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弟子規
字數:2492 加入書籤
程景浩心中暗自揣測著老皇帝的意圖,實在難以想象為何會讓他去模仿一個老者的聲音,而且還要像嗬斥小孩子那樣責罵於他。畢竟每個人在上了年紀之後,內心深處渴望聽到的聲音都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人渴望聽到自己年輕時那充滿鬥誌、激昂澎湃的嗓音,仿佛能將前半生在沙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重新在腦海中演繹一番,那些金戈鐵馬的歲月就如昨日重現一般曆曆在目。
然而,還有一些人則是在苦苦尋覓著已逝之人的聲音。或許是曾經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又或是那個深愛著卻已陰陽兩隔的心愛之人。即便故人已然逝去,但隻要此刻能夠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再次對著自己訴說,說出那些他們一直想聽的話語,便足以慰藉那顆孤寂已久的心靈。
但也有那麽一些人,他們回首自己一路走來所做之事,深感愧對先祖。以至於在夢中都無法覓得先祖的身影,滿心的悔恨與苦楚隻能深埋心底,既說不出口,更不敢輕易示人。
盡管如此,程景浩深知一旦踏出這扇門,無論如何他都絕不會將這些老頭子們內心深處想聽何種聲音以及想唱哪出戲的秘密泄露出去半分。
前麵幾個老頭可以稍有出格,捧得他們高高或是罵得他們哭得涕泗滂沱。可這個高高在上的陸老頭,萬萬不能用這種做法,這會死人的,盡管他讓自己罵他,他也不能真的摸不著頭腦去罵。
那那,直接讓他跟自家四個臭小子一樣學弟子規,他來做古板不苟言笑的夫子,而皇帝老頭來做學生,他說一句就讓他回下一句或解釋句中意思,稍有不對就厲聲讓其再回一次。
看著老皇帝一臉子榮辱與共,卻又不得不忍氣吞聲,表情不顯臉上,乖順地該回答的回答,不認識地自回去罰寫或與他人討教的態度,程景浩滿意地點點頭,還故作慈祥摸了他白花花的頭頂。
事情過後,望著那身輕如燕般漸行漸遠的皇帝老兒身影,程景浩不由自主地抬起衣袖,輕輕擦拭著額頭上滲出的一層細密汗珠。此時此刻,他那顆一直懸在嗓子眼的心終於緩緩落回原位,暗自慶幸這場劫難總算被自己僥幸糊弄過去了。尤其值得慶幸的是,那位高高在上的老頭兒並未要求他當場書寫文字,否則以他那捉襟見肘的書法水平,恐怕非得鬧出個大笑話不可,到時候可真就要把他給累得夠嗆了!
然而,令程景浩始料未及的是,他此番看似不起眼的舉動,竟然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巨浪,引發一連串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而這股洶湧澎湃的浪潮,更是如同一場凶猛的海嘯一般,無情地吞噬掉無數人的命運和前途。
話說這位年事已高、大半截身子已然快要埋入黃土的老皇帝回宮之後,心中仍舊對程景浩方才所言念念不忘。
於是乎,他竟突發奇想,決定將程景浩說話時的語氣以及所提出的問題,原封不動地拿到上書房、內書堂乃至朝堂之上,逐一向眾人發問。結果呢?那些平日裏養尊處優、自以為學富五車的皇子皇孫們,一個個麵麵相覷,張口結舌,給出的答案簡直是五花八門,卻沒有一個能真正讓老皇帝感到稱心如意。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就連某些位高權重、聲名顯赫的一品大員,麵對這些簡單至極的問題時,也是醜態百出。其中有一人,貴為朝廷要員,卻連《弟子規》這樣基本的經典讀物都無法背誦出來。不僅如此,當被問及為何背不出時,此人更是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其表現甚至還比不上剛剛開始接受啟蒙教育的四歲小皇孫。
此情此景,直叫老皇帝龍顏大怒,當場大發雷霆,怒斥群臣不學無術,辜負聖恩。一時間,整個宮廷上下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便成為這場風波中的無辜犧牲品。
那老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罵累後,麵容陰沉得猶如烏雲密布一般,令人望而生畏。他那雙犀利的眼睛掃視著下方的眾人,不苟言笑,仿佛能洞悉每一個人的心思。在場的大臣們一個個都心虛不已,紛紛低下了頭,不敢與皇帝對視。
還未等老皇帝再開口說話,就有一些人主動走上前去,請求扣除自己的俸祿或者被罰抄寫一定數量的文章。這些人深知皇帝此刻心情不佳,如果不主動認錯,恐怕後果會更加嚴重。
最後那位自討苦吃要罰抄一百遍《弟子規》的六皇子,一臉愁苦地找上了程景浩。他手裏緊緊握著那本厚厚的《弟子規》,瞪大眼睛,怒氣衝衝地質問程景浩是不是又在背後向老皇帝進獻讒言,給他灌下了什麽迷惑心智的湯藥,才導致眾多大臣皇子在朝堂之上回答不出老皇帝提出的問題,以至於要遭受如此嚴厲的懲罰。
程景浩看到六皇子這副模樣,先是微微一怔,隨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笑得前仰後合,簡直像一頭歡快的小豬發出的笑聲一樣響亮。
好不容易止住笑意之後,他才慢條斯理地說道:“六公子啊六公子,我堂堂一白丁哪比得上你們學富五車的皇子大臣。哪有那麽大的本事去教嗖陸老頭子?要是做了,我頭現還能安在!再說了,您在朝堂上答不上來問題,那完全是您自己學藝不精,怎麽能怪到我的頭上呢?”說完,他又是一陣偷笑。
喜歡懶漢虎妻請大家收藏:()懶漢虎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