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這鍋我不背

字數:3995   加入書籤

A+A-


    在徐州,名義上的君主並不是楚王安祿山,而是李璘的兒子李偒。
    今年八月初,王忠嗣跨海奇襲幽州,一舉搗毀了幽州朝廷的國都薊縣,俘虜了皇帝李琦、燕王張守珪這兩大核心。
    隨後,安祿山聽從謀士嚴莊、高尚的建議,冊立前來徐州監國的八歲太子李偒為皇帝,並改元“太和”,定徐州為國都。
    於是,幽州朝廷倒下了,在東方又崛起了一個徐州朝廷。
    隻是因為汛期過後,長安朝廷向洛陽朝廷發起了總攻,雙方才無暇搭理這個自稱正統的徐州朝廷。
    安祿山抓住機會,命史思明攻打田神功,奪取淮南道的土地。
    命安守忠、崔乾佑、安慶緒三路渡江,趁著長安朝廷無暇顧及東方的時候,在江南道瘋狂的劫掠土地,強征百姓從軍,壯大軍事實力。
    雖然麾下的將士已經超過了四十萬人,但安祿山依舊沒有狂妄的稱帝,依然讓年幼的李偒當做傀儡皇帝。
    所謂的“皇帝行在”,乃是一座私人府邸,門外由數百名叛軍輪流值守,以防李偒逃走,或者有人把他劫持走。
    李偒今年不過八歲,與差點被李隆基虐待出了心理陰影的李優同歲,正是貪玩的年紀,哪裏懂得什麽叫治國之道!
    行在裏除了乳母劉氏照顧她之外,剩下就是十幾個婢子與二十多個仆人,連個太監都沒有。
    李偒此刻正在吃核桃,忽然被闖進來的一幫人嚇得駭然變色。
    乳母劉氏同樣驚恐不已,硬著頭皮詢問:“不知楚王所為何來?”
    安祿山大笑道:“哈哈……劉氏你也是京城的人,看看本王帶何人來探視陛下了?”
    劉氏凝眸看去,驚訝的道:“來的莫非是李相?”
    李林甫笑著作揖:“嗬嗬……在下正是李林甫。”
    隨即率領陳希烈、張春喜等人跪地叩首:“臣李林甫拜見聖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偒按照之前學習的禮儀,壯著膽子把李林甫攙扶起來:“老頭快快請起!”
    “謝萬歲!”
    李林甫對於李偒的稱呼毫無波瀾,依舊滿臉笑容。
    又說了幾句客套話之後,安祿山揮手道:“好了,陛下去玩吧,孤與右相吃酒去!”
    李偒揮手:“嘻嘻……都去吧,朕還要繼續吃核桃。”
    離開皇帝行在,眾人很快來到楚王府。
    進入宴會廳之後,安祿山坐在主位,李林甫坐在客席,其他人則按照資曆落座,滿滿當當的坐了一堂。
    一杯酒下肚之後,安祿山開門見山的問道:“以右相之見,若是李瑛來討伐徐州,能夠抽調多少兵馬?”
    李林甫掰著手指頭計算:“仆固懷恩率領的十萬關中軍,杜希望率領的八萬河東軍,以及十五萬洛陽降軍,以下官之見,李瑛大概能夠抽調二十五萬到三十萬的兵馬來犯。”
    安祿山聞言有點鬱悶:“洛陽的降兵竟然有十五萬?”
    “李隆基率八萬人去攻打長安,被李瑛包圍在鄭縣,全軍投降,就連李隆基也被生擒活捉。
    杜希望渡河之後,李欽率領駐守河陽的五萬人主動投降。
    再加上風陵渡、潼關、函穀關俱都不戰而降,洛陽城內群龍無首,至少有十五萬洛陽軍投降了李瑛。”
    李林甫放下筷子,把兩軍交戰的詳細情節向安祿山做了個稟報。
    “合著兩軍並未發生大的戰役?”安祿山揉著圓滾滾的肚子說道。
    李林甫道:“除了李欽父子據守河陽與杜希望廝殺了一個多月,來曜父子死守風陵渡與仆固懷恩鏖戰了數場之外,李隆基率領的八萬兵馬不戰而降,長安軍幾乎兵不血刃。”
    安祿山煩躁的道:“當初接到李瑛疑似駕崩的消息之後,我就懷疑他是詐死,真不知道那個蠢貨給李隆基出的餿主意!”
    李林甫自然不能承認是自己出的主意,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此乃裴敦複的計劃。”
    李林甫認為,其實刺殺李瑛的計劃並沒有問題,能成功就一勞永逸,失敗了也隻不過搭上一個女刺客而已。
    真正導致洛陽朝廷迅速崩盤的原因是李隆基出兵攻打長安,企圖在李瑛的兒子繼位之前掌控長安,一頭鑽進了李瑛的布袋。
    導致洛陽朝廷之前辛辛苦苦構築的【潼關—風陵渡—河陽—函穀關】防線迅速土崩瓦解。
    可以說李隆基才是洛陽朝廷潰滅的罪魁禍首,這個鍋李林甫一點也不想背!
    安祿山拿起麵前的一塊豬肝,邊啃邊道:“在長安的時候,我與李瑛會麵過兩次,此人做事謹慎小心,絕不是那麽容易被刺死的人。
    更何況皇宮內戒備森嚴,他在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遇刺離世,怎能不讓人生疑?
    真不知道你們洛陽朝廷的人怎麽想的,難道就沒人提醒李隆基謹防有詐?
    他就算出兵攻打長安,也不應該親自冒險,隨便派遣一員大將統兵,等大局已定的時候再去豈不更好?”
    李林甫訕笑道:“也許這就叫做當局者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隆基本想在李瑛之子登基之前利用自己的聲望迫降長安朝廷的那幫舊臣,畢竟有一多半人李隆基親手提拔的。
    “再加上作為內應的晁衡被騙,信誓旦旦的向李隆基報告李瑛已死,李隆基方才中計。”
    “唉!”
    安祿山舉起杯中酒一飲而盡,“白白資敵了十五萬大軍,還有洛陽城內的無數錢糧。
    都說知子莫若父,難道李隆基一點也不了解這個兒子嗎?
    前年我在長安與李瑛見過兩次麵,發現此人謹慎小心,狡詐多疑,絕對不是個容易對付的對手,李隆基竟然還如此輕敵,活該被捉!”
    等安祿山吐槽完了,謀士嚴莊起身道:“事已至此,大王再埋怨武氏無濟於事,還是讓右相給我們介紹一下長安朝廷的軍事力量,推斷一下李瑛將會派何人來攻打我軍,以便及時做好應對。”
    安祿山點點頭,臉上重新堆起笑容:“右相勿要多慮,本王是詫異李隆基的軍事能力如此之差,並非譏諷你,休要往心裏去!”
    “嗬嗬……大王多慮了!”
    李林甫舉杯向安祿山敬酒,“李隆基的治國能力尚可,但軍事能力比起太宗來,那可是天淵之別!
    再加上他現在年老體衰,沉迷於酒色,早就沒了當初的睿智,因此才會輕易中了李瑛的詭計。”
    安祿山對此深表讚成:“右相執掌洛陽朝廷,與長安軍鏖戰了一年之久,定然對李瑛麾下的將領了如指掌,有勞你向本王及麾下諸將分析一番李瑛有可能派遣那些將領來犯?”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