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出遊拾柒)
字數:3661 加入書籤
甘肅自古為藏傳佛教做出過許多的貢獻,在中華曆史中早在公元前4世紀,甘肅的武威、天水就有佛教傳入,因此甘肅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炳靈寺、拉卜楞寺、張掖山丹大佛寺、馬蹄寺等等,都是甘肅省內,在全國都十分有名的寺廟。無論是尋個清淨或是求個安寧,到甘肅的寺廟中遊覽、謨拜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崆峒山風景區東瞰長安,西接蘭洲,南鄰寶雞,北抵銀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 。景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於關塞”“道源所在”等美譽,其中山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韻。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
嘉峪關關城在河西走廊,總覺得有一股曆史的滄桑感,嘉峪關關城就是這種滄桑感的一部分。作為明長城的西起點,嘉峪關關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了,雖經風霜雪雨百般侵蝕,但至今雄風猶在,在這裏可以去追尋金戈鐵馬的曆史。嘉峪關是明代長城西端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主要景點有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魏晉墓群、黑山石刻、木蘭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張掖七彩丹霞單論顏色,國內再沒有比張掖七彩丹霞更絢爛的景區,近些年張掖七彩丹霞聲名鵲起,是時下甘省最火爆的景區之一。七彩丹霞的美,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顯出它最美的一麵,比如雨後在張掖這片降水稀少的地方,碰見下雨天絕對需要運氣。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是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命名地,也是北方幹旱地區發育較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國內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七彩丹霞風景區的地貌與梨園河相映成趣,集神奇的自然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於一體,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令遊人傾倒。
冰溝丹霞景區則是以赤紅的宮殿型丹霞地貌為主的自然風景區,有各種風格的造型,規模也比較壯觀。
平山湖大峽穀景區是集自然奇觀、峽穀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峽穀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鐫刻成一幅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山水畫卷。峽穀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征,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為背景,主要以紅白和赭紅色為主色調,色彩略顯灰暗。多呈圓錐或柱狀,造型奇特。
百裏黃河風情線大景區是由多個位於黃河邊的小景區景點組成,著名景點中山橋、白塔山公園、黃河母親雕塑、水車博覽園就位於黃河風情線上。晚上吹吹黃河邊的晚風,看看蘭州黃河兩岸如夢如幻的夜景,別說多愜意了。
黃河石林景區占地約10平方公裏,區內峽穀蜿蜒,峰林聳立,絕壁淩空,氣勢磅礴,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自然造型多姿傳神,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靜中有動;龍灣綠洲與壩灘戈壁兩種生態隔河相望,對比強烈。黃河石林景區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
什川鎮有黃河穿腹而過,這裏盛產瓜果,俗有塞上“小江南”美稱。母親河“黃河”在這裏掉頭北上,給這方水土留下亙古不變的沃野。南北有青山作屏,東西有湍流橫亙,風光秀麗、氣候宜人,不過,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裏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萬畝梨園。
紮尕那是一座天然石城,凸起的石峰連在一起,極為壯觀,加上森林、草地、村莊的點綴,紮尕那猶如一處世外桃源。清晨的紮尕那最美,此時雲霧繚繞,石城若隱若現,仿佛仙境一般。鐵尺梁藏語叫鐵傑日,意為額中間山。此山係迭山主脊東延,岷代公路盤山而下,從山底至山頂大小27盤長17k。可謂省內公路盤山之最,亦是公路建設中的一大奇觀。鐵尺梁位於甘省迭部縣城東南30公裏 處的達拉溝,達拉河南北穿透岷山,一穀勾通甘川,成為岷山山脈中的一條通川古道。唐朝將領李道彥進襲吐穀渾,元世祖忽必烈鎮雲南等運兵征戰,均經此道入川。12人間仙境——紮尕那紮尕那(紮崗囊)藏語意為“石匣子”,位於如今的甘肅迭部縣西北28公裏處,益哇鄉的最上部。沒有解放以前是屬於卓尼縣楊土司的四十八個旗(藏語稱為瑪日)之一。地處昆侖山支脈岷山腹地,白龍江上遊33公裏處,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區,共有景點31處。拉尕山風景區內亞熱帶、溫帶和寒帶植被垂直分布明顯,是集藏寨、溪流、草地、森林於一身,融北國的雄渾磅礴與江南的婉約秀麗為一體的獨特自然人文景觀,具有北方少見的歐式原野風光,像一塊綠色的翡翠鑲嵌在白龍江南岸的青山秀穀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市,是國內四大石窟之一,也是國內最有型的一家石窟。麥積山石窟建在山腰上,石窟周邊的景色秀麗,站在山上遠遠看去,林壑尤美,令人心曠神怡。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由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5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景區內動植物物種豐富多樣,地質地貌,氣候典型獨特,石窟文化保存完好。作為南北方沉積地層在地表上層的分界線,又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麥積山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達2200米以上。麥積山,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裏的麥積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仙人崖景區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天水市東南65公裏處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石窟的東北方向始於南北朝,距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稱“華嚴寺”, 明代永樂皇帝賜名“靈應寺”。相傳此處過去常有高人隱居於此修行,故名仙人崖。
平涼崆峒山,崆峒山雖為道教名山,但儒釋道在此和諧共存,山上古跡遍布,風景亦十分秀美,山上也是夏日避暑的好地方。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傳說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崆峒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貴清山位於漳縣南72公裏處是隴中黃土高原最為奇秀的自然風景區,現為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被譽為隴中的“小華山”、“貴清仙境”。因其綿延長達18個村社,故有“貴清十八村”之說。貴清山為石灰岩地帶,群峰林立,怪石如雲,森林公園林地麵積3.2萬畝,原始森林遍布,有藥用植物和觀賞植物500餘種,被譽為天然植物園。
金塔胡楊林位於金塔縣城以西的潮湖林場,為三北防護林體係的一部分,胡楊林周邊分布著大麵積的沙棗樹、白楊樹和紅柳等西北特色樹種,總麵積達8萬畝。
黃河景區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裏群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規模宏大,占地約10平方公裏。景區內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黃河石林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 。興隆山兩峰聳峙,一水中流,曆史上譽其高峻,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境內奇峰疊翠,飛泉流湍,林木蒼鬱,風光旖旎。
喜歡宿緣之命運請大家收藏:()宿緣之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