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回四路大軍離京城 張景叫陣龍虎關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順州軍的副元帥趙忠在大殿上當中反駁了禮部侍郎喬觀的議和之法,主張朝廷應該整備人馬四麵出擊迎戰四方人馬。
同時,趙忠還列出了喬觀議和之法的兩大不妥之處。喬觀聽了很不服氣便問趙忠究竟有何辦法四麵禦敵。
趙忠當即將大齊四境的情況都給分析了個遍,表示憑借如今四境邊軍的力量足以抵擋這四方人馬的進攻,隻要在京城的四路邊軍各自歸境,便可發動反擊徹底擊敗四方人馬,保衛大齊的江山社稷。
一眾文武大臣們聽了趙忠的這一番分析,心裏頭都感到了一陣的安穩,如此看來,這四路人馬進攻也並非不可抵擋。
一眾文武大臣們心裏頭這樣想著,原本那股畏戰的情緒也是消散了許多,都變得有信心了起來是鬥誌昂揚。
隆武帝範毅見此情景,心裏頭是十分高興,趙忠的這一番話算是把一眾文武大臣們的士氣整個給鼓舞了起來,這下可以好好迎戰四方敵軍了,要不然就算強行迎戰,帶著畏戰的情緒也是必敗無疑。
隆武帝範毅心裏頭是越想越高興,隨即站起身來,看了看大殿中的一眾文武大臣,朗聲道:“趙將軍此言甚合朕意,就依趙將軍所言,整頓人馬四麵迎戰,好教這四方賊子知道知道我大齊的厲害。”
趙忠聽了皇上的這一番話,心裏頭也是一陣的高興,他上前一步,衝著高台上的隆武帝一拱手:“陛下聖明,微臣遵旨。”
其餘的一大幫文武大臣也紛紛向範毅行禮,朗聲道:“我等謹遵陛下聖命。”
說著,就見這大殿之上,文武大臣們呼啦呼啦跪倒能有一大片。隻剩下先前的那位禮部侍郎喬觀喬老大人還在一旁站著,臉龐上的神情不斷變換,似乎還是有些不太服氣。
隆武帝範毅坐在龍椅上,看見喬觀這般模樣,心裏頭也是有些不滿。不過,隆武帝尊重他是老臣,還是把心中的情緒往下壓了一壓:“哦?不知喬老大人還有何話要說?”
喬觀心中還是認為,趙忠的四麵迎敵之計有些太過冒險,心中是極不同意。又仗著自己老臣的身份,故而站在了一旁,並未出言附和。
這回,喬觀一看皇上問到了自己的頭上,連忙上前一步,衝著隆武帝一拱手,道:“陛下,方才趙將軍所言不失為一條絕佳的禦敵之策,但是在老臣看來此事還是太過冒險。
我大齊剛剛經曆動亂,實在不宜大規模分兵禦敵。老臣以為,我大齊還是集中兵力先對付南境的響馬比較穩妥。待得南境安定,我等再與另外三國交手也不遲。”
喬觀的這番話一出口,大殿當中有著不少武將都暗暗發笑。眾人心裏頭都暗暗想道:“這位老大人還真是一點也不知兵,若是先穩定了南境,那到時黃花菜都涼了。”
隆武帝範毅聽了喬觀的那一番言語,心裏頭也不由得隱隱有些火起,臉龐上的神色也隨之變得有些難看了起來。
隆武帝範毅心說:“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這位老大人還是如此頑固,真讓人有些窩火憋氣!”
範毅本想當著眾臣的麵好好訓斥喬觀一番,後來又想到喬觀身為一名老臣,一向為大齊忠心不二,不好過多訓斥。
於是,範毅臉龐上的神色不斷變換著,一連壓了幾次,才把心中的那一點兒火氣給壓了下去,臉龐上也隨之變得平靜了下來。
範毅看了看高台那位白發蒼蒼的喬老大人,沉聲道:“老大人不必多言,朕意已決,不容更改!”
話說到最後,範毅的言語間已然帶著一絲警告,臉龐上也閃過一抹冷意。
喬觀在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裏,聽到了耳朵當中。這位老大人的心裏頭當時就是一動,他已然感到陛下心意已決,怎麽說也沒用。
沒有辦法,喬觀隻得衝著隆武帝範毅一拱手:“陛下說的是,是老臣多嘴了,老臣謹遵陛下之命。”
說完,這位老大人便退在了一旁是沉默不語。
隆武帝範毅見狀,知道這位喬老大人不會再出言阻攔,心裏頭也是一陣的輕鬆,微微點了點頭。
隨後,範毅再度起身,看了看站在眾臣最前麵的那幾位邊軍主將,朗聲道:“諸位,朕現將四境戰事全權交予你們幾位處置,還望諸位率領精兵驅逐敵寇,護我大齊河山。”
王勝、趙忠、周銘、穆海、西門康等一眾邊軍主將,聞言,紛紛上前一步,衝著龍椅上的範毅一拱手,朗聲道:“請陛下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護衛我大齊河山。”
範毅聞言,頓時大喜,臉龐之上也是露出了笑容。隨後他又吩咐右丞相蘇安讓他和戶部尚書兩人親自安排統籌四境邊軍的糧草軍資,一定確保邊軍將士後方安穩,安心作戰。
右丞相蘇安和戶部尚書兩人紛紛出班,拱手領旨,隨即便下去安排一切。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以後,隆武帝範毅便退了朝。
卻說那幾位邊軍主將退朝之後,便回到了小校場的軍營當中,整頓各自麾下的兵馬,準備返回四境前去抵抗敵軍。
轉眼,三天過去了。幾位邊軍主將都已經整頓好了各自的兵馬,四路人馬在安陵城外列隊,準備出發。
安陵城外,幾位主將全身披掛,立馬在門旗之下,正要準備出發。就在這麽個時候,忽然從城門中飛出一支馬隊,為首的乃是一匹渾紅寶馬。
幾位主將定睛一看,慌忙下馬,準備行禮,原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天子,隆武帝範毅。
幾位主將來到範毅的馬前,拱手齊聲道:“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範毅見狀,連忙也下了馬,伸手相扶:“幾位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朕這次特來為幾位將軍送行!”
幾人聞言,忙道:“不敢勞動陛下如此相送。”
範毅聞言,擺了擺手:“都說出陣少不了一碗壯行酒,今日朕已備下薄酒,為幾位將軍壯行,來呀,拿酒來!”
說著,身後有幾名禦林軍遞上來了一壺酒和幾隻酒碗,範毅伸手將之接過。
隨後,範毅給每隻酒碗都倒滿了酒,給自己留下一碗,剩下的則遞給了幾位邊軍主將。
幾人連忙伸手將酒碗給接在了手裏。
範毅舉起手中的酒碗,看著麵前的幾位大將,笑著道:“敬各位將軍,朕僅以此酒祝各位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王勝。趙忠等幾位邊軍主將也紛紛舉起了手中的酒碗,齊聲道:“多謝陛下。”
隨後,眾人紛紛將酒碗中的酒是一飲而盡。
喝完了壯行酒之後,幾位主將各自跳上戰馬。辭別了皇上,率領各自麾下的兵馬,離開了安陵城直奔四境而去。
範毅立在城門外,看著四路人馬漸漸遠去,臉色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直到四路人馬消失在視線當中後,範毅才騎著馬返回了城內。
按下四路人馬怎麽返回四境暫且不提,單說那順州的龍虎關。在這龍虎關,齊遼兩方大批精銳人馬展開了對峙。
不過,一連過去了能有好幾天,這龍虎關都十分平靜,不論是齊軍還是遼軍誰也沒有派兵動手。似乎雙方都在較著勁,看看哪一方會先出手。
龍虎關的平靜當中夾雜著幾分詭異,令人有些不寒而栗。
單說這一天,北遼軍的大帥石磊升坐中軍帳,一眾大將全都在帳中聚齊。
左一列乃是北遼的番將,一個個狐尾雉翎一應俱全,臉上滿是凶光,腰掛彎刀。
而右一列乃是一眾灰衫軍中的大將,就見他們盔甲鮮明,內襯灰衫,腦袋上也插著雉雞翎,不過都是漢人的長相。前者那叛國投敵的張景,赫然也在其中。
石磊看了看帳中的眾將,沉聲道:“諸位,我等來到龍虎關已然有些時日,如今一切已然準備就緒,是時候和那幫南蠻決一死戰,拿下龍虎關!”
“是,請大帥發令!”
一眾大將齊聲應和,誰也沒有注意到,在右一列,有一位紅臉將軍的目光微微閃動了幾下。
石磊見眾將士氣高昂,很是高興,他往下看了看:“張景,你對龍虎關最為熟悉,就由你率本部兵馬,去打頭一陣!”
張景聞言,當時就是一皺眉,他心裏頭明白自己如今這般行為,定是讓萬人痛恨,想起軍中的那些悍將,不由得有些心慌。
但是他又不敢違背石磊的軍令,沒有辦法,隻得接令在手,帶著自己麾下的數千兵馬出了遼營在城外列隊。
張景立馬橫刀在門旗之下,吩咐軍卒:“給我討敵罵陣。”
幾名軍卒飛馬前出,衝著城上就喊開了:“城上的齊軍聽著,快快出來受死,如若不然打進城去雞犬不留!”。
喊了沒多久,就聽見城頭一陣腳步響,有兩道身影出現在了城頭之上。
欲知這兩人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