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宰相靠邊站

字數:4783   加入書籤

A+A-


    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了荒唐的一幕。
    就在李憲的棺材前,他的五個兒子與五個侄子爆發了群毆,直把在場人員看的目瞪口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住手,寧王的遺軀前大打出手,成何體統?”
    張九齡身為百官之首,氣的胡須顫抖,大聲嗬斥。
    李憲的五個兒子有心退出,但李琚等五兄弟卻是不依不饒,窮追猛打。
    宰相李適之也跟著站出來阻止:“我說諸位王爺,眾目睽睽之下就不要添亂了,你們還想不想讓寧王千歲入土為安?”
    “你們都給孤躲遠點,誰攔我別怪我不客氣!”
    李琚打紅了眼,絲毫不把兩個宰相放在眼裏,脫下大氅扔給旁邊的家丁,朝著李珣挑釁。
    “酒糟鼻,來來來,你看八爺今天打不打死你?”
    “誰打死誰不一定!”
    李珣毫不示弱,脫下身上的縞素就和李琚扭打成了一團。
    就連德高望重的張九齡與身為皇室的李適之都勸不住李琚,其他官員自然更不敢討個沒趣,要麽幸災樂禍的看熱鬧,要麽哀歎這些皇室不懂事……
    李憲的長子李璡知道再打下去自己的兄弟怕是占不到便宜,畢竟李琚、李璬等人和皇帝是親兄弟,自己這些堂兄弟們遠了一枝,事情真鬧大了,李瑛偏向誰用腳趾頭都能猜到答案。
    “五郎、四郎,都給為兄住手,父親屍骨未寒,你們便與堂兄弟大打出手,成何體統?”
    老二李琳也跟著勸阻:“諸位兄弟都住手,快點向八弟認錯!”
    李珣、李壽哥幾個倒是想到此為止,但李琚卻是不肯善罷甘休,左臂攬著李珣的脖頸,右手揪住李壽的衣襟,不依不饒,嘴裏同時破口大罵
    “李大郎,你少裝好人,老子把酒糟鼻和李四郎打趴下了就收拾你!
    竟然罵老子,你們以為自己是誰?
    我李琚一個人就打趴下你們兄弟幾個,讓你們知道什麽叫做龍生龍、鳳生鳳!”
    李璡拱手認錯:“八弟啊,愚兄給你道歉了,還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莫要與五郎一般見識!”
    “那你們兄弟給老子磕一個再說!”
    李琚依舊纏著李珣、李壽兄弟,得理不饒人。
    李珣大怒,衝李壽使個眼神,一起動手:“四哥,弄死這廝,士可殺不可辱!”
    好漢難敵四手,在李珣和李壽的夾攻之下,李琚馬上就被壓製,急忙向李璲、李璬求援。
    “十二郎、十三郎,你們眼瞎啊,幫八哥幹他們啊!”
    於是,剛剛被分開的十個堂兄弟再次撕打了起來。
    “住手,快快住手!”
    張九齡又氣又急,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咳咳咳……成何體統、成何體統啊!”
    目睹此景,同樣擔任宰相的禦史大夫裴寬隻好向身邊的四郎李琰求援:“棣王,十幾個王爺當街撕打,有失體統,你還是快勸魏王、儀王他們住手吧?”
    李琰無奈的苦笑:“裴相啊,實不相瞞,憑我的威望根本壓不住八郎,如果是大郎和陛下在此倒是可以。”
    頓了一頓,李琰又把責任推給了李亨:“要不裴相去問問三郎,或許他可以震住八郎?”
    裴寬急忙來到李亨麵前,拱手道:“忠王殿下,你快出麵阻止魏王殿下吧?十來個親王當街群毆,成何體統,你看把張相都氣成什麽樣子了!”
    “裴相啊,孤也是有心無力!”
    李亨趕緊搖頭,“孤連個官職都沒有,八郎哪裏會聽孤的話,我站出來也是挨罵!”
    李亨樂得看熱鬧,巴不得李琚把事情鬧大,到時候看李瑛怎麽處置?
    李琚的官職如果被擼了,十二郎李璲、十三郎李璬也都犯了錯,是不是就該自己出仕,執掌太府寺了?
    老大李琮做過太常卿,老五李瑤做過大理寺卿,現在老四李琰擔任太常卿、老六李琬擔任大理寺卿,老八李琚擔任太府卿,輪也該輪到自己這個老三了吧?
    就在裴寬束手無策的時候,榮王李琬站了出來,大聲嗬斥:“都給孤住手,你們這些皇室當街撕打,成何體統?
    我李琬乃是大理寺卿,誰再鬧事,別怪本官將他投入大理寺大牢,等候聖人發落!”
    被李琬的氣勢震懾,李珣兄弟五個紛紛住手,李璲、李璬等人也俱都罷手,隻有魏王李琚沒完沒了,依舊從背後纏著李珣的脖頸不肯放手。
    “六郎,趕緊讓你們大理寺的差役把這個酒糟鼻抓起來,治他一個侮辱聖人之罪!”
    “李琚,我所言你聽到否?”
    李琬背負雙手,怒視李琚,“再不罷手,定將你投入大牢!”
    話音落下,李琬扭頭掃了一遭身後的差役,厲聲道:“大理寺的差役聽令,誰再敢鬧事,給本官拿下!”
    “呦嗬……衝我耍威風?胳膊肘子往外拐?”
    李琚見狀,隻好悻悻的鬆開了被控製住的李珣,“酒糟鼻,今日先放你一馬,老子早晚弄死你!”
    李珣認慫,沒有再搭理李琚,滿懷恥辱的回到了迎棺的隊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璡再次向李琚賠罪:“八郎勿要與你五哥一般見識,千錯萬錯都是愚兄的錯,你高抬貴手,大人不記小人過!”
    “哼!”
    李琚冷哼一聲,轉身就走,索性不再迎接李憲的遺軀。
    馬車粼粼,李琚帶著隨從,揚長離開了現場。
    發生了這種事,張九齡、李適之等人也不知道如何處置?
    首先,打架鬥毆算不上什麽重罪,況且也沒有出現什麽傷亡,參與的人數眾多,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倒是幾個禦史忿忿不平的表示不成體統,要給出征在外的天子上奏折,彈劾這些為所欲為的王爺,簡直丟盡了皇室的顏麵!
    風波暫時過去,悲涼的哀樂再次奏起,漫天的冥錢再次於寒風中飛舞。
    李憲的棺槨被從馬車上抬了下來,由十六名壯漢用肩膀抬著進城。
    李璡、李琳九兄弟俱都披麻戴孝,身著縞素,手持哀杖,徒步隨行,哭聲迭起。
    禮部尚書東方睿對李亨、李琰道:“諸位親王都是寧王的侄子,也應該縞素隨行,為伯父送殯。”
    於是,李琰、李琬俱都脫下朝服,與李亨、李瑤、李玢、李環等兄弟陸續穿上孝服,跟隨李璡九兄弟撫棺進城。
    但李璲與李璬在剛才的群毆中沒有占到便宜,無論如何都不肯穿孝服,表示誰要是再勸我穿孝服,我們就跟八哥一樣離開現場。
    既然勸不動這兩個祖宗,東方睿索性由著他們,親自與禮部的其他官員走在前麵主持儀式,引領文武百官跟在棺槨後麵,扶李憲之棺入京。
    寒風凜冽,哀樂催淚,惹得長安城內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一探究竟?
    “這是誰的棺槨回京了,竟然讓滿朝文武出城撫棺?”
    “聽說是寧王李憲薨了。”
    “我前段日子還到寧王府送過青菜,他身體很是硬朗,無緣無故的為何突然薨了?”
    “唉……據說是被太上皇李隆基親手射死的,一箭洞穿了頭顱,死的老慘了。”
    “被太上皇射死的?這不可能吧!不是說他們兄弟和睦,情同手足?為了表彰寧王,李隆基特地建造了花萼相輝樓為天下表率,怎麽會射殺寧王,傳言有誤吧?”
    “要不怎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就叫此一時彼一時!”
    “你們適才都沒看到,在城外的時候,李隆基的兒子和李憲的兒子大打出手,簡直就像地痞互毆,老熱鬧了!”
    “哈哈……老李家的好戲這幾年真是多,以後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得嘞,別嚼舌根了,小心被錦衣衛找上門送進去吃牢飯。”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