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回老將軍箭射反賊 北遼帥親臨戰場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軍的兵馬大元帥石磊升帳聚將,準備攻打龍虎關。發出一支令箭,讓新歸降不久的張景率領本部人馬在龍虎關外列陣,準備和齊軍開戰。
張景聞言,當時就是一皺眉。他心裏頭對邊軍當中的那群悍將頗有些畏懼,不是很想領兵出征和齊軍正麵交手。
不過,如今的張景歸順了北遼,寄人籬下,沒有什麽說話的餘地,更不敢違背大帥石磊的將令,沒有辦法,他隻能接過那支令箭,率領自己手下的數千人馬出了遼營在城外擺開了陣勢。
待得手下的人馬列陣已畢。張景當即傳令,讓手下的一眾軍卒是討敵罵陣。有那幾名身強力壯的軍卒飛馬前出,來到龍虎關的城下,衝著城頭是一陣高喊,要城中的齊軍快點出來受死。
這幾名軍卒都是軍中出了名的大嗓門,那一叫喊開,聲音傳出老遠,而且那罵的都十分難聽,什麽狠毒就罵什麽,別提能有多刺耳了。
城頭上的守城軍卒聽見城外那幫遼軍的辱罵,心裏頭都升起了一股怒火,恨不得立刻衝出城去將那幫遼軍給碎屍萬段,好解心頭之恨。
張景率領麾下的人馬在龍虎關城下又罵了一陣,城頭上的守軍是越發憤怒。就在這時,眾人就聽見城頭之上傳來了一陣的腳步聲,緊接著,有兩道人影出現在了城頭之上。
一眾軍卒回頭一看,城頭上一前一後來了兩道人影,都是頗有些年紀的老將軍。
就見走在頭前的這一位,穿著一身金盔金甲,外罩藍色的征袍,腰中佩劍,,二目有神,一部白胡須是飄散前胸,顯得是威風凜凜。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順州軍如今的臨時大帥,雙槍大將雷山雷老將軍。
在雷老將軍身後跟著的那位,穿著一身鐵盔鐵甲,背後背著一對鐵鐧,年紀看著比雷山要年輕一些,不過也顯得頗為蒼老。此人正是順州軍如今的副帥秦通秦老將軍。
在兩位老將軍的身後還跟著不少的將校,一眾人等是一起來到了城頭之上。
守城的軍卒一看兩位老帥,帶著一眾將領來到了城頭之上,連忙緊走幾步,上前見禮:“參見二位大帥。”
雷山見狀,擺了擺手,沉聲道:“如今城下的情況如何?”
守城的軍卒聞言,連忙上前一步,朗聲答道:“回稟老帥,今有那叛將張景率領數千人馬,在城外討敵罵陣,言語之間很是惡毒,請令定奪!”、
“哦,遼軍居然派他來打這頭一陣,倒是有些出乎老夫的意料。”雷山聽了守城軍卒的話,不由得一愣,顯然沒想到石磊居然這麽快就把張景給派出來攻城了。
而在雷山身後的那一眾將校,一聽說是張景領兵出戰,頓時都圓睜二目,緊握著自己的拳頭,一股怒火瞬間撞到了眾人的腦門子上。
眾人心裏頭都很清楚,若不是張景叛國獻出了蒼龍江大營,那順州的第一道防線絕不會那般輕易地落在遼狗的手裏,也不會平白戰死那麽多的袍澤兄弟。。
一眾將校的心裏頭是十分氣憤,恨不得現在就殺出城去,把遼軍給打一個落花流水,因此眾人紛紛抽出了腰間的寶劍或是腰刀。
一眾將校,緊握著手中的兵器,在雷山和秦通兩人的麵前可就嚷嚷開了。
“大帥,那張景實在是欺人太甚,末將願領一支人馬出戰,將叛國之賊的首級取回,以正國法。”
“說得對,早該和他們動手了。大帥,請給我一支令箭,讓我帶兵出城殺那些番兵一個片甲不留!”
雷山和秦通兩人看了看麵前這一幫群情激憤的將領們,心裏頭都感到一陣的歡喜,如此可見將領們的士氣都還很是高漲,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不過,雖然如此,雷山卻並沒有答應一眾將校的請求。就見這位老將軍擺了擺手,沉聲道:“諸位切勿心急,待得老夫上前與他會上一會。”
說著,雷山和秦通兩人帶著一眾將校,來到了城頭上,手扶著城垛口,往下看去。就見城下有數千灰衫軍列成了陣勢,其中有著不少都是昔日的邊軍,如今他們卻都換上了北遼的旗號。
就見在這支隊伍的最前麵,有一人全身披掛,立馬橫刀正是那叛國投敵的奸賊張景。
雷山看了看城下的張景,心裏頭也是一陣的五味雜陳。他衝著城下朗聲喝道:“張景,可還認得老夫!”
張景率軍正在城外討戰,忽然間就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連忙抬頭一看,一眼便認出了雷山,心裏頭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張景深知雷山的武藝高強,別看上了年紀,但掌中的那兩條槍,依舊是淩厲無比,一般人根本不是其對手。張景當年常與雷山在一起較量比試,不知道敗在老將軍雙槍之下有多少回。
因此,今日張景一看是雷山親自現身,心裏頭頓時就是一慌,不免的有些害怕。
不過很快,張景便冷靜了下來,他知道如今到了這一步,自己再想跑是不可能的了,隻能硬著頭皮領兵攻城。
同時,張景也在心裏頭不斷安慰自己:“那老家夥之前受過重傷,已然比不得從前,如今再要交手,我未必會再輸給他。”
張景心裏頭這樣想著,逐漸恢複了信心,整個人也漸漸恢複了先前的平靜。
張景穩了穩心神,在馬上衝著城頭一抱拳,朗聲道:“哈哈,我當是誰,原來是雷老將軍,張景盔甲在身,不能全禮,得罪了!”
雷山在城頭看著衝自己施禮的張景,心裏頭是又氣又恨,實在有些想不通,張景為何會叛國投敵。
雷山越想心裏頭越是氣憤,不由得厲聲喝道:“張景,我且問你,朝廷素來待你不薄,王元帥更是對你無比器重,把頭等重任交給了你,你因何要叛國投敵!”
雷山說話間,雙手微微有些顫抖,臉龐上是怒容滿麵,顯然已經是怒火中燒。
張景聞言,不由得大笑:“老將軍此言差矣,如今大齊君暗臣奸,腐敗不堪,大遼當興。有道是忠臣擇主而侍,我自當投奔大遼。再者曹太師與我有大恩,我當遵其吩咐為大遼效力!”
雷山和一眾將校聞言,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張景乃是曹環在邊關布下的暗手,為的就是開關放番兵攻入江南。
雷山想明白了這一切,心裏頭是一陣的懊惱,恨自己這麽多年來都沒能看清張景的真麵目,早知如此,就該早些將此人給除去,也免得今日之禍。
不過,事到如今,後悔已然無濟於事。眾人也沒有辦法,隻得咬牙切齒盯著城下的張景,恨不得將他給碎屍萬段。
張景一看城上眾人的那副模樣,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的暢快,大笑道:“老將軍,諸位,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北遼大兵壓境,龍虎關危在旦夕,你等何不隨我投靠大遼,也好享受龍華富貴,免受刀兵之苦!”
“嗖!”張景正說著,忽然一聲尖銳的聲響劃破天空,緊接著,一道寒光從龍虎關的城頭飛出直奔張景的哽嗓咽喉而來。
張景聽見這一聲響,知道不好,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一支三棱透甲錐直奔自己而來。
張景當時嚇得出了一身的冷汗,連忙扭身想要躲過這一箭。哪知道,箭來得太快,還沒等張景扭身這一箭正紮在他的咽喉上。
張景隻覺得自己脖子一涼,用手一摸一個血洞,鮮血一下子噴湧而出,眼皮瞬間變得沉重了許多,四肢發軟是翻身落馬
城頭上,老將軍雷山,手握著彎弓,二目如電盯著張景,怒喝道:“無恥奸賊,還敢口出妖言,妄圖亂我軍心,當真該死,今日老夫親自送你一程!”
原來,老將軍心中早已大怒,他趁著張景勸降的功夫,暗取弓箭在手,瞄準了張景,一箭正中其咽喉。
城頭上的那一眾邊軍將士們一看老將軍一箭得手,頓時士氣大振,齊聲歡呼:“好!老將軍此箭當真絕妙,誅殺奸賊,為我邊軍報仇,好啊!”
龍虎關城頭歡聲雷動,而城外那數千灰衫軍早已亂成了一團。一眾將士一看自家主將中箭落馬,慌忙圍攏上來,想要把張景給救回去。
可等他們圍上來再一看,張景是雙目緊閉,鮮血噴湧早已死去多時了。
俗話說將是兵之膽,兵乃將之威,這主將一死,一眾軍卒頓時沒了鬥誌是陣腳大亂。
“咚咚咚!”就在這時,就聽北遼營中三聲炮響,一股騎兵從營中殺出,旗幟鮮明,足有五千餘人,個個都是身強力壯,殺氣騰騰,,騎快馬,掛彎刀的草原漢子,足可見其精銳。
在這支騎兵隊伍的最前麵,打著一麵大纛,正當中繡著一個鬥大的“石”字。這麵大旗是迎風招展,氣勢十足。
在這麵大纛之下,有一匹玉麵紫華騮,昂首嘶鳴。馬上端坐一人,此人金盔金甲啊,狐尾雉翎,一身北國打扮,手裏提著一杆青龍單邊戟,不是別人正是北遼的大帥石磊。
卻說石磊率領五千騎兵殺到關下,把手中戟一揮,大喝一聲:“大遼石磊在此,南蠻速速滾來受死!”
欲知此戰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