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荊士達許都,孔明至丹徒終

字數:6654   加入書籤

A+A-




    那麽問題來了。
    彼時,吳老夫人為何在丹徒城對岸的江都縣呢?
    吳氏與諸親隨“避亂江都”隻是掩人耳目,其真正目的,是替孫堅之舊主袁術做密探,收集徐州情報並監視陶謙。
    呂範便是彼時替袁術出任密探的核心成員之1。
    此事,委實是孫堅、孫策父子2人,1生都抹不去的汙點。
    盡管《吳書》盡力回避此事,但掩蓋此事真相,與遮掩曹操曾效力於袁紹麾下之事性質相同,也與將來史官竭力隱藏苟哥、伏壽真實關係的後果相同…
    紙是包不住火的,真相終將大白於天下。
    袁術與陶謙是名義上的盟友,但彼此相互提防。
    然而隨著袁術兵敗中原見《武帝紀》),自荊州南陽轉走揚州淮南193),便開始與陶謙的地盤接壤。
    袁術至揚州,殺刺史陳溫,自領揚州牧,又稱徐州伯;對徐州方麵可謂挑釁。
    袁術)將其餘眾奔9江,殺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之,又兼稱徐州伯。
    摘自《後漢書之袁術傳》
    陶謙也予以還擊,驅逐了客居廣陵的吳夫人,又以“間諜罪”逮捕呂範,大4拷掠。
    後經孫策營救,獲免。
    徐州牧陶謙謂呂)範為袁氏覘候探子),諷縣掠考呂)範。
    摘自《吳書之呂範傳》
    從以上記載不難看出,吳夫人客居廣陵江都,必在初平4年193)之前。
    以孫權生年182)來說,彼時其人尚在童稚,必然與母共居。
    孫策受袁術之命刺探徐州,呂範受孫策之命迎接太妃,可見呂範與幼年的孫權必然有舊。
    按呂範傳記載,他確實被孫策待以“親戚之禮”,升堂拜母,飲宴歡會。
    按《呂範傳》記載,孫權在出任陽羨長年十5)之前,曾經私下找呂範借錢。
    可見孫權少時,與呂範也無疑有過長期共處的經曆。
    孫)策亦親戚待之,每與升堂,飲宴於太妃前。
    初孫)策使呂)範典主財計,孫)權時年少,私從有求。
    以上皆摘自《吳書之呂範傳》
    且彼時呂範赴江都護衛太妃,乃至被陶謙逮捕,幾至死亡,這無疑使幼年孫權,對呂範產生極大的好感。
    呂範去世後,孫權素服舉哀、親臨墓前,大呼呂範表字、痛哭流涕。
    孫)權過呂)範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亦摘自《吳書之呂範傳》
    可見2人確實私交甚篤,這與孫權的少時經曆有密切關係。
    加之如今太史慈、周瑜被挖走,原本曆史上的1眾賢臣又被苟哥凋0。
    因為孫權極度缺乏能力出眾、且值得信任之臣,所以能力尚可、且絕對值得孫權信任的呂範,比其人在曆史上,更加受孫權重用。
    甚至於,與呂範同為汝南郡人、存在較遠血緣關係的呂蒙,也是因呂範之故,才會逐漸為孫權重用。
    1言蔽之,諸葛亮的套路,1如其人在曆史上1般。
    其人不見吳主孫權,而是準備先說服孫權麾下之重臣。
    因江東主臣上下,對諸葛亮為劉備獻奇謀之事印象極其深刻,故而,諸葛亮很順利便見到呂範。
    出乎諸葛亮預料之外,呂範對諸葛亮態度親近,而又不失尊重…
    此事得益於苟哥趙旻。
    趙旻曾不止1次向呂範提過,諸葛亮乃“與公瑾不相伯仲之天下奇才”。
    因趙旻之故,加之江東而今缺乏1流謀士,呂範對諸葛亮親近、尊重便不足為奇。
    呂範心中,存有為孫權招攬諸葛亮之念頭。
    漢末3國時代,“挖牆腳”幾乎是最正常的基本操作。
    在諸葛亮奉上1份豐厚禮物之後,呂範很快便得知諸葛亮來意。
    “呂先生,海內大亂,吳侯起兵據有江東,左將軍趙旻並未褫奪劉備左將軍之職)亦收眾嶺南,與衛將軍並爭天下。”
    諸葛亮1開口,便睜著眼說瞎話,為劉備“抬高身價”。
    孫強劉弱是事實,雙方實力嚴重不對等也是事實。
    諸葛亮必須通過強行拔高劉備,才能將談判繼續下去,否則就是“乞食”,談不上“合作”。
    劉備是比曆史上其人同期實力強,而且確實曾將孫權逼到狼狽不堪。
    但是!
    那隻是孫權想要借劉備這把刀,來穩固自己登位後統治的手段。
    孫權心中很清楚,自己有妹夫趙旻兜底。
    就算自己再狼狽,也會有趙旻為自己收拾殘局。
    何況,客觀來看,孫權“據有江東”毫無問題,劉備“收眾嶺南”則純係虛言。
    劉備占據交趾時間終究太短,經濟又受製於趙旻,交趾刺史部位於越南境內的交趾、9真2郡,士家仍根深蒂固,而最南端的日南郡…
    對不起,人家如今仍是日南國。
    更何況,諸葛亮言之鑿鑿,稱劉備與趙旻並爭天下…
    .
    啊這…
    以是故,聽到此處,熟知趙旻、劉備雙方實際情況的呂範,便忍不住大笑起來。
    “哈哈!孔明先生此言差矣,此言差矣!且不提左將軍甫踞交趾,縱是左將軍於交趾根深蒂固,又如何與衛將軍並爭天下?”
    陳到對諸葛亮睜著眼說瞎話之舉頗感尷尬,諸葛亮神色卻始終淡然。
    笑過之後,呂範正色道:“某已知先生來意,先生欲與我主吳侯結盟共抗衛將軍,然否?”
    諸葛亮神色微微1變。
    諸葛亮張口欲言,旋即閉口頷首,微作思忖後,其人複又開口。
    “呂先生高明,我主左將軍遣亮至江東,誠為此事而來!”
    諸葛亮學乖了。
    其人先不多說,而是決定在了解江東方麵具體態度後,再見招拆招。
    呂範本就是個痛快人,受趙旻影響後,其人行事風格愈發簡潔明快。
    於是呂範極為幹脆道:“孔明先生,衛將軍已注定將奪荊州,若衛將軍有意順流而下直取江東,左將軍又當如何?”
    呂範這番話可謂單刀直入。
    我就問1句:有朝1日,當衛將軍打過來時,你家主公怎麽幫江東?
    換個角度來看…
    呂範其實已經明確表態:若衛將軍順流而下直取江東,我江東上下必不會坐以待斃。
    是故,呂範認為,江東與劉備結盟與否,實際上無任何必要。
    江東尚且難以抵擋趙旻,難道加上1個劉備就能抵擋?
    劉備實力得有多強?
    然而…
    諸葛亮聞言,心中登時1喜。
    有戲!
    呂範認為,江東與劉備結盟沒有任何必要,但諸葛亮的想法卻截然相反。
    與曆史上迥然有異的是:
    劉備與這個時空的“曹操”,也就是趙旻,始終保持著良好關係。
    大不了,劉備投降趙旻便是,決不會有性命之憂。
    然而…
    曆史上的劉備與曹操積怨已深,劉備除冒死1戰別無他選,但因為劉備自身實力不濟,故而不得不通過尋求外援以自保。
    簡言之,代表劉備的諸葛亮,能順利與孫權締結盟約固然可喜,但就算諸葛亮不成功,劉備實際上也無所謂。
    江東情況與曆史上的情況類似,在戰與降的問題上,不僅存在江東係與淮泗係的爭鬥,甚至在淮泗集團內部,戰與降意見也不統1。
    當然了,曾受孫策知遇之恩、又被孫策臨終托付江東的呂範,是堅定不移的主戰派。
    盡管呂範對趙旻不但極有好感,甚至頗有些崇拜後者。
    綜上所述,堅決抵抗趙旻的呂範,實際上問的並非是劉備的實力如何,而是劉備抵抗趙旻的決心…究竟有多大。
    【作者題外話】:接著上1章繼續為您說。
    在被董卓提拔的名士中,蔡邕是個異類。
    他既非董卓的鄉黨,也沒有仕宦履曆上的交集,但特別受到董卓的寵信,被待以國士之禮。
    蔡邕也投桃報李,竭誠盡忠;最終被王允所殺。
    蔡邕之於董卓,無異於班固之於竇憲,陳琳之於袁紹。
    他們本質上,都是“望風承旨”的筆杆子。
    王)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後漢書蔡邕傳》
    蔡邕是兗州陳留人,曾被征召為司徒掾屬,做的都是言官、史官1類的虛職。與隴西出身,活躍在並、涼2州的董卓著實無關。
    從出身籍貫來看,蔡邕的同鄉,陳留高氏與袁紹聯姻高幹、高柔是袁紹外甥),而袁隗又與董卓合作,發跡或許與此有關。權作猜想。
    但從仕宦履曆來看,蔡邕與關中士族的關係則非同1般,尤其是與楊彪,馬日磾等人親善。
    蔡邕曾與楊彪、馬日磾等人共同撰寫續寫)國史《東觀漢記》,而楊彪與馬日磾因為關中出身,都是董卓身邊的紅人。
    複征盧植)拜議郎,與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韓說等並在東觀,校中書《5經》記傳,補續《漢記》。《後漢書盧植傳》
    楊彪是弘農門閥,前文已述;馬日磾則出身3輔扶風),很受涼州集團的敬重。
    蔡邕被殺時192),馬日磾曾奔走求情;李傕秉政時192195),馬日磾亦曾亦太傅身份上公)出使關東,和解義兵。
    太尉馬日磾馳往謂王)允曰:“伯喈蔡邕)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1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後漢書蔡邕傳》
    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關東勸諸侯罷兵)。《吳書孫討逆傳》
    如果考慮到馬日磾的籍貫扶風)與黃琬的仕宦履曆右扶風)相吻合,2者之間或許又有舊交。
    董卓提拔黃琬為3公見前文),或許亦有此考慮。
    總之董卓集團,大抵是1個通過“鄉黨”與“仕宦”為紐帶結成的政治團體。因此蔡邕受到董卓的殊遇,也合情合理。
    董卓與蔡邕關係極佳。
    從“3互法事件”即可見1斑。
    下1章咱們繼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