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回秦將軍暗施妙計 雷老帥定心布局

字數:4346   加入書籤

A+A-


    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到,灰衫軍的副統領齊明乃是老將軍秦通留在北遼的暗樁,他以審問為由要放秦老將軍出營。
    但如今遼軍大營是戒備森嚴,若是齊明直接放秦通出營,那難免會暴露自己的身份,那樣對後續的戰事可謂是大大的不利。
    於是,兩人就在這營帳當中,思索開來,想要找出一條既能送秦通出營,又能不暴露齊明身份的兩全其美之策。
    思索了能有好一陣,秦通突然靈光一閃,兩眼一亮,臉龐上浮現出一抹喜色,低聲道:“若此計成功足可達到那兩全之效!”
    齊明在一旁聽了這話,也是一陣驚喜,連忙壓低了聲音道:“老將軍有何妙計,還請快快講來。”
    秦通看了看齊明,緩緩開口道:“如今這般情況,你暗中放我出營,風險實在太大。可若是等遼軍大營混亂起來,那你我就大有可為。”
    齊明聽了秦通的這一番話,心裏頭不由得就是一動,忙道:“老將軍的意思是?”
    秦通緩緩開口道:“我可寫一封密信,讓雷將軍派兵佯裝劫營,吸引遼軍注意。你可用箭書將信傳給邊軍。待得劫營之時,我便可趁亂逃出遼營,你也可在此繼續潛伏,可謂一舉兩得。”
    齊明在一旁聽了秦通的這一番話,心中頓時一陣大喜,是連連點頭,連聲道:“好好好,老將軍此計果然絕妙,如此一來兩邊的問題也就全都得到了解決。老將軍足智多謀,在下佩服。”
    秦通在一旁聽了這番誇讚,連忙擺了擺手,心裏頭也感到了一陣的輕鬆。思索了好半天,總算想出了一個兩全的好辦法。
    秦通和齊明兩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輕鬆之色。兩人隨即壓低了聲音開始確定劫營的時間。
    兩人一番商議之後,決定三日後的夜間開始行動。確定好了時間之後,秦通便暗暗取出紙筆,寫好了一封密信,為了保險起見,秦通特意在密信的字條中畫上了那獨特的飛鏢記號。
    秦通寫好了密信之後,兩人原本還想繼續商量一下計劃中的一些細節,以確保此計萬無一失。但齊明已在此待了不少時間,若是再待下去弄不好會引起番兵的懷疑。
    為了保險起見,沒有辦法,齊明隻得從秦通的手中接過那封密信,卷成紙卷封好了,暗暗藏在了自己的身上。
    隨後,齊明辭別了秦通,退出了這座營帳。
    等到了營帳的外邊,兩名看守營帳的北遼番兵連忙迎了上來。齊明讓他們小心看守營帳,隨後便從容離去,沒有露出絲毫破綻。
    齊明離開了秦通所在的營帳,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回到了自己的營帳。
    回到自己的營帳以後,齊明脫下自己的一身盔甲,換上了一身輕便的黑衣,帶上了自己的弓箭和密信。
    收拾好了以後,齊明有叫過自己的心腹衛兵,讓他小心看守營帳,若是有人來找自己,就說自己已然睡下安歇。那名衛兵連連點頭答應。
    待得一切都安排好了以後,齊明便悄悄地離開了自己的營帳,來到了營盤當中。
    此時,天色漆黑如墨,伸手不見五指,正是一個夜間行動的好時機。齊明往周圍看了看,見四下無人,這才放下心來。
    隨後,齊明不再停留,迅速來到一堵營牆旁,趁著四外無人,縱身而起,翻出了營盤。
    出了營盤後,齊明微微一矮身,撒腿如飛,好似一道閃電一般,借著夜色掩護迅速朝著龍虎關跑去。
    齊明為了保險起見,不敢從大路走,一頭便紮進了一旁的樹林當中,因為他知道樹林中並沒有遼兵最為安全。
    進了樹林之後,齊明認準了方向,一路飛奔,直奔龍虎關而去。一陣飛跑後,齊明鑽出了樹林一看,自己離著龍虎關已然不遠,借著微弱的星光,已然可以看見龍虎關的城頭。
    齊明在心裏頭暗暗盤算了一番,憑著自己的箭術,從這裏要把箭書給射到那龍虎關的城頭之上,似乎還有些不太保險。
    想到這,齊明咬了咬牙,悄悄出了樹林,來到一座土坡之上,蹲下身子,藏在了土坡之上的雜草叢當中。
    隨後,齊明等了一會兒,確認無事之後,這才悄悄起身,站在土坡上看著龍虎關的城頭。這回,齊明已然有了十足把握可以將箭書給射到城頭。
    齊明隨即選了個合適的位置,隱住身子,悄悄取出綁了密信的那支箭,暗暗張弓搭箭,瞄準了龍虎關城頭,一鬆手,一支箭當即飛出直奔龍虎關的城頭而去。
    齊明緊盯著那支箭,心中不由得一陣緊張,這要是出了事情那可就壞了。所幸這支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了龍虎關的一個城垛口上。
    緊接著,齊明就看見城頭上有一道人影伸手將那支箭取下,想來定是齊軍發現了箭書。
    齊明看完了這一切,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到了肚子裏頭。隨後,他不敢怠慢,扭頭就往遼營跑去。借著夜色的掩護,齊明順利回到遼營,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不提。
    那名齊軍士卒取下了那支箭,果然看見了箭上的紙卷。那名軍卒不敢怠慢,連忙拿了密信,急匆匆來到議事廳向老將軍雷山稟報一切。
    在後來,秦風來到議事廳,看了那封密信,他跟著秦通多年,自然一眼便認出了那個獨特的飛鏢記號。因此才會信誓旦旦保證密信絕對沒問題。這就是以往的經過。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卻說老將軍雷山一聽說飛鏢記號乃是秦通獨有的標記,不由得感到一陣的疑惑,連忙向秦風詢問具體情況。
    秦風於是便把自己叔父在北遼多年暗中召集力量,埋下暗子的經過向雷山仔細地講述了一遍。
    最後,秦風道:“叔父與北遼的力量聯係是彼此都會用這個符號,而且遼人從來不知。如今叔父在密信上畫上飛鏢符號,除了告訴我等密信真假,想來也是為了告訴我們遼營中有他先前在北遼埋下的暗樁。”
    雷山聽了秦風的這一番話,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他心裏頭不由得對秦通感到了一陣佩服,在北遼這麽多年,自己沒暴露不說,反而還暗中培養了一批力量當真是厲害。
    想到這,雷山忍不住開口讚歎道:“秦將軍在遼多年,竟能有如此成就,當真是令人佩服。”
    秦風在一旁聽了這話,也是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隨後,這位小將軍急聲問道:“老將軍,如今密信已然是真,您可有辦法裏應外合救我叔父?”
    雷山聞言,點了點頭:“風兒,你放心,如今有這樣機會在此,我等好生謀劃一番,定能救出秦老將軍。”
    秦風聞言,大喜,連聲謝過。
    轉眼到了次日天明,老將軍雷山在議事廳召集眾將,商議兩日後夜間偷營劫寨,前去營救秦通。為了不走漏風聲,雷老將軍把遼營中有內應之事暫且給隱瞞了下來。
    眾將一聽說要劫營,前去營救秦通老將軍頓時是士氣高昂,紛紛爭著要領兵前去。雷老將軍簡單安排了一番後,便讓眾將回去準備,兩日後在做具體的布署。
    安排好了以後,雷老將軍卻又犯了難,因為直到現在雷老將軍和秦通之間沒有一個具體的暗號,到時根本就不知該如何聯絡。
    老將軍安排了人手注意遼營方向是否還有箭書傳來,若是有要速速稟報。可老將軍直等到第二天早上都沒有箭書傳來。
    眼看著離著劫營的時間還剩下一天時間,雷老將軍的心裏頭不由得一陣著急。
    卻說早上,老將軍召集了眾將正在議事廳當中商議軍情。
    正在這時,忽然間就見一名軍卒急匆匆跑進了議事廳。此人來到雷山的麵前,單腿點地向上稟報:“啟稟老將軍得知,北遼又在關外列陣討戰,請令定奪!”
    老將軍雷山聽了這名軍卒的這一番話,頓時眼睛一亮,臉上閃過一抹激動之色,問道:“領兵的是何人?”
    那名軍卒伸出一根手指,緩緩說出一個人名,這才引出一段,疆場傳信,趁夜劫營的精彩故事。
    欲知北遼是何人領兵出戰,此戰勝負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