時刻做著戰鬥準備。雖然四境皆有一些大將入京,防衛有些削弱,但要應對這四方人馬的進攻還是綽綽有餘。”
趙忠頓了頓道:“在入京之前,王元帥早已安排好了順州的一切,如今雖然遼軍入境但尚且能抵禦很長一段時間,待得我等回到順州便可穩固防線,進而大敗遼軍保我北境安寧。”
趙忠說著,又看了看東境的大都督周銘:“東境水軍名揚天下和東海交手多年,不遑多讓,想必周都督在入京前也已然做好了布署。”
“趙將軍說得對,請陛下放心,微臣在入京前的確做好了防範東海的準備,如今微臣可擔保東境短時間內絕無差錯。”周銘出班拱手道。
趙忠又道:“西境軍與西蠻交手多年,有西門老元帥坐鎮,想來也不會出問題。”
一旁的西門康聞言,開口道“請陛下放心,家父早已做好了一切準備,西境絕不會出事。”
趙忠又開口道:“至於南境的響馬聯軍更是疥癬之疾,在我南境邊軍精銳麵前自是不堪一擊,不足為慮。”
穆海聞言也上前一步道:“請陛下放心,有我南境軍在,南境萬無一失。”
趙忠的一番話,把大齊的整個形勢都分析了個遍,一眾文武大臣心中頓時明朗了起來,又有其餘幾位邊軍主將作保,眾人心中也變得更加安定。
範毅坐在龍椅上,聽了趙忠的一番話是連連點頭,心中十分高興,趙忠的每句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也堅定了他四麵開戰的決心。
範毅看著已然安定許多的眾臣,站起身來,朗聲道:“趙將軍之言甚合朕心,就依將軍所言,四路迎敵,衛我大齊!”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